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標降水試驗報告_第1頁
22標降水試驗報告_第2頁
22標降水試驗報告_第3頁
22標降水試驗報告_第4頁
22標降水試驗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區間土建工程 降水試驗報告中煤三建編制:審核:審批:中煤第三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沈陽地鐵九號線第二十二合同段項目經理部2016年 2月23 日目錄一、工程概況:-3 -1、區間線路概況:-3-2、區間結構概況:-4-3、區間豎井及橫通道結構概況:-4-二、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情況:- 4 -地形地貌:-4-地層結構及特性:-5-場地水文地質條件-7-巖土工程分析與評價-8-三、降水試驗目的:-9-四、水井分布情況:-9-五、現場群井抽水試驗-IO-1、單井抽水試驗-10-2、群井抽水試驗-11-一、工程概況:1、區間線路概況:曹仲站沈蘇西路站正線區間西起曹仲站,沿渾南西路南側向東走行,側穿東北創

2、造中心后到達沈蘇西路站。線路均位于市政道路下 方,地下管線均分布于道路兩側。出入段線段礦山段起點與曹沈區間 左、右線并行,后上跨曹沈正線區間,沿規劃景觀河西側綠地及規劃 路向南走行至軌排井結束。曹沈區間起點里程為DK14+,終點里程為DK15+,左線長度為(其 中含長鏈、短鏈),右線長度為(其中含長鏈),采用礦山法施工。區間縱斷面整體成“V”字坡,覆土米.區間共設四座施工豎井, 兩座單線泵房,1號豎井中心里程右DK14+、2號豎井中心里程左 DK14+. 3號豎井中心里程左DK15+、4號豎井中心里程左DK15+,左 線泵房中心里程左DK14+,右線泵房中心里程右冰15+000o2、區間結構概

3、況:曹沈區間正線采用礦山法施工,結構型式有單線單洞標準斷面、 單線單洞加寬斷面、取線單洞斷面。出入段線礦山段采用單線單洞標 準斷面結構。3、區間豎井及橫通道結構概況:豎井平面初期支護內凈空尺寸X, 1號豎井深、4號豎井深。施 工時通過豎井及施工通道分別進入區間左、右線隧道掘進。豎井采用 倒掛井壁法施工,井壁采用格柵鋼架加噴射於支護體系。橫通道采用 礦山法施工,復合式襯砌結構,初襯為格柵鋼架加噴射於,二襯為模 注於,初二襯之間設置柔性防水層。二、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情況:地形地貌:工程場地屬渾河高漫灘及古河道。位于沈陽市和平區,地形變化 平緩,地面標高介于之間,交通便利。場地70m以淺地層共分為五

4、 個主要層次、分別為:第四系全新統人工填筑層、第四系全新統渾河 高漫灘及古河道沖積層、第四系全新統渾河新扇沖洪積層、第四系全 新統渾河老扇沖洪積層和第四系中更新統洪積冰水沉積層。地層結構及特性:本次勘察本場地揭露的地層各層土自上而下依次描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統人工填筑層(Q4ml)-1雜填土:稍濕,松散,主要由粘性土、碎石、砂土組成,局部 含少量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馬路地段表層為瀝青路面。-2素填土:稍濕,松散,主要由粘性土、砂土組成,含植物根系。2、第四系全新統渾河高漫灘及古河道沖積層(Q42al) T-3粉質粘土:黃褐色,局部下部為灰色粉質粘土,稍有光澤, 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無搖震反

5、應,可塑。-5-2細砂:灰褐色,局部黃褐色,潮濕,稍密,頂部稍密,石英- 長石質,亞圓形,均粒結構,顆粒級配差。(3)-6-2中砂:黃褐色,潮濕,稍密,石英-長石質,亞圓形,混粒結 構,顆粒級配一般,含少量礫石。 -7-4粗砂:黃褐色,飽和,密實,石英-長石質,亞圓形,混粒結 構,顆粒級配一般,含少量礫石,局部含礫砂夾層。 -9-3圓礫:潮濕、水下飽和,中密,主要由泥巖、砂巖、花崗巖 等組成,亞圓形,混粒結構,一般粒徑2-20mm,顆粒最大粒徑40mm, 顆粒呈微風化狀,顆粒成分復雜,一般為泥巖、砂巖、花崗巖等,堅 硬,顆粒級配好,中粗砂填充,局部含卵石、礫砂夾層。 -9-4圓礫:飽和,密實,

