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摘要:本文通過大量研究生論文的評閱分數和各項指標分數,來確定論文質量,總體水平,各方面特征以及研究生的各個方面的能力。對于問題一,先計算各年開選題的總平均分,總標準差,并統計了各年較優秀的論文比例,做出各年論文分數穩定的總評價。然后對每個學科統計了詳細的開選題平均分,發現無規律性;接著對所有論文在選題和開題的具體指標上所得的分數進行統計,發現選題七成以上是兼有理論和實際價值的,并且絕大多數文章在開題的各項指標上獲得了較好的評價。對于問題二,統計每一年的每一個評分指標的平均分和總評的平均分,發現總評分數穩定,在閱讀文獻量論文,體現作者科研能力,學風寫作能力方面有所下降。根據所有論文的總評平均分從
2、高到低排序,再等分成十組,分別用matlab擬合出7個指標和總評平均分的函數,(即組數與分數的函數),得出結論:權重大的指標決定了總評的高低,與實際相符,函數圖像最平穩的說明最無關緊要。對于問題三,引入層次分析法,建立模型,根據自己的理解確定判斷矩陣,并通過ahp軟件得出各個指標的權重,通過比較計算所得權重與實際給出權重,發現差別比較大,顧得出開選題與論文得分之間無明顯相關性。對于問題四,評價畢業前后的得分,先計算前后的分差,發現復查分數普遍偏低,再進行與問題二進行相同處理程序。對各個指標分析,再分組進行擬合得出結論:分數是客觀合理的。對于問題五,具體分析復查分數偏低的原因,發現第三、四兩個指
3、標分差最大。我們建議降低指標四在總分的權重,增加第五、六兩項的權重,應更加重視論文理論知識和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一 問題重述本題要求建立合理的研究生論文質量評價體系,對碩士生的招生質量、論文質量等進行綜合評價。同時,通過一系列的量化手段,分析研究生招生環節存在的問題,為后面的政策制定提供參考。以下是題目所給出的信息: 2006-2008 年碩士生論文抽查表;2006-2008 年碩士論文復審抽查表。 根據題目提供的數據,我們需要進行的工作是: 問題一:對2006-2008 碩士論文的選題與開題進行總體評價,包括各專業的評價和各年的總體評價; 問題二:對2006-2008 碩士論文評分進行評價,同
4、樣需要包括各專業和各年的總評; 問題三:對各專業、各年碩士論文選題開題與論文得分之間的相關性進行分析, 并從中總結出一定的規律; 問題四:對2006-2008 論文復審(畢業后的重新評閱)的評價,包括各專業和各年的總體評價; 問題五:對碩士畢業前后論文的評分結果進行分析,從中得出一些結論,并在此結論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建議。二 模型的假設與符號說明2.1模型假設1.當年抽查的碩士生論文能夠充分代表當屆碩士生論文質量 2.表一表二的數據客觀真實,可認為是論文的本質屬性 3.在現有的體系下,論文的評審是客觀、公正的 4.對各專業、各年碩士論文選題開題與論文得分之間的相關性分析需滿足線性回歸分析的條件
5、。5.論文選題和開題的量化允許存在合理的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6.在數據計算過程中,假設誤差在合理范圍之內且對數據結果的影響可以忽略。2.2符號說明符號說明符號說明xt選題a1論文選題kt1論文難度a2文獻綜述kt2論文工作量a3論文難度和工作量kt3研究方案可行性 a4發表論文/獲獎kt4文獻資料和課題的了解程度 a5體現理論/專業知識kt5選題報告中綜合表達能力 a6開眼能力kt6論文選題報告的總體評價 a7學風寫作能力ci一致性指標w權向量ri隨機性一致性指標cr一致性比率表1三 問題分析根據題目的5個問題,我們處理的方法大致分兩種:一是對研究生論文的選題,開題,評分以及復審進行詳細統計,
6、并進行具體的評價;二是分析開題選題與論文得分,研究生畢業前后論文的評分結果進行分析,得出他們之間的聯系或規律,進而給出合理的建議與評價。我們認為,求解問題1,5只要對附表數據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評價,包括對各個指標的分析統計;求解問題2,4,不僅需要對附表數據進行分析和評價,還要對數據進行擬合,檢驗數據是否合理;求解問題3,我們引入層次分析法,計算選題和開題各個指標對于得分的權重,并檢驗他們是否有較為明顯的相關性。 四 模型建立與求解4.1問題一4.1.1各年開選題總體分析: 通過計算附表一里開選題的總平均分和標準差:選題平均開題平均選題標準差開題標準差06年2.561.620.690.51 07
