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運動損傷及其防治_第1頁
常見的運動損傷及其防治_第2頁
常見的運動損傷及其防治_第3頁
常見的運動損傷及其防治_第4頁
常見的運動損傷及其防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一、常見的運動損傷及其防治1肌肉拉傷肌肉拉傷:指由于肌肉的猛烈收縮或被動牽伸超過了肌肉本身所能承擔的限度, 而引起的肌肉組織損傷。(1)主動用力拉傷:(如跳遠時小腿后群肌拉傷;起跑時大腿后群肌拉傷等)(2)被動拉傷:(如跨欄運動時大腿后群肌拉傷;壓腿時大腿后群肌拉傷等) 肌肉拉傷的好發部位:肌腹、肌腹與肌腱交界處、肌腱的起止點。慢性損傷如:末端病、肌腱腱圍炎、肌腹部勞損等。(1)癥狀與體征有明顯的受傷史、疼痛、腫脹(嚴重者皮下瘀血)、壓痛、肌肉收縮試驗陽性(嚴

2、重者肌肉收縮畸形,如部分斷裂傷處凹陷;肌腹完全斷裂 雙駝峰”畸形;一端短 裂球狀”畸形。)、功能障礙。(2)處理(1)肌肉微細損傷或少量肌纖維短裂時 冷敷、加壓包扎、抬高患肢等。 疼痛嚴重者,可口服止痛藥。 24小時后,外敷新傷藥、痛點注射、理療或按摩等。(2)肌纖維大部分斷裂或肌肉完全斷裂者,經處理后,盡快送往醫院處理。(3)預防1、要作好準備活動。2、加強易傷部位的鍛煉。3、運動負荷要合理4、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2關節韌帶拉傷關節韌帶拉傷:是指在間接外力作用下,使關節發生超范圍的活動而引起的關節 韌帶損傷。2.1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2.1.1病因與損傷機制膝關節突然內翻所致(即膝關節屈曲1

3、30。-150 °小腿突然外展外旋,或足與小 腿固定,大腿突然內收內旋。)2.1.2臨床表現 膝內側疼痛(局部壓痛明顯) 膝內側紅腫、(2-3天后)瘀血。 屈伸活動受限(半腱肌、半膜肌保護性痙攣) 若內側韌帶完全斷裂,則關節間隙增寬和小腿異常外展。2.1.3處理 冷敷、加壓包扎。若側副韌帶完全斷裂須夾板固定。 24-48小時后,外敷新傷藥;痛點注射。 按摩、理療(3天后)、針灸等。 及早進行功能鍛煉 若韌帶完全斷裂者,應及時送往醫院進行手術縫合。預防 加強股四頭肌的力量性練習。 加強保護與自我保護。 避免犯規與粗野動作。2.2 踝關節外側韌帶損傷 2.2.1病因與損傷機制 地面不平、

4、身體失去平衡、著地時踩到別人腳上等,使足突然內翻所致。 2.2.2臨床表現 有受傷史 疼痛(壓痛明顯) 腫脹和皮下瘀血 出現跛行或功能喪失。 若韌帶完全斷裂,貝U關節間距增寬,出現超常內翻。2.2.3處理 冷敷、加壓包扎、抬高患肢。 24-48 小時后,外敷新傷藥。 按摩、針灸、理療、痛點注射。 及早進行功能鍛煉。 若韌帶完全短裂,經冷敷加壓包扎后及時送醫院手術治療。 2.2.4預防 準備活動要充分。 加強足部力量及踝關節的穩定性與協調性的練習。 完善場地設施。 提高自我保護能力。3脛腓骨疲勞性骨膜炎3.1 損傷機制( 1)肌肉牽扯學說由于長期進行跑、 跳類運動使屈拇、 屈趾肌、 脛骨后肌及腓

