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表-營山_第1頁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表-營山_第2頁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表-營山_第3頁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表-營山_第4頁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表-營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設項目基本情況1建設項目所在地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簡況4環境質量狀況7評價適用標準9建設項目工程分析11項目主要污染物產生及預計排放情況(施工期)18項目主要污染物產生及預計排放情況運營期19環境影響分析20建設項目擬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預期效果(施工期)28建設項目擬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預期效果(營運期)29結論與建議30附圖附圖一、項目地理位置圖附圖二、項目平縱縮圖附圖三、環境保護目標圖附圖四、項目線路走向和監測布點圖附件附件一、環評委托書附件二、立項的批復附件三、環境保護審批登記表建設項目基本情況項目名稱營山縣玲瓏至清源公路改建項目建設單位營山縣榮達公路建設有限責任公司法人代表王愛明聯系人通訊地址聯系電話傳真郵政編碼637700建設地點營山縣封竇至悅中公路思鳳橋段立項審批部門營山縣發展和改革局批準文號營發改2016189號建設性質改擴建行業類別及代碼其他道路、隧道和橋梁工程建筑(E4819)用地面積(M2)1386667綠化面積M2/總投資萬元60810115其中環保投資(萬元)環保投資占總投資比例()評價經費(萬元)/建設工期2018年10月11項目由來營山縣玲瓏至清源公路道路技術等級和服務水平相對較低,由于歷史原因,橋涵建筑物設計荷載不高,公路等級未達到設計標準,道路建成通車運營至今,僅進行過日常養護和小修保養,未進行過大修工作,經過多年來車輛反復碾壓作用,特別是重型車輛及部分超載車輛作用,少量路面已經出現病害,水泥路面面板已出現橫、斜向裂縫,角隅斷裂,破碎板及面板破碎后翻漿等病害較多。嚴重影響了行車安全和公路服務水平,不具備良好的通行條件,已經不能滿足交通量持續增長的需要,極不適應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進行改造已勢在必行。為解決此問題,營山縣榮達公路建設有限責任公司擬營山縣玲瓏至清源公路改建項目,路線起至玲瓏鄉,止于清源鄉,路線全長12KM。本改建工程推薦采用三級公路技術標準,計算行車速度30KM/H,路基寬65米,路面寬55米,采用水泥砼路面。本工程實施后,將極大地改善道路沿線通行能力,可節約運輸時間,提高運輸效率,對促進沿線貧困農戶的脫貧致富奔小康、縣域經濟的發展地乃至對整個川東北地區經濟繁榮都將起著重大的作用,對快速提高沿線人民生活質量和全面奔小康具有重要的意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的有關規定,該項目應進行環境影響評價。項目業主委托四川興環科環保技術有限公司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接受業主委托后,我公司組織有關技術人員進行現場調查、收集相關資料,并根據相關資料編制本環境影響報告表。12產業政策符合性、規劃合理性分析121產業政策符合性分析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GB/T47542011),本項目屬于E4813市政道路工程建筑,根據2013年2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第21號令公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2013修正)相關規定,不屬于其中限制類和淘汰類項目,屬于鼓勵類中二十二條“城市基礎設施”中第4條“城市道路及智能交通體系建設”,同時本項目建設不屬于國土資源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發布實施限制用地項目目錄(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項目目錄(2012年本)的通知”規定的項目,工程建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同時,營山縣發展改革局以區發改發2016189號文件對本項目進行立項,并出具立項批復。(見附件2立項批復)據此,項目符合國家和地方現行產業政策。122與相關規劃符合性根據限制用地項目目錄(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項目目錄(2012年本),本項目建設不屬于限制用地和禁止用地范圍。本項目在選址中綜合考慮了既有道路現狀、地方道路紅線規劃、工程施工難易、綜合工程量等因素,所在區域屬營山縣,項目沿線不涉及自然保護區、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及重點文物古跡,無明顯環境制約因素。項目不涉及占用基本保護農田,本項目符合營山縣總體規劃。綜上所述從環境角度初步分析,本項目符合相關產業政策,以及相關規劃要求。13項目基本情況1、建設地點營山縣玲瓏鄉、木頂鄉、清源鄉。地理起點(K0000)坐標為東經106492275“,北緯31082859“,終點K11780坐標為東經106521888“,北緯31054988“。