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黃河頌》教案設計.doc_第1頁
中學語文《黃河頌》教案設計.doc_第2頁
中學語文《黃河頌》教案設計.doc_第3頁
中學語文《黃河頌》教案設計.doc_第4頁
中學語文《黃河頌》教案設計.doc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全國中小學“教學中的互聯網搜索”優秀教學案例評選 中學語文黃河頌教案設計一、教案背景1、面向學生:中學2、教材版本:人教版七年級下冊3、學科:語文4、課時:1課時5、學生課前準備:(1)掃除字詞障礙。(2)初讀課文,了解大意。(3)讓學生整理預習中出現的問題。(4)收集關于黃河的資料。二、教學課題(一)教學目標和要求知識與技能:1、在誦讀中體會其美感,整體感知詩歌的內容,體會其雄壯的氣勢。2、訓練與提高學生有感情朗讀詩歌的能力。3、在自主賞讀中,激活自己的賞析品味意識。過程與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習。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黃河所凝聚的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二)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理解詩歌贊頌黃河,頌揚民族偉大精神的內涵。教學難點:聯系時代背景理解詩歌內容,調動并強化學生的愛國熱情。三、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6課黃河頌,這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題的現代詩,此詩以熱烈的頌歌形式塑造了黃河的形象,展現了黃河的悠久歷史與波瀾壯闊,體現了詩人激越的愛國情懷。黃河頌是愛國詩歌,教學重點是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理解詩歌贊頌黃河,頌揚民族偉大精神的內涵;教學難點是聯系時代背景理解詩歌內容,調動并強化學生的愛國情感。教學之前用百度在網上搜索黃河頌的相關教學材料,參考多篇教案,了解到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確定課堂教學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據課堂教學的需要,利用百度在網上搜索黃河的圖片及黃河壺口瀑布的視頻,做成PPT在課堂給同學們演示,給學生最直觀,形象的認識;又用百度在網上搜索并下載黃河頌的配樂朗讀,為學生作示范,百度MP3下載黃河頌,給學生以美的享受,體會詩歌內容、情感,百度MP3下載保衛黃河用作課堂教學的拓展與延伸,激發學生在和平時代也要用自己的方式來保衛黃河!四、教學方法本詩情感真摯,思想鮮明,為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做好充分的預習;導入新課時,利用壺口瀑布的視頻及相關圖片,給學生形象、直觀的感知,視聽上的沖擊、震撼。為突破難點,我緊扣詩歌的寫作背景,激發學生愛國情感的共鳴。為讓學生在朗讀中加深體會,我在教學采用了聽讀、仿讀、賽讀等形式,讓學生經歷了一個自讀、學讀、美讀的提高過程。在理解詩歌內容上,我采用小組使用探究的方式來學習,設計梯度問題,讓每個同學都參與到學習中來,在討論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黃河是我們民族的母親,保衛黃河是我們的責任,聯系到生活實際,行動起來,此詩便具有了現實意義!五、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被譽為母親河的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華夏文化的發祥地!今天,讓我們一睹它的風采!(展示黃河的圖片)百度圖片黃河/20100805/5125292_132756446519_2.jpg二、介紹寫作背景百度視頻黃河壺口瀑布/programs/view/vC-xSuxfG2g(播放“黃河壺口瀑布”視頻)黃河以其雄渾的氣魄,高遠的形象入詩、入畫、入曲,人們歌詠她,因為她古老,她孕育了華夏五千年的文明;她厚重,本身就是一部中華民族的歷史。那是在1938年9月,詩人光未然帶領抗戰演出隊來到了黃河,來到了壺口瀑布,滔滔的黃河水在詩人心中掀起了萬丈狂瀾,他揮筆寫下了不朽的詩篇黃河頌!三、檢查預習1、請學生結合預習,簡介作者光未然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張光年,著名詩人,湖北光化縣人。1935年8月創作五月的鮮花歌詞,以其深懷憂患與憤恨,體現濃郁深沉的抒情氣息而廣為傳唱。1939年到延安后創作了歌頌中華民族精神的組詩黃河大合唱,經冼星海譜曲后風行全國,新中國成立后,曾擔任劇本、文藝報、人民文學的主編。2、以“學生作小考官”的形式來檢查字、詞情況。四、初讀課文感受激情1、教師導學:現在我們一起走進課文,感受黃河頌。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誦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停頓、節奏。揣摩思想感情。2、聽讀,播放黃河頌配樂朗讀。百度視頻黃河頌配樂朗讀/u76/v_NjExMzU4NjU.html范讀時表達的感情基調是怎樣的?(應該是贊美之情激昂,雄健,自豪,悲壯,豪邁)3、仿讀,請找出自己與范讀中的差距,把握感情基調。4、賽讀,學生組成四人小組,評出小組中優勝者。五、整體感知,理清思路1、教師導學:黃河頌由序曲、主體、尾聲三部分組成,請同學們思考三部分各寫了什么內容?學生活動:自由朗讀,思考后,小組內討論代表發言。教師點撥明確:序曲展示了黃河的偉大堅強,主體塑黃河歌頌黃河的偉大精神,尾聲號召中華兒女學習黃河的精神。