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冠縣實驗高中讓每一個人都幸福山東冠縣實驗高中高一歷史翻轉課堂學案班級_ 小組_姓名_ 使用時間: 年 月 日 課題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編制人趙立凱 李成審核人歷史組學習目標1、 俄國農奴制改革的歷史背景。2、 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內容。 3、 認識農奴制改革的歷史進步性和局限性。4、 探討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對俄國近代化進程的影響。知識回顧(2分鐘) 十九世紀中葉,俄國還頑固保存著野蠻落后的的農奴制。農民的人格和自尊心被無情的摧殘,他們整天無償的為地主勞動,甚至被作為物品抵押債務。大量勞動力被束縛在莊園里,資本主義工業發展的必需勞動力由此缺乏來源。俄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也因此大大落后于西歐國家。第一階段:整體感知,建立聯系流程一:導入(3分鐘)流程二:精讀課本(30分鐘)用沉浸閱讀法,根據任務單精讀課本,標記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任務一:精讀第1課,完成下列任務。(農奴制改革的背景)一、閱讀第一個標題俄國的農奴制(政治原因)1.農奴制的發展歷程(開始形成、正式確立、面臨的危機)。開始形成:15世紀末16世紀初正式確立:17世紀中期面臨的危機:19世紀上半期,農民騷動越來越多2. 農奴制的主要內容(2條) 在農奴制度下,地主占有土地和農奴是其不可侵犯的特權,農奴是地主的私有財產。 農奴每周被迫在領主的莊園內無償勞動三四天,還要承擔很重的賦稅,二、閱讀第二個標題步履維艱的俄國工業發展(根本原因)1. 俄國工業發展緩慢的表現(2條)。19世紀40年代,俄國棉紡織業中出現了機器工廠。19世紀中葉,俄國仍然處于工場手工業階段。2. 俄國工業發展緩慢的原因。 俄國際缺乏工業革命必須要的自由勞動力也缺少工業投資,更不能提供必要的國內市場,3. 俄國工業發展緩慢的影響。 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意識到,農奴制已經成為阻礙俄國社會發展的重要障礙,廢除農奴制的呼聲日益高漲。三、閱讀第三個標題新思潮的涌動(思想原因)1.十二月黨人起義的原因、目的及影響。原因:19世紀初,俄國參加了對拿破侖帝國的戰爭,一些青年軍官到了西歐國家,感受了西歐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對俄國還保留農奴制和封建專制非常不滿,目的:推翻沙皇的封建專制,廢除農奴制,影響:對俄國社會產生了很大影響,2 知識分子爭論的時間、爭論焦點。時間:19世紀四五十年代,爭論焦點:國家現狀和未來發展3. 知識分子爭論的主要派別及其主張守舊派:主張自上而下,通過地主和農民之間的自愿協調,進行平緩的變革,改革派:必須解放農民,由農民向地主贖取份地。激進派:要求無條件地給予農民自由和土地,四、閱讀第四個標題克里米亞戰爭(直接原因)1. 克里米亞戰爭的原因、經過結果。2. 克里米亞戰爭產生的影響(3條)。克里米亞戰爭導致俄國國際地位急劇下降,國內矛盾進一步激化,戰爭耗費的俄軍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激化了階級矛盾,亞歷山大二世繼位后,面對內憂外患的局勢,不得不走向了一條自上而下的改革道路,任務二:精讀第2課,完成下列任務。1、 閱讀第一個標題改革的醞釀亞歷山大二世為改革做了哪些準備?歷史基礎:19世紀以來,俄國統治者曾不同程度的意識到農奴制的弊端,試圖有所改革,思想基礎:讓報紙公開討論農民問題,借助輿論力量化解來自封建地主的阻力,組織基礎:成立一個秘密委員會,討論解放農奴問題,個人條件:吸取前輩經驗,決心改革,2、 改革的內容:主要措施進步性局限性經濟頒布“二一九法令”,廢除農奴制度政治:農奴獲得人身自由,享有公民權利經濟:土地仍屬地主所有,農民可以贖買一塊份地,但需付高額贖金和承擔義務組織:強化村社制度,加強對農民的管理時限:規定前兩年是改革過渡期廢除農奴制,推動了俄國社會的社會發展,是歷史的進步 擴大自由勞動力來源,利于工業革命發展 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促進國家經濟發展動搖了俄國落后的封建生產關系,促進資本主義的發展,是俄國歷史的重大轉折點 妥協 的產物,有明顯的 歷史局限性 不徹底性:受村社控制,農民基本被束縛在土地上;掠奪性:高價贖買份地 ,“解放”后農奴被剝奪得一干二凈欺騙性:改革后的農民土地更少,為生計重新受盤剝政治參照西方資產階級代議制模式,建立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機構有利于政治的民主化 有財產限制;權力上有限制,實權掌握在沙皇任命的行政官員手中司法廢除等級審判制度,建立陪審制度和律師制度,實行公開審判有利于法制化的發展 農村仍按舊制度審理案件,農民仍受不公正待遇軍事縮短服役年限,實行普遍的義務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軍事管理體制促進了軍隊的近代化進程帶有一定的軍國主義色彩教育鼓勵社會和個人辦學,擴大大學的自主權,允許引進西方書籍推動教育的近代化任務三:精讀第3課,完成下列任務。1、對改革的評價:影響:(一)進步性:俄國歷史的重大轉折點,俄國從農奴制的國家進入到資本主義發展時期(1)經濟:1861年農奴制改革,推動了俄國封建經濟解體,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推動了俄國經濟的近代化。農業:動搖了俄國落后的封建生產關系,使廣大農奴獲得了人身自由,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對促進俄國農業乃至經濟的發展有重要意義;工業:客觀上為俄國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必需的自由勞動力、市場和資金,順應了俄國資本主義發展的要求,促進工業革命的順利開展和資本主義的全面發展。(2)政治:推動了政治體制、司法制度、軍事、教育等方面的近代化,邁出了由封建君主專制向資產階級君主專制的第一步,也帶來了一絲民主化的氣息。(3)思想:改革客觀上促進西方資產階級思想在俄國的傳播,進一步改革的呼聲高漲。(二)局限性:(1)妥協性(動機和目的):改革是沙皇在形勢所迫下為維護沙皇專制的“讓步”。(2)掠奪性和欺騙性(內容):改革沒有滿足農民關于土地和自由的要求,農民付出了高額贖金卻失去了大量土地,還要承擔臨時義務,落入村社控制,忍受地主和資本家的剝削。(3)不徹底性(結果):保留了農奴制的殘余和沙皇專制,嚴重影響到俄國資本主義發展的速度,最終走上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性質:由封建地主實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革。任務四:整合本課內容,總體把握。嘗試構建本課知識龍骨圖。流程三:合作學習(7分鐘)小組內交流任務單的未解決的問題和思維導圖,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小組間討論,生成共性的不能解決的問題,組長及時記錄。 流程四:激情展示和精講點撥(15分鐘)針對共性的未解決問題,學生進行激情展示,最后教師精講點撥。流程五:知識拓展1、什么是近代化?什么是俄國近代化?近代化:以近代工業和科學技術為推動力實現由傳統的農業社會向近代工業社會的大轉變它包括經濟的工業化、全球化,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的理性化、科學化,社會的城市化。俄國的近代化:指俄國由封建農奴制向資本主義工業社會的大轉變。它啟動于1861年的俄國農奴制改革。俄國近代化的特點:方式自上而下的改革; 目的為了維護封建統治進程平緩; 結果改革極不徹底,保留濃厚的封建專制殘余,依然使它相對落后世界各國近代化的多樣性英國、 法國、 美國通過革命的途徑比較早的走上近代化道路德、意、通過統一戰爭;日本通過改革的途徑走上近代化。并且這些國家內部資源,市場有限,走了一條對外擴張的發展之路,軍國主義十分明顯中國走了改革與革命并舉的近代化道路2、改革后的俄國(1)、存在的問題:經濟上:經濟總體水平落后于歐美國家;對外國資本尤其是法 國 資本依賴嚴重;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政治上:社會矛盾激化,反沙皇專制斗爭不斷新興資產階級: 既不滿政治上 無權狀況 ,又要依附于封建 封建地主階級 農民 :遭受雙重壓迫,生活貧困,反抗斗爭此起彼伏平民知識分子:形成 民粹派 ,走上 民主革命 的道路,但沒有得到農民的響應。(2)、結果:亞歷山大二世遭暗殺,改革中止,但俄國近代化的進程并未終止。(3)、歷史任務: 面臨民主革命的任務推翻沙皇專制 ,消除農奴制殘余(反封建) 3、結合俄國近代化改革的成敗經驗,你對中國當今的社會主義改革有何建議?從背景看,歷史向前發展,改革是時代的必然,只能迎不可拒 從目的看,必須體現民生需求,獲取人民的支持從過程看,及時化解改革過程中出現的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從結果看,成功的改革必須是把改革看成系統工程,有序穩定協調開展流程六:達標測試(20分鐘)1. 