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強化、懲罰、消退_第1頁
行為強化、懲罰、消退_第2頁
行為強化、懲罰、消退_第3頁
行為強化、懲罰、消退_第4頁
行為強化、懲罰、消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無條件強化與條件性強化o無條件強化(原始強化)o無條件強化物o無條件懲罰物o條件性強化(次級強化)o條件強化物o概括性強化物(代幣)o強化價值巨大、強化價值長久連續強化與間歇強化o連續強化o在行為獲得階段進行o間歇強化(部分強化)o在行為鞏固階段使用第二節 強化物的類型與選擇o一、消費型強化物o二、社會性強化物o三、活動性強化物o四、反饋性強化物o五、強化物的選擇o 活動觀察、事件調查第三節 強化的程序及特點有效運用正強化的原則o正確選擇目標行為o正確選擇強化物o正確實施正強化o 爭取配合o 及時強化o 提出具體要求o 物質結合精神獎勵o 少量、控制o 強化后勿批評和要求有效運用負強化原則o優

2、先選擇回避o使用回避前,需借助逃避建立目標行為o使用強力強化物o慎重使用o結合正強化第六章第六章 懲罰懲罰 強化與懲罰的功能關系未來的行為行為的結果刺激物的出現刺激物的移除未來行為被加強正強化負強化未來行為被削弱正懲罰負懲罰第二節 懲罰物的分類與選擇o一、體罰o二、斥責o三、矯枉過正o 過度補償o 積極練習o四、體力勞動o五、懲罰物的選擇第三節第三節 懲罰的特點與影響因素懲罰的特點與影響因素o一、懲罰的特點o1.立即性o2.情境性o3.復原性第三節第三節 懲罰的特點與影響因素懲罰的特點與影響因素o二、影響懲罰效果的因素二、影響懲罰效果的因素 o1 1一致性一致性o2 2延緩性延緩性 o3 3連

3、續性連續性 o4 4變化性變化性o5. 5. 時機時機o6. 6. 機體的先前狀態機體的先前狀態o7. 7. 對替代行為的強化對替代行為的強化第四節 正懲罰的使用o一、正懲罰的副作用o不良情緒和攻擊行為o逃避和回避情境o模仿懲罰o懲罰成癮o懲罰升級o施罰者的心理困擾二、正懲罰的誤用o懲罰良性行為o等同于體罰o孤立使用斥責o延緩實施懲罰o濫用懲罰o懲罰過于輕微三、正懲罰的有效運用三、正懲罰的有效運用o選擇目標行為o選擇懲罰物o做好懲罰準備o科學實施懲罰o安全結束實施懲罰實施懲罰o及時o平靜o連續o盡早o懲罰不良與強化替代行為結合o懲罰問題行為不能伴有強化o變化o公平第五節第五節 負懲罰的使用負懲

4、罰的使用o一、含義與類型o除去積極刺激o隔離:強化暫停、強化出局o 暫停活動o 暫離情境o反應代價:剝奪部分強化物二、隔離技術的使用o一旦發生問題行為,有一段時間失去了正強化的機會,使問題行為未來發生的可能性減少。從正強化時隔離。o類型:o 1.排斥性隔離:當事者必須離開出現問排斥性隔離:當事者必須離開出現問題行為的場所,到另一個得不到對該問題強題行為的場所,到另一個得不到對該問題強化的環境中。化的環境中。 o 2.非排斥性隔離:當事者可以離開強化非排斥性隔離:當事者可以離開強化活動或相互作用,但同時仍然留在相應的場活動或相互作用,但同時仍然留在相應的場所內,他的存在不會打擾環境中的其他人。所

5、內,他的存在不會打擾環境中的其他人。 3用隔離同時進行強化用隔離同時進行強化o隔離可以減少問題行為隔離可以減少問題行為 o在使用隔離時,應使用差別強化。在使用隔離時,應使用差別強化。 o差別強化增加替代行為而取代問題行為。差別強化增加替代行為而取代問題行為。o如沒有差別強化,問題行為會出現單純減少,如沒有差別強化,問題行為會出現單純減少,結束程序后會重復出現。結束程序后會重復出現。隔離的特點o特點:適合與不適合、有效性o適合:適合:o 由社會性的或有形的正性強化物維持的問由社會性的或有形的正性強化物維持的問題行為;題行為;o 環境必須包括正性強化活動或相互作用。環境必須包括正性強化活動或相互作

