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知識點6:杠桿平衡條件09·市11兩個小孩坐在蹺蹺板上,當蹺蹺板處于平衡時a兩個小孩的重力一定相等 b兩個小孩到支點的距離一定相等c輕的小孩離支點近一些 d重的小孩離支點近一些答案:d13. 09·圖甲所示的杠桿是平衡的。假設如圖乙所示,在支點兩側的物體下方分別加掛一個等重的物體,杠桿b.不能平衡,a端上升c.不能平衡,b端上升答案:b22. 09· 一根長為的扁擔,左、右兩端分別掛了24kg和30kg的貨物,要使挑的時候扁擔平衡,肩膀應放在距離扁擔左端 m的位置上不考慮扁擔的重09·19我們都做過“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 (1)實驗前沒有掛鉤碼時,假
2、設杠桿左端下傾,那么應將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選填 “左或“右)調節,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實驗前使杠桿水平平衡的目的是 _。 (2)實驗中,用圖9所示的方式懸掛鉤碼,杠桿也能水平平衡(杠桿上每格等距),但卻往往提醒大家不要采用這種方式。這主要是因為該種方式( )a一個人無法獨立操作b需要使用太多的鉤碼c力臂與杠桿不重合d力和力臂數目過多 (3)圖9中,不改變支點o右側所掛的兩個鉤碼及其位置,保持左側第_格的鉤碼不動,將左側另外兩個鉤碼改掛到它的下方,杠桿仍可以水平平衡。答案:(1)右 使杠桿的自重對杠桿平衡不產生影響 2d (3)23409·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中:小明將杠桿放
3、在水平桌面上,發現杠桿右端下傾,那么他應該將杠桿左端的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調節,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實驗時只有8個相同的鉤碼,現已在左端a點掛有4個鉤碼,如下圖,為使杠桿平衡,鉤碼應掛在何處?請設計兩種方案,在以下圖中畫出答案:1左 2如下圖2609·市小民按圖5所示裝置做“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時,操作步驟如下: a把杠桿的中點固定在支架上. b把鉤碼掛在杠桿的左邊,在右邊的不同 位置 加減鉤碼,直至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c記下兩邊鉤碼的重,并用刻度尺測量出力 臂的長度,分別填入實驗數據表格內. d改變兩邊鉤碼數量或位置,使杠桿在水平位置 重新平衡。重復上一實驗步驟. e分析表中的實
4、驗數據,得出結論. 1實驗過程中,小民漏掉了一個重要的步驟,這個步驟的具體內容是: 。2小民的實驗數據如下表。很明顯第 次的實驗數據 是錯誤的。實驗次數動力f1/n動力臂l1/m 阻力 f2/n 阻力臂l2/ m124264346 3分析實驗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答案:1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23 3f1l1 f2l22409·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先把杠桿的中點支在支架上,杠桿停在如圖18-甲所示的位置,此時杠桿處于 (填“平衡或“不平衡)狀態為了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以調節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它向 (填“左或“右)移動在杠桿上掛2n的重物,如圖18一乙所示,杠桿靜止
5、時彈簧秤的示數為 n,將所掛的重物往左移1格,杠桿重新平衡后,彈簧稱的示數會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圖510· 12如圖5所示,將體積相同的物體g1、g2分別掛在杠桿的兩端,杠桿處于平衡狀態。假設將兩個物體g1、g2同時浸沒在水中,那么a杠桿仍能保持平衡 b杠桿不能平衡,a端下沉c杠桿不能平衡,b端下沉 d無法確定杠桿的狀態10· 6如圖1所示,輕質杠桿支點為o,在已調平的杠桿兩端分別掛上一些鉤碼,每一個鉤碼的質量相等,杠桿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兩邊各拿走一個鉤碼,杠桿將 ( ) a仍保持平衡并靜止 b不平衡,向順時針方向轉動 c不平衡,向逆時針方向轉動 d仍保持平
6、衡,但要轉動10·9、如圖a所示的杠桿是平衡的,在此杠桿支點兩側的物體下方分別加掛一個物體,如圖b所示,那么,以下說法中正確的選項是a杠桿仍然平衡b杠桿可能平衡c杠桿一定不能平衡d杠桿是否平衡與加掛物體的質量多少無關10·1如下圖,足夠長的杠桿上放著質量不相等m1>m2的兩個球,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假設兩球以相同速度同時向遠離支點的方向移動相等的距離,那么杠桿 a仍能平衡 b不能平衡,大球那端下沉 c不能平衡,小球那端下沉 d無法確定 答案:b第16題圖303020201010010·16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如果杠桿右側高左側低,那么可將左側的平衡螺
