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測設計外業勘測_第1頁
道路勘測設計外業勘測_第2頁
道路勘測設計外業勘測_第3頁
道路勘測設計外業勘測_第4頁
道路勘測設計外業勘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1-10-141l6.1 道路初測道路初測l6.2 道路定測道路定測l6.3 道路曲線測設道路曲線測設l復習思考題復習思考題2021-10-142一、目的、任務及準備工作 二、初測的內容與步驟2021-10-143一一、目目的的、任任務務及及準準備備工工作作 1、目的任務 初測是兩階段設計第一階段(初步設計階段)的外業勘測工作。 初測的目的是根據計劃任務書確定的修建原則和路線基本走向,通過現場對各有價值方案的勘測,從中確定采用的路線,搜集編制初步設計文件的資料。 初測的任務則是要對路線方案作進一步的核查落實,并進行導線、高程、地形、橋涵、路線交叉和其它資料的測量、調查工作,進行紙上定線和

2、有關的內業工作。 2021-10-1442、準備工作 1)搜集資料 為滿足初測和初步設計的需要,航攝像片初測前應搜集、掌握以下資料: (1)可供利用的各種比例地形圖、航測圖、三角點、導線點、水準點資料; (2)了解沿線自然地理概況,收集沿線的工程地質、水文、氣象、地震基本烈度等資料; (3)搜集沿線農林、水利、鐵路、公路、航道、城建、電力、環保等有關部門的規定及規劃、設計、科研成果等資料; (4)對于改建公路還應收集原路的測設、施工及路況等資料。 2)室內研究路線方案 在既有地形圖上進行各種可行方案的研究,并進行初步的方案比選擬定需要勘測的方案及比較線,確定現場需要重點調查和落實的問題。 20

3、21-10-1453)路線方案的現場核查和落實的問題。 開測前,應組織路線、地質、橋涵等專業的主要人員必要時,激請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派員參加,進行現場路線方案的核實工作。核實的主要內容和要求如下: (1)按初擬的路線方案進行核查 通過調查、研究分析、比較,初步確定采用方案。核查中,如果發現有可資比較的較大的新方案,且對批準走向或工程造價有較大影響,應進行比選論證,提出推薦意見,并報上級主管部門審定。 (2)與當地政府部門聯系,聽取對有關方案的意見。 (3)核實中應充分考慮環保的影響。 除此以外,在現場核查中還應對沿線的村鎮、已建或計劃修建的建筑設施、拆遷、占地、工程地質、筑路材料、布線地形條件

4、改建公路路線方案等情況進行調查;確保路線的具體布局。 2021-10-146 4)其它資料調查 (1)了解沿線地形情況,擬定路線途經的地形分界位置; (2)了解沿線涉及測量工地的地形、地貌、地物、通視、通行等情況。擬定勘測工作的困難類別; (3)調查沿線生活供應、交通條件等情況。 5)資料整理 通過收集資料和現場的查實調查,應提出如下資料: (1)根據已掌握的資料,概略說明沿線的地形、河流、工程地質、 水文地質、 氣象等情況, 指出采用路線方案的理由,提供沿線主要工程和主要建筑材料情況, 提出勘測中應注意的事項、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等。 (2)估計野外工作的困難程度和工作量,確定初測隊伍的組織

5、及必須的儀器和其它裝備, 并編制野外工作計劃和日程安排。 (3)提出主要工程(如橋涵、隧道、立交等)的工程地質勘察工作量和要求。 2021-10-147l 初測有初測隊分組進行,主要內容、步驟及要如下:l1、導線是在地面上布設的若干直線連成的折線 ,作為路線方案比較的控制線。初測的導線測量主要是對導線長度、轉角和平面坐標的量測工作。l 1)導線布置l 初設導線的布設應全線貫通。導線點的選擇應選在穩固處,導線點宜盡量接近路線位置,并便于測角、測距、測繪地形及定測放線。導線點的間距不應短于50和長于500,布設導線點時,應做好現場記錄,并繪出草圖。l 2)導線長度測量l 導線點距離優先采用光電測距

