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測 量 學課后學習材料第一章 緒論一、概念1、掌握測量學 大地水準面 水準面 相對高程 絕對高程 測定 測設 高差觀測條件 系統誤差 偶然誤差2、了解鉛垂線 水平面 大地體 參考橢球等精度觀測非等精度觀測真誤差二、知識點(一)、掌握1、測量學的任務與作用?2、鉛垂線、大地水準面在測量工作中的有何作用?3、簡述高斯投影的方法及高斯投影的規律?4、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測量坐標系)與數學坐標系異同?5、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建立方法?6、測量基本的工作、基本技能是什么?7、測量工作應遵循的原則?8、地面上兩點高差的計算方法。9、地面上任意兩點的高差與高程起算面是否有關?為什么?
2、10、絕對高程的高程起算基準面?該起算面的高程值是多少?11、測量學上如何表示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及地面地點的點位?12、簡述偶然誤差的四個特性。(二)、了解1、測量學的發展史及測量學的分類?2、測繪科學在各相關專業知識結構中的作用。3、水準面及大地水準面有哪些特點?4、測繪工作中為何要引入參考橢球?5、高斯投影分帶方法、分度帶中央子午線經度及各帶帶號的計算方法?6、通用坐標與高斯坐標的互換計算方法。7、測繪工作中,采用水平面代替水準面的限度。8、算術平均值及觀測值改正數推理過程。(三)填空1參考橢球體的幾何元素有_、_和_。由于參考橢球體的_,當測區不大時,可將地球當作圓球,其半徑近似值的計算公
3、式為_。#2. 目前我國常用的坐標系統有_系統和_系統。#3. “1956年黃海高程系統”的國家水準原點高程為_m,“1985年國家高程基準”的國家水準原點高程為_m,自1987年至今開始啟用_。4. 測量的基本工作就是_、_、_,這些是研究地球表面上點與點之間相對位置的基礎。5測量誤差產生的原因有_、_、_。6觀測誤差按誤差的性質劃分,可分為_誤差和_誤差兩大類。7評定觀測值精度的標準有_、_、_。8.地面點到_鉛垂距離稱為該點的相對高程。9.通過_海水面的_稱為大地水準面。10.測量工作的基本內容是_、_、_。11.測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標是以_為坐標原點,_為x軸,以_為y軸。12.地面兩
4、點間高程之差,稱為該兩點間的 。13.在測量中,將地表面當平面對待,指的是在 范圍內時,距離測量數據不至于影響測量成果的精度。14.測量學的分類,大致可分為 , , , 。15.觀測誤差按性質可分為_和_兩類。16.測量誤差是由于_、_、_三方面的原因產生的。17.直線丈量的精度是用_來衡量的。18.衡量觀測值精度的指標是_、_和_。19.測量誤差大于_時,被認為是錯誤,必須重測。 (四)選擇題( )1大地水準面是一個_的曲面。 A 規則 B 不規則
5、; C 部分規則 D 無法確定( )2參考橢球面是一個_的曲面。 A 規則 B 不規則 C 部分規則 D 無法確定( )3目前我國采用的高程系統是_。A 1985年國家高程基準 B&
6、#160;1956年黃海高程系統 C 自由高程系統 D 國家沒有確定( )4“1985年國家高程基準”的水準原點高程為_m。 A 0 B 72.289 C 72.260 D 100( )5在10km范圍內,以下哪一觀測量不可以用水平面來代替水準面? A 水平距離 &