6、用。 o不適合:不適合:o 負性強化或感官刺激(自動強化)維持的負性強化或感官刺激(自動強化)維持的問題行為。問題行為。 隔離的步驟o選擇無聊的地方做隔離室o向孩子講解隔離法,等待目標行為出現o問題行為發生后,立即隔離o設置隔離時間,注意隔離時間長短o期間再出現問題行為再短時延長期間再出現問題行為再短時延長 o(問題行為不能在隔離結束時再出現,否則(問題行為不能在隔離結束時再出現,否則會強化問題行為)會強化問題行為)o隔離結束后,解釋原因隔離的有效運用o負強化和自動化強化不適用隔離o考慮隔離的可行性: o 代理人有能力成功實施程序,物理環境有代理人有能力成功實施程序,物理環境有助于程序實施,隔

7、離才可行;有無合適的房助于程序實施,隔離才可行;有無合適的房間或區域供罰時隔離。間或區域供罰時隔離。o被隔離不能接觸強化物,保證絕對安全:o 考慮隔離房間內設施的安全性;考慮隔離房間內設施的安全性;o 在觀察期間防止自傷。在觀察期間防止自傷。隔離的有效運用o必須防止在罰時未結束之前從禁閉室離開。必須防止在罰時未結束之前從禁閉室離開。 避免爭斗,否則會起強化作用,減弱效果。避免爭斗,否則會起強化作用,減弱效果。 家長不能防止孩子從隔離逃脫或避免強化家長不能防止孩子從隔離逃脫或避免強化的爭斗,不能使用隔離。的爭斗,不能使用隔離。o保證沒有社會互動保證沒有社會互動o必須平靜,沒有任何情緒反應;必須平

8、靜,沒有任何情緒反應; o不能對當事人有社會性的相互作用。不能對當事人有社會性的相互作用。隔離的有效運用隔離的有效運用o隔離時限5分鐘左右(1-10分鐘)。o實施者必須了解特征和操作o 確定程序在具體的治療環境中是可以接確定程序在具體的治療環境中是可以接受的;受的;o 家長必須接受才能實施隔離。家長必須接受才能實施隔離。案例案例1o有一個家庭的有一個家庭的3 3個孩子,分別是個孩子,分別是4 4歲、歲、5 5歲和歲和6 6歲,他們經常在一起玩。當其中的一個如芳歲,他們經常在一起玩。當其中的一個如芳芳,達不到自己的目的或別的孩子玩她最喜芳,達不到自己的目的或別的孩子玩她最喜歡的玩具時,她就會大發

9、脾氣。她又哭又鬧,歡的玩具時,她就會大發脾氣。她又哭又鬧,命令別的孩子照她說的做或者拿回她的玩具,命令別的孩子照她說的做或者拿回她的玩具,有的時候會因此把玩具亂扔。結果是要么達有的時候會因此把玩具亂扔。結果是要么達到目的,要么是父母出面解決爭端,孩子們到目的,要么是父母出面解決爭端,孩子們才能繼續玩。試述你如何教芳芳的父母使用才能繼續玩。試述你如何教芳芳的父母使用罰時出局?罰時出局?案例案例1解答解答o當芳芳采取問題行為時,她的父母要走到她當芳芳采取問題行為時,她的父母要走到她面前跟她平靜地說面前跟她平靜地說“芳芳,因為你哭鬧還扔芳芳,因為你哭鬧還扔東西,所以你必須坐在這張椅子上東西,所以你必

