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定遠縣工程地質條件分區及初步評價_第1頁
安徽省定遠縣工程地質條件分區及初步評價_第2頁
安徽省定遠縣工程地質條件分區及初步評價_第3頁
安徽省定遠縣工程地質條件分區及初步評價_第4頁
安徽省定遠縣工程地質條件分區及初步評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安徽省定遠縣工程地質條件分區及初步評價    趙超【摘  要】本文通過對安徽省定遠縣水利工程和建筑工程勘察報告的搜集整理,提出定遠縣工程地質條件分區,并歸納總結出各區的宏觀工程地質特征并提出初步評價。【關鍵詞】工程地質分區  工程地質評價  定遠縣1 前言定遠縣地處安徽省中部,位于江淮分水嶺北側,地理座標為東經117°122118°522北緯32°12632°4222,全縣總面積2891km2。境內分池河、窯河兩大水系,共有大小河流72條

2、。隨著國家對基建工程的投入不斷加大,需要提高對定遠縣工程地質條件的整體認識,使勘察工作具有針對性,本文根據定遠縣地形地貌、自然地質條件、水系河谷特點等情況,對定遠縣進行工程地質條件分區,希望對定遠縣土地的總體利用規劃有所裨益。2 資料來源和分區依據2.1 資料來源本文根據定遠縣近五年來90多份工程地質勘察報告,經過分析、篩選,選擇近800個鉆孔資料,并參閱相關區域地質報告1,進行歸納整理而成。2.2 分區依據2.2.1地形地貌。定遠縣大部處于江淮波狀平原區,東南局部處于沿江丘陵平原區的江北丘陵平原亞區。地勢北高南低,北部和東部為起伏不平的山區,中部為廣大的波狀平原

3、區,南部為河谷平原。2.2.2地質構造。郯廬斷裂帶的主干斷裂定遠池河肥東西山驛斷層和內部斷裂藕塘巢湖市清水澗斷層自北向南斜貫縣區東部。郯廬斷裂帶北側屬華北地層,南側屬華南地層區。2.2.3不良地質作用和地質災害。定遠縣北部發育有巖溶較發育的碳酸鹽巖,屬崩塌、滑坡低易發區,池河中下游受非法采砂活動影響存在崩岸現象,廣大的波狀平原地帶,表層膨脹土發育,存在膨脹土變形地質災害。2.3工程地質分區綜合上述因素,定遠縣可劃為類高山區、類中低丘陵區、類波狀平原區、類河谷平原區。類高山區可再分為北部高山亞區(1)和東部高山亞區(2);類河谷平原區可再分為窯河平原亞區(1)和池河平原亞區(2)。各區具體分布見

4、圖1。圖1  定遠縣工程地質條件分區圖3 各區工程地質特征3.1北部高山亞區(1)主要分布在縣境北部,在縣城東南的泉塢山也有零星分布,總面積約193.2km2,占縣國土面積約6.4%。組成物質主要為震旦系、寒武系和奧陶系堅硬的薄中厚層狀碳酸鹽類夾碎屑巖巖組,巖性主要為白云質灰巖、白云巖或兩者的互層夾層,地基承載力高,但巖溶較發育,可能產生巖溶塌陷等地質災害。在發育有河流的地段,兩岸表層還發育有69m厚第四系上更新統粉質粘土,多呈棕黃棕紅色,硬可硬塑狀,含鐵錳質結核及灰白色高嶺土,底部含較多砂礫,構成河流兩岸的河漫灘或一級階地,承載力標準值180220kpa,壓縮模

5、量5.06.0mpa,飽快粘聚力3040kpa、內摩擦角1014度。3.2東部高山亞區(2)主要分布在縣境東部,總面積約204.1km2,占縣國土面積約6.8%。組成物質主要為揚子地層區燕山早期花崗巖和二長花崗巖以及中元古界薊縣系變石英角斑質凝灰熔巖和變石英角斑質凝灰巖。上述巖石抗風化能力弱,地表多為全強風化。區內主要地質構造以北東向的斷層為主,對于大開大挖的工程還可能產生崩塌和滑坡等地質災害。3.3中低丘陵區()主要分布在縣境北部高山亞區南側和池河主干的左右岸,多呈零星散布,總面積約165.4km2,占縣國土面積約5.5%。表層組成物質主要為白堊系棕褐色泥質粉砂巖、細砂巖,底部為砂巖夾礫巖,

