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長寧區2014學年第一學期高三語文教學質量檢測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閱讀(80分)()閱讀下文,完成1-6題。(18分)說“木葉”林庚“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九歌)自從屈原吟唱出這動人的詩句,“木葉”就突出地成為詩人們筆下鐘愛的形象。“木葉”也就是“樹葉”,可是在古代詩歌中為什么很少看見用“樹葉”呢?其實“樹”倒是常見的,如屈原在橘頌里就說:“后皇嘉樹,橘徠服兮。”無名氏古詩里也說:“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可是為什么單單“樹葉”就不常見了呢?例如:“亭皋木葉下,隴首秋云飛。”(柳惲搗衣詩)“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沈佺期古意)可見洗煉并不能作為“葉
2、”字獨用的理由,那么“樹葉”為什么從來就無人過問呢?至少從來就沒有產生過精彩的詩句。而事實又正是這樣的,自從屈原以驚人的天才發現了“木葉”的奧妙,此后的詩人們也就再不肯輕易把它放過;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詩歌的語言中,乃又不僅限于“木葉”一詞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詩中說:“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這里的“落木”無疑的正是從屈原九歌中的“木葉”發展來的。按“落木蕭蕭下”的意思當然是說樹葉蕭蕭而下,說“無邊落葉蕭蕭下”豈不更為明白嗎?然而天才的杜甫卻寧愿省掉“木葉”之“葉”而不肯放棄“木葉”之“木”,這道理究竟是什么呢?從“木葉”發展到“落木”,其中關鍵顯然
3、在“木”這一字,其與“樹葉”或“落葉”的不同,也正在此。從概念上說,“木葉”就是“樹葉”,原沒有什么可以辯論之處;可是到了詩歌的形象思維之中,后者則無人過問,前者則不斷發展。為什么呢?因為“樹”易讓人想到繁茂的枝葉,而“木”則易讓人想到樹葉脫落,也就是說,“木”本身仿佛就含有一個落葉的因素。要說明“木”何以會有這個特征,就不能不觸及詩歌語言中暗示性的問題。敏感而有修養的詩人們正在于能認識語言形象中一切潛在的力量,把潛在的力量與概念中的意義交織組合起來,于是成為豐富多彩一言難盡的言說;它在不知不覺之中影響著我們;它之富于感染性啟發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為“樹”的概念的同時,
4、卻正是具有著一般“木頭”“木料”“木板”等的影子,這潛在的形象常常影響著我們會更多地想起樹干,而很少會想到葉子,因為葉子原不是屬于木質的,“葉”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這排斥也就是為什么會暗示著落葉的緣故。而“樹”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葉的,它與“葉”都帶有密密層層濃陰的聯想。所謂:“午陰嘉樹清圓。”(周邦彥滿庭芳)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陰”更為真實的形象。然則“樹”與“葉”的_象之間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為它們之間太多的一致,“樹葉”也就不會比一個單獨的“葉”字多帶來一些什么,在習于用單詞的古典詩歌中,也就從來很少見“樹葉”這個詞匯了。至于“木葉”呢,則
5、全然不同。這里又還需要說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個藝術特征。“木”不但讓我們容易想起了樹干,而且還會帶來了“木”所暗示的顏色性。樹的顏色,即就樹干而論,一般乃是褐綠色,這與葉也還是比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說不定,它可能是透著黃色,而且在觸覺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濕潤的;我們所習見的門栓、棍子、櫳桿等,就都是這個樣子;這里帶著“木”字的更為普遍的性格。盡管在這里“木”是作為“樹”這樣一個特殊概念而出現的,而“木”的更為普遍的潛在的暗示,卻依然左右著這個形象,于是“木葉”就自然而然有了落葉的微黃與干燥之感,它帶來了整個疏朗的清秋的氣息。“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這落下絕不是碧綠柔軟的葉子