6、儀測量。也可用鋼尺和基線法測量,其相對限差為1/1000。l 3)水平角測量l 水平角測量采用全測回法測量右側角,經緯儀精度指標不低于6級。兩個半測回限差在60內取平均值,附合導線和閉合導線閉合差為(為置鏡點總數)。施測中每天至少觀測一次磁方位角,其校核差不大于2。 2021-10-148三角形的角度及角值觀測要求見表 81。當角值限差在規定范圍內時,取其平均值。 當路線起、終點附近有國家或其它部門平面控制點,且引測較方便時,可根據需要進行聯測,形成閉合導線。 2、高程測量 高程測量即水準測量,其方法同定測(參閱第二節)。 2021-10-1493、地形測量 初測路線地形圖必須全線貫通測繪,在

7、具體測繪時,為保證測設精度,應盡量以導線點作測站。必要時可以根據導線點用視距法或交會法設置地形轉點,其做法詳見第二節。 4、小橋涵勘測 初測時的小橋涵(包括漫水工程)勘測的主要工作內容包括:搜集有關資料,擬定橋涵位置、結構類型、孔徑、附屬工程的基本尺寸,初步計算工程數量。其具體要求要求參見公路小橋涵測設 。 5、其它勘測調查 概算資料的調查應按公路基本建設工程概、預算編制辦法的有關規定進行。調查的內容與預算資料調查大致相同。 此外,還應進行路線交叉勘測、臨時工程資料調查、雜項調查及勘測等工作,收集相應的資料。 2021-10-14106、內業工作 初測內業工作內容包括: 1)復核、檢查、整理外

8、業資料 一般應逐日復核、檢查外業原始記錄資料,做到資料無誤。對于其它部門收集的資料,應做到正確取用。 2)進行紙上定線及局部方案比選 紙上定線應按公路路線設計規范的規定,進行路線平、縱、橫面協調布置,定出線形順適、工程經濟的線位。在地形、地質,水文等條件復雜、工程艱巨的路段,應擬定出可能的比較線位方案,進行反復推敲確定采用線位。 3)綜合檢查定線成果 綜合檢查路線線型設計及有關構造物布設的合理性,并進行必要的現場核對。 4)圖表制作和匯總 根據初步設計及現行公路基本建設工程設計文件編制辦法有關要求,對初測的原始資料進行整理及圖表制作和匯總。 2021-10-1411l一、任務、內容及分工l 1

9、、任務l 公路道路定測,即定線測量,是指施工圖設計階段的外業勘測和調查工作。其具體任務是:根據上級批準的初步設計,具體核實路線方案,實際標定路線或放線,并進行詳細測量和調查工作。l 2、內容l 1)對初步設計方案進行補充勘察,如有方案變化應及時與有關主管部門聯系,并報上級批準;l 2)實地選定路線或實地放線(紙上定線時),進行測角、量距、中線測設、樁志固定等工作;l 3)引設水準點,并進行路線水準測量;l 4)路線橫斷面測量;l 5)測繪或勾繪路線沿線的帶狀地形圖;l 6)對有大型構造物地帶,應測繪局部大比例地形圖;l 7)進行橋、涵、隧道的勘測與調查;l 8)進行路基路面調查;l 9)占地、

10、拆遷及預算資料調查;l 10)沿線土壤地質調查及筑路材料勘查;l 11)檢查及整理外業資料,并完成外業期間所規定的內業設計工作。2021-10-1412 3、定測隊的組成 定測分為選線組、導線測角組、中樁組、水平組、斷面組、調查組、路基路面組、橋涵組、內業組共十個作業組進行。如果定線采用紙上定線方法進行,則此時可將選線和導線測角組合并一個放線組。 2021-10-1413二、選線組 1、任務 選線組亦稱大旗組,它是整個外業勘測的核心,其它作業組都是根據它所插定的路線位置開展測量工作的。 選線是公路定線的第一步,其主要任務是:實地確定中線位置。其主要工作就是進行路線察看,并進一步確定路線布局方案

11、;清除中線附近的測設障礙物;確定路線交點及轉角并釘樁,選定曲線半徑,會同橋中橋位,會同內業組進行縱坡設計等工作。在越嶺線地帶,還需進行放坡定線工作。 2、分工及工作內容 1)前點放坡插點 前點一般有 12 人擔任(需要放坡時兩人)。 其主要工作是:根據路線走向,通過調查、量距或放坡,確定路線的導向線,進一步加密小控制點,插上標旗(一般可用紅白紙旗),供后面定線參考。涵組確定大、 2021-10-14142)中點穿線定點 中點一般由 2 人擔任。其主要工作是:根據技術標準,結合地形及其它條件,修正路線導向線用花桿穿直線的辦法,反復插試,穿線交點,并在長直線或在相鄰兩互不通視的交點間設置轉點,最后