7、#160; B水平角 C 平面坐標 D 高程( )6.地面點到高程基準面的垂直距離稱為該點的。.相對高程; .絕對高程;.高差( )7.絕對高程的起算面是。.水平面; .大地水準面; .假定水準面( )#8.某段距離的平均值為100m,其往返較差為+20mm,則相對誤差為。.; .; .( )9.在距離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 .往返較差; .相對誤差; .閉合差( )10.某基線丈量若干次計算得到平均長為540m,平均值之中誤差為0.05m,則該基線的相對誤差為。.0.0000925; .1/
8、11000; .1/1000011.下面是三個小組丈量距離的結果,只有()組測量的相對誤差不低于1/5000的要求.100m0.025m; .200m0.040m; .150m0.035m12衡量距離測量的精度時,是用( )。 A.真誤差 B.中誤差 C.相對誤差 D.觀測誤差13地面點的高差與測量基準面選擇( )。A.有關 B.無關 C.關系不大 D.有時有關有時無關14下列誤差屬于系統誤差的是( ) A. 讀數誤差 B. 對中誤差 C. 照準誤差 D. 尺長誤差 15地面點的絕對高程是地面點到()的距離。A. 大地水準面 B. 任意水準面 C. 水平面 D. 海平面16地面點的相對高程是地
9、面點到()的距離。 A. 大地水準面 B. 任意水準面 C. 水平面 D. 海平面17.測量的基準面為( )。 (A)海水面 (B) 高斯平面 (C)水平面 (D) 大地水準面18.高斯平面直角坐標,通常將加上500km并且冠以帶號的坐標值叫做( )。(A) 通用值 (B) 自然值 (C) 真實值 (D) 平差值19.不是因為人為因素引起的誤差是( )。(A) 照準誤差 (B) 讀數誤差 (C) 視差 (D) 大氣折光差多項選擇1. 設A點為后視點,B點為前視點,后視讀數,前視讀數b=1.428m,則( )。AB. 后視點比前視點高 C. 若A點高程,則視線高程為203.140mD. 若A點高
10、程,則前視點高程為202.320mE. 后視點比前視點低。2. 地面上某點,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六度帶)的坐標為:x=3430152m,y=20637680m,則該點位于( )投影帶,中央子午線經度是( )。A 第3帶; B 116°; C 第34帶; D 第20帶; E 117°3. 下列誤差中( )為偶然誤差。A 估讀誤差; B 照準誤差; C 2C誤差; D 指標差; E 橫軸誤差4. 測量工作的原則是( )。A 由整體到局部; B 先測角后量距; C 在精度上由高級到低級; D先控制后碎部 E 先進行高程控制測量后進行平面控制測量(五)計算題1已知某點所在高斯平面
11、直角坐標系中的坐標為:x=4345000m,y=19483000m。問該點位于高斯原坐標系的中央子午線的東側還是西側?2.某地區采用獨立的假定高程系統,已測得A、B、C三點的假定高程為:HA=+6.500m,HB=±0.000m,HC=-3.254m.今由國家水準點引測,求得A點高程為HA=417.504m,試計算B點、C點的絕對高程是多少?第二章 水 準 測 量一、 概念(一) 掌握水準測量、視準軸、十字絲視差(二)了解視距絲、水準點、閉合水準路線、附合水準路線、支水準路線、轉點、前視、后視、前視讀數、后視讀數二、 知識點(一) 掌握1、 繪圖描述水準測量原理。2、 如何正當選用儀
12、高法及高差法測量地面點高程?3、 采用水準儀測定地面點高差時的計算方法。4、 尺墊在水準測量中的作用。5、 雙面水準尺紅黑面低端起算數據不同有何作用?6、 簡述水準儀在測站上的操作。7、 水準尺的讀數方法。8、 視差產生的原因?如何消除?9、 閉合水準路線、附和水準路線的高差閉合差理論值的計算及高差閉合差的分配方法。10、掌握四等水準測量的表格記錄計算。11、等外水準測量的記錄計算。12、水準測量的校核方法有幾種?13、轉點在水準測量中的作用?它的特點是什么?(二) 了解1、 DS3水準儀的各部件名稱。2、按水準點保存的時間分類所設置的水準點的標志有幾種?(三)填空題 1高程測量按使用的儀器和