項目地理位置見附圖1。2、建設單位營山縣榮達公路建設有限責任公司。3、項目性質改擴建。4、投資總額3100萬元。國省補助資金600萬元,地方自籌2500萬元。5、建設規模及內容建設里程12KM,路基寬55米,路面寬45米,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時速30KM/H。路面結構形式為22CM厚水泥混凝土面層18CM厚5水泥穩定碎石上基層18CM厚5水泥穩定碎石下基層。主要內容包括土石方數量434399立方米,4水泥穩定碎石下基層66000平方米,水泥混凝土面層54000平方米,硬路肩12000平方米,鋼筋混凝土圓管涵41M,鋼筋混凝土護柱6712根,波形護欄148M等。6、施工期限本項目屬改擴建工程,沿線既有公路可滿足進場施工交通條件,建設材料來源比較方便,本項目工期擬定為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建設工期為12個月。14項目現狀1路基標準橫斷面現狀通過現場調查道路路基橫斷面路基寬度不等,最大寬度63M,最小寬度47M;道路標線已磨損缺失。2舊路面現狀本道路既有路面為水泥混凝土路面,據現場調查,大部分路段水泥混凝土路面由4塊水泥混凝土板組成。路面病害較為嚴重,水泥路面面板已出現縱、橫、斜向裂縫,角隅斷裂、錯臺、面板破碎及面板完全破碎且出現明顯沉陷、翻漿。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無脫空情況,左幅脫空率為76,右幅脫空率為104。路面接縫傳荷能力左幅優良率為732,右幅優良率為696。經過對既有橋梁的現場調查,部分存在安全隱患,屬于險橋。3路基、排水現狀路基、防護現狀本項目現有路基主要以淺挖方、填方路基為主,填方邊坡主要以路肩防護為主,路肩采用漿砌片石擋墻收坡。從現場調查來看,全線路基及其防護工程基本完好。路基排水現狀根據現場調查,本項目大部分路段采用漿砌片石梯形、矩形邊溝排水,路基整體排水狀況基本良好,僅局部段落邊溝淤塞、積水。路面雨水通過路面橫坡漫流入邊溝排出路基。3、主要存在問題道路建成通車運營至今,僅進行過日常養護和小修保養,未進行過大修工作,經過十多年來車輛反復碾壓作用,特別是重型車輛及部分超載車輛作用,路面病害較為嚴重,水泥路面面板已出現橫、斜向裂縫,角隅斷裂,破碎板及面板破碎后翻漿等病害較多。嚴重影響了行車安全和公路服務水平。8、項目建設內容及主要環境問題本項目由主體工程(12KM改建工程,包括橋梁、涵洞、)及其輔助配套工程(包括,交通標志牌、標線、護欄、綠化等工程)組成。建設項目組成及可能產生的主要環境問題見下表。表1本項目主要工程量環境影響項目名稱工程內容及規模施工期營運期征地工程項目改建工程與現有道路同線位,無新增占地。前期工程拆遷工程項目改建工程與現有道路同線位,無居民拆遷。/路線工程建設里程12KM,路基寬55米,路面寬45米,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時速30KM/H,設雙向2車道布置。道路工程路面工程22CM厚水泥混凝土面層18CM厚5水泥穩定碎石上基層18CM厚5水泥穩定碎石下基層C20混凝土路肩加固,橋梁工程針對不同的危險病害橋梁,分別進行加固或者拆除重建進行整治。涵洞工程鋼筋混凝土圓管涵41M。由于通鄉公路所經村莊較多,施工過程中老百姓經常因灌溉等需要增設涵洞,故本次特預留6道灌溉涵,5道排水涵。隧道工程無交叉工程采用平面交叉主體工程連接線及輔道工程無連接線及輔道工程排水工程路基路面排水采用邊溝、排水溝、截水溝、引水溝、急流槽等設施,對地下水豐富地段,利用明溝、暗溝、滲溝等設施排除地下水。施工場地項目不設水泥拌和站。項目所需材料全部外購已拌和加工好的商品材料。施工便道利用現有道路作施工便道,半幅施工,不新建便道。輔助工程施工營地項目施工人員均為當地村民,現場不新建施工營地。施工揚塵、汽車尾氣、施工廢水、施工噪聲、廢水泥混凝土交通噪聲、汽車尾氣、事故風險施工圍擋25M高硬質施工圍擋,安裝于全部施工區域。棄渣處理棄渣處置實行“先檔后棄”原則,棄渣場周圍設置排水溝,下游設置沉沙池。棄土場封閉后,通過植草、種植灌、喬木進行綠化恢復自然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環保工程取土場本項目挖方量大于填方量,可將挖方用于填方,故不需設置取土場。/沉淀池設置2個沉淀池,施工廢水回用以及沖刷雨水沉淀。綠化工程對綠化進行保護和恢復。本項目路線平面總體設計見圖11,路縱斷面圖見圖12,改造前后橋型布置圖見圖13。圖11路線平面總體設計圖圖12路縱斷面圖9、本項目建設工程量本項目主要工程量見下表2。表2本項目主要工程量序號工程或費用名稱單位數量1臨時工程公路公里1211臨時動力電總額12路基工程公路公里1221挖松土M3435422挖普通土M3217723挖硬土M3150424挖軟石M3643225挖次堅石M3225026填方M31506927清淤換填砂(頁)巖M3135028擋土墻M185281挖土方M378282挖石方M315283砂礫石回填M316284現澆C20砼擋土墻M376圖13改造前后橋型布置圖29C20砼邊溝M3573路面工程公路公里1231級配碎石墊層厚18CMM266000325水泥穩定碎石基層18CMM27800033C30水泥混凝土面層22CMM26600035硬路肩M2120004涵洞工程公路公里1241鋼筋混凝土圓管涵M4141106M管徑圓管涵M2541210M管徑圓管涵M5541315M管徑圓管涵M425公路設施及預埋管線工程公路公里1251鋼筋混凝土護柱根49152波形護欄M14853標志塊1154里程碑塊2555現澆C20砼防撞墩塊4510、本項目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設備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見表3。