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零陵古城地域文化的特色旅游文創產品設計研究_第1頁
基于零陵古城地域文化的特色旅游文創產品設計研究_第2頁
基于零陵古城地域文化的特色旅游文創產品設計研究_第3頁
基于零陵古城地域文化的特色旅游文創產品設計研究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基于零陵古城地域文化的特色旅游文創基于零陵古城地域文化的特色旅游文創產品設計研究產品設計研究王慧珺摘要:通過調查與分析游客對零陵古城旅游文創產品的需求,運用藝術設計原理提煉“懷素草書文化”視覺符號元素并運用到設計實踐中去,開發出一系列具有零陵古城特色的旅游文創產品,從文化創意上協助地方文化產業的提升。關鍵詞:零陵古城;懷素;草書文化;文創產品懷素(737-?),字藏真,舊說俗姓錢,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是大歷十才子之一考公郎中錢起的外甥。自幼出家,經禪之余,從事文藝,尤好草書。相傳其人甚好事,將棄筆堆積埋于山下,號稱“筆冢”。又嘗廣種芭蕉,用蕉葉加以揮灑,即顏其居曰“綠天庵”。好飲酒,及其

2、酒酣興發,寺壁屏幛、衣裳器具,靡不書之,時人謂之“醉僧”。自言得草書三昧,有“狂僧”之名。早年即以草書馳名鄉里,李白草書歌便有“湖南七郡凡幾家,家家屏幛書題壁”之謂,李白還說“少年上人號懷素,草書天下獨稱步”,可見對懷素的認可和推崇。直到如今提到懷素及其代表作自敘帖藏真帖小草千字文苦筍帖等依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深受廣大書法愛好者的喜愛。我們選擇依托“懷素草書”這一旅游品牌為為擁有兩千年歷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零陵古城文化產業升級是非常有意義且可行的。就目前市面上現有的旅游文創產品來看,設計簡單、款式陳舊、品種單一、無品牌意識且同質化嚴重,本文旨在研究推出零陵古城專屬的“懷素草書文化”旅游文創產

3、品,通過此舉提高零陵古城的知名度、提升零陵古城的旅游競爭力,還可以增強當地居民的地域自豪感和地域自信,還能為當地居民帶來實際的旅游收入。通過調查與分析游客對零陵古城旅游文創產品的需求,運用藝術設計原理提煉“懷素草書文化”視覺符號元素并運用到設計實踐中去,開發出一系列具有零陵古城特色的旅游文創產品,從文化創意上協助地方文化產業的提升。繼之前介紹我們的“家”布藝產品及“山水零陵”陶藝產品后,我們又研究推出“懷真素夢”系列文玩、“綠天蕉影”木盤。一、“懷真素夢”系列文玩自敘帖是懷素的代表作,這是一個長卷,寫的是他自己學書的經歷和“當代名公”的贊譽。一共分為三段,第一部分自述自己幼年出家,因喜歡書法拜

4、謁京城名師。第二部分借顏真卿之口,展示“開士懷素,僧中之英”、“縱橫不群,迅疾駭人”的“草圣”氣象。第三部分懷素將張謂、盧象、朱逵、李舟、許瑤、戴叔倫、竇冀、錢起等八人的贈詩摘其精要。因為該書法作品是長卷,其伸縮性和流動性,讓我們很容易聯想到日常使用的膠帶,因為二者的打開方式很相似。故我們首先想到可以做自敘帖膠帶,整個膠帶打開就是一幅完整的自敘帖。該作品草勢連綿,運筆上下翻轉,忽左忽右,起伏擺蕩,有疾有速,有輕有重,將節奏分明的音樂旋律,極富動感。此外也有點畫分散者強調筆斷意連,生生不息的筆勢,筆鋒回護鉤挑,一字一行,以至數行之間,點畫互相呼應。我們又想如果將長卷截斷,便可做成自敘帖的明星片,

5、每張作品截取自敘帖的一段,全套 12 張,不僅可單獨欣賞,拼起來又是一個完整的作品。這個來源于做完膠帶后,我們在想這樣的膠帶可能大家會舍不得用,他會消耗且不易保存,于是我們想到我們到很多旅游城市都有購買明信片的習慣,明信片比膠帶更易保存、具有收藏價值。同時被游客郵遞出去后,對于永州懷素書法文化有著宣傳效應。做完自敘帖膠帶和自敘帖明信片后我們又想能不能做一個展示更加方便,更易于攜帶和保存的文創產品,于是我們想到了書簽,比起前兩個,更加具有書香氣息和文化底蘊。書簽經常被用做記錄閱讀進度而夾在書里的小薄片,背景和圖案的結合,讓書簽顯得古色古香,書法字體的加入使得書簽更添古典雅韻。二、“綠天蕉影”木盤

6、懷素酷愛書法,因為買不起紙張,便在東山(今東山景區)遍種萬株芭蕉,芭蕉葉長大后,他摘下芭蕉葉,臨帖揮毫。數年后,蕉葉婆娑,綠波浮動,萬株芭蕉綠蔭遮天,懷素的居室也稱“綠天庵”,這就是“綠天蕉影”的來歷。“綠天蕉影”與“朝陽旭日”“萍洲春漲”“山寺晚鐘”、“迴龍夕照”“香陵煙雨”“愚溪兆雪”“書院風荷”并稱“永州八景”。這便是我們制作的“綠天蕉影”木盤的靈感來源。這也是零陵古城的專屬印記。我們選擇用木雕的形式來制作一個“綠天蕉影”木盤。木盤選用黑胡桃木,刻成芭蕉葉形態,生動雅致,表面上蠟油,細節處仿照芭蕉葉自然紋理雕刻,不借助機器,手工完成,有著天然意趣。“綠天蕉影”木盤可以放在家中當裝飾品陳列

7、,也可以用做托載茶杯、放置干果,功能多用且具有文化底蘊結語相信我們通過不斷深入挖掘零陵古城“懷素草書文化”的元素,跟不同藝術種類相結合,運用現代設計理念和藝術設計技法,我們會創新設計出更多品牌定位明確的“懷素草書文化”旅游文創產品。將零陵古城富有特色的“懷素草書文化”品牌旅游文創產品推向全國甚至是全世界,讓更多喜歡懷素的人向往來其故鄉游玩,讓來零陵古城游玩的游客帶上“懷素草書文化”品牌旅游文創產品走出去,分送給親友,讓更多的人了解、喜歡、向往來到零陵古城,從而達到從文化創業產業上提升零陵古城的形象。參考文獻:1朱關田,中國書法史隋唐五代卷,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2017.11.2焦天怡,唐代敦煌石窟藻井圖案在文創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研究,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17.3胡安鵬、董玉玉,“擺脫大眾臉”蓬萊特色地域文化下的旅游文創產品創新研究,智庫時代,2020.04.4葛菲,以在地文化創意產品設計為載體的文旅融合新思路,美術教育研究,2020.02。5朱紅紅、婁莉、顧源,融入揚州文化的文創產品設計研究以“清韻揚州”系列文創產品設計為例,設計,2018.4.6陳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