6、主要由泥巖、砂巖、花崗巖等組成,亞 圓形,混粒結構,一般粒徑2-20mm,顆粒最大粒徑90mm,顆粒呈微 風化狀,顆粒成分復雜,一般為泥巖、砂巖、花崗巖等,堅硬,顆粒 級配好,中粗砂填充,局部含礫砂、卵石夾層。3、第四系全新統渾河新扇沖洪積層(Q41al+pl) T-3粉質粘土:黃褐色,稍有光澤,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無 搖震反應,可塑,呈透鏡體形式分布。(3)-6-3中砂:黃褐色,潮濕,中密,石英-長石質,亞圓形,混粒結 構,顆粒級配一般,含少量礫石。 -7-4粗砂:黃褐色,飽和,密實,石英-長石質,亞圓形,混粒結 構,顆粒級配一般,含少量礫石、卵石,局部礫石含量較高。 -8-4礫砂:黃褐色

7、,飽和,密實,石英-長石質,亞圓形,混粒結 構,顆粒級配較好,中粗砂填充,礫石含量不穩定,局部含粗砂、圓 礫夾層。 -9-4圓礫:飽和,密實,主要由泥巖、砂巖、花崗巖等組成,亞 圓形,混粒結構,一般粒徑2-20mm,顆粒最大粒徑90mm,顆粒呈微 風化狀,顆粒成分復雜,一般為泥巖、砂巖、花崗巖等,堅硬,顆粒 級配好,中粗砂填充,局部含礫砂、卵石夾層。4、第四系上更新統渾河老扇沖洪積層(Q32al+pl) T-3粉質粘土:黃褐色,稍有光澤,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無 搖震反應,可塑,呈透鏡體形式分布。 -7-4粗砂:黃褐色,飽和,密實,石英-長石質,亞圓形,混粒結 構,含少量礫石,顆粒級配一般,局

8、部有礫砂夾層。 -8-4礫砂:黃褐色,飽和,密實,石英-長石質,亞圓形,混粒結 構,顆粒級配較好,中粗砂填充,局部含圓礫夾層。 -9-4圓礫:飽和,密實,主要由泥巖、砂巖、花崗巖等組成,亞 圓形,混粒結構,一般粒徑2-20mm,顆粒最大粒徑90mm,顆粒呈微 風化狀,顆粒成分復雜,一般為泥巖、砂巖、花崗巖等,堅硬,顆粒 級配好,中粗砂填充,局部含礫砂、卵石夾層。5、第四系中更新統洪積冰水沉積層(Q2plHgl)-7-4粗砂:黃褐色,飽和,密實,石英-長石質,亞圓形,混粒結 構,顆粒級配較好,中粗砂填充,含少量礫石,局部含礫砂夾層。場地水文地質條件1. 區域地下水賦存情況據地下水的賦存條件、水理

9、性質、水力性質和含水層結構特征, 本區段地下水屬松散巖類孔隙潛水。本區段全新統含水層水量豐富, 是工業、城市生活飲用水的主要開采層。2. 地下水補、逕、排條件沈陽地區渾河扇地的地下水補給途徑為大氣降水入滲、河流側 向垂向入滲及水田回滲補給,地下水水位年內變幅約2m,年內地下 水位高值出現在九月至年末,低值出現在年初。地下水的排泄主要為 人工開采和向下游逕流排泄。工作區地下水逕流條件良好。主要含水 層滲透性強,逕流通暢。3. 含水層及隔水層本段場地含水層巖性以礫砂、圓礫層為主,含水層厚度32m,勘察期間測得地下水位標高約為(埋深約)。含水層下部的隔水層主要為礫砂(充填粘性土)、含粘土圓礫 層,該