6、,而是窸窣飄零透些微黃的葉子,我們仿佛聽見了離人的嘆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這就是“木葉”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動的緣故。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閑,采桑歧路間丨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曹植美女篇)中的落葉,因為那是春夏之交飽含著水分的繁密的葉子。也不同于“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貧;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司空曙喜外弟盧綸見宿)中的黃葉,因為那黃葉還是靜靜地長滿在一樹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雖然是具有“木葉”微黃的顏色,卻沒有“木葉”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飄零之意;而且它的黃色由于雨的濕潤,也顯然是變得太黃了。“木葉”所以是屬于風的而不是屬于雨的,屬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屬于沉沉的陰天;這是一個典型的清秋的性
7、格。至于“落木”呢,則比“木葉”還更顯得空闊,它連“葉”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點綿密之意也洗凈了:“日暮風吹,葉落依枝。”(吳均青溪小姑歌)恰足以說明這“葉”的纏綿的一面。然則“木葉”與“落木”又還有著一定的距離,它乃是“木”與“葉”的統一,疏朗與綿密的交織,一個迢遠而情深的美麗的形象。這卻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木葉”之與“樹葉”,不過是一字之差,“木”與“樹”在概念上原是相去無幾的,然而到了藝術形象的領域,這里的差別就幾乎是一字千里。1.把下列語句組織起來填入第段方框中,語意連貫的一項是()(3分)可是這樣的解釋是并不解決問題的因為一遇見“木葉”,詩人們似乎都不再考慮文字洗煉的問題一
8、般的情況,大概遇見“樹葉”的時候就都簡稱之為“葉”而是盡量爭取通過“木葉”來寫出流傳人口的名句這當然可以說是由于詩人們文字洗煉的緣故A.B.C.D.2.文中有大量的引用,對此下列判斷錯誤的一項是()(3分)A.引用九歌詩句,是因為該詩句是“木葉”的源頭,同時又引出本文的論說對象。B.引用橘頌以及無名氏的詩句,使“樹葉”在古詩中不常見的現象更加引人注目。C.引用搗衣詩和古意中詩句,主要是為了與第段相呼應,使文章結構嚴謹。D.引用登高詩句,巧妙引出“木葉”與“樹葉”、“落葉”區別之關鍵“木”。3.第段加點詞“言筌”在文中指的是。(2分)4.第段畫線句中的“無人過問”,有人認為應該改為“少人過問”,
9、請你聯系上下文,說說你的 看法。(3分)5.文章提到了“木”在形象上的兩個藝術特征,這兩個藝術特征是:(3分)(1)(2)6.以下詩句也是千古名句:(1)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吳均答柳悍)(2)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曹植野田黃雀行)請結合本文的相關闡述,說說為什么吳詩中的“高木”不能換成“高樹”,曹詩中的“高樹” 不能換成“高木 (4分) (二)閱讀下文,完成7-12題。(20分)為廢墟留影胡廷楣一大早,我去了廢墟。又見到了那只花貓。白天不見它的蹤影,清晨,天微微亮的時候,它臥在門楣上睡覺,門早就拆了,它就像是懸在空中。每一次,它都是被我驚醒的。醒來了,便呆呆地看著我。這是一只傻貓啊,
10、你以為誰都是你的舊主人嗎?這里成為廢墟那么多日子,還呆在那里,等著什么呢?說是廢墟,其實是工地。住戶搬走了,拆了好幾條弄堂,只留下沿馬路的那幾間,保留水電臨時給農村來的工人住著。似乎還是鄉野的習慣,有人不免在瓦所堆里面,用鐵鍬開出小片的地來點豆種瓜,南瓜的藤已經蔓延到了籃球場那樣大,開出了黃花。星星點點的紫色,是為豆的花,和無主的牽牛開在一起。一個婦人從地里走回來,手中是一把鮮嫩的山芋秧子,這就是時鮮菜了。彼此寒暄。“做飯了?”“拍照嗎?”我來這里已經十多次了,拍照拍得流連忘返。一架上閣樓用的梯子,腳步擋已經凹下去了,那是赤著腳無數次上下的痕跡,就這樣扔在草叢中了。用自來水管焊接成的曬衣架,依