19世紀中葉,俄國進行農奴制改革的原因有()農奴制阻礙工業發展 呼吁解放農民的言論廣泛傳播克里米亞戰爭俄國戰敗 國內階級矛盾尖銳。A. B. C. D. 2. 史學界認為,農奴制改革是俄國歷史的重要轉折點,主要是因為這次改革()A. 順應了政治民主化的潮流 B. 改變了落后的生產關系C. 徹底改變了俄國政治體制 D. 使農民獲得了人身自由3. 農奴制改革后,俄國社會的最主要矛盾是()A. 資產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 B. 社會經濟與政治的矛盾C. 落后的政治體制與資本主義經濟體制的矛盾 D. 廣大人民與沙皇專制政權的矛盾4. 1649年,俄國頒布了法律大全,規定:“封建主在法庭上對自己的農民負全責,在領地內有權對農民進行判決、鞭笞、拷問和給他們戴上鐐銬、鎖鏈。除對沙皇的叛逆行為外,農民不得告發自己的主人;地主破產時,其債務要由農民償還;地主有權干涉農民的財產、婚姻等家庭事務。”這表明在農奴制度下()A. 封建主要服從沙皇的命令 B. 農民的債務負擔十分沉重C. 農奴在人身、財產和司法上受地主絕對支配 D. 封建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剝奪農民的自由5. 克里木戰爭失敗后,俄國的社會矛盾日益激化,矛盾的焦點集中于()A. 經濟的落后 B. 農奴制的落后 C. 軍事的落后 D. 文化的專制6. 普希金賦詩贊美彼得一世說:“他用一只專制的手,勇敢地播下啟蒙的種子。”其中的“種子”是指()A. 推動改革的手段十分野蠻 B. 保留了農奴制度C. 為資本主義發展創造條件 D. 大大加強中央集權7. 下列各項史實與結論之間邏輯關系正確的是( ) 史實 結論 A 梭倫按財產多寡將全體雅典公民劃分為四個等級并享有相應權利 標志著雅典民主制最終確立 B 亞歷山大二師簽署“法令”,規定農民有人身自由和一般公民權 為俄國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自由勞動力 C 凱末爾下令廢除蘇丹哈里發制度,實行政教分離 標志著土耳其的社會生活走向了世俗化 D 甘地主張恢復以手紡車為標志的農村工業,來對抗西方工業文明 促進了印度的經濟發展,符合時代發展潮流A. A B. B C. C D. D8. 俄國1861年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 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 B. 迅速發展資本主義C. 維護沙皇專制統治 D. 增強實力,對外擴張9. 列寧說:“1861年2月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湖南軟件職業技術大學《內部控制理論與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財經職業學院《播音發聲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內蒙古大學《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北警官學院《倉儲管理與庫存控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冶金質量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安海棠職業學院《礦山裝備及自動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塔里木大學《控制工程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4年電子體重秤項目投資申請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4年形狀記憶合金項目資金籌措計劃書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銷售人員系統培訓
- 高空作業安全會議記錄內容
- 00510秘書實務-自考整合版
- 護理研究中的偏倚及控制
- 小學生的齲齒預防ppt課件
- [復習]邊坡客土吹附施工方案
- 沖壓試題庫及答案文檔
- 管理人員責任追究制度
- 自動旋轉門PLC控制
- 電影場記表(雙機位)
- 畢設高密電法探測及數據處理解釋
- 華為保密制度范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