13、測量方法的不同,一般分為_、_、 _三種常用方法.2水準儀是為_提供_的儀器。3水準尺是用干燥優質木材或玻璃鋼制成,按其構造可分為_、_、_三種。4水準點按其保存的時間長短分為_和_兩種。5水準路線分為_路線、_路線、_路線。6水準測量中的校核有_校核、_校核和_校核三種。7測站校核的常用方法有_和_和_三種。8水準儀是由_、_和_三部分組成。9.閉和水準路線高差閉和差的計算公式為_。10.水準測量中,轉點的作用是_ ,在同一轉點上,既有_,又有_ 讀數。11.一般工程水準測量高程差允許閉和差為_ 或_。12.一測站的高差 為負值時,表示_高,_低。13.用高差法進行普通水準測量的計算校核的公
14、式是_。14.水準測量高差閉合的調整方法是將閉合差反其符號,按各測段的_成比例分配或按_成比例分配。15.用水準儀望遠鏡筒上的準星和照門照準水準尺后,在目鏡中看到圖像不清晰,應該_螺旋,若十字絲不清晰,應旋轉_螺旋。16.水準點的符號,采用英文字母_表示。17.水準測量的測站校核,一般用_法或_及_法。19.支水準路線,既不是附合路線,也不是閉合路線,要求進行_測量,才能求出高差閉合差。20.水準測量時,由于尺豎立不直,該讀數值比正確讀數_。21.為了消除角誤差,每站前視、后視距離應_,每測段水準路線的前視距離和后視距離之和應_。22.測量時,記錄員應對觀測員讀的數值,再_一遍,無異議時,才可
15、記錄在表中。記錄有誤,不能用橡皮擦拭,應_。23.使用測量成果時,對未經_的成果,不能使用。24.從A到B進行往返水準測量,其高差為:往測3.625m;返測-3.631m,則A、B之間的高差_.25.已知點高程為,、點間的高差,則點高程為_26.A點在大地水準面上,B點在高于大地水準面100m的水準面上,則A點的絕對高程是_,B點的絕對高程是_。27.在水準測量中,水準儀安裝在兩立尺點等距處,可以消除_。28.已知點相對高程為,點相對高程為,則高差_;若點在大地水準面上,則點的絕對高程為_.29.在進行水準測量時,對地面上、點的水準尺讀取讀數,其值分別為,則高差30.一對雙面水準尺的紅、黑面的
16、零點差應為_、_。31.四等水準測量,采用雙面水準尺時,每站有_個前、后視讀數。(四)單項選擇題 ( )1有一水準路線如下圖所示,其路線形式為_路線。 A 閉合水準 B 附合水準 C 支水準 D 水準網 ( )2雙面水準尺同一位置紅、黑
17、面讀數之差的理論值為_mm。 A 0 B 100 C 4687或4787 D 不確定 ( )3用DS3型水準儀進行水準測量時的操作程序為:_。 A 粗平 瞄準 精平 讀數 &
18、#160; B 粗平 精平 瞄準 讀數 C 精平 粗平 瞄準 讀數 D 瞄準 粗平 精平 讀數( )3當A點到B點的高差值為正時,則A點的高程比B點的高程_。 A 高&
19、#160; B 低 C 相等 D 不確定( )4下列哪一種水準路線不能計算高差閉合差? A 閉合水準路線 B 附和水準路線 C 支水準路線 D 水準網( )5.此水準路線為 &
20、#160; A 閉合水準路線 B 附和水準路線 C 支水準路線 D 水準網( )6如圖中要想使圓水準起跑移向中心零點位置,腳螺旋3應 A 順時針旋轉 B 逆時針旋轉 C 任意
21、方向旋轉 D 不旋轉( )7如果A點到B點的高差值為正,則A點高程比B點高程A 高 B 低 C 相等 D 不確定()8.在水準測量中轉點的作用是傳遞。.方向; .高程; .距離( )9.產生視差的原因是。.儀器校正不完善; .物像有十字絲面未重合; .十字絲分劃板位置不正確10.高差閉合差的分配原則為( )成正比例進行分配。A.與測站數; .與高差的大小;.與距離或測站數( )11.附和水準路線高差閉