7、年2.671.610.610.5208年2.61.610.640.5表二得到各年的分數總體相差不大,并且分數均無明顯波動,三年情況相近;下面我們來看下各年的開選題較好的論文(標準:選題得3分且開題總分小于9)的個數:06年93篇,07年139篇,08年115篇,算成比例如下:表三可見07年比例最高,07年開選題質量較高。我們對論文的數量做了統計:表四06至08年各個學科的論文數量沒有規律性,三年內各個學科論文數量大體一致。4.1.2開選題的各項指標分析我們選了06年分析了各個學科的開選題情況:表五得出結論,06年各個學科開題得分穩定在1.5到1.75之間,選題得分穩定在2.25到2.75之間,
8、各個學科之間無明顯差別,0708年我們認為情況也是類似的。我們分別就xt、kt1-6 在當年論文總數中所占的篇數進行統計,得到每年所有論文在不同指標中的分布,通過分析06、07、08 年得數據, 我們得出:三年中絕大部分的論文分布在各項指標的第一二檔中。下表給出三年分布情況。06年開題檔次kt1kt2kt3kt4kt5kt6xt17510114516219920449230227622420217417169308134225907年開題檔次110912119927826023142238537328320922224678300127121737408年開題檔次184104183222249
9、2464323743532682252062109630171132319表六綜合07、08 年得數據,我們認定開題指標中的第三、第四檔次論文對總體評價的影響不大,為減小統計工作量,可以省略對三四檔論文的分析。同時,這樣得出的總體評價仍然能準確的反映當年論文質量。下面我們把以上主要數據制成柱狀圖:表七進一步分析發現,06-08年中各項指標下每一檔次論文比例沒有明顯的變化,說明三年中論文總體水平大致相同,可以看出七成以上論文難度和工作量基本適中,選題七成以上既具有理論意義也有實際價值,絕大部分論文是可行的且對文獻了解程度較好。同時我們也覺得初審時專家打分較松,普遍給了高的評價。4.2問題二4.2
10、.1 各年評分的總體評價通過數據分析,我們給出了如下三年所有指標和總成績的變化趨勢的數據表格:表格5:初審時三年結果比較評價中的7個指標a1a2a3a4a5a6a7總評平均分20068.678.5225.4717.278.568.458.5685.4920078.78.5525.5617.368.588.558.6685.9520088.738.5225.7717.428.628.538.6586.27方差20060.80010.77942.03811.74730.74360.79830.95055.356420070.74630.73722.2441.65590.70720.76580.86
11、314.969320080.71730.7231.87021.31120.68590.68610.80794.4814表81, 由表格5可以看出,2006年到2008年碩士論文平均分均有所增長。但07到08年漲幅較小,在平均分有所增長的情況下,a2,a6,a7平均分有所下降。即學生在閱讀文獻量論文體現作者科研能力與學風寫作能力方面的得分有所降低。希望以后的碩士生能注意。2, 總體上論文得分的方差逐年下降,這表明在題目所示標準下,教授打分趨于集中,論文得分差距減小。4.2.2 論文評分的評價打分的數據多且雜,具有隨機性和不確定性,我們把求出所有論文的平均分,用excel進行排序后分成10組,取每
12、一段的平均值做出表格6表格6:指標a1a2a3a4a5a6a7總分z第1組8.368.4924.3716.68.548.298.2282.87第2組8.618.4324.8217.238.258.038.3683.75第3組8.438.3225.0517.228.498.388.3884.25第4組8.758.3725.216.88.628.488.584.72第6組8.648.5525.317.668.448.478.585.55第7組8.628.6325.5517.188.668.488.7185.82第8組8.748.6625.7417.398.638.568.6286.31第10組8.
