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因監測培訓課件()_第1頁
死因監測培訓課件()_第2頁
死因監測培訓課件()_第3頁
死因監測培訓課件()_第4頁
死因監測培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6年死因監測培訓 XX醫醫院院死亡報告病例與監測n死因信息網絡報告工作規范一、信息收集一、信息收集n報告對象:發生在轄區內的所有死亡個案均為死因登記報告的對象,包括在轄區內死亡的戶籍和非戶籍中國居民,以及港、澳、臺同胞和外籍公民。n報告單位: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均為死因信息報告的責任單位。n報告人: 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醫務人員均為死亡信息的報告人。 具有執業醫師資格的醫療衛生人員方可填報死亡醫學證明書。二、死亡個案的填報二、死亡個案的填報n醫療衛生機構死亡個案 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由診治醫生作出診斷并逐項認真填寫死亡醫學證明書。 n家庭或其他場所死亡個案 憑相關證明填寫死亡醫學證明書。 n涉法

2、死亡個案 凡需公安司法部門介入的死亡個案,由公安司法部門判定死亡性質并出具死亡證明,臨床醫生根據死亡證明填報死亡醫學證明書n報告內容n死亡醫學證明書一般項目致死的主要疾病診斷其他項目n5歲以下兒童死因登記報告副卡n孕產婦死因登記報告副卡n三、三、死亡醫學證明書各聯流死亡醫學證明書各聯流向向n1.單位一聯單位一聯n2.戶籍部門一聯戶籍部門一聯n3.殯葬上聯殯葬上聯n4.家屬一聯(家屬一聯(以前是疾控以前是疾控一聯一聯)四、網絡報告四、網絡報告1.死因信息報告方式死因信息報告方式n死亡醫學證明書及副卡通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平臺上的全國死因登記報告信息系統進行網絡直報。2. 報告程序、時限報告

3、程序、時限n縣及縣級以上醫療機構由防保科在死亡卡報出后7天內完成對卡片的審核和網絡報告。(將(將死死亡醫學證明書亡醫學證明書死因鏈、調查記錄等原始信息如實錄入,并進行根本死死因鏈、調查記錄等原始信息如實錄入,并進行根本死因確定及編碼。)因確定及編碼。)報卡要求:報卡要求:開出開出死亡證明后必須上報死亡報告卡(包括院外死亡病例)。n4、死亡信息的訂正對已審核確認的報告信息,如發生報告死亡病例死因診斷變更或填卡、編碼錯誤時,應由填報單位及時報告縣(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由后者負責訂正。n5、死亡信息的補報n在自查過程中發現了漏報的死亡病例,應及時補報;五、資料保存與管理五、資料保存與管理1.報告單

4、位和縣(區)疾控中心應妥善保存死因登記信息原始資料;2. 報告單位和縣(區)疾控中心應定期下載個案數據和儲存本單位網絡上報的原始數據庫,并采取有效方式進行數據的長期備份。死亡原因的基本填寫要求死亡原因的基本填寫要求根本死亡原因的定義根本死亡原因的定義n(a) 引起一系列直接導致死亡事件引起一系列直接導致死亡事件n 的那個疾病或損傷;或的那個疾病或損傷;或n(b) 產生致命損傷的事故或暴力的產生致命損傷的事故或暴力的n 情況。情況。n不包括癥狀、體征和臨死方式,如心力衰不包括癥狀、體征和臨死方式,如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不包括臨死時的表現形式。竭或呼吸衰竭。不包括臨死時的表現形式。國際死因醫學證明

5、書基本格式n 死死 亡亡 原原 因因 發病至死亡之間發病至死亡之間 n 大概的時間間隔大概的時間間隔n n 直接導致死亡直接導致死亡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 的疾病或情況的疾病或情況* 由于由于(或作為或作為. 的后果的后果) 所引起所引起 n 前因前因 (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 任何引起上述原任何引起上述原 由于由于(或作為或作為. 的后果的后果) 所引起所引起n 因的疾病情況,因的疾病情況, (c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 把根本情況陳述把根本情況陳述 由于由于(或作為或作為. 的后果的后果) 所引起所引起n 在最后在最后 (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 n 促進死亡,但與導致死亡的疾病促進死亡,但與導致死亡的疾病 . . . . . . . . . . . . . . . . . . . . . . n n 或情況無關的其他有意義的情況或情況無關的其他有意義的情況 . . . . . . . . . . .