12、選定曲線半徑及其有關元素。 3)后點測角釘樁 后點一人。其主要工作是用森林羅盤儀初測路線轉角以供中點選擇曲線半徑用;釘樁插標旗;并給后面的作業組留下半徑及其它有關控制條件的紙條。 2021-10-1415三、導線測角組 1、任務 導線測角組緊跟選線組工作。其主要任務是:標定直線與修正點位;測角及轉角計算;測量交點間距;平曲線要素計算;導線磁方位角觀測及復核;經緯儀視距測量;交點及轉點樁固定;作分角樁;測定交點高程,設置臨時水準點;協助中樁組敷設難度大的曲線等工作。 為確保測設質量和進度,定線與導線測角應緊密配合,相互協作。作為后繼作業的導線測角組,要注意領會選線意圖,發現問題及時予以建議并修正

13、補充,使之完善。 2、分工及工作內容 導線測角組一般由四人組成,其中司儀一人,記錄計算一人,插桿跑點一人,固樁一人。其主要工作內容如下: 1)標定直線與修正點位 標定直線,主要是對長直線而言。當直線很長或直線間地形起伏較大時,為保證中樁組量距時穿桿定線的精度,導線測角組應用經緯儀在其間標定若干導向樁,供中樁組穿線時臨時使用。 2021-10-1416修正點位,是指兩交點互不通視時,選線組在中間加設的轉點()因花桿穿線不能保證三點在一條直線上,為此,導線測角組用經緯儀進行穿線對交點位置的微小修正工作,修正點位,正倒鏡的點位橫向誤差每 100不能大于 10。在限差之內,分中定點。 2)測角與計算

14、(1)測右角 路線測角一般規定為測右角(即前進方向右測路線的夾角)。 右角用不低于6 級的經緯儀,以全測回(即正倒鏡法)觀測,兩次觀測差不超過 1,最后取值精確到 1。 右角按下式計算: 右角后視讀數前視讀數 當后視讀數小于前視讀數時,應將后視讀數加上 360 ,然后再減去前視讀數。 (2)計算轉角 轉角系數指后視導線的延長線與前視導線的水平夾角,根據右角計算。如圖 81 所示。 2021-10-1417 3)平 距 與 高 程 測 量 通 常 多 用 光 電 測 距 儀 測 定 兩 相 鄰 交 點 間 的 平 距 和 高 差 。 測 點 (交 點 或 轉 角 )間 的 距 離 , 一 般 不

15、 宜 長 于 500 。 4)作 分 角 樁 為 便 于 中 樁 組 敷 設 平 曲 線 中 點 樁 ( ), 在 測 角 的 同 時 需做 轉 角 的 分 角 線 方 向 樁 。分 角 樁 方 向 的 水 平 度 盤 讀 數 按 下 式 計算 : 分 角 讀 數 (前 視 讀 數 后 視 讀 數 )/2 (右 轉角 ) 分 角 讀 數 (前 視 讀 數 后 視 讀 數 )/2 180 (左 轉 角 ) 2021-10-14185)方位角觀測與校核 為避免測角時發生錯誤,保證測角的精度,應在測設的過程中經常進行測角檢查。 檢查經常是采用森林羅盤儀或帶有羅盤儀的經緯儀通過觀測導線邊的磁方位角進行

16、的,為保證精度,定測計算所得的磁方位角與觀測磁方位角的校差不應超過 2。 磁方位角每天至少應該觀測一次(一般在出工開測或收工時進行觀測)。 假定路線起始邊的磁方位角為0,則任意導線邊的磁方位角 即任意導線邊的磁方位角等于起始邊磁方位角加上從起始邊到該邊的路線的所有右轉轉角再減去所有的左轉角。 LRn02021-10-14196)交點樁的保護和固定 在測設過程中,為避免交點樁的丟失及方便以后施工時尋找,交點樁在定測時必須加以固定和保護。 交點樁在保護,一般采用就地灌注混凝土的辦法進行。混凝土的尺寸一般深 3040,直徑 1520或 1020見方。 固樁則是將交點樁與周圍固定物(如房角、電桿、基巖