10、層結構密實并含大量粘性土,滲透性較差視為其上不含水層的 隔水層。4. 地下水水質及環境土對建筑材料的腐蝕性根據沿線所取土樣的易溶鹽含量分析結果,環境土對混凝土結 構具有弱腐蝕,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具微腐蝕。5. 抗浮水位根據勘察報告,本區間抗浮水位標高取。巖土工程分析與評價1. 場地地震效應評價:根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01,本場地抗震設 防烈度為7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反應譜特征周期Tg為。 勘察場地的飽和砂土層在地震烈度為七度時,判定為不液化土層,場 地為對建筑抗震一般地段。根據波速測試結果,表明場地類別為Il類。2. 圍巖穩定性分析:經過本次巖土工程勘察,初

11、步查明了場地 的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確認場地地層分布較均勻,無不良地質 作用和地質災害,場地較穩定。3. 場地標準凍結深度為。4. 地基土的分析與評價:場地雜填土不宜做天然地基,其余各 土層均可做天然地基。三、降水試驗目的:本次降水試驗為了保證豎井的開挖,開挖架立格柵過程中不發生 井身由于地下水而引起的坍塌事故。所以進行降水施工,降低地下水 水位,防止坍塌事故發生,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本次降水試驗選擇在1#豎井區域內試驗,1#豎井距離渾河最近, 水資源相對其他施工作業面較為豐富,選擇1#豎井進行降水試驗具 有代表性,證明降水設計是否可靠可行。四、水井分布情況:根據沈陽市地鐵九號線工程曹仲站

12、沈蘇西路站區間土建工程 降水設計及施工方案(遼寧地質工程勘察施工集團勘察研究院編 制)、勘察資料、現場施工場地條件、地下管線情況、現場構筑物、 結構底板標高及主體結構施工順序,將本工程劃分為6個降水單元, 分別進行降水計算、設計。具體參數如下表所示:各部位結構板底標高統、降深計表位置里程水位標高(ITl)結構底標高(m)基底水位最小降深(m)AB段DK14+592K14+780BC段K14+780K14+906CD段K14+906K15+148DE段K15+148K15+356EF段K15+356K15+579CDG段出入線段降水設計技術參數表位置里程編號降水井數量井深(m)泵量(m3h)AB

13、段DK14+592 K14+780JS-I (ab)JS-40 (ab)353380BC段K14+780K14+906JS-I (be)JS-34 (be)323680CD段K14+906K15+148JS-I (Cd)JS-42 (Cd)3740100DE段K15+148K15+356JS-I (de)JS-50 (de)503680EF段K15+356K15+579JS-I (ef)JS-42 (ef)383080CDG段出入段線JS-I (Cdg)JS-33 (Cdg)332880總計共計225眼降水井,總進尺深度7651米五、現場群井抽水試驗1、單井抽水試驗排水管道形成后分別對降水井進

14、行了單井抽水試驗,試驗時間從2015 年12月22日至2015年12月29日對已完成1#豎井附近區域內的14 口降水井進行單井抽水試驗。在選擇潛水泵型號上采用型號對降水井 進行試抽,最終選用型潛水泵進行單井抽水作業。單井抽水基本在2 4個小時降至1921m (最大深降23米)趨于穩定,水位變化幅度在 之間;停抽后水位回滲在前20min回升5Iom, 30Omin后水位基本 回升至靜止水位。經過標定單井涌水量在23m3h之間。2、群井抽水試驗本次群井抽水試驗同時啟動內的1#豎井14 口降水井,并時刻觀 測觀測井水位。根據設計要求、降水井間距及前期降水井單井抽水試 驗情況,本次降水泵選用250QJ125-32-18型號的深井潛水泵。考慮 到微承壓水含水層為粉土、粉砂,顆粒細小,為保證反濾層功效結合 降水需求,將14 口降水井水泵下至27m30m之間進行抽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