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昆蟲學、植物病理學實習報告_第1頁
森林昆蟲學、植物病理學實習報告_第2頁
森林昆蟲學、植物病理學實習報告_第3頁
森林昆蟲學、植物病理學實習報告_第4頁
森林昆蟲學、植物病理學實習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森林昆蟲學、植物病理學綜合實習報告專業(yè)年級:林學 2012級 071241114班組員: 戴繼立、陳禮波、向運蓉、 鄧丹麗、楊傳桃指導老師:王維、劉永清實習時間:2015年6月目錄一、 前言二、 日程與考察路線三、 內容與結果1) 森林昆蟲學2) 植物病理學四、 分析與討論1) 森林昆蟲學2) 植物病理學五、 收獲與感受六、 建議與倡議一、 前言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一次森林昆蟲學、植物病理學課程綜合實習,理論聯(lián)系實際,通過野外的觀察與研究,不僅增加了自己對于昆蟲與林木病害的感性認識,還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學習掌握了野外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為今后的學習打下了及時的基礎。實

2、習的主要任務是對昆蟲的識別和對標本進行采集、鑒別。了解典型地域條件下森林昆蟲的主要類型,習性及主要特征。通過集中實習,了解恩施地區(qū)地理位置氣候特點,掌握恩施地區(qū)主要植物病害類型,主要林木病害,識別及主要特征。恩施市屬中亞熱帶季風型山地濕潤性氣候。由于北部的大巴山和巫山的天然屏障作用,大大削減了南侵冷空氣勢力,氣候隨著地形的垂直變化,影響光、熱、水的再分配,一般是雨熱同季,夏多冬少。雨量充沛,山體宏大,河谷深切,境內主要干流清江,發(fā)源于利川齊岳山。恩施市地貌基本特征是階梯狀地貌,域內喀斯特地形地貌發(fā)育完善。由于受新構造運動間歇活動的影響,大面積隆起成山,局部斷陷,沉積形成多級夷面與山間河谷斷陷盆

3、地。境內除東北部有海拔3000米以上小面積山地外,普遍展示著海拔20001700米,15001300米,1201000米,900800米,700500米等五級面積不等的夷平面,并存在一至二級河谷階地。我們選了兩個不同海拔梯度進行實習,分別是海拔450左右的校園內、海拔900左右的九根樹。二、 日程與考察路線1) 日程實習時間實習地點2015年6月15日、16日桂花園小區(qū)(海拔450m)2015年6月17日、18日校園后山(海拔450m)2015年6月19日、20日、21日九根樹(海拔900m)2) 考察路線三、內容與結果1) 森林昆蟲學昆蟲名稱圖片形態(tài)特征食蚜蠅食蚜蠅,成蟲體小型到大型。體寬或

4、纖細,體色單一暗色或常具黃、橙、灰白等鮮艷色彩的斑紋,某些種類則有藍、綠、銅等金屬色,外觀似蜂。頭部大。雄性眼合生,雌性眼離生,也有兩性均離生。食蚜蠅(Scaeva pyrastri)卵一般產(chǎn)在蚜群中的為白色,長形,卵殼具網(wǎng)狀飾紋。叩頭甲金針蟲為害各種蔬菜播下的種子、幼苗幼蟲在土中取食播種下的種子、萌出的幼芽、幼苗的根部和嫩莖。常使種子不能出苗或幼苗枯死。成蟲可取食地上部分嫩葉,但危害輕微。麗蠅麗蠅是屬于麗蠅科的蒼蠅。麗蠅外表一般都呈金屬色,長約10-12毫米。瓢蟲圓形突起的甲蟲的通稱,是體色鮮艷的小型昆蟲,常具紅、黑或黃色斑點。別稱為胖小、紅娘、花大姐、金龜、金龜子(但金龜子實際上是指另一種

5、甲蟲),甚至因為某些種其分泌物帶有臭味而俗稱為臭龜子(但這也是混稱)。姬蜂屬膜翅目姬蜂科,分布很廣,是有重要經(jīng)濟意義的一類昆蟲葉甲集中在熱帶。體卵圓形,足短,觸角長約為體長之半,體長不到12毫米(0.5吋)。許多種類為食葉的重要害蟲,它們以谷物和觀賞植物為食。本科分為多數(shù)亞科。粉蝶粉蝶,是對鱗翅目鳳蝶總科下的粉蝶科所屬的近80個屬,約1100個蝴蝶物種的成蟲的總稱。粉蝶常見翅白色,有黑色斑點,也有黃色或橙色的。 有的粉蝶(如菜粉蝶)的幼蟲吃白菜、油菜、蘿卜等十字花科蔬菜的葉,是農業(yè)害蟲。茶毛蟲為鱗翅目毒蛾科(Lymantriidae)黃毒蛾屬的一種昆蟲。中國各產(chǎn)茶省均有分布,是中國茶區(qū)的一種重