13、978.6725.7917.768.878.88.7787.62表9將數據導入matlab擬合出最佳函數得如下7條直線:直線 權重 a1:y=0.047x+8.4033 10a2:y=0.027x+8.3573 10a3:y=0.1585x+24.4833 30a4:y=0.1028x+16.6787 20a5:y=0.0419x+8.3447 10a6:y=0.0568x+8.1373 10a7:y=0.0493x+8.2447 10az(總分):y=0.4810x+82.6567 下面是擬合出的8組曲線: y軸:分數 x軸:人數區間圖1圖2標注:紅色:a1,黑色:a2;藍色 a5;綠色:a
14、6;黃色:a7;圖1中,我們把權重大的a3與a4和平均總分放一起比較,可以看出a3,a4的斜率與az的斜率很接近,決定了直線的主要走勢, 這與實際相符;圖2中,紅色:a1,黑色:a2;藍色 a5;綠色:a6;黃色:a7;由圖可以看出 a2相較其他3條直線斜率較小,由y軸實際意義可知a2分數差距較小,說明a2不是專家用來評價論文的重點。專家傾向于用a1,a3,a4,a5,a6,a7評價。4.3問題三4.3.1建立層次分析法1.給出以下層次模型:圖3選題下分xt和選題報告總評,而開題下分6個原有的指標kt1至kt6。2.給出判斷矩陣,判斷矩陣是由我們根據自己的理解給出不同指標的重要性,而賦予不同的
15、值,寫入yaahp軟件計算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最大特征根,一致性指標ci,隨即一致性指標ri,一致性比率cr(ci=(-n)/(n-1) cr=ci/ri):(1) 論文質量 判斷ci:0.0000; cr:0.0000;max:2.0000論文質量選題開題w選題1.00001/70.2315開題71.00000.7685-(2) 選題 判斷ci:0.0000; cr: 0.0000; max:2.0000選題 選題報告總評wi 1.00006 0.7311選題報告總評1/6 1.0000 0.2689-(3) 開題 判斷ci:0.0142; cr: 0.0115; max:6.0895開題論文
16、難度選題報告總評 論文工作量 可行性 文獻課題了解 表達能力 wi論文難度1.0000 1/5 1.0000 1/5 1/4 1/3 0.1019選題報告總評 5 1.0000 5 5 4 4 0.2863論文工作量 1.0000 1/5 1.0000 1/5 1.0000 1/3 0.1126可行性 5 1/5 5 1.00001.0000 1.0000 0.1796文獻課題了解4 1/4 1.00001.00001.0000 1.0000 0.1571表達能力 3 1/4 3 1.00001.0000 1.0000 0.1625表10標度方法解釋:標度 含義1 兩個因素相比,具有同樣重要性
17、3 兩個因素相比,一個因素比另一個稍微重要5 兩個因素相比,一個因素比另一個明顯重要7 兩個因素相比,一個因素比另一個強烈重要9 兩個因素相比,一個因素比另一個極端重要2,4,6,8 上述兩相鄰判斷的中值通過判斷ci與cr均小于0.1。3.計算各項指標權重:最終結果-備選方案 權重 0.1692選題報告總評 0.2823論文難度 0.0783論文工作量 0.0865可行性 0.1380文獻課題了解 0.1208表達能力 0.1249表11權重和為1。得出7項權重:xt為0.1692,選題報告總評為0.2823,論文難度為0.0783,論文工作量為0.0865,可行性為0.1380,文獻課題了解
18、0.1208,表達能力為0.1249。開題和選題對論文的分數的權重分別為0.7685和0.2315,得出關系式為z=0.2315x+0.7685y。通過比較開題的各項指標與論文評分的各項指標,發現有許多不一樣的指標。通過層次分析法得出權重選題為0.4515,論文難度和工作量為0.1648,文獻課題了解0.1208,表達能力為0.1249;與評分標準中的權重選題占0.1,難度與工作量占0.3,文獻方面占0.1,寫作表達占0.1,有較大區別,特別是選題差別巨大,于是得出結論開選題與論文評分并沒有清晰的相關性。項目計算權重評分表中權重選題0.45150.1論文難度和工作量0.16840.3文獻方面0
19、.12080.1寫作表達0.12490.1表124.4問題四4.4.1各年論文評分評價(復審)評價中的7個指標1234567總分平均分20068.328.0324.2316.168.298.28.1981.4320078.298.1924.4416.278.48.358.3682.5320088.38.1524.516.438.358.318.2881.94方差20060.810.82.412.720.710.780.746.5420070.750.822.632.650.70.780.755.6320080.760.742.172.230.760.770.824.32表13(1) 由表說明,
