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二網絡常用測試命令實驗報告.docx_第1頁
實驗二網絡常用測試命令實驗報告.docx_第2頁
實驗二網絡常用測試命令實驗報告.docx_第3頁
實驗二網絡常用測試命令實驗報告.docx_第4頁
實驗二網絡常用測試命令實驗報告.docx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計算機網絡實驗報告實驗名稱:常用網絡測試命令姓名:學號:專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 班級:指導教師:實驗成績:批閱教師簽字:一、 實驗目的(1)熟悉基本的網絡測試命令操作:學會ping、tracert、route、ipconfig、arp、netstat、net等網絡測試命令的功能與基本用法。(2)為后續其他實驗奠定基礎。二、實驗內容與實驗步驟1. 使用ping命令測試網絡的連通性 ping ping 本機IP ping 局域網內其他IP ping 網關IP ping 遠程IP ping 連續ping6個包 發出去的每個包數據部分包含1000個字節 2. 使用ipconfig命令查看計算機的TCP/IP配置 在命令提示符狀態分別輸入 ipconfig 、 ipconfig/all 命令格式,查看并記錄當前計算機的基本TCP/IP參數設置,觀察兩次命令所有顯示的內容有什么不同3. 使用arp命令顯示和修改本地計算機上的ARP高速緩存 (1)在實驗機上輸入arp a(或 arp -g)命令顯示當前計算機的ARP緩存。 (2)執行arp d命令,再次用arp a命令,觀察顯示結果。 (3)查找隔壁主機的ip地址,在實驗機上 輸入ping 隔壁主機IP地址,再輸入 arp a命令,觀察顯示結果。 (4)用步驟2清空ARP緩存,然后輸入 arp s 隔壁主機IP 地址以及錯誤的MAC 地址。用arp a 命令顯示結果。 (5)重復步驟3,再次觀察顯示結果。 4. 使用tracert命令跟蹤路由 在實驗機上輸入 tracert 命令,跟蹤數據報從本地機到達 所經過的路徑。 5. 使用net命令進行網絡配置 將計算機名為T090的主機中的share目錄以及光驅等設置成共享,然后在實驗機上輸入net view T090 查看名為*計算機的共享資源列表。 使用net user 命令: (1)新建一個名為“alice”,密碼為“123456”的用戶 (2)查看名為“alice”用戶的信息 (3)新建一個登陸時間受限制的用戶,比如,新建一個名為“edward”,密碼為111111,登陸時間權限為每周一到周五早上8點到晚上6點。 (4)查看名為“edward”用戶的信息 (5)刪除剛才創建的這兩個用戶三、實驗環境操作系統:windows XP開發平臺的名稱及版本: cmd四、實驗過程與分析實驗一:使用ping命令測試網絡的連通性 (1)在cmd窗口中輸入:ping 結果分析:是回送地址,指本地機,主要用于網絡軟件測試以及本地機進程間通信,無論什么程序,一旦使用回送地址發送數據,協議軟件立即返回之,不進行任何網絡傳輸。ping 通回送地址,說明本機IP協議正常。(2)ping 本機IP 結果分析:本地IP ping通,說明本地網卡正常。(3)ping 局域網內其他IP 結果分析:未丟失包,說明能ping通局域網內3這臺機器,說明本機與之網絡通暢。(4)ping 網關IP 結果分析:網關(Gateway)又稱網間連接器、協議轉換器,是多個網絡間提供數據轉換服務的計算機系統或設備。ping本地網關通,說明本機到路由器網絡通暢。(5)ping 遠程IP結果分析:能成功ping通21這個遠程IP。說明本機與21網絡通暢。(6)ping 結果分析:能成功ping通yahoo網站,說明本機與yahoo服務器網絡通暢。(7)連續ping6個包 結果分析:在cmd窗口中輸入ping n 6 3,結果如上所示,成功發送了6個包。(8)發出去的每個包數據部分包含1000個字節 結果分析:在cmd窗口輸入ping l 1000 3,結果如上所示,成功發送了4個1000字節的數據包。實驗二:使用ipconfig命令查看計算機的TCP/IP配置在命令提示符狀態分別輸入 ipconfig 、 ipconfig/all 命令格式,查看并記錄當前計算機的基本TCP/IP參數設置,觀察兩次命令所有顯示的內容有什么不同結果分析:從上面兩幅圖中,可以看出,使用ipcongfig命令顯示了IP地址、子網掩碼和缺省網關值;使用ipconfig/all命令比ipcongfig命令多顯示了主機名,DNS、NIC解析,內置于本地網卡中的物理地址(MAC)等。