5、骨等反復收縮不斷地 牽扯脛腓骨上的骨膜, 導致骨膜與和骨的正常關系遭到破壞, 從而出現骨膜松弛、 瘀血、水腫等病理性改變。( 2)應力學說由于身體的重力線與脛骨中線軸線不重疊, 致使身體的重力和支撐面的反作用力 使脛骨的凸面處受拉力最大,從而使骨膜松弛、瘀血、水腫等病理性改變。3.2 癥狀與體征( 1)疼痛:疼痛多隱痛或牽扯痛,嚴重者出現刺痛或燒灼感,個別有夜間痛。 疼痛部位為脛骨內側中下段及腓骨外側緣下段。( 2)腫脹:急性期出現凹陷水腫 。( 3)壓痛:局部骨面上有壓痛,并可觸摸到硬塊壓之銳痛(晚期)。3.3 處理( 1)早期癥狀較輕者: 減少下肢的跑跳練習。 局部熱敷和外周按摩。 彈力繃

6、帶包扎患部,并抬高患肢。(2)癥狀嚴重者: 停止跑跳練習。 彈力繃帶包扎,并抬高患肢。 中藥外敷、按摩、針灸、理療等3.4 預防( 1)合理安排運動量,注意改進訓練方法。(2)避免在堅硬的地面上過多進行跑跳練習(3)要及時消除小腿部的肌肉疲勞。4 膝關節半月板損傷4.1 損傷機制( 1)膝關節處于半屈曲位時, 關節周圍的韌帶和肌肉處于松弛狀態, 關節不穩 此時,如果大腿或小腿處于內外翻位,再突然旋轉并伸直(屈曲)膝關節,易引 起半月板損傷。(2)膝關節突然猛力過伸及國繩肌肌腱前后斷裂,也可引起半月板前角或邊緣 的分離。4.2 臨床表現(1)有明顯的受傷史( 2)疼痛:由于滑膜受牽扯而疼痛, 若

7、半月板損傷沒有牽扯滑膜則疼痛不明顯。(3)壓痛:關節間隙內側或外側疼痛。( 4)腫脹:早期有積血和積液,慢性期有常有少量積液。(5)響聲(6)絞鎖(7)嚴重者骨四頭肌萎縮4.3 處理:( 1)急性損傷( 2)控制傷部活動,避免加重損傷。( 3)腫脹明顯者,可通過穿刺法抽取積血與積液。( 4)采用石膏或夾板于膝關節微曲位固定 2-3 周。 (5)加強骨四頭肌的功能鍛煉。(6)解除固定后,可采用按摩、針灸、理療和中藥外敷等療法。4.4 預防:(1)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2)合理安排局部的負荷量(3)提高膝關節的穩定性和靈敏性。(4)加強保護與自我保護。5 腦震蕩5.1 損傷機制:且多無頭部受到暴力

8、作用使神經細胞和神經纖維受到震蕩而出現一時性的意識和功能障礙, 明顯的解剖病理改變。5.2 臨床表現:(1)精神恍惚或意識喪失(時間:數秒或30 分鐘不等)(2)呼吸表淺、脈率緩慢、肌肉松弛、瞳孔擴大但左右對稱、神經反射減弱。(3)清醒后,短時間內反應遲鈍,出現“逆行性健忘 ”。此外伴有頭痛、頭暈、惡心或嘔吐等癥狀。5.3 處理:(1)使傷員安靜平臥,頭部冷敷,并注意保暖。(2)昏迷者,刺激人中、內關、涌泉、等穴位,呼吸障礙者進行人工呼吸。(3)昏迷超過 5 分鐘,瞳孔擴大且不對稱,耳、鼻、口出血及眼球青紫,清醒后有劇烈疼 痛、噴射式嘔吐或再次出現昏迷者, 說明腦組織損傷或繼發顱內壓增高, 應

9、立即送往醫院搶 救。(4)患者清醒仍需臥床休息,直到頭痛、惡心等癥狀完全消失。以免引起后遺癥(5)傷員康復后,可用閉目舉臂單足站立平衡試驗來判斷能否參加體育活動。預防: 注意糾正錯誤動作,提高保護與自我保護能力,遵守體育比賽規則。二、運動損傷的直接原因(一)思想因素1、對預防運動損傷的意義認識不足。2、運動中存在急躁或畏難心理。3、缺乏體育道德。(二)運動水平不夠1、機體的運動能力不能滿足運動的要求。(身體素質差)2、專項技術水平不高。(技術動作有缺點或錯誤)3、心理素質不高(三)運動負荷安排1、局部運動負荷長期過大2、一次運動量過大或連續大運動負荷訓練(四)缺乏合理的準備活動1、不做準備活動