17、、孤石等)上某一不易破壞(損壞)的點聯系起來,通過測定該點與交點樁的直線距離,將交點位置確定下來,以便今后交點樁丟失時及時恢復該交點樁。 用作交點樁固定的地物點應穩定可靠,各點位與交點樁連接之間的夾角一般不宜小于 90,固定點個數一般應在兩個以上。 固樁完畢后,應及時畫出固樁草圖,草圖上應繪出路線前進方向、地物名稱、距離等,以備將來編制路線固定表之用。 2021-10-1420四 、 中 樁 組 1、 任 務 中 樁 組 的 主 要 任 務 是 :根 據 選 線 組 選 定 的 交 點 位 置 、 曲 線 半徑 、緩 和 曲 線 參 數 (或 緩 和 曲 線 長 度 )及 導 線 測 角 組

18、所 測 得 的 路 線轉 角 。 進 行 量 距 、 釘 樁 、 敷 設 曲 線 及 樁 號 計 算 。 2、 分 工 及 工 作 內 容 1)分 工 中 樁 組 作 業 內 容 較 多 , 因 此 , 人 員 也 較 多 , 一 般 由 7 人 組成 , 其 中 : 前 點 : 1 人 , 負 責 尋 找 前 方 交 點 , 并 插 前 點 花 桿 ; 拉 鏈 :2 人 ,分 別 為 前 鏈 手 和 后 鏈 手 ,其 中 后 鏈 手 還 負 責 指揮 前 鏈 手 進 行 穿 線 工 作 ; 卡 鏈 : 1 人 , 負 責 卡 定 路 線 中 樁 的 具 體 位 置 ; 記 錄 計 算 :1

19、人 ,負 責 進 行 樁 號 計 算 。并 記 錄 中 樁 編 號 ,累計 鏈 距 等 工 作 ; 寫 樁 : 1 人 , 負 責 中 樁 的 具 體 書 寫 工 作 ; 背 樁 及 打 樁 : 1 人 。 2021-10-14212)工作內容 (1)中線丈量 中線丈量是指丈量路線的里程,通常情況下我們把路線的起點作為零點,以后逐鏈累加計算。 量距一律采用水平距離。量距時一般采用皮卷尺進行,公路等級要求較高時,最好是采用鋼尺或光電測距儀進行。量距累計的導線邊邊長與光電測距儀測得的邊長的校差不應超過邊長的 1/200。否則應返工。 (2)中樁釘設 中樁釘設與中線丈量是同時進行的。 需要釘設的中樁

20、包括: 路線的起點點樁、 公里樁、 百米樁、 平曲線控制(主點樁)、橋梁或隧道中軸線控制樁以及按樁距要求根據地形、地物需要設置的加樁等。 直線路段上中樁的樁距一般為 20,在平坦地段亦不超過 50。位于曲線上的中樁間距一般為 20,但當平曲線半徑為 3060,緩和曲線長為 3050時,樁距不應大于 10;當平曲線半徑及緩和曲線長小于 30或用回頭曲線時,樁距不應大于 5。 2021-10-1422此外,在下列地點應設加樁: 路線范圍內縱向與橫向地形有顯著變化處; 與水渠、管道、電訊線、電力線等交叉或干擾地段起、終點; 與既有公路、鐵路、便道交叉處; 病害地段的起、終點; 拆遷建筑物處; 占用耕

21、地及經濟林的起、終點; 小橋涵中心及大、中橋、隧道的兩端。 中 樁 位 置 丈 量 用 花 桿 穿 線 定 位 , 樁 位 容 許 誤 差 : 縱 向ms) 1 . 01000( (式中為交點或轉點至樁位的距離,),橫向 10。 曲線測設時, 應先測設曲線控制樁, 再設其它樁。 當圓曲線長度大于 500時,應用輔助切線或增設曲線控制點分段測設。曲線閉合差縱向不超過10001曲線閉,橫向誤差應不超過.10cm中線每 35KM 應與初測導線點聯測,其閉合差不應超過下列規定:水平角閉合差 60n,長度相對閉合差1/1000。 2021-10-1423(3)寫樁與釘樁 所有中樁應寫明樁號,轉點及曲線樁