11、舊像雷達的天線那樣矗在曬臺上。腳桶和馬桶,被稱為“子孫桶”,是哪位“家主婆”當年的陪現在遺留在斷磚爛瓦之間,無人問津。有一扇磨,紋理已經不太清楚了,想來以往過年的時候磨糯米粉的,現在倚在墻角下,和兩只甏和一份購糧證的封套扔在一起在廢墟中找到的東西,大多數是未來的新房中沒有位置的。即使風吹雨打,依舊可以看出那些東西用得非常小心,大約主人丟棄時還戀戀不舍。一開始我頗為悠閑,總是先拍幾張樣子,回家放大了,細細地看,然后再去重新拍過。意識到需要只爭朝夕,是因為四五天后,我找到的每一件東西,大多數第二天就不見了。一個曙光熹微的早晨,終于發現一個拾荒老太,渾濁而敏銳的雙眼一寸寸搜索著廢墟,拖著巨大沉重編織
12、袋蹣跚而行。酒瓶是廢墟中最多的,是臨時借住的農民工的棄物。我取了幾只,放置于一截破墻上,透明的,還有乳白、淺棕、墨綠的。讓我詫異的是,每一次從各處找到酒瓶,排好,拍照,第二天總是被石子擊破,飛濺的碎玻璃落在亂草叢中。茫然四顧,只見邊上有一條是農民工上下班的小道,便知原來他們雖然長大,依舊有著幾分玩心。殘留在墻上的半個瓶子,玻璃的裂紋被陽光一照,非常藝術,便再拍。拾荒老太沒有這等心情,她翻檢碎玻璃,沒有找到完整的酒瓶,扭過頭來恨恨地p南哺地罵著缺德之類。有一天,我在一堆草叢中發現了六輛玩具汽車。都是只有指頭長的小車,很舊了,輪子還能動。小孩都是喜新厭舊的,或許小主人已經長大,有了新的玩物,便棄之
13、不顧。我小心撿入塑料袋,在廢墟中到處擺,總是4擺不成一張照片。讓六輛車魚貫于一雙孩子的棄鞋之間,如小人國一樣,又太做作了。最后找到一處斷墻,排起來好像是“懸崖勒車”,這才有點意思。有人在背后牽動著我的衣襟,原來是婦人的孫子,他想要那些汽車。在廚房炒山芋秧的婦人,急忙將菜盛入碗中,從里屋拿出一個畚箕,裝了小汽車,準備用水去沖干凈。那些小汽車在藍色的塑料畚箕中,很有陌生感。我便說別忙,讓我再拍一張。廢墟中的遺物,凡是年輕人留下的,都有一些幾乎全新的。年輕的女郎和她們的老公,都是太愿意扔掉東西的人。在一間積著厚厚灰塵的小屋里,找到一雙新鞋,再找,小孩的鞋,男鞋和女鞋,共有七八雙。有幾雙女鞋,裝在鞋盒
14、之中,簡直可以重上柜臺。面對這一堆棄鞋,我拍了幾十張照片,都不滿意。搖著頭想,沒有走動的美足,鞋也不可能活泛。在桌上見到一頂湖藍色的夏帽,寬邊,浪漫而張揚,也必是那女郎的。她曾經非常喜歡吧?忽然又見到了一個裝著結婚照的鏡框,隨便把在屋角拿來拍照,便可驚喜,那是最亮眼的靜物。但作為守舊的老頭,便又有一些憤懣,難道結婚照也可以隨便丟在廢墟里的嗎?細細看著那張照片,女郎很美,稍稍豐滿了一點,新郎非常英俊。他們的幸福生活,由男鞋、女鞋和他們孩子的鞋,以及那頂帽子平養著。遠處一個男孩走來,是一個身高約一米九、約二十歲的美國孩子。他背著沉重的攝影包,顯然有備而來。男孩是那種快手快腳拍照的人,三兩下擺弄一番
15、,便是一張照片。兩個小時,就走完了這一片不小的廢墟。美國男孩很有一些匪夷所思的想法,他將破舊的衣箱打開,里面豎上三個啤酒瓶。甚至挖出瓦礫中一個玩偶,放在窗臺上,作朱麗葉式的脈脈含情狀。他也發現了那張結婚照,便將它靠在一把破椅子上。在瓦礫中跳來跳去,拍了幾張。他走后,我走到椅子前,光線黯淡幽秘,男孩營造的氛圍,是對一場婚姻的祭奠?“你見過一張結婚照嗎?”行走于廢墟之中的時候,一個女孩,外國的女孩問我。我不禁驚訝來自異鄉的男女青年,為什么都會對廢墟里的結婚照這樣感興趣,便拿出鏡框遞給她,她立刻把鏡框放在一堆瓦姊之上,轉著圈連著拍。拍完,她嘆了口氣,說:“我會為這張照片配上詩句”下了幾天雨,出了大太
16、陽,我又去廢墟.花貓終于絕望地走了。南瓜地旁,婦人叉著手,看看那些拳頭大的小瓜,說:“等不到吃山芋和南瓜了。”廢墟的一角,一排簡易房已經搭起來了。所有人都將搬出老房子,三兩天之后,這里將夷為平地(文匯報2014年10月31曰)7.自選角度,賞析第段畫線處的景物描寫。(3分)8.第段虛實結合,耐人尋味,請對此做簡要的分析。(3分)9.賞析第段中加點詞“記載”的精妙之處。(2分)10.第段中外國女孩說要為結婚照配上詩句。現在請你也來為那張廢墟中的結婚照配上詩句,你的詩句是:(2-4句,不需題目,古詩、新詩皆可)(4分)11.以下對本文結尾的評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作者寫的雨后天晴,預示
17、著廢墟所在之處必有一個美好前景。B.作者對“花貓”,開頭嗔怪中帶著心疼,結尾惆悵中帶著牽掛。C.面對南瓜地,婦人滿懷悵惘,作者借此也表達了自己的悵惘。D.結尾與開頭遙相呼應,以省略號結束全文,言有盡而意無窮。12.本文在記敘順序的安排上頗有匠心,請簡要賞析。(5分) (三)默寫。(6分)【任摔6空,超過6空,按前6空評分】13.(1) ,一夜飛渡鏡湖月。(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2)欲投人處宿,。(王維終南山)(3) ?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周邦彥蘇幕遮)(4) ,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孟子)(5)知我者謂我心憂,。(詩經)(6)云散月明誰點綴?。(蘇軾六月二十日夜渡海)(7)丈夫志四海
