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是學生道德成長的有效途徑_第1頁
體驗是學生道德成長的有效途徑_第2頁
體驗是學生道德成長的有效途徑_第3頁
體驗是學生道德成長的有效途徑_第4頁
體驗是學生道德成長的有效途徑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體驗是學生道德成長的有效途徑 經過二十年的班主任工作,我認為要取得德育教育實效,必須讓學生主動體驗,讓學生去經歷,去探索,去實踐,去感悟,只有這樣,才能使德育貼近學生心靈,才能讓學生的道德生命綻放異彩。一、讓情感體驗成為架設學生道德成長的橋梁德育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兒童,是一個個自由成長的生命,只有關注兒童的生命世界,著意于兒童的精神需求,真正把學生當做一個個獨特的生命體,去喚醒兒童的道德生命,激活兒童的道德力量,創造出一個孩子們的世界,才能使德育滲于學生的肌體,才能在其心田播下向上、堅毅、智慧、關愛、誠信、節儉、親情。1、學校-走近學生為深入了解每個學生的思想、情感、個性、學習、交際、心理

2、、毅力等一系列問題,我們曾對3-6年級的625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包括思想品德、自我評價、心理素質、日常行為四大板塊,其中又分了民族精神,集體榮譽感,學習情況,心理承受力、友愛、節儉、孝敬等100個具體問題。同時還讓學生在這100個具體問題之外充分說出自己的意見與建議,說出自己對問卷問題的不同想法)。調查表明,絕大多數學生缺少抗挫能力,缺少節儉意識,缺少自律意識,但參加集體活動普遍熱情高,對老師的要求普遍高,對未來的設想普遍好,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和該校進行了認真總結,并認認真真地寫出了問卷調查總結報告和今后的整改方法,使學校的德育教育活動為學生架構起了自由體驗、情感成長的橋梁。2、教

3、師-融入學生調查證明,學生一致反對的教師是那種板起面孔、一味說教、高高在上的教師。用學生的話講就是:最討厭的就是那種把自己當成“警察”把學生當成“小偷”、把我們當做“老鼠”而自己又做了“貓”的老師。學生有這種思想碰撞,可見教育的后果。為此,我們在各校師生中大力開展了 “教師貼近學生”活動。讓教師“蹲下來”和學生相處,讓教師以自己的坦誠和寬容和學生平等相處,并將這種和諧使之于與學生接觸的各個時段、各個環節、各個角落,時時關注、關愛、維護、引導學生,這樣才能讓學生敬愛并自然地、主動地接受教育。如:我校的一名男班主任教師,他在自己的“經歷教育”教案中寫到:“我是一名年輕的班主任教師,和學生一天天的接

4、觸,相交日深,我經歷著生生間、師生間的件件往事,心靈也一次次地受到感動”。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做法,這樣的感受,所以,學生接納他、歡迎他、親近他、敬佩他、模仿他。現在,他是學生心目中的大朋友,是老師們心目中的“大孩子”。就是這個“大孩子”,將一群孩子培養成了生龍活虎,積極奮進,愛憎分明,誠實守信,老師在與不在一個樣的和諧奮進的班集體。這個班級無論哪位老師的錢物放在講桌上,哪怕是幾千元,不用人看管,也不會丟失一分錢,班級同學也從來不丟失東西,這不能不說是教師與學生情感之橋很好鏈接的結果。3、學生-牽動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最易被感染,被同化,他們有著不同的憧憬,但卻有著同樣的天真無邪與浪漫,所以德育教育

5、中必須積極創造氛圍,讓學生與學生之間自由地去感受、去溝通、去分辯、去感染。教師要從中重點引導那些品學兼優的學生去帶動那些日常行為規范有偏差的學生,同時抓住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勵其志,激其情。如每周一的班隊會活動,學校都要深入班級檢查班隊會開展情況,并加以評導。我跟蹤看過這樣的一次班隊會,班主任老師在開班隊會前先征求學生意見,然后結合學生實際設計了一堂主題為“我最好、他最好”的主題班會,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優勢,同時也充分認識和了解同伴的優長,孩子們一條條興高彩烈地細數著自己和他人的優點,列舉的過程中受著鼓舞、激勵,這樣既緊緊貼近學生,又充分利用了學生們不甘示弱的心理,起到了很好地勵志作用。如此,