22、還應寫樁名,如圖 83。為了便于找樁和避免漏樁,所有中樁應按每公里在背面編號。中樁的書寫常用紅油漆或油筆。 2021-10-1424(4)斷鏈及處理 在丈量過程中,出現樁號與實際里程不符的現象叫斷鏈。斷鏈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由于計算和丈量發生錯誤造成的;另一種則是由于局部改線、分段測量等客觀原因造成的。 斷鏈有“長鏈”和“短鏈”之分,當路線實際里程短于路線樁號時叫短鏈,反之則叫長鏈。其樁號寫法舉例如下: 長鏈:31103105.21 長鏈 4.79 短鏈:31573207 短鏈 50 所有斷鏈樁號應填在“總里程及斷鏈樁號表”上,考慮斷鏈樁號的影響,路線的總里程應為: 路線總里程終

23、點樁里程起點樁里程長鏈短鏈 2021-10-1425 五、水平組 1、任務 水平組的任務是通過對路線中線各中樁高程進行測量,并沿線設置臨時水準點, 為路線縱斷面和橫斷面設計和施工提供高程資料。 2、分工及工作內容 水平組通常由 6 人組成,分基平和中平兩個組。中平主要對各中樁進行水準測量, 基平則主要是設置臨時水準點并進行交點高程的測量。當導線測角采用光電測距儀時,可不設基平組,其任務由導線測角組代替。 1)水準點的設置 水準點的高程應引用國家水準點,并爭取沿線聯測,形成閉合導線。采用假定高程時,假定高程應盡量與實際接近,可借助于 1:10000 或 1:50000 軍用地圖進行假定。 202

24、1-10-1426水準點沿線布設,應有足夠的數量,平原微丘區間距為 12;山嶺重丘區間距為 0.51.0。在大橋、隧道、埡口及其大型構造物所在處應增設水準點。水準點應設在測設方便、牢固可靠的地點。設置的水準點應在記錄本上繪出草圖,并記錄位置及所對應的路線的樁號,以便編制“水準點表” 。 2)基平測量 基平測量應采用不低于3級的水準儀, 采用一組往返或兩組單程測量。其高程閉合差應滿足30l(l為單程水準路線長度,以公里計),符合精度要求時取平均值。水準點附合、閉合及檢測限差亦應滿足上述精度要求。聯測時的視線長度,一般不大于 150,當跨越河谷時可增至 200。 3)中平測量 中平測量可使用10級

25、的水準儀采用單程進行。水準路線應起、 閉于水準點, 其限差為50l。 中樁高程取位至厘米,其檢測限差為10。導線點檢測限差為5。 2021-10-1427六、橫斷面組 1、任務 橫斷面組作業的主要任務是:在實地逐樁測量每個中樁在路線的橫向(法線方向)的地表起伏變化情況,并畫出橫斷面的地面線。 路線橫斷面測量主要是為路基橫斷面設計、土石方計算及今后的施工放樣提供資料。 2、工作內容 1)橫斷面方向的確定 要進行橫斷面測量,必須首先確定橫斷面的方向。在直線路段,橫斷面的方向與路線垂直,而在曲線段,橫斷面的方向與該點處曲線相垂直,即法線方向。 直線上的橫斷面方向,用方向架或經緯儀作垂線確定。曲線上的

26、橫段面方向,根據計算的弦偏角,用彎道求心方向架或經緯儀來確定。具體方法詳見工程測量學教材。 2021-10-14282)測量方法 橫斷面測量以中線地面點即中樁位置為直角坐標原點,分別沿斷面方向向兩側施測地面各地形變化特征點間的相對平距和高差,由此點繪出橫斷面的地面線。 橫斷面測量方法常用的有: (1)抬桿法 如圖 84 利用花桿直接測得平距和高差。 2021-10-1429 此法簡便、易行,所以被經常采用,它適用于橫向變化較多較大的地段,但由于測站較多,測量和積累誤差較大。 (2)手水準法 此法原則與抬桿法相同,僅在測高差時用水平花桿測量,量距仍用皮尺,如圖 85。與抬桿法相比,此法精度較高,