7、母向 調節,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如下圖,在支點左側20cm刻度處掛3個重均為0.5n的鉤碼,在支點右側15cm刻度處用彈簧測力計拉杠桿,使其水平平衡要使彈簧測力計示數最小,彈簧測力計的拉力應沿 方向,此時讀數為 n分析:此題考查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要求學生平時重視實驗能力的培養,重視自己動手實驗,要學會利用杠桿平衡條件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難度系數0.65正確答案:右豎直或豎直向下210·27(6分)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1)小明發現杠桿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杠桿右端的平衡螺母向調節。小明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是、。(2)如圖甲所示,在杠桿左邊a處掛
8、四個相同鉤碼,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在杠桿右邊b處掛同樣鉤碼個。 (3)如圖乙所示,用彈簧測力計在c處豎直向上拉,當彈簧測力計逐漸向右傾斜時,使杠桿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那么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將 (變大/變小/不變) ,其原因是。10·33小梅想探究杠桿平衡時動力和動力臂的關系。實驗過程中,小梅保持阻力為2n,阻力臂為0.15 m不變,然后改變動力臂l1和動力f1,并保持杠桿水平平衡,分別測量出動力臂l1和動力f1的數據如下表所示。請你根據實驗條件和實驗數據幫助小梅歸納出動力fl跟動力臂ll的關系: 。10·23、在“探究杠桿平衡的條件試驗中,為便于直接從杠桿上讀出 的數值
9、,應使杠桿在 位置保持平衡,在“驗證凸透鏡成像規律試驗中,要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實驗時,應保持 和 的位置不變,再移動光屏找像。力臂;水平;蠟燭;凸透鏡10·21請將以下實驗報告中的空缺補充完整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準備實驗前調節螺母,使杠桿在 方向靜止。過程如圖,為使杠桿在水平方向平衡,應在b處掛 個鉤碼。答案:水平 410· l1f1l2l3f2f3圖20o32. 8分圖20所示的實驗裝置可以探究杠桿受兩個阻力f2、f3時的平衡條件。在已調節好的杠桿兩端掛上不同數量的鉤碼,并適當移動鉤碼的位置,使杠桿水平平衡,記下鉤碼的數量和位置。通過改變鉤碼的數量和
10、位置,按照同樣的方法再做兩次,將實驗得到的數據填在下表。表中數據是以一個鉤碼的重力為力的單位,以杠桿的每小格為長度的單位。實驗次數動力f1動力臂l1阻力f2阻力臂l2阻力f3阻力臂l31151122226122533715441分析表中的數據,可得杠桿的平衡條件是 。填寫關系式xo配重掛鉤提扭示數m秤砣mm圖212在農村還廣泛使用的桿秤就利用了上述原理。圖21是一根桿秤的示意圖。小云設計了如下測量秤砣質量m的實驗方案,請你將、兩步補充完整。 用刻度尺測量桿秤上的主要刻度的示數m到提扭o的距離x,并作出m-x關系圖象,如圖22所示。圖220110203040m/kgx/cm234 用刻度尺測量掛
11、鉤到 的距離l; 在m-x關系圖象中任意讀取兩組數據x1、m1和x2、m2; 設桿秤自重g0,重心到提扭的距離l0,據杠桿平衡條件 mg x1 = + g0 l0 以及 = m2gl + g0 l0兩式相減得 m= 要求用l、x1、x2、m1、m2表示。1 f1l1= f2l2+ f3l32分2 提紐2分 m1gl1分mg x2 1分m2- m1l/x2- x12分10·255分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杠桿上每格等距: 1實驗前沒掛鉤碼時,發現杠桿左端上翹,應將左端平衡螺母向_旋一些選填“左或“右,使杠桿在_位置平衡。 2實驗中,用圖12所示的方式懸掛鉤碼,杠桿也能平衡,但采用
12、這種方式是不妥當的。這主要是因為 a一個人無法獨立操作b需要使用太多的鉤碼c力臂與杠桿不重合d力和力臂數目過多3圖12中,不改變支點o右側所掛的兩個鉤碼及其位置,保持左側第_格的鉤碼不動,將左側另外兩個鉤碼改掛到它的下方,杠桿仍可以平衡。1左 水平 2d(3)210·34. 5分在研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1實驗前沒有掛鉤碼時,假設杠桿右端下傾,那么應將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調節,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2在如圖14所示的裝置中,每個鉤碼重1n杠桿上每格等距,杠桿自重不計,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小張在a處應掛 個1n重的鉤碼,而鄰組的小強在b處施加一個豎直方向的力,也使杠桿在