6、要害蟲。主要為害茶葉,還可為害油茶、柑桔等。幼齡幼蟲咬食茶樹老葉成半透膜,以后咬食嫩梢成葉成缺刻。幼蟲群集為害,常數(shù)十至數(shù)百頭聚集在葉背取食。枯葉蝶枯葉蝶前翅頂角和后翅臀角向前后延伸,呈葉柄和葉尖形狀,翅褐色或紫褐色,有藏青光澤,翅中部有一暗黃色寬斜帶,兩側分布有白點,兩翅亞緣各有一條深色波線。翅反面呈枯葉色,靜息時從前翅頂角到后翅臀角處有一條深褐色的橫線,加上幾條斜線,酷似葉脈。毒蛾毒蛾別名桑斑褐毒蛾、紋白毒蛾、桑毒蛾、黃尾毒蛾、桑毛蟲,寄主常以桑、蘋果、梨、桃、山楂、杏、李、棗、柿、栗、海棠、櫻桃、柳等。毒蛾為鱗翅目毒蛾科昆蟲,發(fā)生于華北、東北、西北等地。在華北地區(qū)主要危害月季、玫瑰、薔薇

7、、蘋果、西府海棠等花灌木。沫蟬沫蟬 froghopper ,同翅目沫蟬科,常見的沫蟬有紅紋沫蟬和小紅斑沫蟬,亦稱吹沫蟲(spittlebug)或鵑唾蟲(cuckoo spit insect)厚樸葉蜂小型至中型昆蟲,體長3.814.0毫米。體闊,肥胖如蜜蜂,無腹柄。頭闊,復眼大,單眼三個。觸角7-10節(jié),剛毛狀、絲狀、或稍帶棒狀,僅枝葉蜂屬的雄蟲觸角為櫛齒狀。中胸側板和中胸腹板之間的縫不明顯。2) 植物病理學菌類名稱圖片形態(tài)特征多孔菌多孔菌又稱多變擬多孔菌。子實體中等至稍大,菌蓋腎形或近扇形,稍平展且靠近基部下凹,直徑5-12×3-8cm,厚0.3-1cm,淺褐黃色至粟褐色,表面近平滑

8、,邊緣薄,呈波浪狀或瓣狀裂形。菌肉白色或污白色,稍厚。菌柄側生或偏生,0.7-4cm,粗0.3-1cm,黑色,有微細絨毛,后變光滑。菌管長2-3mm,與管面同色,后期呈淺粉灰色。管口圓形至多角形,每毫米3-5個。傘菌一般指具有菌蓋和菌柄的肉質腐生菌類。多種傘菌可供食用,如香菇、蘑菇、草菇等;少數(shù)種類有毒,如蛤蟆菌、鬼筆鵝膏菌。鵝膏菌鬼筆鵝膏,又名毒鵝膏菌,此菌極毒,含有毒肽和毒傘肽兩大類毒素。目前尚無有效解毒辦法,中毒后潛伏期長達24小時左右,發(fā)病初期以胃腸道病癥出現(xiàn),惡心、嘔吐、腹痛、腹瀉,此后一兩天似乎病愈,這時患者以為病愈,也可以活動。但實際上毒素還在進一步損害肝、腎、心臟、肺、大腦中樞

9、神經(jīng)系統(tǒng)。其死亡率甚至高達100%蜜環(huán)菌淡土黃色、蜂蜜色至淺黃褐色。老后棕褐色,中部有平伏或直立的小鱗片,有時近光滑,邊緣具條紋。菌肉白色。菌褶白色或稍帶肉粉色,老后常出現(xiàn)暗褐色斑點。菌柄細長,圓柱形,稍彎曲,同菌蓋色,纖維質,內部松軟變至空心,基部稍膨大。四、分析與討論1) 森林昆蟲學可以通過直接觀察昆蟲標本的外部形態(tài)特征來對昆蟲進行鑒定,例如通過觀察昆蟲標本的顏色和斑紋,觸角類型及節(jié)數(shù):絲狀、毛狀、念珠狀、羽毛狀、膝狀等等;頭式:前口式、后口式、下口式等;單復眼:單眼的有無以及單眼的個數(shù);足的類型:步行足、跳躍足、捕捉足、開掘足、游泳足等;口器的類型:咀嚼式、刺吸式、虹吸式等;翅的有無、質