27、但不如抬桿法簡便,一般多適用于橫坡較緩的地段。 (3)特殊斷面的施測方法 在不良地質地段需作大斷面圖時,可用經緯儀作視距測量和三角高程測量施測斷面。 對于一些陡巖地段, 如圖 86 所示,可用交會法已定、點,用經緯儀或帶角手水準測出A、B和丈量l,圖解交會出點。交會時交角不宜太小,距離l應有足夠的長度。 對于深溝路段可用釣魚法施測,如圖 87 所示。 2021-10-14302021-10-14312021-10-1432對于高等級公路,應采用經緯儀皮尺法、經緯儀視距法等方法施測。 3)橫斷面圖的點繪 橫斷面圖的點繪,一般采用現場邊測邊點繪的方法。其優點是:外業不作記錄,點繪出的斷面圖能及時核

28、對,消除差錯。點繪的方法是:以中樁點為中心,分左右兩側,按測得而各側相鄰地形特征點之間的平距與高差或傾角與斜距等逐一將各特征點點繪在橫斷面圖上,各點連線即構成橫斷面地面線。 當現場無繪圖條件時,也可采用現場記錄、室內整理繪圖的方法,其記錄的方式見表 82,點繪時應按樁號大小從圖的下方到上方,再從左側到右側的原則安排斷面位置。繪圖的比例一般為 1:200,對有特殊情況需要的斷面可采用 1:100,每個斷面的地物情況應用文字在適當位置進行簡要說明。 2021-10-1433 4)測量精度及測圖范圍 橫斷面的檢測應用高精度方法進行,其限差規定如下: 一級公路: mlh) 1 . 0200100(高程

29、:; ml)(水平距離:1 . 0100 2021-10-1434二四級公路: ml) 1 . 050(:水平距離; mlh) 1 . 010050(高程:; 式中: 檢測點與路線中樁的高差;() l 檢測點到路線中樁的水平距離,()。 橫斷面的測量范圍,應根據地形、地質、地物及設計需要確定,一般中線左右寬度不小于 20。在回頭曲線有干擾時,應連通施測。 2021-10-1435七、地形組 地形測量的方法在“工程測量”中已講述,本節著重介紹公路測量地形測量的任務與要求。 1、任務 地形組的任務就是根據設計的需要, 按一定比例測繪出沿線一定寬度范圍內的帶狀地形圖(或局部范圍的專用地形圖),供設計

30、和施工使用。 地形圖分為路線地形圖和工點地形圖兩種。路線地形圖是以導線(或路線)為依據的帶狀地形圖,主要供紙上定線或路線設計之用。工點地形圖是利用導線(或路線)或與其取得聯系的支導線,進行測量的為特殊小橋涵和復雜排水、防護、改河、交叉口等工程布置的專用地形圖。 2、測設要求 1)比例及范圍。路線地形圖比例尺采用 1:2000;測繪寬度兩側各為100200;對于地物、地貌簡單、地勢平坦的地區,比例可采用 1:5000;測繪寬度每側不應小于 250。 2021-10-14362)測設精度要求 (1)等高距。規定如下: 比例 1:500 0.5、1 比例 1:1000 1 比例 1:2000 1、2

31、 比例 1:5000 2、5 (2)地形點觀測要求:見表 83 2021-10-1437地形點的密度: 地面橫坡陡于 1:3 時,圖上距離宜大于 15; 地面橫坡等于或緩于 1:3 時,圖上距離不宜大于 20。 地形點在地形圖上的點位中誤差: 1:5001:2000 時,不應超過1.6; 1:5000 時,不應超過0.8。 八、調查組 1、任務 調查組工作。主要是根據測設任務的要求,通過對公路所經地區的自然條件和技術經濟條件進行調查,為公路選線和內業設計收集原始資料。 2、分工及調查內容 調查的主要有:工程地質情況調查、筑路材料情況調查、橋涵調查、預算資料調查及雜項調查等。對于舊路改建,還應對

32、原路路況進行調查。 調查組可由 23 人組成綜合調查組也可分小組同時調查。 2021-10-14381)工程地質調查 工程地質資料是公路設計的重要資料,通過調查、觀測和必要的勘探、試驗,進一步掌握與評價路線通過地帶的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情況,為正確選定路線位置、合理進行縱坡、路基、路面、小橋涵及其構造物的設計提供充分準確的工程地質依據。 工程地質調查的主要內容有: (1)路線方面 在工程地質復雜和工程艱巨地段,會同選線人員研究路線布設及所采取的工程措施; 調查沿線范圍的地貌單元和地貌特征、地質構造、巖石、水文地質、植被、土壤種類、地面徑流及不良地質現象情況,并分段進行工程地質評價; 分段測繪代表