6、使學生之間不僅得到了充分自由交流,更得到了很好地相互促進。二、讓活動體驗成為學生道德成長的渠道活動是承載學生由知到信,從信到行的思想轉化的途徑。所以為了讓學生體驗,自覺地形成積極向上的道德情感,我們又在各校開展了一系列大型的體驗教育活動。1、手拉手“你心牽我心,大手拉小手”活動。全校廣泛開展了向貧困學生獻愛心,幫助貧困學生度難關,幫助因厭學而近于流失的學生回到班集體等活動。在這種愛心奉獻活動中,被幫助的同學感受到了愛的力量,親身體驗到了集體的溫暖,他人的關愛;獻出了愛心的同學也同樣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有了助人為樂的真情體驗。特別是汶川大地震發生后,我們有的學生自己示先通過網絡、“紅十字會”等途

7、徑積極捐款,在學校統一捐款中又積極參與,大多數老師和同學都先后捐款三至四次,顯現出了強烈的奉獻愛心、幫助他人、為國分憂的情懷。有的同學捐出的可能是幾角錢,但那是他們從零食中節儉出來的錢,有的是自己家境也很貧困需要大家幫助的學生,但他們在這種關鍵時刻,克服了自己以前不能克服的困難,紛紛向災區人民表達個自的真情。同時我們還看到,領導、老師們在感染學生的同時,自己也同樣受著學生的感染,這種活動體驗對學生和教師來說都不能不說是愛心以外多方面的感受與收獲。2、“航天英雄激勵我,身邊英雄鞭策我”活動。從我國自行研制的“神舟五號”到成功發射的“神舟七號”載人飛船。每次我們都組織學生開展“我為祖國而驕傲”、“

8、我為祖國而學習”等活動,使學生充分感受這種榮譽和壯舉,激發愛國奮進情懷。同時我市還結合清明節等特殊日子,組織學生學習和緬懷身邊英雄賈曉巖等人的事跡,讓學生感受和學習英雄的精神,受到鼓舞與教育。3、“爭做小小發明家”活動。我們經常組織學生開展小制作、小發明活動,即培養學生的自主動手能力、讓學生在小發明與創造中得到鍛煉與體驗,更通過這樣的活動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4、“高舉星星火炬,民族精神代代傳”活動。為使學生在民族精神、愛國精神等方面得到教育。我們利用“六.一”、“國慶”等教育時機,讓同學們自編、自導、自演豐富多彩的節目,雖然有的節目表演是那么幼稚,但那是學生自己的真情表白與真情體驗。另外,“顆

9、顆童心心向黨”、參與社區活動、自理、自護、自治等體檢活動的不斷開展,都會為學生充分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搭建有效舞臺,為學生道德成長開辟有效通道。三、讓生活成為學生道德成長的根基生活的外延有多大,體驗經歷的外延就有多大,德育的外延就有多大。如果脫離生活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無異于讓孩子在無水的地面練習游泳,一旦下水,結果可想而知。所以,德育教育中如果能引導學生在學習、家庭、社會的各個活動中體驗,并寫出體驗日記,讓學生記錄下真實感受,就能取得比較好的教育實效。如果不讓學生涉獵生活世界,不去構建個人完整的生活經驗,那么就不能獲得德性的完滿,就不能實現德育教育的目的。所以,德育教育中必須把生活作為學生道德生命最肥沃、最鮮活的土壤。即:要關注兒童的喜怒哀樂,既可以提倡讓“藍貓”帶著他們求知,讓米老鼠給他們智慧,讓笨笨熊傳遞愛心,也可以讓“隱形的翅膀”帶著學生去飛翔讓悅心悅意的生活彌散于學生的各個空間。四、讓回味總結成為學生道德成長的動力任何事情都是沒有總結就沒有發展。所以,在學生自我體驗的德育教育中更要注重及時總結、及時探索,使其不斷推進。我校在德育教育中,從全校近兩千余名學生的成長記錄中,精選了近50篇學生成長的典型事例編輯了學生道德成長錄;又從百余名教師的經歷教育與整體構建德育體系課題研究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