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節第一節細菌的理化性狀細菌的理化性狀一、細菌的化學組成一、細菌的化學組成一般:一般:水、蛋白質、糖類、脂肪、核酸和少數無機鹽水、蛋白質、糖類、脂肪、核酸和少數無機鹽特殊:特殊:肽聚糖、胞壁酸、磷壁酸等肽聚糖、胞壁酸、磷壁酸等第1頁/共37頁二、細菌的物理性狀二、細菌的物理性狀 菌體半透明菌體半透明 相對相對表面積大表面積大 帶電現象帶電現象 半透性半透性 內部滲透壓高內部滲透壓高第2頁/共37頁第二節第二節細菌的營養與生長繁殖細菌的營養與生長繁殖一、細菌的營養類型一、細菌的營養類型營養類型營養類型原料原料能源能源異養型自養型寄生菌 有機物 宿主有機物腐生菌 有機物 尸體等光能自養型無機物光
2、合作用化能自養型無機物無機物氧化第3頁/共37頁二、細菌的營養物質二、細菌的營養物質 1.水 2.碳源:能量來源;菌體組分3.氮源:菌體組分;能量第4頁/共37頁 4.無機鹽:菌體組分;維持酶活性; 調節滲透壓等5.生長因子第5頁/共37頁三、影響細菌生長的環境因三、影響細菌生長的環境因素素1.營養物質營養物質2.酸堿度(酸堿度(pH):):7.27.6(大多數)(大多數)3.溫度:溫度:37(大多數) 4.氣體氣體5.滲透壓滲透壓 專性需氧菌:如結核分枝桿菌微需氧菌專性厭氧菌:如破傷風梭菌兼性厭氧菌:大多數病原菌O2CO2第6頁/共37頁四、細菌的生長繁殖四、細菌的生長繁殖1.細菌個體生長繁
3、殖細菌個體生長繁殖二分裂繁殖二分裂繁殖;代時;代時2030分鐘分鐘(大多(大多數)數)2.細菌群體生長繁殖細菌群體生長繁殖第7頁/共37頁第8頁/共37頁細菌的生長曲線growth curve活菌數的對數培養時間遲緩 對數期 穩定期 衰亡期第9頁/共37頁第三節第三節細菌的新陳代謝和能量轉換細菌的新陳代謝和能量轉換細菌新陳代謝包括細菌新陳代謝包括能量能量代謝代謝與與物質物質代謝代謝物質代謝物質代謝包括分解代謝及合成代謝包括分解代謝及合成代謝第10頁/共37頁一、細菌的能量代謝一、細菌的能量代謝生物氧化,根據受氫體的不同,兩種形式:生物氧化,根據受氫體的不同,兩種形式: 1.發酵發酵 有氧呼吸有
4、氧呼吸 2.呼吸呼吸 厭氧呼吸厭氧呼吸第11頁/共37頁二、細菌的生化反應和代謝產物二、細菌的生化反應和代謝產物(一)細菌的生化反應(一)細菌的生化反應生化反應:生化反應:不同的酶,代謝產物也有差別,利用生物化學方法來鑒別不同的細菌不同的酶,代謝產物也有差別,利用生物化學方法來鑒別不同的細菌-細菌的生化反應試驗。細菌的生化反應試驗。第12頁/共37頁1.糖發酵試驗糖發酵試驗不同細菌分解糖類的能力和代謝產物不同。不同細菌分解糖類的能力和代謝產物不同。 如:如:大腸埃希菌分解乳糖,產酸產氣大腸埃希菌分解乳糖,產酸產氣; 傷寒沙門菌不分解乳糖。傷寒沙門菌不分解乳糖。鑒別過程。鑒別過程。第13頁/共3
5、7頁V - VP(Voges-Proskauer)試驗葡萄糖丙酮酸乙酰甲基甲醇 二乙酰紅色化合物 +胍基化合物葡萄糖丙酮酸 乙酰甲基甲醇 - - +產氣桿菌大腸桿菌第14頁/共37頁M - 甲基紅(methyl red)實驗葡萄糖丙酮酸乙酰甲基甲醇 甲基紅 -葡萄糖丙酮酸 甲基紅 +- +第15頁/共37頁C -枸櫞酸鹽利用(citrate utilization)試驗(產氣腸桿菌)利用枸櫞酸鹽生長 +(大腸桿菌)不能利用 - - +第16頁/共37頁I-I-吲哚(吲哚(indolindol)試驗)試驗色氨酸色氨酸吲哚吲哚玫瑰吲哚玫瑰吲哚 吲哚試劑吲哚試劑 - +第17頁/共37頁IMViC試
6、驗I - 吲哚(indol)試驗M - 甲基紅(methyl red)試驗V - VP(Voges-Proskauer)試驗C -枸櫞酸鹽利用(citrate utilization)試驗第18頁/共37頁 I M Vi C試驗 大腸埃希菌 + + - - 產氣桿菌 - - + + 第19頁/共37頁(二)合成代謝產物(二)合成代謝產物 1.熱原質熱原質(pyrogen)或致熱原)或致熱原 細菌合成的一種注入人體內引起發熱反應細菌合成的一種注入人體內引起發熱反應的物質。大多數是的物質。大多數是G-菌的菌的LPS,G+菌的熱原質菌的熱原質是一種多糖。是一種多糖。 2.毒素和侵襲性酶毒素和侵襲性酶