18、,。(曹植贈白馬王彪)(8)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大學)(四)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14-16題。(8分)詠懷八十二首(其三)阮籍嘉樹下成蹊,東園桃與李。秋風吹飛藿,零落從此始。繁華有憔悴,堂上生荊杞。驅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一身不自保,何況戀妻子!凝霜被野草,歲暮亦云已。【注】西山:殷末周初伯夷、叔齊的隱居之地。14.詩歌的前兩句與一個成語有關,這個成語是。(1分)15.關于這首詩,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3分)A.前四句由桃、李的盛極而衰道出人生的無奈。B.七、八句是作者在無奈之中做出的人生選擇。C.九、十句的決然態度顯示出作者的無限豪邁。D.最后兩句,作者否定了自己此前的歸隱選
19、擇。16.請聯系全詩,說說五、六兩句在全詩中的作用。(4分) (五)閱讀下文,完成17-21題。(17分)越州趙公救災記曾鞏熙寧八年夏,吳越大旱。九月,資政殿大學士知越州趙公,前民之未饑,為書問屬縣:災所被者幾鄉?民能自食者有幾?當廩于官者幾人?溝防構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幾所?庫錢倉粟可發者幾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幾家?僧道士食之羨粟書于籍者,其幾具存?使各書以對而謹其備。州縣吏錄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萬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歲廩窮人,當給粟三千石而止。公斂富人所輸,及僧道士食之羨者,得粟四萬八千余石,佐其費。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能自食者,為之告富人無得閉糶。
20、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為工三萬八千,計其傭與錢,又與粟再倍之。明年春,大疫。為病坊,處疾病之無歸者。募僧二人,屬以視醫藥飲食,令無失所恃。法,廩窮人,盡三月當止;是歲盡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屬。公于此時,考,蚤夜憊心力不少懈。災之行,治世不能使之無,而能為之備。民病而后圖之,與夫先事而為計著,則有間矣;不習而有為,與夫素得之者,則有間矣.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樂為之識其詳,豈獨以慰越人之思?將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歲之災,推公之所已試,其科條可不待頃而具,則公之澤豈小且近乎!(有刪)【注】趙公:名趙拃,宋景祐進士。羨:盈佘。廩:供給,救濟。17.寫出下列加點詞語在句中
21、的意思。(4分)(1)資政殿大學士知越州趙公(2)故事:歲廩窮人(3)使自十月朔(4)蚤夜憊心力不少懈18.從句式來看,下列句子中共有幾句屬定語后置?對此判斷正確的一項是()(2分)富人可募出粟者幾家州縣吏錄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萬一千九百余人以告與夫先事而為計者,則有間矣將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歲之災A.句B.兩句C.三句D.四句19.把文中的畫線句譯成現代漢語。(5分)20.第段連續擺出七個問題,這七個問題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21.本文的寫作意圖是什么?(3分) (六閱讀下文,完成22-26題。(11分)吳中既有偽書畫,又造偽法帖,謂之充頭貨。舊有含翠亭偽帖,以宣城梅鼎神真娘墓詩為
22、米南宮詩,后有“元豐壬辰米芾書”字樣。考元豐紀元,始戌午,終乙丑,而無壬辰,其為偽跡可知。更有奇者,買得翻版絳帖一部,將每卷頭尾兩張重刻年月,以新紙染色拓之,充作宋刻,凡五部,一曰絳帖,即原刻也,二曰星鳳樓帖,三曰戲魚堂帖,四曰鼎帖,五曰潭帖。各省碑客買者紛紛,其價甚賤,不過每部千文而已,遂取舊錦裝池,外加檀匣,取收藏家圖章如項墨林、高江村之類印于帖上,以為真宋拓。而官場豪富之家不知真偽,竟以厚值購之,其價不一,有數十金者,有百余金者,有至三五百金者,總視裝潢之華美,以分帖之高下,其實皆偽本也。嘉慶初年,有旌德姚東樵者,目不識丁,而開清華齋法帖店,輒摘取舊碑帖,假作宋、元,明人題跋,半石半木,