表3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項目單位規范值設計值道路等級三級公路設計車速KM/H30路基寬度M55道路長度KM12設計年限(交通量飽和)年1515設計年限(路面結構)年1515停車視距M4040圓曲線最小半徑M65平面平曲線長度M50最大縱坡8444最小縱坡0306縱面最小坡長M110凸形豎曲線極限最小半徑M400凹形豎曲線極限最小半徑M450豎曲線最小長度M35汽車荷載等級標準軸載BZZ100KN地震動峰值加速度005G抗震烈度基本烈度為6(構造設防)建設周期20172018總投資3100萬元項目建設主要機械設備見表4。項目建設主要材料及具體用量見表5。表4主要設備匯總表序號機械類型型號1輪式裝載機ZL502平地機PY16A3雙輪雙振壓路機CC214輪胎式液壓挖掘機W460C5沖擊式鉆井機2211、建設方案根據本項目委托的要求,以及本項目的功能、地位和作用,結合當地路網現狀和發展要求,結合交通部提出的“六個堅持、六個樹立”的設計新理念,按照“安全、環保、節約、實用”的精神,為了更多地利用老路、節約投資,更好地符合城市總體規劃的要求,本項目未進行方案比選。路線方案本次營山縣玲瓏至清源公路改建項目,路線起至玲瓏鄉,止于清源鄉,路線全長12KM。(1)路基工程路基按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012014和公路路基設計規范JTGD202004等規范、規程進行設計,同時充分考慮了老路路基的利用和處治。路基寬度本項目采用三級公路標準建設,雙車二車道,玲瓏鄉至至清源鄉全長12公里,路基寬65米,路面寬55米,采用水泥砼路面。另外硬路肩205米。路基邊坡路塹邊坡按各段地質條件及砌方高度具體確定一般取用10510。路堤邊坡8M以上部分一般按1175,以下部分按115。路基高度沿河及受水浸淹的路基設計標高均按1/50洪水位加壅水高、波浪侵襲高和05M安全高控制。經過稻田區的路堤高度應能滿足農田灌溉的需要。路基壓實和路堤填料路基壓實度采用重型擊實標準中的其他等級公路壓實度值。沿線大部分路段為填土路基,局部路段以開挖巖石作為路基填料。路基防護與排水路基防護主要是依據工程地質、水文條件及填挖高度分別處理,路堤通過水塘、水庫及受洪水浸淹地段設置漿砌片石護坡或路肩墻,其它路堤采用草皮護坡或骨架護坡,路塹防護主要采用護面墻、骨架草皮、噴播草籽、錨桿等型式。路塹地段以邊坡自身穩定為前提,根據邊坡巖土的工程地質情況或邊坡高度,適當設置防護工程,以防止邊坡出現沖溝、滑坍、崩塌等工程病害。為改善公路沿線環境,路基盡可能多的采用植被防護。路基路面排水采用邊溝、排水溝、截水溝、引水溝、急流槽等設施,對地下水豐富地段,利用明溝、暗溝、滲溝等設施排除地下水。取土、棄土取土區利用山坡,盡量少占耕地,棄土區利用荒地。取土區、棄土區應做好耕地還田工作和植樹綠化。特殊路基處理主要不良地質現象為崩塌滑坡、順層滑坡或落石,路線設計時盡量避開了不良地段,路基設計時采取了少擾動的方案,并進行了適當的防護處理;經過稻田區的軟土路段,采用清淤換填的辦法處理。(2)路面工程路面寬度及路拱橫坡玲瓏鄉至清源鄉全長12公里,路基寬65米,路面寬55米,采用水泥砼路面。行車道路拱橫坡為150。設計標準路面類型水泥混凝土路面。標準軸載雙輪組單軸載100KN為標準軸載,以BZZ100表示。設計使用年限水泥路面12年。土基回彈模量EO30MPA。設計彎沉根據調查的交通量及交通量預測結果設計彎沉L5001MM路面結構方案設計根據沿線的地質、水文條件及路基填挖高度和路床填料,本項目道路擬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綜上所述,從技術和經濟方面考慮,決定本工程的路面結構為根據全線的交通量及組成情況,以及從路面材料來源對路面形式進行分析。營山縣玲瓏至清源公路改建項目路段推薦玲瓏鄉至清源鄉采用22CM厚水泥混凝土面層,18CM厚5水泥穩定碎石上基層18CM厚5水泥穩定碎石下基層。(3)橋涵工程路線跨越地區水系眾多,常年流水,通過實地調查,查閱已建橋梁的水文資料,沿線涵洞大部分可以利用,結合對地形、匯水面積的分析計算,確定推薦方案。(4)交通工程為保證行車與行人的安全和充分發揮公路的作用,使車輛行駛達到安全、舒適、高速、方便的目的,本路應設置與其相配套的交通工程設施。建議在設計階段進行安全性分析與評價,提出處理措施。交通標志設置應滿足以下條件應給道路使用者提供明確、準確、及時和足夠的信息,并滿足夜間行車的視覺效果,使其通過交通標志的引導,順利、快捷、安全地抵達目的地,交通標志的平面布設與其它系統協調配合,盡量做到完善、美觀、適用。本次交通標志設計內容包括警告標志、禁令標志、指示及指路標志。交通標志的設計標準根據不同的路段按行駛速度20KM/H設計抗風速30M/S。主線標志漢字字高采用60CM被交線漢字字高采用40CM;標志顏色為藍色底,白色字符、圖案;警告、禁令標志按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規范GB57682009要求設計制作,標志版面采用中英文對照。版面設計力求美觀、新穎、適用,結構設計要求莊重、大方、美觀。為引導車輛駕駛人道路線形變化,注意行車安全,在主線曲線半徑較小處設置視線誘導標,顏色為藍底白圖案。在適當位置設置限速標志。在交叉路口前適當位置設置相應的警告及指路標志。在大橋前設置相應的名稱標志。為保證駕駛者有良好的視認效果,根據道路的路況及不同的道路橫斷面采用不同的標志結構設計。本次結構主要采用單柱、懸臂等結構形式。在充分比較了不同反光材料的老化性能、使用年限以及反光強度的衰減等性能后,交通標志版面粘貼三級反光膜。標志板采用LF2M型鋁合金板,并符合GT/T2791995公路交通標志板技術條件第71條的技術規定。即鋁合金板的化學成分,冷軋板材牌號、規格、力學性能、尺寸及允許偏差應符合GB3190,GB3880,GB3194的規定。滑動槽鋁采用LC4鋁合金擠壓型材,并符合YBL70377鋁及鋁合金擠壓型材的規定。