10、須坐在這張椅子上”,并指,并指著另一個房間的椅子,然后用手拉著芳芳走著另一個房間的椅子,然后用手拉著芳芳走到椅子邊并遠離她的姐妹。到椅子邊并遠離她的姐妹。o她的父母要讓她坐在椅子上,自己則站在一她的父母要讓她坐在椅子上,自己則站在一旁,但不理睬她。旁,但不理睬她。案例案例1解答解答o家長故意不理睬芳芳任何進一步的搗亂、哭家長故意不理睬芳芳任何進一步的搗亂、哭鬧或爭辯。鬧或爭辯。o兩分鐘后,如果芳芳能夠安靜下來,家長會兩分鐘后,如果芳芳能夠安靜下來,家長會讓她回去玩。讓她回去玩。o每當芳芳和她的姐妹兄弟一起玩的時候,家每當芳芳和她的姐妹兄弟一起玩的時候,家長應該定時地過去看看,夸他們幾句。長應該

11、定時地過去看看,夸他們幾句。案例案例1解答解答o另一種選擇:家長也可以用警告進行隔離。另一種選擇:家長也可以用警告進行隔離。o家長會說:家長會說:“芳芳,如果你再哭鬧,就不得芳芳,如果你再哭鬧,就不得不坐到隔離席上。不坐到隔離席上。”o如果芳芳馬上不哭了,就可以免于處罰。如果芳芳馬上不哭了,就可以免于處罰。o如果不聽,就按照上述辦法實施隔離。如果不聽,就按照上述辦法實施隔離。案例案例2o麗麗患有精神發育障礙癥,和麗麗患有精神發育障礙癥,和12個孩子一起在特個孩子一起在特殊教育班上課。有老師和起助手對這些學生進行小殊教育班上課。有老師和起助手對這些學生進行小組的一對一的教學進程管理。麗麗的問題是

12、攻擊行組的一對一的教學進程管理。麗麗的問題是攻擊行為:拽別的頭發。為:拽別的頭發。o你被老師請來做咨詢。你經過在教室里的幾天觀察,你被老師請來做咨詢。你經過在教室里的幾天觀察,注意到老師和助手很少表揚學生或提供其他形式的注意到老師和助手很少表揚學生或提供其他形式的強化,每次麗麗犯錯都受到訓斥并被罰坐在一張椅強化,每次麗麗犯錯都受到訓斥并被罰坐在一張椅子上,但這沒有減少拽頭發的行為。子上,但這沒有減少拽頭發的行為。o你將給老師的指導,使教室平常的情境增強強化行你將給老師的指導,使教室平常的情境增強強化行為。并講述在此基礎上老師如何對麗麗的攻擊行為為。并講述在此基礎上老師如何對麗麗的攻擊行為實施差

13、別強化和隔離?實施差別強化和隔離?案例案例2解答解答o對麗麗使用隔離,事發現場必須得到強化。對麗麗使用隔離,事發現場必須得到強化。o要做到這一點,當學生著手完成任務,注意要做到這一點,當學生著手完成任務,注意聽講和正確答出練習題時,老師應當給予表聽講和正確答出練習題時,老師應當給予表揚。揚。o老師還可以偶爾使用強化物如貼畫,小飾品老師還可以偶爾使用強化物如貼畫,小飾品或食品等。或食品等。案例案例2解答解答o一旦經常給予表揚和別的強化物后,老師就可一旦經常給予表揚和別的強化物后,老師就可以實施隔離了。以實施隔離了。o當麗麗攻擊同學時,老師會說,當麗麗攻擊同學時,老師會說,“不準拽頭不準拽頭發發”

14、,把他帶到教室外,讓他坐在椅子上。,把他帶到教室外,讓他坐在椅子上。o老師讓麗麗在椅子上待著但不與他有相互作用,老師讓麗麗在椅子上待著但不與他有相互作用,別的同學會繼續上課并得到表揚和強化。別的同學會繼續上課并得到表揚和強化。o兩分鐘后,老師會允許麗麗重新上課并繼續得兩分鐘后,老師會允許麗麗重新上課并繼續得到正強化物。到正強化物。 案例案例3o瑪麗才瑪麗才5 5歲,她形成的一種問題行為是不理睬媽媽的要求歲,她形成的一種問題行為是不理睬媽媽的要求繼續玩或看電視。如,當媽媽讓她進來洗手時,她故意繼續玩或看電視。如,當媽媽讓她進來洗手時,她故意不做聲或說不做聲或說“過一會兒過一會兒”,然后繼續蕩秋千