13、水平位置平衡,那么這個力的方向應 ,大小為 n。 (3)本實驗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是 。1 左1分2 2 豎直向上 1.23分3f1×l1=f2×l2或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1分10· 20、小明同學探究杠桿平衡條件:不考慮杠桿自重和摩擦1實驗前沒有掛鉤碼時,小明發現杠桿右端下傾,那么應將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調,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的目的是 。2三次實驗數據記錄表格如下:實驗序號動力f1牛動力臂l1厘米阻力f2牛阻力臂l2厘米12424246383846乙 甲 小明用如圖甲所示進行第3次實驗,彈簧測力計的所示如圖乙所示,那么動力f1=
14、n分析三次實驗數據,發現第3次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示數偏大,檢測彈簧測力計發現完好無損,原因可能是 。3小明通過實驗探究,得出了杠桿平衡條件。生活中的釣魚竿應用了該實驗中的第 次實驗原理。1左 盡量減小杠桿的自重對實驗的影響23.6 彈簧測力計沒有向下拉3210·28,圖l2是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1)實驗前,發現杠桿右端下沉,此時,應把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向_(選填“左 或“右)調節,使杠桿在_位置平衡,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方便讀出力臂。(2)下表是某實驗小組測得的兩組數據,請你幫 他們補充完整。(3)分析上表,可得杠桿的平衡條件為:_。1左; 水平3f1l1=f2l210
15、3;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中,張強同學的實驗記錄如下表格所示,楊明同學對其進行了評估:1這三組數據中,實驗序號為_的一組數據肯定是錯誤的。2經檢查后,發現是測量動力臂時讀錯了數,動力臂應該是_m.3改正錯誤后,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是:_用公式表示。12 20.04 3f1l1=f2l210·25、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1實驗前沒有掛鉤碼時,假設杠桿右端下傾,那么應將右端的平衡螺母像 選填“左或“右調節,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2如下圖,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假設將左側的3個鉤碼該掛在d處,要是杠桿仍然保持平衡,那么應將右端鉤碼該掛在 處3如下圖,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假設在
16、左側的3個鉤碼下添加1個鉤碼,要使杠桿仍然保持平衡,那么應將右側鉤碼改掛在 處4分析有關實驗數據,可得出杠桿平衡條件是: 。1左 2m 3k 4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10· 在研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1實驗前,發現杠桿處于如下圖的狀態,為了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杠桿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選填“右或“左移動。2上面操作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的目的是 _。3某實驗小組進行正確的實驗操作后,得到的數據為f16n,l120cm,f24n和l230cm。該實驗小組是否根據這組數據就能得出探究結論?_,理由是_。右 便于從杠桿上直接讀取力臂的數據 不能 一組數據可能
17、是偶然巧合。10·17(6分) 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中:圖151小羅將組裝好的杠桿放在水平桌面上,發現杠桿右端下傾,如圖15所示,那么他應該將杠桿左端的螺母向 填“左或“右調節,使杠桿在 位置平衡2下表是小羅記錄的實驗數據,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請你幫他填寫下表的空格實驗次數動力n動力臂cm阻力n阻力臂cm12482356315320圖163杠桿在體育比賽工程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如圖16所示,在皮劃艇比賽中運發動一手支撐住漿柄的末端,另一手用力劃槳,此時的船槳是答案:1左 水平 2實驗次數動力n動力臂cm阻力n阻力臂cm1241823105634153203b11·、8如圖是