22、合差的計算公式為。.=;. ; . -()( )12.水準測量中,同一測站,當后尺讀數大于前尺讀數時說明后尺點。.高于前尺點; .低于前尺點;.高于側站點13.視準軸是指( )的連線。.物鏡光心與目鏡光心;.目鏡光心與十字絲中心; .物鏡光心與十字絲中心14.往返水準路線高差平均值的正負號是以( )的符號為準。.往測高差; .返測高差;.往返測高差的代數和()15.在水準測量中設A為后視點,B為前視點,并測得后視點讀數為1.124m,前視讀數為1.428m,則B點比A點。.高; .低; .等高()16.在進行高差閉合差調整時,某一測段按測站數計算每站高差改正數的公式為。. . .()17.轉動
23、目鏡對光螺旋的目的是。.看清十字絲;.看清遠處目標;.消除視差。18.消除視差的方法是()使十字絲和目標影像清晰。.轉動物鏡對光螺旋;.轉動目鏡對光螺旋;.反復交替調節目鏡及物鏡對光螺旋( )19.四等水準測量中,黑面高差減紅面高差0.1m應不超過。.;.( )20.水準測量時,由于標尺豎立不直,其讀數。(A)變大 (B) 變小 (C) 不變 (D) 不能確定( )21.在A、B兩點間安置水準儀,A尺上的讀數為a,B尺上的讀數為b,則A點相對于B點的高差為。 (A) a-b (B) a+b (C) b-a ( )22水準儀的主要作用是。A. 照準目標 B. 提供一條水平視線 C. 看水準尺 D
24、. 讀數( )23水準路線閉合差調整的依據。A. 測站數 B. 高差大小 C. 閉合差大小 D. 地形的情況( )24消除視差的辦法是進行。A. 物鏡對光 B. 目鏡對光 C. 物鏡目鏡對光 D. 尺子移近一點( )25水準測量時,要求每測段設置偶數站,這是為了消除。 A. 水準尺分劃誤差影響 B. 儀器下沉的影響 C. 尺底零點誤差的影響 D.水準尺下沉的影響 ( )26在進行四等水準測量時,后視尺常數4787mm,測得黑面高差為+0.352m ,紅面高差為+0.454m ,則高差中數為。A .+0.353 m B. -0.098m C . -0.0015m D.+0.0015m( )27已
25、知后視點A的讀數1.400m,前視點B的讀數1.749m,A點的高程為HA=100m,B點的高程為。A. 99.651m B. 101.749m C. 100.349m D. 98.600m( )28已知后視點A的讀數1.636m,前視點B的讀數1.379m,A點的高程為HA=100m,B點的高程為。A. 99.651m B. 99.743m C. 100.257m D. 150.600m29進行四等水準測量時,一測段內視距累計差應在( )之間。 A . ±3 m B. ±5 m C. ±10m D. ±15m( )30用水準儀測量,觀測地面上四個立尺點
26、位,其讀數如下,其中最高的點是。A . 1.231m B. 1.336m C. 0.369m D. 0.487m 31在水準測量中,尺墊應放在( )上。A.轉點 B.已知點 C.待測點 D.測站點( )32視差產生的原因是。A.物鏡目鏡個對光不完善 B.標尺傾斜 C.沒有瞄準目標 D.觀測者視力差3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水準儀必須安置在兩點的連線上,且使前后視距相等。B. 水準儀不一定安置在兩點的連線上,但應使前后視距相等 C. 水準儀可安置在任何位置,前后視距不一定相等D. 水準儀必須安置在兩點的連線上,但前后視距不一定相等33.高差閉合差的分配原則為( )成正比例進行分配。(A
27、) 與測站數 (B) 與高差的大小 (C) 與距離或測站數 (D) 與高程的大小多項選擇1.在A、B兩點之間進行水準測量,得到滿足精度要求的往、返測高差為=+0.005m,=-0.009m。已知A點高程HA=417.462m,則( )。A B的高程為417.460m B B點的高程為417.469mC 往、返測高差閉合差為+0.014m D B點的高程為417.467mE 往、返測高差閉合差為-0.004m。2.在水準測量時,若水準尺傾斜時,其讀數值( )。A 當水準尺向前或向后傾斜時增大; B當水準尺向左或向右傾斜時減少;C總是增大; D總是減少; E 不論水準尺怎樣傾斜,其讀數值都是錯誤的
