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解決方案示范文本 | Excellent Model Text 資料編碼:CYKJ-FW-172編號:_雷電危害的分析與預防審核:_時間:_單位:_雷電危害的分析與預防用戶指南:該解決方案資料適用于為完成某項目而進行的活動或努力工作過程的方案制定,通過完善工作思路,在正常運行中起到指導作用,包括確定問題目標和影響范圍、分析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和建議、成本計劃和可行性分析、實施和跟進。可通過修改使用,也可以直接沿用本模板進行快速編輯。0 概述雷電是自然界中雷云之間或是雷云與大地之間的一種放電現象。其特點是電壓高、電流大、能量釋放時間短,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在我國多數地區每年都有因雷擊造成的種種危害。
2、如年8月,黃島油庫因雷擊爆炸起火,4t原油燃燒,19人死亡。也有造成電力系統在面積停電,森林大面積燒毀,建筑物毀壞等等。就我們周邊單位的一些雷電事故實例而言,年某單位由于雷擊造成通訊系統幾乎癱瘓,嚴重影響當時的防汛等工作;年某水庫管理處的通訊設備也因雷擊造成數萬元損失;年7月,一住宅區因雷電造成20多戶居民的家電設備被損壞。1 雷電的幾點基本理論1.1 雷云結構和雷電的放電機理雷電的典型結構是中部有強烈的上升氣流,在這種氣流的作用下,帶正電的冰晶與帶負電的水商開始分離,形成一部分帶正電荷,一部分帶負電荷的雷云。由于異性電荷的不斷積累,不同極性的云塊之間電場強度不斷增大,當某處的電場強度超過空氣
3、可能承受的擊穿強度時,就形成了云間放電。不同級性的電荷通過一定的電離通道互相中和,產生強烈的光和熱。放電通道發出的這種強光,人們稱之為“閃”。而通道所發出的熱,使附近的空氣突然膨脹,發出霹壢的轟鳴,人們稱之為“雷”。通常雷云的下部帶負電,上部帶正電。由于雷與雷云之間形成強大的電場。與云間放電一樣,當某處積聚的電荷密度很大,造成電場強度達到雷云與地面之間空氣游離的臨界值時,就為雷云對地放電的發展創造條件,當雷云對地放電打到地面上的閃電即為“落雷”。如果落雷擊中人員、建筑物、機電設備和森森樹木而造成的危害,人們稱之種現象為“雷擊事故”。1.2 雷電的放電特性雷電的破壞作用主要是雷電流引起的。雷電流
4、由零增長到最大幅值這一部分稱之為“波頭”,所需時間通常只有幾微秒;電流下降的那部分稱為“波尾”,時間長約數十微秒。可見雷電流是一種幅值極大,作用時間極短的瞬變過程。防雷設施的耐雷水平是按雷電流的大小確定的,因此大致掌握雷電流的大小是十分必要的。雷電流幅值大小的變化范圍很大,根據我國各地測得的統計數據,繪制出的雷電流幅值概率曲線如圖2。圖中縱座標I是雷電流幅值的大小(kA),橫座標是超過縱座標所示幅值的雷電流出現的概率(%),雷電流幅值超過I的概率,可按下列公式求得:1gP=-式中:P雷電流幅值概率;I雷電流幅值(kA)。另一重要參數是雷電流的上升速度,通常稱為“雷電流陡度”,它與雷電感應的變化
5、有著直接的關系,按kA/s計算。雷電流陡度與雷電流的關系如圖3所示。它的數值是由雷電流I對時間t的微分求得:雷電流陡度=開始雷電流陡度的數值很快地增加,以后逐漸變小,當雷電流達到最大幅值時,雷電流陡度變為零。1.3 雷電與氣象條件:雷電活動的強度是因地區而異的,有的地區強,有的地區弱。我國年平均雷電日分布大致劃分4個區域,其中長江以北大部分地區年平均雷電日在1540日之間。年平均雷電日這一數字只能給人們提供某一地區雷電活動的概括情況,雷電活動的強弱程度與落雷概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事實上,即使是在同一地區,雷電活動也是有所不同的,有些地方受局部氣象條件的影響,雷電活動可能比鄰近地區強得多。1.4
6、 雷擊的選擇性雷電危害事故的統計資料說明,雷擊的地點和建筑物遭受雷擊的部位是有一定規律的,這個規律稱為雷擊的選擇性。地面上建筑物的性質和形狀對雷電的發展是有影響的,當地面上電場不斷增強時,在高大建筑物尖頂和邊緣上電場強度最大,構成雷電發展的良好條件。在曠野中,即使建筑物并不很高,但是由于它比較孤立、突出,因而較容易遭受雷擊。金屬結構的建筑物,由于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能,也較易遭受雷擊。2 雷電危害基本原理分析根據雷電的產生和造成危害的不同特點,一般將雷電分為直擊雷、感應雷、球形雷和雷電侵入波等幾種。分析我們周邊單位的一些雷電事故實例,雷電感應和雷電侵入波是造成這些雷電危害的主要原因。人們對部分設施
7、直擊雷的防范針對性較強,而對感應雷和雷電侵入波的防范卻考慮的不夠全面,措施上不盡完善。特別是目前大量的通訊系統、家用電器、電腦網絡和其它控制設備等均采用集成電路和高靈敏度的電子元器件,它們難以承受雷電造成突發的強磁場或雷電波的侵害致使它們遭受雷擊的危害較有普遍性。2.1 雷電的感應作用雷電感應是由于雷電流的強大電場和磁場變化產生的靜電感應和電磁感應造成的。2.1.1 靜電感應當建筑物頂部或其它導體處于雷云與大地間所形成電場中時,建筑物頂部或導體上就會積聚與雷云下部電荷極性相反的大量電荷。雷云放電后,云與大地間的電場突然消失,建筑物頂部或導體上的電荷來不及立即流散,因而產生很高的對地位,這個對地