18、研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要想使杠桿平衡,a處鉤碼應掛a1個 b2個 c3個 d6個答案:c11·232在“探究杠桿的平衡的條件實驗中為得出實驗緒論,需屢次改變杠桿受到的作用力 、方向和作用點,使杠桿始終在 位置保持平衡。答案: 大小 水平11·263如下圖,在研究杠桿平衡條件時,為了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兩端的平衡螺母向_選填“左或“右調節。答案:右11·26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中:1在沒有掛鉤碼時杠桿的平衡位置如圖甲所示。為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杠桿左端螺母向_邊旋一些選填“左“或“右。2調好后,第一組按圖乙進行實驗,第二組按圖丙進行實驗你認
19、為第_組實驗更好,理由是_。答案:1右 2二 便于從杠桿上直接讀取力臂11·、31在科學研究中,實驗設計的嚴密性和操作的標準性都是確保獲得正確結論的前提。1如圖甲所示,在一空集氣瓶的上面,倒扣一個裝有紅棕色二氧化氮氣體的集氣瓶,兩個瓶口 之間用一塊玻璃片隔開。抽去玻璃片后,看到空集氣瓶中慢慢有紅棕色氣體進入。用該實驗驗證“氣體分子在不停地運動不夠嚴密,因為出現這一實驗現象的原因,也可能是二氧化氮氣體的 大于空氣。2如圖乙所示,在“研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每個鉤碼重為0.5 n,彈簧測力計拉著杠桿并使之在水平位置平衡。讀數并計算后發現結果與杠桿平衡條件不符。該實驗操作的不
20、標準之處是 。答案:1密度 2彈簧秤沒有沿豎直方向拉(彈簧秤沒有與杠桿垂直)11·質檢32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實驗中:假設杠桿靜止在圖所示的位置:,可將杠桿右端的螺母向 填“左或“右調節一些,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的好處是 。杠桿平衡后,在a點掛兩個50g的鉤碼,在b點應掛
21、 個50g的鉤碼才能使杠桿恢復平衡。答案:右 便于測量力臂 311·26如圖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所用的實驗器材有:杠桿、支架、彈簧測力計、刻度尺、細線和質量相同的鉤碼假設干個。1實驗前,將杠桿中點置于支架上,當杠桿靜止時,發現杠桿右端下沉。此時,應把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向(選填“左或“右)調節,使杠桿在不掛鉤碼時,保持并靜止,到達平衡狀態。這樣做的好處是:便于在杠桿上直接測量。2杠桿調節平衡后,小明在杠桿上a點處
22、掛4個鉤碼,在b點處掛6個鉤碼杠桿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桿的平衡條件為:。他這樣得出的結論是否合理?;為什么?。3實驗結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問題:“假設支點不在杠桿的中點時,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組同學利用如圖乙所示裝置進行探究,發現在杠桿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使杠桿處于平衡狀態時,測出的拉力大小都與杠桿平衡條件不相符。其原因是:。答案:1左;水平;力臂2f1 l1= f2 l2;不合理;結論具有偶然性結論沒有普遍性3杠桿自重的影響。11·27在“研究杠桿平衡條件實驗中:1在做實驗時,要求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 。小王同學把杠桿放在支
23、架后,如下圖,他應將平衡螺母向 調節選填“左或“右。2小王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根據實驗數據分析,可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 。3小王所做實驗仍存在缺乏。同一物理實驗中,經常需要測多組數據。以下四個實驗中測多組數據目的相同的有 選填序號。探究杠桿平衡的條件 伏安法測定值電阻的阻值探究串聯電路中的電流規律 探究重力大小與質量的關系這些實驗測多組數據目的都是為了 。答案:1便于測量力臂 左 2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3尋找一般規律,防止實驗的偶然性11·25用細線拴住一端粗、一端細的實心胡蘿卜并懸掛起來,靜止后胡蘿卜的軸線水平,如圖16所示;在拴線處沿豎