28、3.高差閉合差調整的原則是按( )成比例分配。A 高差大小; B測站數; C水準路線長度;D 水準點間的距離; E 往返測站數總和4.四等水準測量一測站的作業限差有( )。 A 前、后視距差; B 高差閉合差; C 紅、黑面讀數差; D紅黑面高差之差; E視準軸不平行水準管軸的誤差5.影響水準測量成果的誤差有( )。 A 視差未消除; B水準尺未豎直; C 估讀毫米數不準; D地球曲率和大氣折光; E 陽光照射和風力太大 (五)計算、圖、表題1.四等水準記錄計算測站編號后尺下絲上絲前尺下絲上絲方向及尺號標尺讀數(mm)K+黑減紅高差中數(m)備注后距(m)前距(m)黑面紅面視距差(m)累積差(
29、m)(1)( 2)( 9)(11)(4)(5)(10)(12)后前后前(3)(6)(16)(7)(8)(17)(13)(14)(15)(18)K1=4787K2=4687115710739后1前2后前138461711197036305515239221212196后2前1后前193466211747182120086796319652141后1前2后前172665131700187418666554419652141后2前1后前1832651917001874200767932讀出下列水準儀在水準尺上的讀數(上、中、下三絲)(上: &
30、#160; mm )(上: mm)(上: mm)(中:
31、 mm )(中: mm)(中: mm)(下: mm)(下:
32、0; mm)(下: mm)3、如圖所示,水準測量由A點測向B點,已知A點的高程為85.248m,觀測數據在圖上,試把觀測數據寫到“水準測量記錄表”中,并計算出B點的高程。
33、 水準測量記錄表 測站 點號 后視讀數(m)前視讀數(m)高差(m)高程 (m)備注 +
34、; 計算 檢核 5. 有一條附和水準路線如下圖,其觀測數值標于圖上,已知A點高程為HA=86.346m,B點高程為HB=87.201m。&
35、#160; 求1、2、3、4點平差后的高程。(mm) 6. 有一條閉和水準路線如下,其觀測數值標于圖上,已知BM1點高程為86.346m。求1、2、3、4點平差后的高程。(mm) 7.已知A點高程HA=100.905m,現從A點起進行A12的往返水準測量。往測高差分別為h A1=+0.905m,h 12=-1.235m;返測高差h 21=+1.245m,h1A=-0.900m,試求1、2兩點的高程。第三章 經緯儀(全站儀)與角度測量一、概念(一)掌握水平角、豎直角(二)了解測回法、方向觀測法二
36、、知識點(一)掌握1、 水平角、豎直角的測角原理。2、 DJ6級光學經緯儀的讀數方法。3、 經緯儀(全站儀)在一個測站上的外業操作過程。4、 采用經緯儀觀測水平角的方法、步驟、記錄計算。5、 豎直角測量的方法、及豎角計算。6、 經緯儀(全站儀)在測站上的安置有幾項?各項操作的目的是什么?(二)了解1、 DJ6級光學經緯儀的構造。2、 經緯儀觀測角度時為什么要進行盤左、盤右觀測?3、 經緯儀測回法觀測通常要進行度盤變換,為什么?度盤值變換的計算方法?(三)填空題1經緯儀主要由_、_和_三 部分組成。2經緯儀的照準部主要是由_、_、_以及_等組成。3經緯儀的安置包括_和_兩項工作。4對中的目的是_