10、或準備活動不充分。2、準備活動的量過大。3、準備活動的內容與運動的內容結合的不當。4、準備活動與正式運動的時間間隔過長。(五)身體功能狀態不良1、睡眠或休息不好。2、患病或傷病初愈。3、過度疲勞。(六)教學、訓練或比賽的組織安排不當1、不遵守體育衛生原則。(循序漸進、區別對待)2、教師負責的學生過多。3、缺少保護和自我保護。4、比賽方面的缺點: ( 1)允許帶傷比賽。 (2)比賽的時間和地點隨意更改。(3)比賽的日程安排不當。(七) 場地設備和氣候不良三、鍛煉或運動后肌肉酸痛的防治許多人參加鍛煉后發現,肌肉酸痛往往不是鍛煉后即刻出現,而是在第二或第三 天出現,持續2-3天后才逐漸緩解。如果說,

11、肌肉酸痛是由于運動時乳酸積累所 致,那么,應該在運動時或運動后即刻達到高峰,怎么會在第二天以后才出現呢? 這種肌肉酸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應怎樣減輕或防止呢?這種一般在鍛煉后24小時后出現的肌肉酸痛在運動醫學上稱為 延遲性肌肉酸 痛癥。鍛煉后24-72小時酸痛達到頂點,5-7天后的疼痛基本消失。除酸痛外, 還有肌肉僵硬,輕者僅有壓疼,重者肌肉腫脹,妨礙活動。任何骨骼肌在激烈運 動后均可發生延遲性肌肉酸痛,尤其長距離跑后更易出現。在炎熱夏天進行極量 運動后,除肌肉疼痛外,還可出現脫水、低鈣、低蛋白等癥狀。這種肌肉酸痛的 確切原因還未完全清楚。大多數專家贊同其原因為:1、肌肉的張力和彈性的急劇增加

12、,可引起肌肉結構成分的物理性損傷。2、新陳代謝的增加,代謝廢物對組織的毒性增加。3、肌肉的神經調節發生改變,使肌肉發生痙攣而致疼。應怎樣防治?1、鍛煉安排要合理。經過一段時間鍛煉后,原先出現的肌肉酸痛癥的運動量, 就較少出現癥狀了。并且表現有特異性。例如下坡運動鍛煉一段時間后能減輕下 坡鍛煉帶來的肌肉酸痛癥。2、局部溫熱和涂擦藥物。鍛煉后用溫熱水泡洗可減輕肌肉酸痛。局部涂擦油劑、 糊劑或按摩擦劑也可減輕疼痛。3、牽伸肌肉的運動可減輕酸疼。牽伸肌肉可加速肌肉的放松和拮抗肌的緩解, 有助于緊張肌肉的恢復。這種肌肉牽伸練習也為預防鍛煉時的拉傷打下基礎。4、做好準備活動和整理活動。準備活動做得充分和整

13、理運動做得合理有助于防 止或減輕肌肉酸痛。四、以下列舉幾種常見運動損傷及處理方法:1網球肘不單是網球運動可引發“網球肘”,打羽毛球、乒乓球及家務勞動亦可致病。色二會感到手肘外側疼痛,手握力減少及用力較差,打反手球時顯得非常困難,主要是因肌肉肌腱點處發炎所致。運動后急性期疼痛應予冰敷,口服、外用 消炎止痛藥。慢性炎癥可以理療及使用護肘托等。2肩周肌腱勞損受傷的原因主要是重復的超負荷動作使肩周的肌腱、肌肉反復受到刺激而受 損,患處會發炎腫痛,活動時加劇。肩周肌腱受損可 '急性損傷、慢性勞損及 肌腱撕裂。典型病癥是打球后出現肩局部肌肉腫痛現象以及將手臂慢慢抬高時感到痛楚甚至困難,如肌腱撕裂會