高強連接螺栓和高強地腳螺栓包括相應的螺母、墊圈,應采用40B或45號鋼,并符合GBL23176的規定。水泥混凝土基礎材料混凝土強度應不小于20MPA,并符合現行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范的有關規定。鋼筋采用熱軋結構鋼筋,應符合GBL49991及現行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范的有關規定。道路標志線道路標線是由標劃于路面上的各種線條、箭頭、立面標記等設施構成。路面標線應有夜間反光效果。道路標線全部采用熱塑反光標線,普通標線厚度為1802MM。車道分界線為白色虛線,線寬015M,實線段長6M,間隔9M。車道邊緣線采用白色實線,線寬015M。道路中間分隔對向車道采用黃色實線,線寬O15M,間距02M。在主線縱坡較大處設置減速震動標線。在防護欄端頭設置立面標線。路側護欄路側護欄的設計遵循適用、經濟、美觀的原則,并具有較強的吸收碰撞能量的能力、導向功能和誘導視線的功能。目前我國等級公路上的路側防護設施設置極不規范,其防護性能和可靠度均不能滿足實際的使用要求。公路路側護欄采用波形梁護欄,具體設計為在路側填土高度大于8M的路段,路側有湖泊、河流的路段或危險路段設置波形梁護欄。波形梁、立柱、端頭及連接螺栓所用鋼材為普通碳素鋼結構Q235。其技術條件應符合碳素結構鋼技術條件GB70088的規定。拼接螺栓采用高強螺栓防盜,其技術條件應符合鋼結構用扭剪型高強度螺栓連接件GB3632363383的規定。防阻塊材料,其技術條件應符合冷彎型鋼技術條件GB672586的規定。所有波形梁護欄的鋼部件均作防腐處理,一般采用熱浸鍍鋅處理。其中波形梁、端頭、立柱、防阻塊和托架的鍍鋅量為600G/,鍍鋅層厚度0074MM;螺栓、螺母、墊圈、錨固件的鍍鋅量為350G/,鍍鋅層厚度O049MM。熱浸鍍鋅所用的鋅應為鋅錠GB47083中所規定的0號鋅或1號鋅。(6)推薦方案主要工程數量計算路線方案說明A路線概況本項目路線總長12KM。本工程三級公路最小平曲線半徑分別為30M,最大縱坡為444。B路基工程路基設計標高本項目為三級公路,路基設計標高采用路中線標高。設計洪水頻率分別按1/50考慮。路基挖方高度均不大,最大中心挖方高度為212M,最大中心填方高度為126M。挖方和填方邊坡視地質情況,挖方一般采用105的坡比,填方一般采用115的坡比。軟基處理全線除部分冬水田排水不暢形成較軟弱的地基外,無其它不良地質現象。對冬水田的處理,一般采用排水、清淤或拋石擠淤、換填沙礫石等方法進行處治。C路面工程根據交通部頒發的公路水泥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F402004等規范、規程進行研究,本工程三級公路推薦路面結構面層推薦玲瓏鄉至至清源鄉采用20CM厚水泥混凝土面層,20CM厚5水泥穩定碎石基層,30CM厚級配碎石墊層。D橋涵工程設計標準設計荷載采用公路級荷載標準。設計洪水頻率三級公路,小橋和涵洞均采用1/50。橋涵整治對本整治段的橋、涵進行全面認真的檢查,經過技術鑒定,視其具體情況,提出最佳整治方案。針對不同的危險病害橋梁、涵洞,分別進行加固或者拆除重建進行整治。E路線交叉沿線與擬建路線最多的是鄉村道路,其等級低,交通量少。考慮本路的使用性能,為方便地方交通,這類交叉形式一般采用平面交叉。F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為確保行車安全、快速,全線均應設置完善的交通安全設施,包括護柱、護欄及完善的標志等警示警告標志。12、交通量預測工程計劃于2018年10月完工,根據可研,本項目交通預測量如下表。表4交通量預測結果單位輛/日玲瓏鄉清源鄉全線平均預測年份客車貨車合計客車貨車合計客車貨車合計2019年604111517195199591479551101816162022年7611396215763611761812675124719222027年100318962899863163124949151731264610、工程施工組織1天然料場挖方路段的路基經開挖后可直接利用作其路床基礎;而填方路段的路基及橋涵;路線區內無火成巖類硬質巖出露,故路床上路基鋪設所用碎石層原料及橋涵所用料石,需從路線區附近天然料場采集。砂料場主要分布在蓬安縣城嘉陵江東岸漫灘上,儲量豐富,可滿足工程建設需要,汽車運輸方便,至營山縣城汽車運距15公里。(2)石料沿線砂巖分布雖廣,但強度普遍較低,易風化,多不宜使用。周口鎮、淥井鎮、先鋒橋、四喜鄉附近有部分鈣質膠結的厚層砂巖,強度可達3040MPA,巖體完整,有料石場產出。運距1015公里。(3)生石灰由廣安購進。(4)水泥區內無灰巖產出,大量石灰及水泥用料,均需自渠縣采購,運距約75公里。2、運輸條件沿線所需各類建筑材料均可通過公路運輸,路線兩端均與現有省道相連接,各工點之間均有便道相通,項目區域內交通運輸條件較為便利,外購材料可從南充、綿陽等地購買。3、工程用水、用電項目沿線內水資源較為豐富,工程用水可從線路附近河流(消水河、四方溪、冷浸溝等)、水庫內(木高橋水庫)取用,水源較多,水質清潔,無污染,對建筑材料無侵蝕性,運距近,采運方便。工程用電亦可從附近電網中取得,區內已有國家和地方電網分布。11、土地利用本項目為改建工程,擬全部利用現有路面進行路面改造,無新增永久性占地。14、拆遷安置本項目為改建工程,擬全部利用現有路面進行路面改造,項目不涉及居民拆遷安置問題。本項目有關的原有污染情況及主要環境問題原公路修建時間較早,道路建成通車運營至今,僅進行過日常養護和小修保養,未進行過大修工作,經過十多年來車輛反復碾壓作用,特別是重型車輛及部分超載車輛作用,路面出現病害處較多,水泥路面面板已出現橫、斜向裂縫,角隅斷裂,破碎板及面板破碎后翻漿等病害較多。(一)大氣環境由于公路為水泥路面,交通量較大,在晴天當有車輛通過時,路面會出現大量揚塵和汽車排放的尾氣。(二)水環境公路沿線多為居民點,公路跨越范圍內分布有較多河流,路邊排水設施部分堵塞,但路面降雨徑流污水由于污徑比小,對水體影響有限。