24、直方向將胡蘿卜切成a、b兩段a、b哪段重些呢?甲、乙、丙三個同學提出各自的猜測:甲: a較重;乙: b較重;丙: a、b一樣重1請設計一個簡易實驗,判斷a、b的輕重所用器材: 操作方法: 現象及結論: 2為進一步研究類似a、b輕重的問題,某同學在一根有等間距刻度的均勻杠桿兩側掛上每個質量都相等的鉤碼進行實驗杠桿靜止于水平狀態的三次實驗情境如圖17所示。根據圖17的實驗,可以判斷 同學的猜測是正確的填“甲、“乙或“丙根據圖17的實驗,該同學得出結論:只要滿足“阻力×阻力作用點到支點的距離=動力×動力作用點到支點的距離,杠桿就能平衡a這個結論是否正確?b用圖18所示的裝置,怎樣
25、通過實驗來說明該結論是否正確答案:1所用器材: 天平 操作方法: 將天平調節平衡,把a、b兩段蘿卜分別放入天平的左右兩盤中 現象及結論: 天平的指針向哪邊偏轉,哪段蘿卜就重 2甲 a不正確b1.將彈簧測力計斜向右或斜向左拉,保持杠桿水平平衡。2.讀出動力:測力計的示數f;量出動力作用點到支點的距離l3. 用測力計測出三個鉤碼的重力即阻力大小,量出阻力作用點到支點的距離 f×l的值與f×l的值,再進行比擬,可以得出上述結論不正確11· 30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1某同學將杠桿懸掛起來,發現杠桿的右端低,左端高,他應該將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向_調節,使杠桿在_位
26、置平衡。2在杠桿兩端掛鉤碼,不斷改變動力或動力臂的大小,調節阻力或阻力臂的大小,使杠桿在原來的位置重新平衡,記錄數據如下表:實驗次序動力f1/n動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15102101031015根據表中的數據你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是:_。3根據第2次實驗數據有同學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他得出此錯誤結論的原因是:_。答案:1左1分 水平位置2f1l1=f2l2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3將不同的物理量進行了加法運算11· 23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1小麗把杠桿支在支架上,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 位置平衡。2
27、如左圖所示,在杠桿右邊b處掛兩個相同的鉤碼,要使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在杠桿左邊a處掛 個相同的鉤碼。3如右圖所示,用彈簧測力計在c處豎直向上拉,當彈簧測力計逐漸向右傾斜時,杠桿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彈簧測力計的拉力f 填“變大 、“不變 或“變小,原因是 。答案:1水平 2三 3變大 拉力f的力臂變小11·26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1如下圖,假設杠桿在使用前左端低,右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杠桿右端的螺母向填“左或“右調節至平衡。杠桿平衡后,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填“可以或“不可以再旋動兩側的螺母。2以下實驗步驟中a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b計算每次實驗中f1
28、·l1和f2·l2的大小,根據計算結果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c改變鉤碼的個數和位置,重復實驗。d記下動力f1、動力臂l1、阻力f2和阻力臂l2的大小,將數據填入表格中。e將鉤碼掛職在杠桿的支上點兩邊,先改變動力或動力臂的大小,然后調節阻力或阻力臂的大小,使杠桿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正確的順序是 3每個鉤碼重1n,杠桿上每格長度是4cm。下表是某同學記錄的實驗數據。次數f1/nl1/cmf2/nl2/ cm11824228116321238分析上述數據,可得出的杠桿的平衡條件是: 4上圖中,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這時在兩側鉤碼下各增加一個相同的鉤碼,杠桿的 端將下沉。答案:1右