14、感到軟弱無力。傷后急性期應予冰敷,肩關節多 休息并減少活動量。病癥反復及傷情嚴重者須就醫。3膝關節韌帶、半月板損傷膝關節韌帶對穩定關節十分重要。扭傷及運動中碰撞易引起韌帶撕裂,出現 關節不穩、活動后腫痛等癥狀。半月板是膝關節內的兩塊軟骨墊, 是人體的避震 器。半月板傷后撕裂可出現關節響聲,深蹲時疼痛。膝關節韌帶、半月板損傷后 如未及時發現,繼續活動時極易反復受傷,引起創傷性滑膜炎、關節軟骨磨損, 導致關節提早退化。4骨折骨折常見的有兩種。一類是沒有傷口、皮肉不破損,稱閉合性骨折;另一 類是骨的尖端穿透皮肉,稱開放性骨折。對開放性骨折,不能用手回納、揉搓或 按摩,否則易引起骨髓炎,應用消毒紗布對

15、患處作包扎,止血后,再用平木板固 定,急送醫院治療。骨折在上肢者,可將關節固定在軀干上;骨折在下肢者,可 伸直腿足,固定于對側肢體上并急送醫院診治。5肌肉痙攣抽筋是肌肉遇寒冷刺激、精神過度緊張、身體過度勞累所引起的過度收縮所 致,在一些長時間的運動或游泳中最為常見, 熱身運動沒有準備充分的時候也容 易出現抽筋現象。發生抽筋時,肌肉堅硬、疼痛難耐,往往無法立刻緩解,處理 不當時會造成肌肉的損傷。6肌肉損傷肌肉損傷除由直接外力作用引起肌肉挫傷外, 主要是間接外力作用下使肌肉 發生拉傷。肌肉拉傷后,傷處疼痛、腫脹、壓痛或痙攣,觸之發硬。受傷的肌肉 做主動收縮或被動拉長的動作時,疼痛加重。7腹部刺痛側

16、腹痛主要發生在停止運動一段時間,重新開始接受運動訓練的初期,或 偶爾參加身體活動的人。一般認為,側腹痛是因為呼吸肌在運動時血流不足而形 成的缺氧性疼痛。飯后馬上劇烈運動或是腸內積氣也可能造成側腹痛。常見的運動損傷與處理1、擦傷(皮膚表面受到磨擦后的損傷)處理:A、輕度擦傷:傷口干凈者一般只要涂上紅藥水或紫藥水即可自愈。B、重度擦傷:(首先需要止血)冷敷法(講解)、抬高肢體法、繃帶加壓包 扎法、手指直接指點壓止血法。冷敷法:可使血管收縮,減少局部充血,降低組織溫度抑制神經的感覺,因而有止血、止痛、防腫的作用,常用于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2、鼻出血(鼻部受外力撞擊而出血)處理:應使受傷者坐下,頭后

17、仰,暫時用口呼吸,鼻孔用紗布塞住,用冷毛巾敷在 前額和鼻梁上,一般即可止血。3、扭傷(當關節活動范圍超過正常限度時,附在關節周圍的韌帶、肌腱、肌肉撕裂面 造成)重度扭傷處理:應先止血、止痛。可把受傷肢體抬高,用冷水淋洗傷部或用冷毛巾進行 冷敷,使血管收縮,減輕出血程度,減輕疼痛。不要亂揉私心動,防止增加出血。然后在傷 處墊上棉花,用繃帶加壓包扎。受傷48小時以后改用熱敷,促進淤血的吸收。4、 挫傷(在鈍重器械打擊或外力直接作用下使皮下組織、肌肉、韌帶或其它組織受傷,而傷部皮膚往往完整無損或只有輕微破損。)處理同(3)。5、 腦震蕩(頭部受天外力打擊或碰撞到堅硬物體,使腦神經細胞、纖維受到過度震

18、動) 可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腦震蕩。處理:對輕度腦震蕩的病人, 安靜臥床休息一、二天后,可在一星期后參加適當的活 動。對中、重度的腦震蕩,要保持傷員絕對安靜, 仰臥在平坦的地方, 頭部冷敷,注意保暖, 及時送醫院治療。6、 脫臼(由于直接或間接的暴力作用,使關節面脫離了正常的解剖位置。) 處理:動作要輕巧,不可亂伸亂扭。可以先冷敷,扎上繃帶,保持關節固定不動,再請醫生矯治。7、骨折(骨的完整性受破壞)處理:首先應防止休克,注意保暖,止血止痛,然后包扎固定,送醫院治療。僅供個人用于學習、研究;不得用于商業用途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 u r den pers?nlichen f u 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 e tude et la recher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