(三)聲環境根據現場調查知,本路段交通量大,車輛在此段公路上行駛的時候會產生較大的瞬時交通噪聲,加之車輛由于行駛不暢而引起發動機的噪聲會對周圍環境產生較大的影響。(四)生態環境公路兩側多為居民,原路運行多年,周圍生態環境較為穩定,對物種的多樣性無影響。建設項目所在地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簡況自然環境簡況(地形、地貌、地質、氣候、氣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樣性等)1、地理位置南充市位于四川省東北部,四川盆地中部,嘉陵江中游,介于北緯30413051,東經1060110607。南充市順慶區位于四川省東北部,四川盆地中東部,嘉陵江中游西岸,位于東經1061071,北緯30143116之間。北鄰南部縣,西南與嘉陵江交界,西接西充縣,東北毗鄰蓬安縣,東南與高坪區隔江相望。轄4個城區,25個鄉鎮,263個行政村。全區面積5555平方公里。現有人口59萬,其中非農業人口30萬。南充市順慶區是國道212線和318線的交匯點,鐵路南充站是達成鐵路最大的編組站。營山縣位于四川盆地東北部,地處嘉陵江與渠江流域之間,是南充的東大門,與蓬安、儀隴、平昌、渠縣相鄰,東出達川通湖北,南近廣安達重慶,西至南充進成都,北上巴中到秦川,古往今來均系川東北經濟、文化重鎮。全縣幅員面積1633KM2,轄53個鄉鎮。介于北緯30543124、東經1062610658之間。屬典型的農業大縣。營山縣封竇至悅中段公路是營山通往平昌、巴中、達川的一條重要的出境縣際公路。項目起于朗池鎮封竇(營山蓬安界),經營山縣朗池鎮、新店鎮、大廟鄉、消水鎮、普嶺鄉、六合鄉,止于悅中鄉營平橋(營山平昌界),路線全長88104KM。本項目起于玲瓏鄉、經過木頂鄉,止于清源鄉。地理起點(K0000)坐標為東經106492275“,北緯31082859“,終點K11780坐標為東經106521888“,北緯31054988“。項目地理位置見附圖1。2、地形、地貌、地質營山縣地跨盆北低山和盆中丘陵兩個地貌區。地勢北高南低,略向東南傾斜。境內地層平緩,方山地形顯著。地形以丘陵為主,低山次之,沖積平壩狹小。全縣平均海拔400500M,東部陳大寨山,主峰高達889M,為全境之巔;最低點在四喜鄉于家灘,海拔2547M,從北而南依次出現低山、丘陵、淺丘平壩地貌,在南部邊緣又有低山、丘陵點綴。區內巖層傾角在314之間,地形形態嚴格受巖性控制,中厚層狀砂巖常形成陡崖、方山和平頂爪狀山梁,泥巖側形成緩坡、圓丘、寬緩坳溝,勘察區內地形標高為2951(消水鎮消水河)7504M(悅中段),切割深度一般為30100M左右,地形相對高差約50120M,一般山坡坡頂及坡面植被以林木為主,植被茂盛,平緩的坳溝地段多為稻田及耕地。路線全段在淺丘及低山區通過,沿線場鎮村落分布密集。本改建路線區在大地構造單元上隸屬于儀隴巴中蓮花狀構造的環心褶皺與第四褶皺群之間,為川中褶皺帶構造的特有形式,多由寬緩的弧形低丘短軸背斜和穹窿組成,工作區斷層不發育,主要構造為位于蓮花狀構造之第四褶皺群的營山背斜、玲瓏山向斜等。詳見路線方案區域地質圖。南充營山區域地質構造簡圖(1)營山背斜位于營山八廟場,蓬安徐家場、諸家場一帶,長63公里。在各個波段的衛星照片上形態都十分清楚。徐家場以東軸向北75西,以西漸轉為北25西。組成地層上沙溪廟組,翼部外圍有遂寧組。北東翼陡,傾角89,個別達15,南西翼緩、傾角45。(2)玲瓏山向斜位于營山玲瓏至儀隴寶平橋一帶,軸向北西舒緩波狀,向北端漸轉為近南北向,長62公里。北端穿插于儀隴水口場二背斜間。盤龍寺南東為蓬萊鎮組下段和遂寧組兩翼不對稱,北東翼36,南西翼58;盤龍寺北西為蓬萊鎮組下段,兩翼對稱,傾角12。巖層產狀平緩,一般在216之間,不少地區處于水平狀態。由于構造線復雜多呈弧形,雖未見明顯斷裂,但局部有微小錯動或裂隙較發育,成為地質災害易發區。陡崖(坎)危巖帶巖體裂隙普遍發育,由于生成條件不同,裂隙性質與發育的程度也不同??煞譃闃嬙炝严丁⒊蓭r裂隙和風化網狀裂隙,區內巖體發育的優勢裂隙主要有以下2組第一組節理2313558087,第二組節理1402506881,第一組層理20528529,第二組層理333345216。裂隙均閉合,間距005025M,延伸長210M,體裂隙率為35條/M3,節理面稍干,未見裂隙水。項目區屬川中臺拗、川北臺陷區,地質構造簡單,形態單一,僅在東部和南部呈一掃帚伏褶皺向北面方向撤開,表明地應力作用不強,巖層傾角平緩,一般小于5度,斷裂不發育。項目區位于構造的中心地帶,中心構造形態平緩。由東至西形成掃帚狀構造,傾角為15度。項目構造裂隙由于區內褶皺略成弧形分布,裂隙發育受褶皺各個方面所控制,方向有平行和構造線一般為壓扭行閉合裂隙,垂直構造的方向一般多為羽毛狀強性裂隙,平面上具有放射性特征。該組裂隙對地下水的運移起主導作用。對地表水等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原生層面裂隙指其產狀與巖層一致的層面裂隙,尤以巖石中多見。一般多為柱狀,裂面較為平整。該區域地下水,按含水層類型劃分,松散堆積孔隙水和碎屑巖孔隙裂隙水兩類。松散堆積孔隙水,多分布于境內河流的河漫灘和階地的洪沖積砂礫石層孔隙中。含水量稍富,理藏淺,易開采。碎屑巖孔隙裂隙水,廣布于境內侏羅系地層,即蓬萊鎮組、遂寧組、沙溪廟組地層。這些巖組系泥巖夾砂巖,風化裂隙和構造裂隙較發育,但發育不均,含水性較差,為川中紅層貧水區,又大致分為遂寧組富積地下水、蓬萊鎮組次積地下水和少溪廟組貧積地下水3個水文地質區。自更新世以來,本區新構造運動不強烈,主要表現為繼承性大面積抬升運動為主,河谷間段性下切,全新世形成了多級河流階地及夷平面,以及山地峰頂出現的三角形溝谷。河溪溝底下切形成狹窄的“V”形谷乃是近期地殼緩慢活動的表現。熱水自溢是新構造運動的直接表現,在本構造區內之南部地區盆地均有熱水溫泉發育,揭示了近期新構造仍在活動;據記載,區內歷史上無破壞性地震發生,說明區內新生代以來斷裂構造無活動表現。