37、。5整平的目的是_。6光學經緯儀的對中方法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用_對中,另一種是用_對中。7經緯儀測水平角時,根據觀測方向數量的不同,測角方法有_法和_法。8經緯儀觀測角度時,豎盤有兩個盤位,一個是_,一個是_。9.豎直角就是在同一豎直面內,_與_之夾角。10.整平經緯儀時,先將水準管與一對腳螺旋連線_,轉動兩腳螺旋使氣泡居中,再轉動照準部_ ,調節另一腳螺旋使氣泡居中。11.用測回法測定某目標的豎直角,可消除_誤差的影響。12.水平制動螺旋經檢查沒有發現問題,但在觀測過程中發現微動螺旋失效,其原因是_。13.經緯儀是測定角度的儀器,它既能觀測_角,又可以觀測_角。14.水平角是經緯儀置測站點后
38、,所照準兩目標的視線,在_投影面上的夾角。15.豎直角有正、負之分,仰角為_,俯角為_。16.豎直角為照準目標的視線與該視線所在豎面上的_之夾角。17. 觀測水平角時,觀測方向為兩個方向時,其觀測方法采用_測角,三個以上方向時采用_ 測角。(四)選擇題1. 當經緯儀的望遠鏡上下轉動時,豎直度盤( )。.與望遠鏡一起轉動; .與望遠鏡相對運動; .不動2. 用經緯儀觀測水平角時,盡量照準目標的底部,其目的是為了消除()誤差對測角的影響。.對中;.照準;.目標偏離中心3. 有測回法觀測水平角,若右方目標的方向值小于左方目標的方向值時,水平角的計算方法是( ) . =-;. =;. =4. 地面上兩
39、相交直線的水平角是()的夾角。 這兩條直線的實際;這兩條直線在水平面的投影線; C.這兩條直線在同一豎直上的投影5. 經緯儀安置時,整平的目的是使儀器的( )。A.豎軸位于鉛垂位置,水平度盤水平 B水準管氣泡居中 豎盤指標處于正確位置6. 經緯儀的豎盤按順時針方向注記,當視線水平時,盤左豎盤讀數為90°用該儀器觀測一高處目標,盤左讀數為75°1024,則此目標的豎角為()57º1024 B.-14º4936 C.14º49367. 經緯儀在盤左位置時將望遠鏡大致置平,使其豎盤讀數在0°左右,望遠鏡物鏡端抬高時讀數減少,其盤左的豎直角公
40、式( )A. =90º-L; B. =0º-L或=360º-L; C. 8. 測定一點豎直角時,若儀器高不同,但都瞄準目標同一位置,則所測豎直角().相同;.不同;.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9.為了提高測量水平角的精度,應變換水平度盤不同位置,觀測幾個測回取平均值。J6經緯儀變換水平度盤不同位置的計算公式是( )。A. 90º/n B. 180º/n C. 270/ºn D. 360º/n 10. 水平角觀測時,各測回間變換度盤位置是為了能夠減少( )。A. 照準誤差的影響。 B. 測站偏心差的影響。 C. 度盤分劃不均勻誤差的影
41、響 D. 目標偏心誤差的影響11. 用J6經緯儀觀測水平角,要求觀測3個測回,第3測回起始方向置數應當是( )。 A、30° B、60° C、90° D、120°12觀測AOB的水平角半個測回,測得A方向讀數為:359°4030,B方向讀數為:74°5030,則半測回角值為( )。 A . 75°4030 B . 75°1000C . 74°5030 D. 74°100013水平角是地面兩方向線的夾角在( )的夾角。A.任意平面內的投影 B.水平面上的投影 C.豎直平面內的投影 D.此兩方向所決
42、定的平面內14經緯儀的使用步驟是:( )。 A.粗平、照準、精平、讀數 B.對中、整平、照準、讀數 C.對中、照準、精平、讀數 D.對中、粗平、照準、讀數15.用經緯儀觀測水平角時,盡量照準目標的底部,其目的是為了消除( )誤差對測角的影響。(A) 對中 (B) 度盤偏心 (C) 目標傾斜 (D) 照準部偏心16使用經緯儀和標尺測量地面上兩點間的水平距離時,需要讀取的讀數是 ( )。A. 下絲讀數,上絲讀數,豎直度盤讀數 B. 水平度盤讀數,豎直度盤讀數 C. 中絲讀數 D. 水平度盤讀數17豎直角是在同一豎直平面內視線和( )的夾角。A.任意直線 B.水平線 C.斜線 D.垂直線( )18.