2、提問:詩歌的序曲,即朗誦詞,它在歌詞之前可以起到什么作用呢?明確:朗誦詞明確了歌頌黃河的原因,歌頌中華民族的偉大、堅強。3、思考:倘若你是名攝影師,那么根據詩文描述,要從哪個角度取景?明確:(1)近鏡頭特寫:“驚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 (2)俯瞰全景: “逐流婉轉,結成九曲連環”(3)縱向鏡頭: “從昆侖山下,奔向黃海之邊” (4)橫向鏡頭: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面”4、提問:在頌黃河部分中,“??!黃河”反復出現了三次,分別從哪三個方面贊頌了黃河的英雄氣魄呢?學生高聲朗誦此部分并體會,然后全班交流,明確:搖籃屏障臂膀六、合作探究嘗試挖掘1、黃河頌冼星海譜曲后風行全國,下面,我們一起在樂聲中感受黃河那磅礴的氣勢,感受中華民族英雄兒女凌霄的豪情。2、利用多媒體播放黃河頌MP3百度音樂黃河頌MP3/yinpin/hhdhc/02.hhs.mp33、多媒體出示問題:(1)詩人從哪些方面贊美黃河的氣魄?他借歌頌黃河表達了什么感情?(2)如何理解黃河是“搖籃”,是“屏障”?(3)如何理解黃河“向南北兩岸/伸出千萬條鐵的臂膀”? 請依此句勾畫黃河形狀。4、學生自主思考后小組討論、交流、教師點撥、明確:(1)詩人從黃河的自然特點,地理特征及黃河在歷史上對中華民族的貢獻等方面贊美了黃河的氣魄。詩人借歌頌黃河歌頌我們的民族,激發廣大中華兒女的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激勵中華兒女像黃河一樣“偉大堅強”,以英勇和氣概和堅定的決心保衛黃河,保衛中國。(2)把黃河喻為“中華民族的搖籃”,是因為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中華文化在黃河流域產生、發展、壯大,是黃河哺育、滋養了世代炎黃子孫;把黃河喻為“屏障”,側重黃河對中華民族的保衛作用,黃河天險在地理上可作為軍事屏障,黃河偉大堅強的精神,更足以成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這是中華民族抵御外敵的制勝法寶。(3)從整體看,這是一個比喻句,把黃河喻為一個巨人,黃河主流是巨大的軀干,其無數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萬條鐵的臂膀”。如此巨人“一瀉萬丈/浩浩蕩蕩”體現了氣勢磅礴,銳不可當的氣度和力量,足以激發民族的自豪感與自信心。七、拓展延伸,保衛黃河1、詩歌中“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邊扮演”!你知道歷史上,在黃河畔中有哪些民族英雄嗎?請簡述其事跡。(岳飛抗金堰城大戰)2、請用地理知識解釋以下兩種黃河景觀形成的原因?(1)黃河冒煙:(2)懸河:明確:(1)黃河冒煙是黃河晉陜峽谷中段勝景。黃河至此,500米寬的洪流驟然被兩岸砂巖所束縛,上寬下窄,狀如壺口。河水上斷石崖上陡然跌落,形成落差30余米的瀑布,水花飛濺,水汽蒸騰。(2)懸河是由于森林面積減少,河底泥沙增多,河面逐漸上升,致使河床高出地面。3、同學們分析黃河斷流的統計表,請出結論:年份1991年1992年1993年1994年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天數82617512112513622614242百度圖片展現黃河現狀/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B%C6%BA%D3%CE%DB%C8%BE%CF%D6%D7%B4&in=26080&cl=2&lm=-1&st=-1&pn=10&rn=1&di=5815907985&ln=1986&fr=&fm=result&fmq=1331018418921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10&-1&di5815907985&objURLhttp%3A%2F%2F%2F20040916%2FImg222068678.jpg&fromURLhttp%3A%2F%2F%2F20040916%2Fn222068296.shtml&W300&H196&T7773&S10&TPjpg戰爭年代,無數中華兒女為保衛黃河,保衛中國而拋頭顱、灑熱血;和平時期,面對母親河枯槁的面容,我們應該做此什么?播放“保衛黃河”MP3百度音樂“保衛黃河”MP3/d?song=%B1%A3%CE%C0%BB%C6%BA%D3&singer=%BA%CF%B3%AA&album=&appendix=&size=2726297&cat=0&attr=0八、小結: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了黃河頌,我們對歌詞的認識才剛剛開始,我們對黃河的關注才剛剛開始,希望同學們用行動來保護我們的黃河,我們的母親河!更要學習黃河的偉大堅強,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為使我們的民族躋身世界強國之林而奉獻自己的力量!板書設計:黃河頌光未然朗誦詞(序曲) 增弘 強揚黃河頌望黃河民民主體 族 族歌詞 頌黃河觀 精尾聲 學黃河念 神六、教學反思黃河頌是一篇愛國主義色彩濃郁的現代詩,為激發學生的民族責任感,產生愛國共鳴,我濃墨重彩地渲染氣氛,介紹時代背景,收到較好的效果,逐層展開對詩歌內容的感知與探究,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學生能輕松接受。我充分挖掘該詩的現實意義,從現實情況入手,讓學生更深刻地認識黃河,用實際行動保衛黃河,學習黃河,學生學習熱情高漲,達到預期效果,然美中仍有不足:一是在朗讀中指導性顯弱,仿讀卻未得真髓,需進一步加強朗讀方法的指導,二是在拓展延伸部分略顯繁雜,課堂節奏快得緊張,可作縮減。七、教師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