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06(2008修訂版)及中國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區劃圖GBL83062001(2008年修訂版),測區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05G,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地震基本烈度小于6度。據上述綜合分析,本項目在區域構造上屬基本穩定型,擬建道路中小型工程按抗震規范可不作抗震設防,大型橋梁及隧道可按基本烈度6度設防。3、氣候、氣象項目所在營山縣位于四川盆地東部,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受四川盆地特殊地形以及秦嶺山脈的影響,具有冬暖、春早、夏旱、秋淋的氣候特點,太陽輻射和日照時數是全國的低值區之一。四季分明,水熱資源豐富,作物四季均能生長。區內氣候溫和,降雨充沛,無霜期長,春季多干旱,多云多霧,日照短,年平均氣溫在165173之間,年平均降雨量8341054MM,特別集中在68月,占全年降水的53。夏季炎熱,極端最高氣溫403以上,且多伏旱,這幾年夏季干旱更明顯,秋季溫涼多綿雨,東季少霜而多霧,每年49月為洪水期,11月至次年3月為枯水期。4、水文營山縣河流屬渠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流江河及其支流儀隴河(綠水河)、消水河、營山河,建有中型水庫1座幸福水庫,小型水庫有涼水井水庫、茶盤水庫等,儀隴河發源于儀隴縣南部,消水河發源于儀隴縣的東北部,在營山縣黃渡鎮一帶匯入流江河,于渠縣匯入渠江。故其境內的河流均屬渠江水系。場內施工用水方便。(1)地表水路沿線無大型地表水系,均為較小型的溝谷、溪溝、水庫及塘,屬長江流域之嘉陵江水系,與山脈走向相關并呈樹枝狀分布,水網密度較大,總體流量較小,個別河段落差較大,水能蘊藏量較豐富;溪河谷為一般性流水沖溝,流量終年變幅不大;主要接受降雨天然補給,一般順山坡溝谷逕流,各支流為測區地表、地下水匯集、排泄通道,同時也為地表水侵蝕、地下水排泄的基準面。與本項目有關的地表水體為四方溪小溝、冷浸溝和木高橋水庫,其中項目2處橋梁分別橫跨四方溪小溝和冷浸溝,項目沿著木高橋水庫邊。本項目有關的地表水體其環境功能區劃為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類水域。(2)地下水路行徑地區水文地質條件較簡單。地質構造及巖性特征制約和控制了地下水的分布、賦存和富集,不同地貌特征反映了地下水不同的運移形式和排泄特點。項目所在地地下水類型據其富水及含水性特征可劃分為第四系堆積層孔隙潛水、基巖構造裂隙水、基巖風化帶網狀裂隙水等三類;地下水主要受大氣降水、地表水主要為溝谷及塘水入滲補給,順層或向下伏含水層逕流,在地勢低凹處排泄,并與相鄰河水呈互補排關系。松散巖類孔隙水主要分布并賦存于路線區沖溪溝床、岸及漫灘地段的沖洪積層Q4CLDL卵石質夾土、山體斜坡地帶的崩坡積Q4CLDL塊石、小塊石質夾土層中。屬潛水性質,富水性貧泛一豐富,最大單井出水量1001000M3/D,滲透系數LO20M/D。前者對橋梁基坑施工開挖有一定影響,后者若施工不當易使坡體產生局部變形的可能,從而對工程環境穩定性不利?;鶐r構造裂隙水分布較廣,該類地下水主要儲賦于侏羅系中統上沙溪廟組泥巖及砂巖構造裂隙中,為潛水型,含水量貧泛,在斷裂擠壓帶及褶曲軸部附近富水性中等至強,受大氣降水及溝河水補給,以泉形式向地表及低洼處排泄。受區域構造作用影響,在裂隙發育部位地形切割強烈,溪溝發育,構成地下水運營通道。該類地下水埋藏一般較深,無統一地下水面,儲存量較小至中等,對擬建路基、橋梁工程施工影響較小,但對隧道施工有一定影響?;鶐r風化帶網狀裂隙水賦存于各類巖性層網狀風化裂隙帶中,受大氣降水補給,水量季節性變化大。因測區地表坡度較大,除雨季外,平時水量較小,對工程影響輕微。5、自然資源營山縣有植物資源1100多種。隨著植樹造林的開展,尤其是成片林區的開發建設,一些多年不見的鳥獸又在林區出現。本項目評價區域內沒有需特殊保護的名木、古樹及珍稀動、植物。6、礦產資源營山縣境內地下資源主要有鹽鹵、石油、天然氣、石灰石、硅砂巖、膨潤土和菱鐵礦等,開發利用前景廣闊、7、風景名勝及文物古跡營山縣自然景觀有省級森林公園望龍湖、翠屏公園、西月湖公園。人文景觀有駱市陵園、紅九軍政治部舊址、回龍塔、舍利塔、龍興寺、有古生物化石遺址“營山劍龍”、“小蓬恐龍”、三元硅化木化石群等。本項目所處區域為500M范圍內沒有需要保護的風景名勝、文物古跡及其它需要特殊保護的珍稀動植物。項目區域不涉及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等敏感點。環境質量狀況建設項目所在地區域環境質量現狀及主要環境問題(環境空氣、地面水、地下水、聲環境、生態環境等)為了掌握項目沿線環境質量現狀情況,特委托宣漢縣環境監測站對本項目進行的現狀監測,根據監測數據對本工程所在區域內大氣環境質量、地表水環境質量和聲環境質量進行分析評價。區域環境質量現狀評價如下。一、環境空氣質量現狀評價1、監測點位設置本項目大氣監測點位于南充市中心醫院。2、監測項目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顆粒物(PM10)。3、監測時間及頻率監測時間2016年08月20日08月26日。監測頻率按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和國家環??偩诸C布的環境監測技術規范執行。4、采樣及分析方法按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和國家環??偩诸C布的環境監測技術規范執行。5、監測結果監測結果見表31。