15、。直到媽媽,然后繼續蕩秋千。直到媽媽反復說十幾次后才會按要求去做。為了減少瑪麗的不順反復說十幾次后才會按要求去做。為了減少瑪麗的不順從行為,媽媽指定了一個隔離程序。從行為,媽媽指定了一個隔離程序。o每當瑪麗不服從命令時,她的媽媽就走到她面前,把她每當瑪麗不服從命令時,她的媽媽就走到她面前,把她拉到餐廳里,告訴她因為不聽話她得坐在椅子里。拉到餐廳里,告訴她因為不聽話她得坐在椅子里。o在在2 2分鐘隔離期間,她的媽媽站在旁邊。分鐘隔離期間,她的媽媽站在旁邊。o瑪麗此時抱怨并爭辯,她的媽媽則向她解釋為什么必須瑪麗此時抱怨并爭辯,她的媽媽則向她解釋為什么必須坐在這兒,并警告說如果不安靜點,她會坐更長的

16、時間。坐在這兒,并警告說如果不安靜點,她會坐更長的時間。o這種相互作用會一直持續到隔離結束。這種相互作用會一直持續到隔離結束。 o瑪麗的媽媽這樣實施隔離的問題是什么?要如何改善?瑪麗的媽媽這樣實施隔離的問題是什么?要如何改善?案例案例3解答解答失誤:失誤:o媽媽在對瑪麗隔離期間給予了注意。媽媽在對瑪麗隔離期間給予了注意。 o如果媽媽在她坐在隔離席上時繼續抱怨和爭論,就如果媽媽在她坐在隔離席上時繼續抱怨和爭論,就不是正強化隔離了。不是正強化隔離了。 o如果媽媽在她不服從命令時不給予注意,而在服從如果媽媽在她不服從命令時不給予注意,而在服從命令時給予表揚,效果會更好些。命令時給予表揚,效果會更好些

17、。o如果媽媽在整個隔離期間與她沒有相互作用,她只如果媽媽在整個隔離期間與她沒有相互作用,她只有通過服從才能得到注意,問題行為就會減少而替有通過服從才能得到注意,問題行為就會減少而替代行為(服從)會增加。代行為(服從)會增加。 o與孩子說話是父母實施隔離時的通病。與孩子說話是父母實施隔離時的通病。 o父母應該得到指導:不要在隔離期間與孩子有相互父母應該得到指導:不要在隔離期間與孩子有相互作用。作用。 案例4o小強是一個七年級的學生,他的功課大部分不及格。小強是一個七年級的學生,他的功課大部分不及格。他經常從學校曠課并抱怨說他討厭待在學校里。他經常從學校曠課并抱怨說他討厭待在學校里。o上課的時候,

18、小強采取的問題行為是欺負同學。他上課的時候,小強采取的問題行為是欺負同學。他從他們的桌子上拿走書或本子,還用手戳或掐別人。從他們的桌子上拿走書或本子,還用手戳或掐別人。老師決定使用隔離程序。老師決定使用隔離程序。o每當小強采取問題行為時,老師就讓他在教室外面每當小強采取問題行為時,老師就讓他在教室外面的走廊里坐的走廊里坐1515分鐘。分鐘。o1515分鐘后,老師出去叫他回來。分鐘后,老師出去叫他回來。o盡管這種隔離的程序已經使用了幾周,但問題行為盡管這種隔離的程序已經使用了幾周,但問題行為一直如此。一直如此。 o這種使用隔離的方法有何失誤?這種使用隔離的方法有何失誤? 案例4解答失誤:失誤:o

