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教育公平在農村的現狀、原因及對策 摘要: 百年大計, 教育為本, 教育問題關系到國民綜合素質的提高。而教育公平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條件。當前我國教育不公平主要體現在城鄉教育水平差距過大,教育不公平問題愈演愈烈。農村教育發展滯后,農民子女受教育的權利受到侵害。我們必須制定教育公平地制度,實現城鄉教育的和諧發展。關鍵詞:教育公平 農村教育 現狀 對策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十八大報告中指出:要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資源,重點向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水平,積極推動農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有用之才。隨著人們對
2、教育關注的加深,而城鄉教育的差距懸殊,教育不公平問題在我國農村愈演愈烈,農村教育和教育公平問題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因此,農村教育公平問題,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一、教育不公平在農村的現狀及原因分析首先,教育不公平體現在教育投入上。根據教育部財務司中國教育經費統計年鑒提供的數據,1995 年,全國普通小學生均經費 265. 78元,而農村小學生均經費只有 219. 31 元;當年全國普通初中生均經費 492. 04 元,而農村初中生均經費僅為 392. 59 元。到 1998 年,農村小學生均經費305. 62 元,比全國小學生均經費仍低 65. 17 元;當年農村初中生均經費 478. 25
3、 元,比全國初中生均經費低 132. 4 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不足,促使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的教育不公平問題加劇。20世紀 90年代以來, 我國省際間的普通小學、初中預算內生均公用教育經費的基尼系數不斷加大, 2000年分別為 0.53、0.52, 最高省區與最低省區的初中生均教育經費、生均公用經費、生均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分別相差 5倍、9倍、6倍以上,小學生均公用經費竟相差 17倍。生均教育經費的不足,也加劇了教育機會不公平。其次,教育不公平體現在教育資源的配置上。長期以來,我國城市和農村的教育資源配置也存在著不均衡的問題, 即便是同在農村, 城鎮和邊遠貧困地區的分配也是不均衡的。現在的
4、城市學校現代化了,投資動輒數億元,教室里暖氣空調隨時開著,寬帶插口裝到了每張課桌,各種活動場所一應俱全;而許多農村學校,孩子仍舊沒有像樣的桌椅,甚至連上體育課的操場都沒有。而且,我們從目前擇校熱現象中可以看出, 教育的群體差距也呈現出加劇的趨勢, 弱勢群體接受優質教育的機會越來越少, 強勢群體則絕對的占有優質教育資源。據統計, 在全國重點中學里, 干部、知識分子和高收入家庭的子女占學生總數的 70% 以上。優質教育資源的不足以及分配不均, 導致把解決辦學困難的任務下放到基層, 更加劇了受教育機會的不平等。由此可以看出,對教育資源的重新配置和優化已成為促進教育公平實現的必然選擇。再次,教育不公平
5、還體現在一些不合理的政策上。據調查顯示,我國城鄉教育差距懸殊, 高考招生錄取中, 考卷一樣錄取分數線卻不一樣, 城市尤其是大城市考生的錄取分數低于農村。同一份試卷,不同的錄取分數線和錄取率,嚴重的阻礙了農村學生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定向生”,“保送生”也制造了教育不公平的話題。最后,教育不公平還體現在教學質量的差異上。教育質量的取決于教師的素質水平和家長對教育的重視程度。由于實際因素的限制,大多數教師還是愿意去條件較好的城鎮工作,很少有愿意去偏遠農村工作的。即便是由于分配等原因到了偏遠地區,到了一定年限也都會通過各種方式調回城鎮工作,這就導致了農村學校年齡結構不合理。一部分是年齡較老的教師
6、,而余下的一部分卻是工作不足3,4年的新教師,導致了農村教師整體教學水平偏低。農村教學師資上本就先天不足,加上后天的培訓、學習、交流的機會較少,直接導致了與城鎮教師的教學水平越拉越大。同時,作為教育中較為重要的家庭教育受制于家長的重視程度。農村社會家庭教育功能贏弱,加大了學生教育難度,也造成一定的學生流失。農村父母們一是受傳統跳農門思想的影響,二是鑒于目前學生畢業后仍需自謀職業的現實,農村父母對孩子受教育的目的往往不夠正確,對有望升學的學生,就盼望成龍成鳳,躍出農門;否則就讓孩子輟學、外出務工。家庭教育的失策,給孩子的身心發展造成了不良影響,也給學校教育增添了障礙。二、解決農村教育公平的對策實