29、 不可以 2aedcb 3f1l1=f2l2或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11·16如圖是“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1實驗前,發現杠桿左端略高于右端,應將螺母向_調節,直到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2在圖甲中的a處掛2個相同的鉤碼,要使杠桿水平平衡,在b處應掛_個同樣的鉤碼。3在圖乙中的c處施加豎直向下的拉力f,使杠桿水平平衡。當拉力f向右傾斜時,仍要保持杠桿水平平衡,拉力f的大小將_,原因是_。答案:1左 23 3變大 阻力和阻力臂不變時,動力臂變小11·30小麗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中,使用了如下圖的裝置。1小麗將杠桿放在支架上后,呈如下圖的狀態,
30、那么她應該將平衡螺母向_填“左或“右調節,使杠桿在_位置平衡。這樣做的目的是_。n的鉤碼掛在杠桿a處,又將彈簧測力計掛在杠桿b處的細線上,豎直向_填“上或“下拉彈簧測力計,能使杠桿再次平衡。操作時,小麗發現彈簧測力計讀數太小,不能準確讀數,請你幫她找出一種改良的方法:_。3小麗通過實驗獲得了三組數據如下表。表中第3次實驗中的阻力臂l2應為_cm;分析上表中數據,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是_。答案:1左 水平 便于測量力臂使杠桿的重心與支點重合2上 增加鉤碼的個數3211· 19某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杠桿平衡條件。1為了方便測量力臂,應將杠桿調至_位置平衡。調節時假設杠桿左端下沉,應
31、將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端調節,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端調節。2探究過程中,在杠桿左端某一固定位置掛一個重力g=2.5n的物體,在杠桿右端不同位置處施加不同的豎直向下的力f,保證杠桿處于平衡狀態。根據屢次測量的f、l數據,畫出f和的圖線如圖乙,由圖乙可得出杠桿平衡的條件是f與l成_比,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求出重力g的力臂是_m。11·35這是一架應用杠桿平衡條件制作的只需要一個砝碼的天平,所用砝碼是實驗室里常見的質量為50g的鉤碼,用細線掛在右側橫梁上,調節天平至水平位置平衡如圖甲所示。測量時只需移動細線在橫梁上的位置使橫梁平衡,由細線在橫梁上的位置對應的刻度值直接表示物體的質量。1將以下測
32、量物體質量的幾個主要步驟按正確的順序寫出來只填寫序號_ _ _a將懸掛鉤碼的細線移到0刻線。b將天平放在水平臺面上。c將待測物體放在天平的置物盤上。d調整橫梁右側的平衡螺母使橫梁上懸掛的重錘線對準底座上的標記。e移動懸掛鉤碼的細線使橫梁上懸掛的重錘線對準底座上的標記。2為了確定橫梁上的刻度,在置物盤中放置一個50g的砝碼,移動懸掛鉤碼的細線使橫梁平衡(如圖乙所示)。請在圖甲的橫梁標尺上標出50g、150g二個刻度。3將一石塊放在置物盤上,移動懸掛鉤碼的細線使橫梁平衡如圖丙所示。這個礦石的質量是_g 答案:1b a d c e2如圖310011·51同學們利用圖1裝置驗證“杠桿的平衡條
33、件,實驗中記錄的數據如下: 1寫出分析處理實驗數據的具體過程及驗證的結果2杠桿在生活中有很多應用如圖2所示,現欲使靜止的蹺蹺板發生轉動,可采取的做法是 ,并說出能驅使蹺蹺板發生轉動的條件 答案:1過程:分別計算出動力×動力臂(或f1l1)分別計算出阻力×阻力臂(或f2l2)第一組 1n×15cm=15n·cm 15n×10cm=15n·cm第二組 2n×25cm=50n·cm 25n×20cm=50n·cm第三組 3n×20cm=60n·cm 4 n×15cm=60
34、n·cm經過比擬每一組的動力和動力臂乘積與阻力和阻力臂乘積都相等驗證的結果:經驗證可得出杠桿平衡時滿足: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2做法:甲不動,乙向遠離支點方向移動 (或乙不動,甲向靠近支點方向移動) (或乙不動,甲蹬地,減小甲對蹺蹺板的壓力)條件:使蹺蹺板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轉動的力和力臂的乘積不相等11·、29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過程中,我們把支點放在質地均勻的杠桿中間,這樣做的目的是 ;實驗時,首先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并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的好處是 ;同學們通過屢次實驗,得出以下數據,分析得出杠桿平衡條件是 ;請你應用杠桿平衡條件,把
35、表格中的數據填寫完整。1234l1mf1nl2mf2n134次數物理量小光同學實驗時,在杠桿上掛了如下圖的兩組鉤碼。假設在不加減鉤碼的前提條件下,把左端的兩個鉤碼向右移動 個格,可使杠桿平衡;假設在不移動鉤碼位置的前提條件下,采用兩端同時減掉 的方法,也可使杠桿平衡杠桿上相鄰刻線之間的距離相等,每個鉤碼的質量都相同。答案:防止杠桿自身重力對杠桿平衡的影響或 杠桿重心在支點上、杠桿重力作用線過支點 便于測量力臂; f1l1=f2l2(或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2表格中的數據; 11個鉤碼11·襄陽37小風做“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這個實驗,他在實驗中選擇了一根