7、 內毒素內毒素、外毒素外毒素、侵襲性酶侵襲性酶 第20頁/共37頁3.色素色素金黃色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金黃色色素(脂溶性)金黃色色素(脂溶性)銅綠假單胞菌銅綠假單胞菌-綠色色素(水溶性)綠色色素(水溶性) 可用于細菌鑒別可用于細菌鑒別第21頁/共37頁4.抗生素:抗生素:5.細菌素細菌素:只能殺傷有親緣關系的細菌,如大腸菌素。無治療意義,有助于細菌分只能殺傷有親緣關系的細菌,如大腸菌素。無治療意義,有助于細菌分型型。6.維生素:某些腸道菌合成,如維生素:某些腸道菌合成,如B族維生素、族維生素、VK。第22頁/共37頁第四節第四節細菌的人工培養細菌的人工培養充足的營養物質充足的營養物質+適宜
8、的環境條件適宜的環境條件一、培養基一、培養基培養基(培養基(culture medium):人工方法):人工方法 混合物混合物,溶解、滅菌,溶解、滅菌,專供微生專供微生物生長繁殖。物生長繁殖。第23頁/共37頁分類:分類:按營養組成和用途按營養組成和用途 按物理性狀按物理性狀基礎培養基基礎培養基(營養肉湯)(營養肉湯)增菌增菌培養基培養基(事先了解)(事先了解)選擇培養基選擇培養基(加抗生素)(加抗生素)鑒別培養基鑒別培養基厭氧培養基厭氧培養基液體培養基液體培養基半固體培養基半固體培養基固體培養基固體培養基第24頁/共37頁二、二、細菌在培養基中的生長現象細菌在培養基中的生長現象1.液體培養基
9、中生長現象液體培養基中生長現象 混濁混濁:大多數細菌大多數細菌 沉淀沉淀:鏈狀生長的細菌鏈狀生長的細菌 菌膜菌膜:專性需氧菌,如結核桿菌專性需氧菌,如結核桿菌第25頁/共37頁2.半固體培養基中生長情況半固體培養基中生長情況 有鞭毛細菌:有鞭毛細菌: 擴散生長,周圍渾濁擴散生長,周圍渾濁無鞭毛細菌:無鞭毛細菌: 沿穿刺線生長沿穿刺線生長,周圍透明周圍透明第26頁/共37頁菌落(菌落(colony):):單個細菌單個細菌細菌集團細菌集團3.固體培養基中生長情況第27頁/共37頁劃線接種法。劃線接種法。分離培養:將混雜的細分離培養:將混雜的細菌分離出來。菌分離出來。純培養:培養純種的細純培養:培養
10、純種的細菌菌第28頁/共37頁三、三、人工培養細菌的用途人工培養細菌的用途1.在醫學中的應用在醫學中的應用 (1)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學診斷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學診斷 (2)細菌學的研究細菌學的研究 (3)生物制品的制備生物制品的制備(BCG)2.在工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在工農業生產中的應用 3.在基因工程中的應用在基因工程中的應用 第29頁/共37頁第五節第五節 細菌的分類細菌的分類一、細菌的分類一、細菌的分類屬:屬:關系密切的若干菌種組成屬。關系密切的若干菌種組成屬。種:種:基本單位。生物學性狀基本相同的細菌構成種,在某些方面仍有差異。差異較明顯的稱基本單位。生物學性狀基本相同的細菌構成種,在某些方面
11、仍有差異。差異較明顯的稱亞種或變種亞種或變種。差異較小的稱。差異較小的稱型型。第30頁/共37頁菌株:菌株:不同來源的同一菌種稱為該菌的不同菌株。不同來源的同一菌種稱為該菌的不同菌株。標準菌株:標準菌株:具有某菌種典型特征的菌株。具有某菌種典型特征的菌株。血清型:抗原結構不同的同種微生物血清型:抗原結構不同的同種微生物第31頁/共37頁二、細菌的命名二、細菌的命名 拉丁雙命名法,斜體書寫。屬名(名詞)拉丁雙命名法,斜體書寫。屬名(名詞)+種名詞(形容詞),首寫字母種名詞(形容詞),首寫字母大寫;后一個字小寫。大寫;后一個字小寫。 如:大腸埃希菌:如:大腸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Escherichia是屬名。是屬名。 第32頁/共37頁幾種不同的書寫情況 屬名重復出現,可縮寫如: E.coli 只確定屬名,未確定種名的某一株細菌如:Salmonella sp. 只確定屬名,未確定種名的若干菌株如:Salmonella spp.第33頁/共37頁 1、多數病原菌最適PH為( ),結核分枝桿菌最適PH為( ) 2、細菌群體生長曲線可分為( )( )( )和( ) 3、細菌合成的代謝產物與致病性有關的有( )( )( ) 6.5-6.87.2-7.6遲緩期對數期穩定期衰亡期熱原質毒素侵襲性酶第34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