33、性工程地質橫斷面,標明土、石分類界限,并劃分土、石等級; 調查氣象、地震及施工、養護經驗等資料; 編寫道路地質說明書。 2021-10-1439 (2)路基方面 調查分析自然山坡或路基邊坡的穩定狀況,根據地質構造、巖性及風化破碎程度以及其它影響邊坡穩定的因素,提出路塹邊坡或防護加固措施; 沿溪線應查明河流的形態、水文條件、河岸的地貌、地質特征、河岸穩定情況、受沖刷程度等,進而提出防護類型、長度及基礎埋置深度等意見; 路基坡面及支擋構造物調查, 提出路基土壤分類和水文地質類型。 (3)路面方面 收集有關氣象資料,研究地貌條件,劃分路段的道路氣候分區,并提出土基回彈模量建議值,供路面設計時采用。

34、調查當地常用路面結構類型和經驗厚度。 (4)特殊不良地質地區如黃土、鹽漬土、沙漠、沼澤以及滑坡、崩塌、巖溶、泥石流等的綜合性地質調查與觀測,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資料。 2021-10-14402)筑路材料料場調查 筑路材料質量、數量及運距,直接影響工程的質量和造價。進行筑路材料調查的任務就是根據適用、經濟和就地取材的原則,對沿線料場的分布情況進行廣泛調查,以探明數量、質量及開采條件,為施工提供符合要求的料場,主要有三方面內容: (1)料場使用條件調查 主要對自采加工材料如塊石、片石、料石、礫石、碎石、砂、粘土料源的質量和數量進行勘探,以必要的取樣試驗決定料場的開采價值。 (2)料場開采條件調查

35、主要對礦層的產狀條件、水文地質條件、開采季節、工作面大小、廢土堆置場地等方面調查。 (3)運輸條件調查 包括運輸支線距離、修筑的難易、料場與路線的相對高差、運輸方式、材料的埋藏條件(包括剝土厚度)等方面進行調查。 2021-10-14413)小橋涵調查 小橋涵調查的主要任務是:調查與搜集沿線小橋涵水文、地質、地形資料,配合路線總體布設,進行實地勘測,提供小橋涵及其它排水構造物的技術要求,研究決定小橋涵的位置、結構型式、孔徑大小以及上下游的防護處理等。 (1)橋涵水文資料調查 水文資料調查的目的在于提供為確定設計流量和孔徑所必需的資料。調查內容應采用水文計算的方法確定。方法有:形態調查法、徑流形

36、成法、直接類比法。當跨徑在 1.5以下時,可不進行孔徑計算,通過實地勘測用目估法確定孔徑。 (2)小橋涵位置的選定及測量 小橋涵的位置,原則上應服從路線走向,通常情況下是由選線組根據最佳路線位置確定下來的。但是,橋涵如何布置,則有橋涵人員根據實地地形、地質及水文條件綜合考慮,然后進行橋址或涵址測量。 2021-10-1442(3)橋涵結構類型的確定 小橋涵類型的選擇,應結合路線的等級和性質,根據適用、經濟和就地取材的原則,結合其它情況綜合考慮,使所選定的型式具有施工快、造價低、便于行車和利于養護的優點。 (4)小橋涵地質調查 小橋涵地質調查的目的在于摸清橋涵基底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情況,為正確選

37、定橋涵及附屬構造物的基礎埋深及有關尺寸、類型等提供資料。調查的內容包括:基底土壤地質類型及特征、有無地質不良情況、土壤冰凍深度及水文地質對基礎和施工的影響等。 2021-10-14434)預算資料調查 施工預算是公路設計文件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行預算資料調查的目的就是要為編制施工預算提供資料。調查應按部頒公路基本建設概算預測編制辦法的有關規定進行。調查的主要內容有: (1)施工組織形式調查 主要調查施工單位的組織形式、機械化程度和生產能力以及施工企業的等級等。當施工單位不明確時,應由建設單位提供上述可能的情況及編制原則。 (2)工資標準 包括工人基本工資標準和工資性津貼(附加工資、 糧價補貼、