6、具有遇水軟化失水開裂現象,強度較低。在部分小山丘之間的河流兩岸表層尚有以下三層堆積物:層第四系全新統沖積物,以粉質粘土為主,厚1.58.0m,灰黃或灰色,可塑硬塑,含少量鐵錳質結核,主要構成河流兩岸河漫灘,承載力標準值110130kpa,壓縮模量4.55.5mpa,飽快粘聚力2030kpa、內摩擦角1014度;層第四系上更新統沖積物,以粉質粘土為主,棕黃色,硬可硬塑,含鐵錳質結核,層厚4.015.0m,具弱膨脹潛勢,易引起建筑物地基的膨脹變形,承載力標準值180220kpa,壓縮模量6.08.0mpa,飽快粘聚力3045kpa、內摩擦角1015度,構成河流的一級和二級階地;層第四系上更新統沖積

7、物,以粉土為主,灰黃色,可塑,局部夾薄層細砂,層厚1.05.0m,承載力標準值150180kpa,壓縮模量6.07.0mpa,飽快粘聚力1020kpa、內摩擦角1823度。3.4波狀平原區()主要分布在縣境中部的大部分地區,總面積約1581.2km2,占縣國土面積約52.8%。受池河和窯河兩岸支流切割影響,波狀平原區呈崗沖相間地形,微地貌為崗坡地、崗沖地,構成池河和窯河的二級階地。表層組成物質為第四系上更新統坡積、沖洪積物,厚度一般大于20m,巖性主要為粉質粘土,夾少量灰白色次生粘土,棕黃灰黃色,硬可硬塑,具有弱膨脹潛勢,易引起建筑物的基礎變形。承載力標準值180240kpa,壓縮模量6.58

8、.0mpa,飽快粘聚力4060kpa、內摩擦角1315度。3.5窯河平原亞區(1)主要分布在縣境西部,合徐高速公路以西,總面積約219.3km2,占縣國土面積7.3%。表層組成物質可分為兩層:層第四系全新統沖積物,以粉質粘土為主,層厚0.53.0m,局部缺失,灰黃灰色,可塑,承載力標準值110130kpa,壓縮模量4.55.0mpa,飽快粘聚力2025kpa、內摩擦角1012度,構成窯河河漫灘或一級階地;層第四系上更新統沖積物,以粉質粘土為主,局部底部含少量砂礫,含鐵錳質結核,灰黃棕黃色,層厚1020m,構成窯河二級階地。承載力標準值200240kpa,壓縮模量7.0mpa,飽快粘聚力4050

9、kpa、內摩擦角1215度。3.6池河平原亞區(2)主要分布在縣境東部,池河左右岸,總面積約634.8km2,占縣國土面積21.2%。表層組成物質可分為兩層:層第四系全新統沖積物,以粉質粘土為主,層厚1.05.0m,灰黃灰色,可塑,承載力標準值110130kpa,壓縮模量4.55.0mpa,飽快粘聚力2025kpa、內摩擦角1012度,構成池河河漫灘;層第四系上更新統沖洪積物,巖性主要為粉質粘土,棕黃色,承載力標準值180240kpa,壓縮模量6.07.5mpa,飽快粘聚力3555kpa、內摩擦角1520度,層厚515m,構成池河一級和二級階地。池河河槽內多含有可供建設工程所用的優質中粗砂,經多年采砂,池河兩岸多形成崩岸現象,建議對采砂由無序開采轉為有序開采,對已發生崩岸部位采取塊石護坡處理。4 結束語(1)本文所收集的資料大多來自相對集中城鎮,資料的分布相對不均,部分分區界線控制點較少,局部分界線尚需進一步驗證。(2)池河平原亞區的資料大多集中在分區界線附近,其中心的資料較少,地層地質結構情況尚待進一步驗證。【參考文獻】1安徽省地質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