20、復審后評分與初審很類似,同樣是平均分逐年增加,但a2,a5,a6逐年減少,說明評分還是有一定標準和公正性的。(2) 統計結果顯示,論文得分的方差逐年下降,這表明在題目所示標準下,教授打分趨于集中,論文得分差距減小成為這幾年評分趨勢。(3) 綜上所述,在相同的評分體系下,評分趨勢大體相同。各專業評分的總體評價表14畢業前后雖然分數有差異,但總體趨勢基本相同,也再次肯定了評分系統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我們也發現,復審所得的分數普遍偏低。4.4.2評審分數的評價:與第2題相似,我們把復審數據分成10組,模擬出曲線: 直線 權重a1:y1=0.04848x+8.2973 10 a2:y2=0.0128x+
21、8.0607 10a3:y3=0.0622x+24.0540 30a4:y4=0.0169x+16.1980 20 a5:y5=0.0173x+8.2520 10a6:y6=0.0212x+8.1713 10 a7:y7=0.0121x+8,2133 10az:yz=0.6488x+79.4273用matlab做出曲線,同樣是將權重相近的放在一起比較圖4標注; a1:紅色 a2:藍色 a5:黃色 a6:綠色 a7:黑色圖5標注:黑色:總分線 藍色:a3 紅色:a4由2張圖可知:結合方程a1-a7,a3、a4的斜率與az的斜率很接近。而相比于由初審論文評分擬合的曲線,由復審分數得出的方程中a5,
22、a6,a7的斜率較小且值較為接近;這一點與附件一表3中所定的權值(a1=10,a2=10,a3=30,a4=20,a5=10,a6=10,a7=10)符合的較好,沒有出現初審中出現的不合理情況。4.5問題五4.5.1畢業前后論文評分結果比較通過統計附件一初審數據和附件二的復查數據,得出三年的綜合評價5個等級的具體情況,并作出如圖:表15我得出如下結論:復查論文的“良好”和“一般”等級里比例明顯比初審要高,而“優秀”的比例明顯下降,即復審分數普遍較低,這說明復審的審查要求相對較高,導致許多初審里的優秀論文變成良好等級的論文。下面具體分析各個指標的差異:在4.4.1中給出分差柱狀圖,為確定各個學科
23、的平均分是準確的,去掉論文篇數少的學科(4.1.1中查看),得到:8,12,13,16,18,19,21,22號學科(不少于20篇),再分別分析前后各個指標的對比:指標a1a2a3a4a5a6a7初審8.72 8.50 25.64 17.29 8.56 8.53 8.61 復審8.368.0924.4316.258.328.38.3表16做出分差圖:表17可見第三四兩項指標差距最大,他們分別是論文難度和工作量、發表學術論文及獲獎,當然他們的權重也最大。我有以下建議:1. 我認為是否獲獎占的權重過大,應改為10%較合理。2. 增加a5、a6即體現理論知識和科研能力的權重才更合理。五 模型的結果分
24、析1. 開選題的分數形式過于簡單且均為整數,在具體評價過程中往往不能很好的度量物質的屬性,于是出現了4.1.2中開選題檔次的統計中,幾乎所有論文都集中在一二檔次中,有點不合理。因此在非人為操作時,建議將權值定為小數。2. 我們對第三題的判斷矩陣進行靈敏度分析:(1)我們將選題與開題的比值改為1/6,其余不改,得到如下結果:z=0.269x+0.731y;(2)再將開題與選題的比值改為1/8,其余不改,得到如下結果:0.198x+0.802y;發現改變程度較大,說明準則層對目標層影響很大。(3)我們再將開題下6個模塊判斷矩陣的比值全部增加1,即增加重要性,同等重要的則不改變比值,得到如下結果:備
25、選方案 權重 0.1692選題報告總評 0.3122論文難度 0.0659論文工作量 0.0753可行性 0.1372文獻課題了解 0.1161表達能力 0.1241表18與4.3.1的結果比較,差距并不大,說明此模型是合理且穩定的。六模型的優缺點分析1.對于問題1、5的數據統計分析,即分各年也分各個專業和各個指標,內容詳細合理,具體全面,可以說明論文的各個方面的好壞,也可以由此總結出總體的情況。2.對于第2、4題的擬合,運用matla軟件計算,能夠較合理直觀地表達出各個指標對于總分的影響。3.對于第3題層次分析法,合理地建立模型并計算出了權重,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利于我們分析。4由于忽略了些