38、副食補貼)、其它地區性津貼及工人工資計算辦法等的調查。 (3)調撥或外購材料及交通運輸調查 包括材料的出廠價格、可能發生的包裝費和手續費、可能供應數量、運輸方式、運距、中轉情況、運輸能力、運雜費(包括運費、裝卸費、囤存、過渡、過磅等)、水、電價格等內容。 2021-10-1444(4)征用土地和拆遷補償費 按國務院 1982 年 5 月 14 日公布的 國家建設征用土地條例和當地政府有關補償費用標準和辦法。 (5)施工機構遷移和主副食運費補貼調查。 (6)氣溫、雨量、施工季節調查。 (7)其它可能費用資料調查。 5)雜項調查 雜項調查主要是指占地、 拆遷及有關項目的情況和數量調查,為編制設計文

39、件的雜項表格提供資料。主要內容有: (1)占用土地的測繪和調查; (2)拆遷建筑物、構造物(包括水井、墳墓等)調查; (3)拆遷管道、電力、電訊設施調查; (4)排水、防護、改河以及臨時工程(便道、便橋等)的調查。 2021-10-1445九九、內內業業組組 定測內業工作的復核、檢查、整理外業資料和圖表制作、匯總等要求,同初測內業工作要求相同。 定測內業工作要及時進行路線設計和局部方案的取舍工作,外業期間宜達到作出全部路基橫斷面設計,并結合沿線構造物的布設,逐段綜合檢查所定路線線位的技術經濟合理性,同時應進行必要的現場核對。 2021-10-1446l 1、任務l 道路曲線測設是中樁組的主要任

40、務,其目的是計算平曲線要素,各曲線主點樁號,并進行曲線實地敷設。曲線敷設的方法主要有切線支距法、偏角法、坐標法等,曲線實地敷設的方法和計算公式已在“測量學”課程中講述。本節主要介紹曲線要素計算和主點樁號計算。l 2、平曲線的種類l 道路平面曲線的組合主要有:單交點圓曲線、單交點基本型曲線、雙交點曲線(切基線、虛交復曲線、卵型曲線等),多交點曲線,組合型曲線等。l 2021-10-1447單交點圓曲線 單交點圓曲線又稱單圓曲線;即在路線改變方向的交點()處,插入與兩直線相切的圓曲線來實現路線方向的改變,如圖(8-9) 2021-10-14481、曲線要素計算 單圓曲線的形式及其要素如圖 切線轉向

41、角( ) 曲線半徑(); 切線長(); 外矢距(); 曲線長(); 校正值:即切線長與曲線長之差()。 各要素計算公式: 定測時實地測量求得。設計時可在圖上按坐標算出兩切線的方向角或方位角求得。最簡單方法可用量角器直接在圖上量得時按設計數值計算。 2021-10-14492 RtgT (8-1) RL180 (8-2) ) 12(sec RE (8-3) 2 (84) 2021-10-14502 、 主 點 樁 號 計 算 樁 號 (樁 號 ) (8 5 ) 樁 號 (樁 號 ) (8 6 ) 樁 號 (樁 號 ) /2 (8 7 ) 樁 號 (樁 號 ) /2 (校 正 ) (8 8 ) 3

42、 、 算 例 例8 1 : 設 某 交 點 樁 號 為 : 7 5 42 1 .3 1 , R 2 6 5 2 1 6 , 3 0 0 , 求 各 主 點 樁 號 ? 解 : 曲 線 要 素 計 算 : mRtgLR70.140521626180300180; )12(secRRE;44.8)12521626cos1(300m 2 2 7 1 .6 7 1 4 0 .7 0 2 .6 4 mtgRtgTR67.71252162630022021-10-1451主點樁號計算: 75421.3171.6775349.64 75349.64140.7075490.34 /2 75 490.34 140.70/2 75 419.99 J/275419.992.64/275421.31 2021-10-1452單單 交交 點點 基基 本本 型型 曲曲 線線 : 1、 對 稱 基 本 型 (兩 端 緩 和 曲 線等 長 ) 1)曲 線 要 素 計 算 圖 8 10 中 虛 線 為 無 緩 和 曲 線 的 單 圓 曲 線 位 置 。 由 于 兩 端設 置 了 緩 和 曲 線 , 曲 線 內 移 但 保 持 不 變 ; 切 線 長 增 長 q;外 距 增 長 。 曲 線 各 部 分 要 素 (詳 見 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