表31項目所在地環境空氣質量現狀監測結果統計表單位MG/M3監測結果監測項目監測時間70080011001200150016001800200008/20001100180014001308/21000900130016000808/22001300070015001008/23001900100012001508/24001300100007001108/250013001600080023SO208/26001100070007001508/20002400610042004008/210027002300320024NO208/22001700250021002308/23002000160024001808/24002600320036003408/25002300300027003708/26001400210016002308/20010508/21010008/22007808/23008008/24010308/250099PM1008/2600446、大氣環境質量現狀評價(1)評價標準按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二級標準進行評價,評價標準見表32。表32SO2、NO2、PM10二級標準濃度限值單位MG/NM3污染物SO2NO2PM10小時均值日均值小時均值日均值小時均值日均值二級標準050015020008/015(2)評價方法采用單項標準指數法進行,其數學模式為PICI/COI式中PII種污染物標準指數值;CII種污染物實測濃度值,MG/NM3;COII種污染物標準濃度值,MG/NM3。當PI值大于10時,表明大氣環境已受到該項評價因子所表征的污染物的污染,PI值越大,受污染程度越重。(3)評價結果分析評價結果見表33表33項目區域各大氣污染物質量指數監測點位標準指數SO2NO2PM10日均濃度范圍000700190014006100440105標準值015008015PI0047012701750763029307超標率0007、環境空氣質量現狀評價結論工程建設區域連續7天的環境空氣中SO2、NO2最大小時濃度值,PM10日均值均低于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二級標準限值要求,因此,項目所在區域環境空氣質量較好。二、地表水環境現狀評價(1)斷面布設項目共設置3個監測斷面,詳見表3321,監測斷面位置見附圖4。表3321地表水環境質量現狀監測斷面情況監測水體監測斷面斷面位置1鵝灘下游斷面鹿寨第二污水處理廠排污口上游500M處2大芽斷面鹿寨第二污水處理廠排污口下游1KM處洛清江3基隆洲斷面鹿寨第二污水處理廠排污口下游3KM處(2)監測項目PH值(無量綱)、溶解氧、懸浮物、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總磷、硫酸鹽、鉛、鎘、砷、汞共12項。(3)監測頻率2016年12月15日12月17日監測3天,每天每個斷面取樣分析1次,同時記錄水溫、氣溫。(4)監測方法項目監測按地表水監測依據HJ/T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執行,監測分析方法和最低檢出限詳見表3322。表3322地表水監測分析方法監測項目分析方法儀器名稱/型號/編號方法檢出限PH值水質PH值的測定玻璃電極法GB692086PH/PHS3C/KTF02301(無量綱)化學需氧水質化學需氧量的測定重鉻酸鹽法酸式滴定管5MG/L量GB11914198950ML/KTDDZS50懸浮物水質懸浮物的測定重量法GB/T1190189電子天平/AL204/KTF0224MG/L氨氮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無機非金屬指標(91納氏試劑光度法)GB/T575052006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UV9600/KTF024002MG/L五日生化需氧量水質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測定稀釋與接種法HJ5052009便捷式溶解氧儀/JPBJ608/KTF02105MG/L溶解氧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便攜式溶解氧儀JPBJ608/KTJ042001MG/L總磷水質總磷的測定鉬酸銨分光光度法GB1189389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UV9600/KTF024001MG/L鉛GB/T575062006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金屬指標(111無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WFX130A/KTF005光控石墨爐/WF1E/KTF00600025MG/L鎘GB/T575062006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金屬指標(91無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WFX130A/KTF005光控石墨爐/WF1E/KTF00600001MG/L砷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61原子熒光法GB/T5750620060000005MG/L汞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81原子熒光法GB/T575062006原子熒光光度計RGF6200/KTF0680000001MG/L硫酸鹽水質硫酸鹽的測定鉻酸鋇分光光度法(試行)HJ/T3422007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UV9600/KTF0241MG/L(5)評價標準項目洛清江評價河段水質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類標準,詳見表3323。