23、匯集而成,其名曰因宜堂法帖八卷、唐宋八大家帖八卷、晚香堂十卷、白云居米帖十卷,皆偽造年月姓名,拆來拆去,充舊法帖,遍行海內,且有行日本、琉球者,尤可嗤鄙。【注】梅鼎祚:明代嘉靖年間進士,文學家,安徽宣城人。米南宮:北宋著名書法家米芾。裝池:裝裱古籍或書畫。22.可填入文中方框處的虛詞是()。(1分)A.矣B.哉C.夫D.歟23.請為本文選擇一個合適的標題。()(2分)A.偽書畫B.偽法帖C.舊書畫D.舊法帖24.文章斷定含翠亭為偽帖的依據是什么?(3分)25.第段中官場豪富之家上當受騙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26.概括本文所提及的做偽手段。(3分)二、寫作(70分)27.閱讀以下材料,自選角
24、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孟子曰:“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注】放:丟失,失去。求:尋求,尋找。2014學年第一學期高三語文質量檢測 答案、閱讀(80分)(一)(18分)1.(3分)D2.(3分)C3.(2分)語言形象的概念意義(或語言形象在概念中的意義)4.(3分)應該改為“少人過問”,這樣表達更為嚴謹,而且上下文能保持一致(1分)。因為即便作者博覽群書也很難斷定浩如煙海的古典詩歌中沒有“樹葉”這一形象(1分)。第段和第段提到同樣的問題時,表述要么是“很少(看)見”,要么是“不常見”;第段中雖有“無人過問”的表述,但緊跟著就馬上說“至少從來沒
25、有產生過精彩的詩句”(1分,答出任意一點即可給分)。或:(3分)不用改為“少人過問”。此處用“無人過問”,對比的意味更濃,更能引人注意(1分);而且第段中己經使用過“無人過問”,并且對己經對這樣的表述做了說明,即“從來沒有產生過精彩的詩句”(2分)。5.(3分)(1)含有落葉的因素(1分)(2)有落葉的微黃與干燥之感,帶來疏朗的秋天氣息(2分)6.(4分)“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木”含有落葉的因素,使用“高木”,表示樹葉己經飄零殆盡,甚至已經落光,但樹仍舊被寒風勁吹,勾秋月下的層嶺一起,組成了一幅蒼涼空闊的畫面。(2分)“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高樹”沒有落葉的形象,作者正是借滿樹葉子
26、寫出樹的高大豐滿,表達樹大招風的悲嘆,葉子越多,感情越飽滿。(2分)(二)(20分)7.(3分)這段景物描寫,通過寫一片生機勃勃、色彩鮮明的鄉野氣息,來反襯城市中這片廢墟的荒涼,而且已經荒涼了很長時間。8.(3分)這一段中作者實寫在廢墟的草叢斷磚爛瓦中所看到的物件,荒涼殘破,但作者由實及虛,推想到“陪嫁”、“過年”以及丟棄時的“戀戀不舍”等很溫暖的事情,物是人非,冷暖移轉,令人唏噓。9.(2分)“記載”一詞,化無形為有形,把抽象的幸福生活轉化為眼前的鞋帽,具體形象。10.(4分)本題要求不宜過高,在符合題意要求,同時又能與文章內容大致相合,語言像詩即可。11.(3分)A12.(5分)本文前六段按照順敘來寫,由第段引出-段的插敘,插敘作者以往十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殘聯贈送儀器活動方案
- 沙堤元宵活動策劃方案
- 橫店比賽活動方案
- 汽車冷媒做活動方案
- 汽車專場活動策劃方案
- 氣象科普志愿活動方案
- 歡迎同事活動方案
- 泉州班級活動方案
- 汶川抗災捐款活動方案
- 梅村黨建活動方案
- 自然拼讀教學培訓
- 小學數學論文8篇
- 2025至2030中國海洋工程防腐涂料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發展前景與風險報告
- Unit1YouandMeSectionA課件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上冊
- 小麥檢驗培訓課件
- 單位電腦維修部管理制度
- 2025年湖南省高考物理試卷真題(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時事政治考試100題(含參考答案)
- 2024年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真題
- 特種設備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準則
- 長沙不動產登記申請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