36、50cm長的杠桿,杠桿上每一小格的長度為5cm。調節平衡螺母,使杠桿在_平衡,此時杠桿重力的力臂為_。試驗臺上總共只有6個相同的鉤碼,小風在杠桿左邊第二格上掛了3個鉤碼如下圖,假設想使杠桿平衡,可能的方法是在_。填一種方法即可答案:水平位置 0 b點掛3個鉤碼或c點掛2個鉤碼a點掛2個,d點掛一個或者a點掛1個,e點掛1個也可11·23在我市物理實驗操作考試中,考評針對“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記錄了甲、乙同學的操作過程(如下表),他們的實驗步驟中均因為存在錯誤而失分。請你指出錯誤的步驟,并說明失分原因。甲同學乙同學實驗步驟1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圖a所示2在帶有滑道的杠桿兩端掛上
37、鉤碼后,杠桿的狀態如圖b所示。調節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3記錄鉤碼重,并讀取動力臂oa和阻力臂ob1調節杠桿在如圖c所在的位置保持靜止狀態2在帶有滑道的杠桿兩端掛上鉤碼,并調節鉤碼在杠桿上的位置,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圖d所示3記錄鉤碼重,并讀取動力臂oa和阻力臂ob實驗裝置甲同學:錯誤步驟_(填序號);失分原因_乙同學:錯誤步驟_ (填序號);失分原因_答案:甲:2 靠調節平衡螺母使杠桿恢復平衡 乙:1 實驗初始,沒有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11·30小強在驗證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1實驗前沒有掛鉤碼和彈簧測力計時,發現杠桿左端高右端低,要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杠桿左端的
38、平衡螺母向 調節,這一調節過程的目的是為了使杠桿的 對杠桿平衡不產生影響,這時杠桿重力的力臂為 。2在以下圖中,杠桿水平平衡后,小強調節左邊鉤碼的個數和位置,使杠桿水平平衡時,測出f1=12n,f2=15n;oa=30cm,ob=20cm。他將所得數據直接代入杠桿平衡條件的公式中,發現f1×oa和f2×ob并不相等,從而認為杠桿的平衡條件不一定是f1 l1= f2 l2。小強的失誤是 。3在圖中,假設b處的鉤碼不變,小強將彈簧測力計由a處移到coc=10cm處,施加一個豎直方向的力,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那么這個力的方向應 ,大小為 _n。 4在圖中,假設b處的鉤碼不變,小
39、強不用彈簧測力計,在a處掛 n的鉤碼,杠桿在水平位置仍然平衡。答案:1左外 重力 0 2把oa 當成了f1 的力臂或:把f1的力臂弄錯了3豎直向上 3 41一、選擇題2如下圖,杠桿在水平位置處于平衡狀態,杠桿上每格均勻等距,每個鉤碼都相同。以下四項操作中,會使杠桿右端下傾的是在杠桿兩側同時各減掉一個鉤碼;在杠桿兩側鉤碼下同時各加掛一個鉤碼;將杠桿兩側的鉤碼同時各向外移動一個小格;將杠桿兩側的鉤碼同時各向內移動一個小格。 答案:a3如下圖,在調節平衡后的杠桿兩側,分別掛上相同規格的鉤碼,杠桿處于平衡狀態如果兩側各去掉一個鉤碼,那么a左端下降 b右端下降 c仍然平衡 d無法判斷答案:a 4按如下圖
40、,是小麗在“研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杠桿兩邊的鉤碼下面各增加一個大小相等的鉤碼,那么杠桿a仍然平衡 b不平衡,左端下降 c不平衡,右端下降 d無法確定答案:b5如圖是小龍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用彈簧測力計在c處豎直向上拉,杠桿保持平衡。假設彈簧測力計逐漸向右傾斜,仍然使杠桿保持平衡,拉力f的變化情況是a變小 b變大 c不變 d無法確定答案:6如圖是研究杠桿平衡的實驗裝置,要使杠桿平衡,在a處鉤碼應掛·a··a6個 b3個 c2個 d1個答案:c7如圖,在已調節水平位置平衡的杠桿的左邊掛一個鉤碼,以下操作中能使杠桿在水平位置重新平
41、衡的是a在位置2掛6個相同的鉤碼 b在位置4掛2個相同的鉤碼c在位置4掛4個相同的鉤碼 d在位置6掛2個相同的鉤碼答案:b8如下圖,一根木棒ab在o點被懸掛起來,aooc,在a、c兩點分別掛有兩個和三個相同的鉤碼,木棒處于水平平衡。如在木棒的a、c兩點各增加一個同樣的鉤碼,那么木棒acboa繞o點順時針方向轉動b繞o點逆時針方向轉動c仍保持平衡d平衡被破壞,轉動方向不定答案:c9如下圖,杠桿aob用細繩懸掛起來,當a端掛重物g1,b端掛重物g2時,杠桿平衡,此時oa恰好出于水平位置。aobo,杠桿重力不計,那么ag2bg1oag1g2 bg1g2cg1g2 d無法確定答案:a10如圖,杠桿處于
