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一體康復療法_第1頁
五位一體康復療法_第2頁
五位一體康復療法_第3頁
五位一體康復療法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蛛網膜下腔出血病人護理期間應該注意哪些問題?“五位一體”康復醫療法 五位一體”康復醫療法是指五種治法(即透穴位醒腦開竅、注射神經生長液、頭三針藥物植入、心腦血同步治療、經絡導平建功能)有機結合,選擇性配合針灸推拿、藥物透入、中藥等對中風、偏癱、腦發育不良、腦萎縮、腦癱、腦神經衰弱等腦病進行的一種綜合治療方法。首先透穴位刺激能激活淺度、深度昏迷的腦細胞,挽救瀕死的腦組織,最大限度地改善腦組織損傷,還能打通各關節經絡。注射神經生長液直接進入腦細胞間隙而與腦細胞接觸,營養活化未被開發的腦細胞,以代替壞死的腦細胞,最大限度地恢復運動、語言等功能。頭三針藥物植入是根據中醫針灸理論,同時參考頭針國際化標準

2、,對相應皮質功能區進行持續刺激,以達到激活腦細胞重建神經元功能。心腦血同步治療是指腦活素、心活素、血活素三種成分有機結合,協同作用,改變以往單一治療,對心腦血管系統進行全面徹底的同步治療,使患者康復始終處于良性循環狀態。經絡導平建功能,是根據經絡理論,調節陰陽二經,疏通經脈誘導重建癱瘓肢體的正常功能。 “五位一體”康復醫療法有什么獨特之處?其特點是什么? “五位一體”康復醫療法的獨特之處在于同時治療腦血管障礙和腦功能障礙,改變已往只對腦血管障礙的治療。對腦血管障礙的治療表現在擴張狹窄的血管,消除腦內血栓,清除腦內淤血,增加腦內血流量,改善血液質量。對腦功能障礙的治療表現在激活受損大腦神經細胞,

3、完善受損大腦神經修復,促進受損大腦神經生長,增強受損大腦神經連接,重建受損大腦神經功能。 其特點是內治與外治相結合,整體與局部相貫通,前因與后果相照應。具有療程短、見效快、不住院、無副作用,不易復發、遠期療效好、費用低等特點。 “五位一體”康復醫療法的理論根據和治療技術是什么? 一般人認為死而復生是不可能的,神經元也是這樣。但這不等于說中風后不可能恢復正常。大量的臨床證明,有部分人經過康復后又重新站了起來,重新走上了工作崗位。科學家們研究發現這是中樞神經系統可塑性的結果,也就是說腦損傷后殘留的部分通過功能上的重組,重新以新的方式完成已喪失了的功能,也稱再學習理論或功能重組理論。美國康復學教授R

4、itaBY其父中風后每天接受3小時的康復訓練,最后又恢復工作,并能登山。死后解剖發現他的錐體束只有3保留完好。還有那些缺少雙臂的人練成了用足寫字、吃飯等生活本領。這充分說明中樞神經系統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功能重組包括系統內重組和系統間重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恢復從時間上分(1)超早期,損傷后48小時內。(2)早期(3天3個月),此期影響恢復的內部因素為神經解剖和神經生理。如病灶周圍水腫的消退,閉塞血管的再通,病灶周圍側支循環的形成,形態與功能脫節的改善,潛伏通路與突觸的啟用。外部因素有神經營養藥物和促進腦功能恢復的藥物,及是否開始康復治療。(3)中后期(3個月2年),內部因素主要為軸索長芽、病灶周

5、圍腦組織和對側大腦功能代償。繼續潛伏通路及突觸啟用。外部因素繼續營養神經和促進腦功能恢復的藥物,全面綜合康復格外重要。(4)后遺癥期(2年以后),功能恢復主要依靠健側腦的代償及潛伏通路和突觸啟用。外部因素為預防復發,功能訓練也從患側轉向健側軀體代償和輔助器具的應用。中風康復的治療技術是神經發育療法,或神經發育促進技術。通過對軀體的良性刺激,抑制異常的病理反射和病理運動模式,引出并促進正常的反射,建立正常的運動模式。 “五位一體”康復醫療法分哪幾步? “五位一體”康復醫療法分三步。(1)臥床期:只要3周后即可產生并發癥和廢用綜合征,因此及早進行肢體被動運動,變換體位,保持良好體位,預防感染。并心

6、理治療,預防抑郁或精神衰退。(2)離床期:發病2周后,病人即開始坐位訓練、床上站立訓練、墊上訓練,進入康復為主的訓練期。此期應避免發生無用綜合征。(3)步行期:體位已能平衡及重心轉移時可步行訓練,同時進行上肢功能訓練,如有失語癥,認知功能障礙,應同時訓練。同時進行日常生活訓練。 需要強調的是:周圍神經損傷康復訓練主要以恢復肌力、肌萎縮、肌功能為主。不要把訓練方法用來康復中樞神經損傷。 “五位一體”康復醫療法的必要性是什么? 中風在急性期引起的障礙不僅是疾病本身引起,而且長期臥床不起也可引起許多并發癥,如肌肉萎縮、關節攣縮、變形、肩關節半脫位、足下垂、足內翻等,這些合并癥在發病1個月內即可發生,