26、許數據,可能會影響結果的準確性。5.對于問題3最后沒有進行擬合與檢驗,還有待改進。參考文獻:1.百度文庫 貢獻者: suyechina 初試鋒芒 二級 題目:研究生論文質量評價 附錄:1. 圖一圖二的matla代碼 a=1 1;1 2;1 3;1 4; 1 5; 1 6;1 7;1 8;1 9;1 10;>> y=8.36;8.61;8.43;8.75;8.72;8.64;8.62;8.74;8.78;8.97;>> theta=ay;>> theta(1)ans = 8.4033>> theta(2)ans =0.0470>> a=
27、1 1;1 2;1 3; 1 4;1 5;1 6;1 7;1 8;1 9;1 10;>> y=8.49;8.43;8.32;8.37;8.47;8.55;8.63;8.66;8.47;8.67;>> theta=ay;>> theta(1)ans = 8.3573>> theta(2)ans = 0.0270>> a=1 1;1 2;1 3; 1 4;1 5;1 6;1 7;1 8;1 9;1 10;>> y=24.37;24.82;25.05;25.2;25.6;25.3;25.55;25.74;26.13;25.79;
28、>> theta=ay;>> theta(1)ans = 24.4833>> theta(2)ans = 0.1585>> a=1 1;1 2;1 3; 1 4;1 5;1 6;1 7;1 8;1 9;1 10;>> y=16.6;17.23;17.22;16.8;16.84;17.66;17.18;17.39;17.76;17.76;>> theta=ay;>> theta(1)ans = 16.6787>> theta(2)ans = 0.1028>> a=1 1;1 2;1 3;
29、1 4;1 5;1 6;1 7;1 8;1 9;1 10;>> y=16.6;17.23;17.22;16.8;16.84;17.66;17.18;17.39;17.76;17.76;>> theta=ay;>> theta(1)ans = 16.6787>> theta(2)ans = 0.1028> a=1 1;1 2;1 3; 1 4;1 5;1 6;1 7;1 8;1 9;1 10;>> y=8.29;8.03;8.38;8.48;8.43;8.47;8.48;8.56;8.58;8.8;>> theta=ay;>> theta(1)ans = 8.1373>> theta(2)ans = 0.0568> a=1 1;1 2;1 3; 1 4;1 5;1 6;1 7;1 8;1 9;1 10;>> y=8.22;8.36;8.38;8.5;8.54;8.5;8.71;8.62;8.56;8.77;>> theta=ay;>> theta(1)ans = 8.2447>> theta(2)ans = 0.0493>> a=1 1;1 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福建寧德部分達標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冊期中聯合考試數學試題
- 電氣系統故障維修現場風險評估考核試卷
- 互聯網保險平臺用戶行為數據挖掘與分析考核試卷
- 員工安全意識評估考核試卷
- 部編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師長情誼單元測試1
- 2025年中國NE-NE激光血管內照射儀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FR螺紋果盆數據監測報告
- 2025年中國CD光碟名片卡數據監測報告
- 2025年中國3-氨基丁酸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鞋服材料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GB/T 44351-2024退化林修復技術規程
- 中建EPC項目勞務分包合同示范文本
- 高考語文復習:各模塊思維導圖、例題
- 山東省濟寧市(2024年-2025年小學四年級語文)統編版期末考試((上下)學期)試卷及答案
- DL∕T 1901-2018 水電站大壩運行安全應急預案編制導則
- DL∕T 1076-2017 火力發電廠化學調試導則
- DB6101-T 3186-2024 物業服務評價技術規范
- 抖音紅娘話術
- 創設生活化教學與情境模擬
- 砂石料供應、運輸、售后服務方案
- 2023年安徽省公務員《申論》試題及答案解析(C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