19、對于對于小強小強來說,教學環境沒有受到強化,他的來說,教學環境沒有受到強化,他的學業很失敗,而且上課時沒有受到厭煩。學業很失敗,而且上課時沒有受到厭煩。o如教室中得不到正強化物,隔離就不是隔離。如教室中得不到正強化物,隔離就不是隔離。 o相反,這種安排使他逃避了討厭情境而負強化相反,這種安排使他逃避了討厭情境而負強化了其問題行為。了其問題行為。 o隔離期間隔離期間小強小強坐在走廊中,可能會接觸到其他坐在走廊中,可能會接觸到其他正強化物,如說與他人說話,從椅子上溜走等,正強化物,如說與他人說話,從椅子上溜走等,這會使隔離比事發現場更受強化。這會使隔離比事發現場更受強化。 三、反應代價的的使用三、

20、反應代價的的使用o當問題行為出現時,拿走一定數目的強化物當問題行為出現時,拿走一定數目的強化物(即刺激物的移除),該問題行為因此減少出(即刺激物的移除),該問題行為因此減少出現或不再出現。現或不再出現。 反應代價程序被政府、執法部門和其他機構廣反應代價程序被政府、執法部門和其他機構廣泛應用。泛應用。o很少單獨使用o與代幣結合三、反應代價的的使用三、反應代價的的使用o2反應代價與差別強化合并使用反應代價與差別強化合并使用o反應代價減少問題行為,同時應該用差別強化增加替反應代價減少問題行為,同時應該用差別強化增加替代行為而取代問題行為。代行為而取代問題行為。o3反應代價、隔離和消退的比較反應代價、

21、隔離和消退的比較 o共同:使問題行為減少共同:使問題行為減少 o區別:區別: o消退:去除以前維持其問題行為后面的強化物。消退:去除以前維持其問題行為后面的強化物。 o反應代價:問題行為后,拿走一定強化物(不是問題反應代價:問題行為后,拿走一定強化物(不是問題行為的強化物)行為的強化物) o隔離:出現問題行為時,失去接近強化物的所有來源。隔離:出現問題行為時,失去接近強化物的所有來源。使用反應代價程序的注意事項使用反應代價程序的注意事項o拿走強化物的拿走強化物的強度與控制,以利于減少問題以利于減少問題行為行為o立即還是延遲失去強化物(因人因境而定)還是延遲失去強化物(因人因境而定) o道德問題

22、:道德問題:不能造成傷害,不能侵犯治療的不能侵犯治療的權利權利o是否可行:必須切合實際,代理人有能力實是否可行:必須切合實際,代理人有能力實施施案例案例5o針對案例針對案例1 1中芳芳的問題行為,試中芳芳的問題行為,試述你如何教芳芳的父母使用反應代述你如何教芳芳的父母使用反應代價?價?案例案例5解答解答o當芳芳出現問題行為時,家長就走到她面前平靜地當芳芳出現問題行為時,家長就走到她面前平靜地說:說:“芳芳,既然你扔玩具還大聲叫,你芳芳,既然你扔玩具還大聲叫,你1 1小時內小時內不能玩你最喜歡的玩具。不能玩你最喜歡的玩具。”然后就拿走玩具放在芳然后就拿走玩具放在芳芳拿不到的地方。芳拿不到的地方。

23、o另一種方法:先警告再實施那個反應代價程序。另一種方法:先警告再實施那個反應代價程序。o家長可以說:家長可以說:“芳芳,不準再叫了,也不準再扔玩芳芳,不準再叫了,也不準再扔玩具了,否則你就不能玩你最喜歡的玩具了。具了,否則你就不能玩你最喜歡的玩具了。”o如果芳芳立刻停止了問題行為,家長應當給予積極如果芳芳立刻停止了問題行為,家長應當給予積極的鼓勵,的鼓勵,“這樣好多了,芳芳,我希望你能保持下這樣好多了,芳芳,我希望你能保持下去去”,并讓孩子們繼續玩。如果芳芳仍然一意孤行,并讓孩子們繼續玩。如果芳芳仍然一意孤行,家長就拿走她最喜歡的玩具。當孩子們和睦相處時,家長就拿走她最喜歡的玩具。當孩子們和睦