42、平衡狀態,當用電吹風水平對右邊水平懸掛的木板吹風時,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a對著木板上方吹風,杠桿向右傾斜b對著木板下方吹風,杠桿向左傾斜c無論對著木板上、下方吹風,杠桿總保持平衡d無論對著木板上、下方吹風,杠桿總不能保持平衡答案:d11某人用力f抬起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均質杠桿ab的b端,f方向始終豎直向上,如下圖,那么在抬起過程中af逐漸變大bf逐漸減小c保持不變 d無法確定abf答案:c二、填空題12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圖中的a點處懸掛3個鉤碼,為使杠桿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在b點處懸掛個鉤碼所用鉤碼質量相同答案:213小華探究杠桿平衡條件時,使用的每個鉤碼
43、的質量均為50g,杠桿上相鄰刻線間的距離相等。小華將杠桿調節水平平衡后,在杠桿上的b點懸掛了3個鉤碼,如圖11所示。為使杠桿保持水平平衡狀態,應該在a點懸掛個鉤碼。boa答案:2恩施州14在做“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杠桿在圖所示位置平衡,那么右側虛線框內懸掛了_個鉤碼。o·ba··答案:315如下圖,在a點分別作用的四個力中,不能使杠桿處于平衡狀態的力是_,能使杠桿處于平衡狀態的最小力是_。f1of2f3f4答案:f1 f316科學就在我們身邊,晾毛巾也蘊涵著許多科學知識。1如圖的褲架有四個夾子,其中一個夾子已經夾住了毛巾的一個角,為了使褲架在水平位置平衡,那
44、么毛巾的另一個角應該夾在號夾子上。2為了使毛巾盡快晾干應盡量展開,是因為液體越大,蒸發越快1234答案:2 外表積三、實驗題17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如下圖的裝置,在杠桿支點的兩邊分別掛上鉤碼來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甲 乙測量序號動力f1/n動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1202102152035151如圖甲所示,為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選填“左或“右移動,將杠桿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為了方便測量2實驗中測得的數據如表所示,表格中漏填的數據為n3有的同學按現有方案得出如下結論:“動力×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阻力×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離這個
45、結論與杠桿平衡條件不符,原因是實驗過程中填字母c.沒有改變力的作用點 d.實驗次數較少,結論具有偶然性答案:1右 力臂 21 3b18小明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1實驗前他應先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2杠桿平衡后,小明在圖甲所示的a位置掛上兩個鉤碼,可在b位置掛上個鉤碼,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abac甲乙3他改用彈簧測力計在圖乙所示的c位置斜向下拉,假設每個鉤碼重1n。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測力計的示數將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n。答案:1便于在杠桿上直接讀出力臂大小 24 3大于19如以下圖所示,小紅在研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所用的器材有:杠桿、支架、刻度尺、細線和假設干個質量相同的夠嗎。o·ba··1實驗前,將杠桿中點置于支架上,當杠桿靜止時,發現杠桿左端下沉,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軟件開發與運維的協同管理方法試題及答案
- 2025軟件設計師項目試題及答案
- 2025年科技與文化的交融發展試題及答案
- 專業網絡構建與維護的重要性計劃
- 前臺文員如何處理工作中的挑戰計劃
- 班級志愿服務活動的組織與實施計劃
- 建材行業安保工作計劃
- 2025江南酥梨批發合同
- 班級于活動中的自我管理計劃
- 通信設備在智能工廠設備維護的遠程支持考核試卷
- 《田間藥效試驗》課件
- 血常規報告單
- JJG 443-2023燃油加油機(試行)
- 國家開放大學-傳感器與測試技術實驗報告(實驗成績)
- 機械工業出版社2020《人工智能導論》課程第1章 緒論
- 教育教學實習教案幼兒園
- 大眾電子助力轉向EPS 雙齒輪電動助力轉向系統
- 【醫院管理案例學習】-床單位終末消毒標準的執行
- 退化草地修復親水性聚氨酯復合材料應用技術規范
- 暗挖格柵加工技術交底
- DB5106∕T 01-2019 農村彩鋼棚管理指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