7、. . . . . . . . . . . n * 此處不指臨死方式,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此處不指臨死方式,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 n 它指引起死亡的疾病、損傷或并發癥。它指引起死亡的疾病、損傷或并發癥。 如果在一系列事件中只有一個步驟,則在I(a)行上記入一條就足夠了。如果存在多于一個步驟,則直接原因記(a)行,而起始前因記在最后一行,任何中介原因則要記在(b)行和(c)行。 例例1: I (a) 食道靜脈曲張出血食道靜脈曲張出血或(b)行 (b) 門靜脈高壓門靜脈高壓 (c) 肝硬變肝硬變 (d) 乙型肝炎乙型肝炎n第 I 部分(a)、(b)、(c)三欄,其相互之間的邏輯關系是:(C

8、) 病(根本死因)發展 (b)病(中介原因) 發展 (a)病(直接死因)導致 死亡。例例2直腸癌直腸癌肝、胰轉移癌肝、胰轉移癌上消化道出血休克上消化道出血休克死亡死亡死亡原因 發病至死亡之間 大概的時間間隔 (a) 上消化道出血休克 2小時 (b) 肝、胰轉移癌 半年 (c) 直腸癌 3年 n對腫瘤致死者應明確報告腫瘤的原發部位及形態學情況例例3: I a) 腸梗阻伴消化道出血腸梗阻伴消化道出血 b) 升結腸肝脾轉移癌升結腸肝脾轉移癌n c) 胃細胞癌胃細胞癌n 當證明書上用于伴有一個或多個其他情況時的根本死因編碼的注釋有聯系時,則編碼到聯合情況n例4 : a) 肺原性心臟病I27. 9n b

9、) 肺氣腫J43. 9n c) 慢性支氣管炎J42 根據總原則確定慢性支氣管炎作為根本死因,但根據規則C 慢性支氣管炎可以與肺氣腫建立聯系產生新的編碼,所以將梗阻性慢性支氣管炎作為根本死因,編碼為J44. 8 。對先天異常致死者,應優先報告嚴重的先天異常 例例5 I a) 癲癎持續狀態癲癎持續狀態 b) 先天性腦發育不良先天性腦發育不良 c) 外部原因的填寫n死亡原因死亡原因 發病至死亡之間發病至死亡之間n 大概的時間間隔大概的時間間隔nn (a) 顱內損傷顱內損傷 1小時小時n (b) 顱骨骨折顱骨骨折 1小時小時n (c) 行人在道路上行走行人在道路上行走 1小時小時n 意外被卡車撞倒意外

10、被卡車撞倒外部原因的填寫n (a) 車禍車禍nV89.2 n【糾正糾正】n(a) 創傷性顱腦損傷創傷性顱腦損傷n (b) 駕駛小汽車與對面駕駛小汽車與對面n 重型卡車意外碰撞重型卡車意外碰撞n V44.5nI (a)失血性休克失血性休克 n (b)左鎖骨下動脈左鎖骨下動脈n 破裂破裂n I77.2n【糾正糾正】n I (a)失血性休克失血性休克 n (b)左鎖骨下動脈左鎖骨下動脈n 破裂破裂n (c)被他人刺中被他人刺中n X99.9死亡證明書的填寫n“死亡醫學證明書”第部分是分級填寫的。按照導致死亡的順序填寫。每行只填一個死因。至少a行要填一個死因。根本死因永遠填在最低一行。時間間隔應盡量填

11、寫 臨死前的表現不需要填寫損傷中毒需報告臨床表現和外部原因,外部原因作為 根本死因n“死亡醫學證明書死亡醫學證明書”第第部分可以根據情況填寫。部分可以根據情況填寫。填寫所有促進死亡,但與第填寫所有促進死亡,但與第部分無關的疾病。部分無關的疾病。按照嚴重程度依次填寫按照嚴重程度依次填寫n應避免填寫的死亡原因應避免填寫的死亡原因 呼吸衰竭 J96.9 來院已死 R99 循環衰竭 R57.9 猝死 R96.0 呼吸循環衰竭 J96.9 酸堿失衡 E87.4 多臟器衰竭 R99 電解質紊亂 E87.8 全身衰竭 R53 肺性腦病 G93.1 不明 R99 肺部感染 J98.4死亡原因的填寫錯誤或不當死

12、亡原因的填寫錯誤或不當n1、疾病診斷名稱不規范疾病診斷名稱不規范 n填寫疾病的英文名稱或者縮寫n例:AIDS/ARDS/CHD/DM n 由于英文縮寫常出現多個病因,無法確定死亡原因。n疾病名用俗稱代替n 兒麻后遺癥 正確 脊髓灰質炎后遺癥n 銀屑病 正確 牛皮癬n疾病名用簡稱代替n 慢支、上感、呼衰、肺腦、甲亢、腎衰、心衰、乙肝、酒肝、藥肝、再障、急粒、急淋、冠心、風心。n正確的書寫應為n 慢性支氣管炎、上呼吸道感染。n2、死亡原因邏輯順序錯誤n 常見“流水賬”式書寫,將各種死亡原因羅列在死亡證明書上,一行填寫多個死亡原因,沒有順序和關系;或順序顛倒、混亂,不講填寫規律n不正確的填寫順序可能為:n (a)肺炎,肺癌,卵巢癌n 胃腸炎n正確的填寫順序為:n (a)終末期肺炎n (b)肺轉移性癌n (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