24、相處時,家長還要定期地給予表揚。家長還要定期地給予表揚。 案例案例6o萊絲是一位萊絲是一位2525歲的極重度精神障礙患者。他住在一歲的極重度精神障礙患者。他住在一家共同之家,和其他家共同之家,和其他5 5位同樣的精神障礙患者在一位同樣的精神障礙患者在一張桌子上吃飯。張桌子上吃飯。o萊絲經常從別人的盤子里拿東西吃,這讓別人非常萊絲經常從別人的盤子里拿東西吃,這讓別人非常惱火,因此造成了麻煩。惱火,因此造成了麻煩。o工作人員實施了一個反應代價程序以減少偷拿食物工作人員實施了一個反應代價程序以減少偷拿食物的行為。的行為。o每當萊絲拿別人盤子里的東西時,工作人員立刻讓每當萊絲拿別人盤子里的東西時,工作

25、人員立刻讓他離開桌子,他因此失去了還沒吃完的那部分食物。他離開桌子,他因此失去了還沒吃完的那部分食物。o在這個程序實施后,偷食物的次數減少到一周只要在這個程序實施后,偷食物的次數減少到一周只要幾次。這個程序的失誤在哪里?幾次。這個程序的失誤在哪里? 案例案例6解答失誤:解答失誤:o剝奪了萊絲的食物,侵犯了他的權利。雖然剝奪了萊絲的食物,侵犯了他的權利。雖然有效果,但是不道德,不能使用。有效果,但是不道德,不能使用。 o可以使用前提控制。工作人員調整萊絲在餐可以使用前提控制。工作人員調整萊絲在餐桌上的位置,使其行為更加困難。桌上的位置,使其行為更加困難。 o如果問題還存在,可以使用隔離。如果問題

26、還存在,可以使用隔離。o若他偷吃東西,工作人員將其帶離桌子,幾若他偷吃東西,工作人員將其帶離桌子,幾分鐘后再回來。(這樣,有一段時間不能吃分鐘后再回來。(這樣,有一段時間不能吃東西,偷食行為會減少。)(他沒有失去食東西,偷食行為會減少。)(他沒有失去食物,只是問題行為延遲了吃飯的機會。)物,只是問題行為延遲了吃飯的機會。) 懲罰的技巧 o使學生知道自己為何受懲,心服口服。并告之何為良好行為,使他們明確努力方向,樹立改正信心。 o懲罰盡量私下進行。 o不能對學生進行人身攻擊和侮辱其人格。學生最怕老師的諷刺和挖苦。 o不可以用罰作業、罰勞動的方式懲治學生。 o施懲必須心平氣和,公平公正,不可偏袒或

27、過激。表揚與批評的恰當使用 o表揚總是比斥責和懲戒效果好,斥責總是比忽視和放任好。 o斥責比頌揚的效果消失得快。 o斥責往往會造成一種緊張狀態,這種緊張狀態又會引起一種刻板式的問題解決,不利于主動的創造性學習。 o頌揚由于含有贊許和令人恢復信心的意義,所以具有減少焦慮的作用。表揚與批評的恰當使用o有效的批評以不損傷學生的自信和對未來的希望)為條件。如果批評使學生感到自己沒有再成功的希望,就會追求眼前的舒服與享樂。 o贊揚和批評應以促進學生進步為目的,并且是善意的、同情的、理智的、寄以熱切希望的,而絕不是以教師自己的情緒發泄為滿足的。 o要把學習材料安排得能使兒童自己證明他的成功和失敗,促使兒童自我贊揚和自我責備。這將有助于把外部獎勵和懲罰內化到任務本身和學習者自己身上。影響獎懲效果的個體因素 o對于比較遲鈍的兒童頌揚更有效,而對于比較優秀的兒童斥責更有效。 o兩性之間有輕微差別:男孩易受斥責的影響,而頌揚對女孩作用更大。 o學習者過去受贊揚和責備的歷史,學習者對學習的熱衷程度,學習者的自我概念(是否自悲、是否有安全感)等等,都會影響學習者對表揚和批評所持的態度,從而影響表揚和批評的效果。 o學習者與進行贊揚和責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