43、某經緯儀視線水平時,其盤左豎盤讀數為90°,用該儀器仰視一目標,盤左讀數為84°5024,則此目標的豎直角為。(A) +84º5024 (B) -5º0936 (C) +5º0936 (D) -84°5024多項選擇1.在測量內業計算中,其閉合差按反號分配的有( )。A 高差閉合差; B 閉合導線角度閉合差; C 附合導線角度閉合差; D 坐標增量閉合差; E 導線全長閉合差中;10.水準測量中,使前后視距大致相等,可以消除或削弱( )。A 水準管軸不平行視準軸的誤差; B 地球曲率產生的誤差; C 大氣折光產生的誤 D陽光照射產生的
44、誤差; E 估讀數差11.經緯儀對中的基本方法有( )。A 光學對點器對中; B 垂球隊中; C 目估對中; D 對中桿對中; E 其它方法對中12.經緯儀可以測量( )。A 磁方位角; B 水平角; C 水平方向值; D豎直角; E 象限角(五)計算題1.在B點上安置經緯儀觀測A和C兩個方向,盤左位置先照準A點,后照準C點,水平度盤的讀數為6º2330和95º4800;盤右位置照準C點,后照準A點,水平度盤讀數分別為275º4818和186º2318,試記錄在測回法測角記錄表中(見表5),并計算該測回角值是多少?表5:測回法測角記錄表測站盤位目標水平度
45、盤讀數 ( )半測回角值( )一測回角值 ( )備注2.已知測站點高程H81.34m,儀器高1.42m,各點視距測量記錄如表9。試求出各地形點的平距及高程(豎直角計算公式為:=90ºL )。 表9 點號視距讀數 (m)中絲讀數 (m)盤左豎盤讀數 ( )豎 角( )平距 (m) 初算高差(m)(m)高差(m)高程(m) 1 53.6 2.71 87 51 2 79.3 1.42 99 46第四章 距離測量與直線定向一、概念(一) 掌握視距測量、直線定向、方位角、直線定線。(二) 了解象限角二、 知識點(一) 掌握1、 視距測量原理。2、 視距測量的觀測、記錄、計算方法。3、 方位角的
46、計算。4、 正反坐標方位角的關系。5、 直線標準方向的種類(三北方向)。6、 方位角與象限角的換算關系。(二) 了解1、 視距測量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三) 填空1. 直線定向的標準方向有 、 、 。2. 由 方向順時針轉到測線的水平夾角為直線的坐標方位角。3. 距離丈量的相對誤差的公式為 。4. 坐標方位角的取值范圍是 。5. 確定直線方向的工作稱為 ,用目估法或經緯儀法把許多點標定在某一已知直線上的工作為 。6. 距離丈量是用 誤差來衡量其精度的,該誤差是用分子為 _ 的 形式來表示。7. 直線的象限角是指直線與標準方向的北端或南端所夾的 角,并要標注所在象限。8. 某直線的方位角與該直線
47、的反方位角相差 。9. 地面點的標志,按保存時間長短可分為 和 。10. 丈量地面兩點間的距離,指的是兩點間的 距離。11. 某直線的方位角為123°20,則它的正方位角為 。(四)選擇題( )1.已知直線AB的坐標方位角為186°,則直線BA的坐標方位角為。.96° .276° .6°2.坐標方位角是以( )為標準方向,順時針轉到測線的夾角。.真子午線方向; .磁子午線方向; .坐標縱軸方向( )3.距離丈量的結果是求得兩點間的。.斜線距離; .水平距離; .折線距離()4.往返丈量直線AB的長度為:,其相對誤差為。.=1/3100;.=1/