實驗三:使用arp命令顯示和修改本地計算機上的ARP高速緩存(1)在實驗機上輸入arp a(或 arp -g)命令顯示當前計算機的ARP緩存。 結果分析:從上圖可以看出,當前與本機通信的主機有5臺,其IP地址以及對應的物理地址均顯示在上圖中。(2)執行arp d命令,再次用arp a命令,觀察顯示結果。 結果分析:執行arp d 清除arp緩存后再輸入arp a查看arp緩存,如上圖示。(3)查找隔壁主機的ip地址,在實驗機上 輸入ping 隔壁主機IP地址,再輸入 arp a命令,觀察顯示結果。 結果分析:利用ping+主機名的方法獲得隔壁主機的ip地址,再ping該ip,再輸入arp a命令查看arp緩存可以發現其arp列表中多了隔壁主機的ip及其物理地址。(4)用步驟2清空ARP緩存,然后輸入 arp s 隔壁主機IP 地址以及錯誤的MAC 地址。用arp a 命令顯示結果。 結果分析:在ARP緩存中添加隔壁主機IP 地址以及錯誤的MAC 地址,再使用arp a查看arp緩存列表,可以發現列表中包含了所添加的記錄,但同時,其Type為static,與其它不同。(5)重復步驟3,再次觀察顯示結果。 結果分析:再次ping 隔壁主機的IP:3,可以發現其物理地址仍是錯誤的(步驟4中輸入的錯誤地址),Type也為static不變。實驗四:使用tracert命令跟蹤路由 在實驗機上輸入 tracert 命令,跟蹤數據報從本地機到達 所經過的路徑。結果分析:路由跟蹤命令tracert用來跟蹤數據報從本地機到達目標主機所經過的路徑,并顯示到達每個中間路由器的時間,實現網絡路由狀態的實時探測。該命令可以幫助確定網絡故障的位置。 上圖可以看出:輸入tracert 命令,本機共經過了11個路由最終到達sina服務器。實驗五:使用net命令進行網絡配置將計算機名為T090的主機中的share目錄以及光驅等設置成共享,然后在實驗機上輸入net viewT090 查看名為T090計算機的共享資源列表。 使用net user 命令: (1)新建一個名為“alice”,密碼為“123456”的用戶 (2)查看名為“alice”用戶的信息 (3)新建一個登陸時間受限制的用戶,比如,新建一個名為“edward”,密碼為111111,登陸時間權限為每周一到周五早上8點到晚上6點。 (4)查看名為“edward”用戶的信息 (5)刪除剛才創建的這兩個用戶五、實驗結果總結與思考 兩次課程的學習,終于順利地完成了這次實驗,在整個實驗過程中雖然遇到了一些困難,但也收獲了許多。首先談談本次實驗遇到的收獲吧。在本次實驗中,我收獲良多,不僅學會了用ping命令來測試網絡連通性,用tracert命令來跟蹤數據報從本地機到達目標主機所經過的路徑,使用route命令來手工添加和修改主機IP路由表的項目;還學會了用ipconfig命令查看本機的ip地址等信息,用arp命令來查看IP地址到MAC的映射以及net命令的用法,比如用net user添加或更改用戶帳號或顯示用戶帳號信息。當然最重要的是改變了我對“計算機網絡”這門課程的看法。在剛開始接觸這門課程的時候,認為這門課程就是理論學習,實驗課也不外乎查找學習相關方面的資料然后寫篇空泛的論文之類的。但是這兩次課的學習卻激起了我的學習興趣,因為終于學會在cmd窗口進行一些命令的用法了,再聽到老師說以后還要學習抓包軟件的使用等等,更讓我興致勃勃了。在本次實驗過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難,后來是經過網上查詢或向老師詢問,這些問題得以解決。現將遇到的問題簡單羅列下:(1)在執行arp d命令,再次用arp a命令后,發現還是有一些arp緩存存在,而隔壁機器卻沒有。(詢問老師后,老師說這是正常現象,解釋道:我的這臺機器在執行arp d命令后,又馬上與其他機器進行了通信,通信較為頻繁;我隔壁的機器沒有arp緩存存在是因為它沒有與其他機器進行通信)(2)由于這次實驗的ppt教程在net user這一命令上面是一筆帶過的,沒有詳細介紹這個命令的用法。因而在進行net user命令實驗時,對于如何“新建一個登陸時間受限制的用戶,比如,新建一個名為“edward”,密碼為111111,登陸時間權限為每周一到周五早上8點到晚上6點”存在問題,后來經過百度查詢,找到了解決方案,同時也更多地了解了這個命令的用法。當然,還有一些問題,不過這些都是實驗室機器的問題,比如:ping外網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