7、甚至2周內就發生。病程越長發生率越高,合并癥越多。這些合并癥對功能恢復不利,如上肢的屈曲痙攣,影響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如進食、洗臉等。足下垂、足內翻,影響站立行走。這些后果比中風更嚴重。康復治療最佳時間為腦栓塞發病后3天,腦出血發病57天,就應康復與藥物同步治療。在發病37天內進行康復治療的達到基本能生活自理需4553天,而超過一個月進行康復治療達到同樣效果則要36個月。因此中風后及時康復是必要的。 “五位一體”康復醫療法家屬應做些什么? A:定時變換體位。為防止褥瘡發生因每小時翻身一次。忌長時間平臥。B:保持良好肢位。目的是防止肢體痙攣,抑制異常的姿勢,這一點非常重要。正確的肢位是:平臥位時,使

8、患側上肢維持外展、外旋位、肘關節微屈曲,腕略背伸,五指伸展,肩部墊軟枕使患肩突前。患側下肢外側墊軟枕防止髖關節外展、外旋。膝關節下放軟枕,以使膝關節保持微屈曲。在足底放軟枕,使足保持背屈,但忌90度背屈。健側臥位時,兩膝關節屈曲,二者之間放軟枕,上肢前伸水平位。C:保證關節活動次數,每日23次,每次各關節活動510次。,手法要輕柔,避免粗暴動作損傷關節面。這不僅防止關節攣縮,也有助于對中樞神經良性刺激,促進腦血流量。但忌幾十次上百次的活動。D:早期坐位,可有效防止體位低血壓及改善全身狀況,增強腰部肌力平衡,為站立創造條件。病情穩定即可坐起,發病35天后,一般可以30度角背靠坐起,逐步到80度角

9、,且無背靠能獨立坐在床上達30分鐘,一天坐34次。 上述這些措施是任何藥物所代替不了的,這些措施的實施要排除禁忌癥。 “五位一體”康復醫療法的效果怎樣? 中風經治療后常留下后遺癥,這主要是治療大多只從腦血管障礙考慮,對腦功能障礙沒有采取必要的康復措施。如果中風偏癱患者及時進行康復醫療,并保證足夠的時間,肯定能促進功能恢復,甚至完全恢復。特別是發病一周內就開始康復治療,多可在13個月內最大限度地恢復,康復效果最佳。但也不是3個月后就不用康復治療。經過康復醫療90患者可獨立活動或完成活動,甚至可無功能缺陷,或只輕度障礙。 一般患者的康復之路:第一療程,患者精神好轉,肢體有蟻爬感,麻木感減輕,但可能

10、出現輕微疼痛,知覺不同程度恢復,頭腦輕松,對生活充滿信心。第23療程,偏癱肢體逐步好轉,有些可下地站立有些可行走(需攙扶),語言障礙有所恢復,思維情緒基本正常。第46療程,臥床不起病人可恢復生活自理,不用人伺候,可享受幸福生活。 蛛網膜下腔出血護理體會2.7 脫水護理 脫水治療成功與否是搶救蛛網膜下腔出血成功的關鍵,脫水治療不僅能直接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壓,且對治療驚厥、意識障礙及生命體征的改善有直接關系。脫水治療必須做到:(1)嚴格控制24 h出入量。(2)密切注意病情變化,如出現心律失常、血壓下降、脈搏細弱、意識改變應立即報告醫生。(3)注入高滲液時,勿使液體外溢,以免損傷組織,注入甘露醇

11、時應掌握時間于2030 min內滴完。2.8 飲食護理 保證營養素的供給,以增強機體抵抗力。清醒者可進易消化高維生素飲食,喂時速度不宜過快,以免引起嘔吐、嗆咳甚至窒息。神志不清吞咽困難者應12 h后鼻飼高蛋白、高質量、高維生素飲食。每天注入足夠的水分和富于營養的流質食物。2.9 皮膚護理 加強皮膚護理,防止壓瘡發生。保持床鋪干燥與清潔,對易受損的關節處,用棉花或軟墊加以保護,防止擦傷,恢復期做好肢體被動運動,加強功能鍛煉,防止肌肉萎縮,以促進患者早日康復。2.10 心理護理 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由于顱內血細胞刺激腦膜或高顱壓,出現持續、劇烈的頭痛,往往難以忍受以致捶頭、輾轉不安或呻吟不止,心理負擔重,對治病信心不足,不能配合治療和護理,常有煩躁不安、緊張、恐懼等情緒活動,表現為易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