表3323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單位MG/L序號項目類標準序號項目類標準1PH值(無量綱)694BOD542BOD545NH3N103CODCR20(6)評價方法水質評價采用單項標準指數法進行評價,評價公式IIICS0/式中單項標準指數;IS第I種污染物實測濃度值,MG/L;IC第I種污染物評價標準值,MG/L。I0PH的標準指數為SDJJPHSUJJPS07,07JJPH式中PH的單項質量指數;地表水PH的實測值;J地表水水質標準中規定的PH值上限;SUP地表水水質標準中規定的PH值下限。DH水質參數的標準指數1,表明該水質參數超過了規定的水質標準限值,水質參數標準指數越大,說明水質參數超標越嚴重。1111監測結果與評價區域地表水環境質量現狀監測結果與評價結果詳見表3324。表3324評價河段水質監測結果統計與評價單位MG/LPH值無量綱監測斷面項目PH值CODCR石油類NH3NBOD51鵝灘20161215781135008929201612167771570113220161217771145010427標準限值692030104超標率()00000下游斷面(鹿寨第二污水處理廠排污口上游500M)最大標準指數040075023010080注未檢出以“檢出限L”表示。從表3324可知,洛清江評價河段的3個監測斷面的PH值(無量綱)、溶解氧、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總磷、硫酸鹽、鉛、鎘、砷、汞共11項監測因子的監測結果標準指數均小于1,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類標準,懸浮物濃度低于30MG/L,達到地表水資源質量標準(SL6394)。三、環境噪聲現狀評價本項目噪聲現狀委托檢測單位監測。1、監測點位布設在項目所在地布設3個環境噪聲監測點。2、監測方法及監測頻次2天,對晝、夜噪聲進行現場監測。3、聲學環境質量評價(1)評價標準執行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2類標準。(2)評價方法采用直接對比法,即用實測值與相應的標準值直接進行比較,以確定本區域各環境功能區的環境質量現狀。(3)監測及評價結果項目環境噪聲監測結果見表35。表35廠界環境噪聲監測結果單位DBA201748201749標準值序號晝間夜間晝間夜間晝間夜間1道路項目起點5294375324402道路項目終點5264375284413污水干管起點5604695614726050由表35可見,各噪聲監測點晝、夜間噪聲測值均達到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2類標準。因此,項目所在區域聲學環境質量現狀良好。四、生態環境質量現狀及評價本項目建設沿線為農村環境,周圍是傳統的種植業,主要種植玉米、紅薯、小麥等常規農作物。區域是以人類活動為中心,以農業生產為基礎的人工生態系統,沒有大面積自然植被及大型野生動物群,現有動物主要為當地常見物種,生物多樣性單一。生態系統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和功能完整性,具有一定的抗干擾能力。主要環境保護目標(列出名單及保護級別)根據本項目所處地理位置,項目周圍的環境關系和環境特征、項目運行期排污情況及運行特點,確定與本項目相關的主要環境保護目標如下一、環境空氣保護項目本身及項目周圍區域環境空氣質量,確保其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的二級標準要求。二、地表水環境本項目所在區域地表水體主要包括四方溪小溝、冷浸溝以及木高橋水庫,列為本項目地表水環境保護目標,應確保其水質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III類水域標準。三、聲環境本項目營運期聲環境保護目標為項目所在區域的聲環境質量,確保其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的2類區域標準要求。四、生態環境保護項目所在地生態環境及人居環境。本項目主要環境保護目標及其與本項目的關系見下表。表2主要環境保護目標一覽表序號保護要素保護目標方位與距離保護級別1玲瓏鄉項目起點,離道路紅線最近距離10M2石堰村項目右側,離道路紅線最近距離20M3梁山村項目兩側,離道路紅線最近距離10M4牛心村項目左側,離道路紅線最近距離20M木頂鄉項目兩側,離道路紅線最近距離10M橋亭村項目兩側,離道路紅線最近距離10M石碾村項目兩側,離道路紅線最近距離10M蘇家坪項目左側,離道路紅線最近距離10M5環境空氣清源鄉項目終點,離道路紅線最近距離10M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6聲環境項目沿道路中心線兩側200M范圍內的住戶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7四方溪小溝本項目橫跨冷浸溝本項目橫跨8地表水木高橋水庫本項目沿著水庫邊而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III類水域標準9生態環境影響沿線保護沿線的植被,防止水土流失10社會影響/減輕因項目施工對社會環境的影響評價適用標準環境質量標準1、區域環境空氣執行GB30952012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級標準。項目TSPPM10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年平均200UG/M370UG/M340UG/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