8、電位差稱為“靜電感應電壓”。如圖4中,雷去的發展使樓頂和放電體上積蓄了大量正電荷,由于較高的放電體尖端上電場強度較大,當雷云與放電體間的電場強度超過兩者之間空氣的擊穿強度時,雷云對放電體產生放電,使放電電路中正負電荷猛烈地中和,而樓頂的感應電荷卻不能以相應的速度流散,于是將會產生高達幾十千伏的感應電壓。如果樓頂不采取良好的接地,室內的設備即有可能因感應電壓而受損。雷擊時,除建筑物產生很高的感應電壓外,在輸電線路、通訊線路上同樣會發生這種現象。如圖5所示,由于感應電壓,與雷云極性相反的電荷聚積到一段線路上,成為束縛電荷。當雷云與放電體放電時,雷電通道中的電荷猛烈中和,線路上的束縛電荷變為自由電荷
9、,向導線兩邊流動,形成感應過電壓波。據有關資料介紹,高壓輸電線上的感應過電壓可達300400kV;一般配電線路和通訊線路,雖然懸掛高度較低,漏電較大,但感應過電壓仍可達幾十千伏。2.1.2 電磁感應由于雷電流具有極大的幅值和陡度,在放電通道周圍的空間里,會產生強大的變化電磁場。處在這一電磁場中的導體會感應出較大的電動勢。如圖6所示,當在強磁場中放置一個開口的環形導體,環上感應的電動勢足以使間隙a、b間產生火花放電。電磁感應現象還可以使構成閉合回路的金屬物體產生感應電流。如果回路中有些地方接觸不良,就會產生局部發熱或放電,這對于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建筑物會構成很大危險。2.2 雷電侵入波由于雷電對
10、架空線路或金屬管道的作用,所產生的雷電波可能沿著這些地管線侵入室內,危及人身和設備的安全。雖然有關資料所反映雷電侵入波造成的事故占雷電事故總數的比例各異,但從中看出它占有較大的比重。從架空線路上產生雷電波的主要原因是:其一,遭受直擊雷。架空線路分布較廣,遭受雷擊的機會較多,當一處遭雷擊,雷電波就沿線路傳播,可能傳得很遠。由此而傳入室內和設備的電壓也是很高的。其二,當雷電擊中線路附近的目標,產生感應雷電波。感應電壓雖較直接雷擊低,但對低壓配電線路、通訊線路和人身安全仍具有內樣的危險而且它的出現較直擊雷更為頻繁。3 雷電災害的預防人們從開始認識雷電起,就一直在積極地采取措施防止它的危害。雖然目前還
11、沒有找到完全控制雷電災害的方法,但是通過安裝一些避雷、消雷裝置與設施,可以大大減少雷擊的損失。如前所述,這里仍然針對雷電感應和雷電侵入波的危害,從宏觀上提出值得人們進一步引起重視或補充的防雷措施。3.1 防雷電感應措施為防止靜電感應,第一,建筑物內的金屬物(如設備、管道、構架、電纜外皮、鋼屋架、鋼門窗等較大構件)和突出屋面的金屬物均應接到防雷電感應的接地裝置上。第二,屋面周國金屬物每隔約20m應采用引下線接地。第三,現場澆制或預制件組成的鋼筋混凝土屋面,其鋼筋宜綁扎或焊接成電氣閉合回路,并應每隔約20m采用引下線接地。為防止電磁感應,平行敷設的金屬管道、構架、電纜外皮等,其凈距小于100mm時,應每隔2030m用金屬線跨接。防雷電感應的接地裝置,其接地阻值不應大于10,并與電氣設備接地裝置共用,但此接地裝置與獨立避雷針或避雷線的接地裝置之間的距離應符合要求。3.2 防雷電波侵入措施低壓線路宜全線采用電纜埋地敷設,入戶處應將電纜金屬外皮接到防雷電感應的接地裝置上。全線采用電纜有困難,而采用鋼筋混凝土桿鐵橫擔架空線時,應使用一段長度不少于50m的金屬鎧裝電纜直接埋地引入,并將電纜金屬外皮和絕緣子鐵腳一起接地,接地電阻不大于10。用于通訊和有線電視系統的架空電纜,每隔一定距離,選適當位置將托掛電纜的鋼鉸線做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停業通知的司法實踐-洞察及研究
- 楷書硬筆、毛筆書法技法系統化教程
- 發酵技術的基礎原理與應用分析
- 文化產業發展融資模式探究
- 自然辯證法考試重點與難點總結
- 多維度特征提取在電力系統擾動識別中的應用
- 內部資金調劑管理辦法
- 生物炭與有機肥配施對土壤健康及設施栽培黃瓜生長的影響機制研究
- 安全運輸操作規程與案例分析
- PCR實驗室管理與標準化操作流程
- GB/T 45698-2025物業服務客戶滿意度測評
- 2025年新高考1卷(新課標Ⅰ卷)語文試卷(含答案)
- 本土品牌“品牌年輕化”策略研究
- 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2025屆七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達標檢測試題含解析
- 創新人才小升初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行政管理期末試題及答案
- 胰島素筆的使用操作流程
- 九年級化學上冊(滬教版2024)新教材解讀課件大綱
- 江山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浙江省江山市大陳鄉烏龍村鐵錘山水泥用灰巖礦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
- 小學語文主題教學論:理論重塑與創新實踐
- 工程框架協議合同協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