7、現教育公平,應切實加大財政投入,提高教育經費占政府支出的比重。政府財政支出方面, 可以增加國家財政對教育的投入, 特別是對農村學校的投入力度要加大, 確保“三個增長”和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4%的目標盡快實現。義務教育是純公共產品,同時也是振興中華的公益。在義務教育階段,應由政府全部承擔,是政府的職責所在,不應讓老百姓分擔其成本。而人大要加強和完善對同級政府落實教育經費“三個增長”的法律監督,以真正保證教育公平的實現。實現教育公平,應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實現區域內資源共享。首先應加大調整教育資源內部分配、城鄉分配、區域分配、校際分配的力度, 促進教育公平的全面發展。其次建議取消重點、示范學校制度
8、, 禁止對重點、示范學校在財政撥款、師資配備、招生等方面采取優惠政策。盡可能從資金、師資、設施等方面給條件較差的學校特別是農村學校必要的扶持, 并且盡可能地抓好薄弱中小學的改造工作, 縮短并力爭消滅重點與非重點之間、城鄉教育之間不平等的硬件差距。再次,為了改變由于重點學校制度和應試教育傾向而造成的學校之間的巨大差距,使學校教育正常化,推行義務教育均衡化的政策,采取校長實行定期輪換、共享教育資源等措施,改變“薄弱學校”現狀,提高整體辦學水平。 實現教育公平,應建立完善的保障制度。改革高考招生錄取和貧困生救助制度。要改革高考配額制度產生傾斜的分數線偏重城市招生名額配置,克服各城鄉之間錄取分數的差異
9、 ,逐步過渡到大致按照考生數平均分配各地招生名額。招生制度改革的另一要義 ,是革除那些容易成為腐敗溫床的制度 ,如保送生、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加分等制度,保證招生環節的公正性。還要加強高校的經濟困難學生的救助。據統計 ,目前在我國普通高校中 ,經濟困難學生約占在校生總數的 20 % ,特別困難學生的比例在 5 %10 %。如果說高考招生錄取關注的是起點的公平 ,即學生能否獲得公平的入學機會 ,那么高校貧困生救助就是過程的公平 ,即學生能否獲得必須的學習幫助。實現教育公平,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首先要保證優質師資的均勻分布。要想解決這一問題需打破城鄉二元的格局,通過適當提高農村教師的待遇,給予農
10、村教師適當的補貼,提高教師教育的熱情。同時可以通過政策鼓勵或行政安排公辦重點學校和城市學校的優秀教師到農村學校去任教。要想提高農村教育水平,還需要從根本上提高農村教師自身素質,搞好現有農村教師的專業培訓。定期組織教師進行培訓, 制定并落實農村中小學教師素質提高的制度, 加大對農村教師培訓經費的投入, 進一步加強和規范農村教師繼續教育工作, 全面提高農村教師的素質。但是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師資問題,還需要建立合理的流動機制,以及使優秀的農村教師留得住、待得久的保障機制。教育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石,農村教育公平的意義深遠而重大。然而,實現農村教育公平是一個艱難而曲折的實踐過程,需要政府、學校和社會等各方面的合力協作。我們期待著農村的教育公平可以得到更多人的關注和支持。參考文獻: 1教育部, 國家統計局, 財政部 ?2007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 n.中國教育報, 200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師生精彩活動方案
- 干部下派活動方案
- 小班活動區進區活動方案
- 巷道打造活動方案
- 少先隊活動春游活動方案
- 小班飲食教育活動方案
- 小班柿子音樂活動方案
- 小學生生肖文化活動方案
- 常州公司親子活動方案
- 工會職工體育活動方案
- 個體工商戶登記(備案)申請書(個體設立表格)
- 2024-2030年中國蔬果保鮮劑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部編人教版七年級下學期道德與法治培優輔差工作總結
- 廣安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
- 課題研究學術報告職稱答辯
- PEP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5-Read-and-write-Robin-at-the-zoo》教學設計
- 俞軍產品方法論全概述
- 個體工商戶轉讓協議(2篇)
- 牧原人才測評試題及答案
- 胸痛中心胸痛隨訪數據采集表
- 體檢機構服務流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