48、3200;.=( )5.當視線傾斜進行視距測量時,水平距離的計算公式是。A. D=; B. D=K× C. D= K××Cos2a6視距測量時用望遠鏡內視距絲裝置,根據幾何光學原理同時測定兩點間的( )的方法。A 距離和高差; B 水平距離和高差 C 距離和高程7距離丈量時最后求出的是:( )。A.任意兩點間的距離 B水平距離 C.斜距離 D.垂直距離8已知XAB為正值,YAB為負值,直線AB的象限角為45°,則直線AB的方位角為( )。A. 45° B. 35° C. 225 ° D. 315 °9已知XAB=1
49、0,YAB=10,則直線AB的方位( )。A. 45° B. 35° C. 225 ° D. 315°10.坐標方位角是以( )為標準方向,順時針轉到測線的夾角。(A) 真子午線北方向 (B) 磁子午線北方向 (C) 坐標縱軸北方向 (D) 任意方向11.已知直線AB和AC的坐標方位角分別為90°和115°,則兩直線的夾角BAC為( )。(A) -25° (B)205° (C)25° (D) 65°多項選擇1.用兩點的平面直角坐標值來反算這兩點所在邊長的坐標方位角時,應給反算角度加一個常數才能轉
50、化為實際的坐標方位角。即( )。 A.當 B.當 C .當 D .當 E.當2.用鋼尺進行直線丈量,應( )。A 尺身放平; B確定好直線的坐標方位角; C丈量水平距離; D 目估或用經緯儀定線; E進行往返丈量3.確定直線的方向,一般用( )來表示。A 方位角; B 象限角; C水平角; D 豎直角; E 真子午線方向4.確定直線方向的標準方向有( )。A 坐標縱軸方向; B真子午線方向; C 指向正北的方向; D 磁子午線方向直線方向5.視距測量可同時測定兩點間的 ( )。 A高差; B 高程; C 水平距離; D高差與平距 ; E 水平角(五)計算題1.用鋼尺丈量一條直線,往測丈量的長度為217.30m,返測為217.38m,今規定其相對誤差不應大于1/2000,試問:(1)此測量成果是否滿足精度要求?(2)按此規定,若丈量100m,往返丈量最大可允許相差多少毫米?第五章 小地區控制測量一、概念(一)掌握平面控制測量、高程控制測量、導線、導線測量。(二)了解閉合導線、附和導線、支導線、首級控制網、圖根控制網、坐標正算、坐標反算、控制點、導線點、。二、知識點(一)掌握1、 采用經緯儀鋼尺導線測量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計算機服務項目規劃申請報告模板
- 2025年蚌埠淮上區區屬國有企業招聘考試筆試試題(含答案)
- 【錦州】2025年遼寧錦州義縣事業單位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工作人員15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剖析附帶答案詳解
- 文庫發布:中醫護理
- 書包勞動與技術課件
- 整體護理教程課件教學
- 【課件】角的平分線+第1課時+++課件-2025-2026學年+人教版2024八年級數學上冊
- 魏姍姍四季之美教學課件
- 教育課件背景圖
- 課外閱讀教學設計及課件
- 四年級奧數全套奧數講義
- 與工商部門核對臺帳表格模板
- DB11T 593-2016高速公路清掃保潔質量與作業要求
- 嘟嘟少兒英語beep演示簡化版
- GB/T 699-2015優質碳素結構鋼
- GB/T 19096-2003技術制圖圖樣畫法未定義形狀邊的術語和注法
- GB/T 13808-1992銅及銅合金擠制棒
- 項目安全體系圖
- 中央財政科技計劃的項目結題審計指引講解文課件
- 職業暴露(銳器傷)應急預案演練腳本
- 首屆全國報刊編校技能大賽決賽試卷(一)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