10、地以及翅脈相,身體附屬物類型及其大小,以及其在個體發(fā)育中的變化;外生殖器及其他結構部位的形態(tài)特征來初步確定標本的目與科。 有一些目與科很難通過直接觀察昆蟲外部形態(tài)特征來確定其所屬的目與科,這時候就可以通過查找課本昆蟲學通論或者查找中國經(jīng)濟昆蟲志、中國森林昆蟲、地方昆蟲志及經(jīng)濟(森林)昆蟲志、昆蟲鑒定手冊等來鑒別昆蟲以及可以通過上網(wǎng)查找資料或者查看圖片等形式,把標本與圖片及所具有的外部特征與查找到的資料及圖片進行對比,從而來鑒定那些不常見或者難以鑒別的昆蟲。2) 植物病理學根樹的植物病理學實習過程中,我們主要采集觀察了幾種菌類的外部形態(tài)、習性與可食性等特點。菌(jùn)類是個龐大的家族

11、,它無處不在。現(xiàn)在,已知的菌類大約有10多萬種。菌類植物結構簡單,沒有根、莖、葉等器官,一般不具有葉綠素等色素,大多營異養(yǎng)生活。菌類植物可分為細菌門、粘菌門和真菌門三類彼此并無親緣關系的生物。其中粘菌是介于動物和真菌之間的生物。它在營養(yǎng)期為裸露的、無細胞壁、多核的原生質團,稱變形體(與變形蟲相似)。但在繁殖期,它可產(chǎn)生具纖維素細胞壁的孢子,又具真菌的性狀。人們可以食用的大型真菌的總稱,具體指大型真菌中,能形成具有膠質或肉質的子實體或浚河組織,并能食用或藥用的菌類。此類族群包括酵母菌、霉、傘菌和霉菌,絕大部分屬于擔子菌亞門,只有少數(shù)屬于子曼菌亞門。它們缺乏葉綠素,也沒有有機植物根莖葉的構造。它們

12、存在的證據(jù)可追溯到距今約四億兩千萬年前,但古生物學家認為它們應該出現(xiàn)的更早。菌類,一大類不含葉綠素、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異養(yǎng)的低等類植物。其中包括細菌、粘菌和真菌三個門類。其共同特征是:植物體沒有根、莖、葉的分化,不含葉綠素等光合色素(極少數(shù)光合細菌除外),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腐生生活或寄生生活,即異養(yǎng)生活。生殖器官多為單細胞結構,合子不發(fā)育成胚。菌類的生活環(huán)境比較廣泛,在水、空氣、土壤以至動、植物的身體內,它們均可生存。五、收獲與感受通過本次實習,我對昆蟲學這門課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實習讓我們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使我們快速掌握了昆蟲學這么課程的很多知識。實習結束后,我們大致能辨認出一些常見昆蟲的

13、目與科,以及對昆蟲的外部形態(tài)進行描述和對昆蟲進行鑒定,本次實習我們充分利用野外實踐來豐富自己的知識。同時通過內業(yè)標本的制作,使我們掌握了常用捕蟲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常見昆蟲的采集方法。本次森林昆蟲學實習中,在室外昆蟲的采集與室內昆蟲標本的制作過程中,我們組5名同學均積極參與其中,認真協(xié)調合作完成各個實習環(huán)節(jié),使本次實習非常成功。在九根樹的幾天的外用實習里,雖然環(huán)境條件比較艱苦,不過讓我們有接近并走進大自然機會。在原始的森林或各種林地里采集標本或尋找植物病害。了解并掌握各類采集標本的方法,以及各類保存方法。通過此次林間調查,我們小組進一步認識了常見林木病害的癥狀。了解到九根樹病害的主要種類、危害情況;通過聯(lián)系實際的調查,分析它們的發(fā)生危害程度。在此次實習中,我們通過實地調查,了解了更多的植菌類,將理論結合實際,讓理論知識在實際中得到更深刻的認識。也學會了如何合理的進行菌類的鑒定。在菌類的分類鑒定中,對各類菌類所屬關系、形態(tài)結構,有了全方位的了解。此次實習得以順利完成,首先要感謝學校、學院給與我們此次實習的機會。還要感謝王維老師,劉永清老師在實習過程中給與我們的精心指導。六、建議與倡議 首先,對于林學專業(yè),我院在專業(yè)課課時上存在問題 ,我認為我們既然是要專,那就得做得好,同時作為一級學科,沒有看到與眾不同之處,希望院方可以考慮增加專業(yè)課的課時數(shù)。第二,實習的時間是個問題!一個星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