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急救基本技能.ppt_第1頁
現場急救基本技能.ppt_第2頁
現場急救基本技能.ppt_第3頁
現場急救基本技能.ppt_第4頁
現場急救基本技能.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現場急救基本技能 2012年9月7日 急救基本技能 心肺復蘇 現場止血環甲膜穿刺心臟除顫 傷口包扎靜脈穿刺氣管插管 骨折固定腹腔穿刺氣囊呼吸 傷員搬運胸腔穿刺負壓吸痰脫臼復位心包穿刺緊急導尿簡易洗胃 現場止血 概述1 止血 停止出血或使出血停止 1 內出血 血液自血管內流出至體內的組織間隙或體腔 2 外出血 血液流向體外 2 現場止血 針對外出血利用簡易物品 器械和手法技巧等 給予緊急處置的基本技術 3 盡快達到止血目的以保障生命體征穩定 判斷 現場止血 判斷1 出血部位的判斷 1 頭面部 外觀表象比實際情況嚴重 2 頸部 慎重選擇止血方法 3 胸腹部 外觀表象比實際情況輕 4 四肢 出血表現直接 容易處理 現場止血 判斷2 出血量的判斷根據生命體征判斷失血量 注 以上數據以體重70公斤為標準計算 現場止血 判斷3 出血性質判斷 1 動脈出血 鮮紅色搏動性噴出 2 靜脈出血 暗紅色持續性涌出 3 毛細血管出血 色較紅勻速滲出 現場止血 4 對生命體征影響的判斷 1 失血量10 15 代償 2 失血量15 30 休克 3 30 危及生命 現場止血 操作1 直接壓迫止血2 加壓包扎止血3 指壓止血4 止血帶止血 加壓包扎止血法 將敷料或棉墊覆蓋傷口 再用繃帶纏繞加壓包扎 對于較深傷口 無法判斷傷口深部情況 可先將無菌敷料填塞入傷口 再用繃帶加壓包扎 加壓包扎止血法 指壓止血法 是現場止血中最快速的方法 具體是沿人體主要動脈的體表走向 用一根或多根手指在傷口兩側同時向骨骼方向按壓 止血帶止血法 此法只適用于四肢動脈出血 將止血帶上在傷口近心端 靠近傷口處 在上止血帶的部位應先墊上一層敷料或布類 止血帶的壓力要適當 以恰好達到遠端動脈搏動消失 控制出血為適度 現場止血 注意以維護生命體征穩定為最高目的以生命體征判定失血量更為準確 實用頭頸 四肢止血處置前抬高出血部位至心臟水平止血帶總體使用時間限定原則 1小時為宜 最多不超過3小時 傷口包扎 概述1 傷口 體表因各種外力與創傷造成皮膚肌肉等組織的破裂開放 2傷口包扎 不單指在急救現場用敷料對傷病者的傷口進行簡單的覆蓋處理 是在急救過程中對損傷部位進行完整 科學的技術處置的重要環節 正確包扎 固定敷料 壓迫止血 減少污染 減輕腫脹 減緩疼痛 制動與支撐患肢 利于固定和搬運 錯誤包扎 增加出血 加重感染 造成新損傷 留下后遺癥 傷口包扎 判斷1除狂犬咬傷等 任何傷口都需要包扎 在對傷口進行有效止血等處理的同時或其后施行 2依傷口部位 深度 出血情況 有無伴隨癥狀判斷 結合擁有的包扎材料決定包扎方式 傷口包扎 方法1 三角巾包扎燕尾式帶狀 1 頭部包扎冒式包扎風冒式包扎十字包扎 2 面部包扎 3 眼部包扎單眼包扎雙眼包扎 傷口包扎 方法三角巾包扎 4 頸部包扎 5 肩部包扎帶狀三角巾包扎燕尾式三角巾包扎 6 胸部包扎一般三角巾包扎燕尾式三角巾包扎 傷口包扎 三角巾包扎 7 腹部包扎上腹部下腹部及會陰部 8 四肢包扎三角巾上肢包扎臀部三角巾包扎手腳包扎 傷口包扎 2 繃帶包扎頭部四肢 1 環形包扎肢體粗細相等 2 螺旋形包扎 3 螺旋反折包扎肢體粗細不等 4 8字包扎四肢各關節 5 回返包扎頭 斷肢端松緊適度 方法 現場常用的包扎材料主要包括消毒敷料 紗布 繃帶 三角巾 四頭帶等 這里我們主要介紹三角巾和繃帶的包扎方法 三角巾包扎法 三角巾包扎時操作簡捷 可適用于全身各個部位 可根據不同的需求折疊成燕尾式三角巾和帶狀三角巾 頭部帽式包扎法 將三角巾底邊中點放于額部眉間處 頂角經頭頂拉至后枕部 將兩底角拉向后枕部交叉后返回額部中央打結 然后拉緊頂角并反折塞入后枕部交叉處 頭部帽式包扎法 頭部風帽式包扎法 將三角巾頂角打結后放置于前額中央 底邊中點打結后放于后枕部 將兩底角拉向下頜部交叉后返回后枕部打結 頭部風帽式包扎法 頭部十字包扎法 將三角巾折成三指寬的帶狀巾 放于下頜處 持兩底角經雙耳分別向上提 較長的一端繞頭頂與短的一端在顳部交叉 然后分別經額部 后枕部在另一側顳部打結固定 頭部十字包扎法 面部包扎法 將三角巾頂角打結后置于頭頂部 拉住底邊將面部遮住 持兩底角拉向后枕部交叉后返回下頜部打結固定 提起三角巾在眼 鼻 口處各剪一小洞 面部包扎法 眼部包扎法 單眼包扎法 將三角巾折成帶狀 上1 3處蓋住傷眼 下2 3從耳下端繞經枕部 健側耳上 額部并壓住上端帶狀巾 再繞經傷側耳上 后枕部至健側耳上與上端帶狀巾打結固定 單眼包扎法 眼部包扎法 雙眼包扎法 將三角巾折成帶狀 從頂后部拉向前在眼部交叉 再經雙耳下繞向后枕部打結固定 雙眼包扎法 頸部包扎法 將傷員健側手臂上舉抱住頭部 用帶狀三角巾中段壓住傷口 兩端在健側手臂根部打結固定 頸部包扎法 肩部包扎法 帶狀三角巾包扎法 將帶狀三角巾中段放于腋下 兩端向上提起在肩部交叉 然后分別經胸 背斜向對側腋下打結固定 帶狀三角巾包扎法 肩部包扎法 燕尾式三角巾包扎法 將燕尾式三角巾的夾角對著頸部 巾體置于肩部 燕尾底部包繞上臂根部打結 兩個燕尾角分別經胸 背部拉至對側腋下打結固定 燕尾式三角巾包扎法 胸部包扎法 將三角巾頂角置于傷側肩上 三角巾底邊中點位于傷口下端 將兩側底角繞向背后打結 頂角再與其打結固定 胸部包扎法 腹部包扎法 上腹部 使用帶狀三角巾纏繞腹部打結固定即可 腹部包扎法 腹部包扎法 下腹部及會陰部 將三角巾底邊包繞腰部打結 頂角兜住會陰部與底邊打結固定 腹部包扎法 四肢包扎法 上肢包扎法 將三角巾鋪于傷員胸前 頂角對準肘關節稍外側 屈曲前臂并壓住三角巾 兩側底角繞過頸部在頸后打結 肘部頂角反折用別針扣住 上肢包扎法 臀部包扎法 將燕尾式三角巾的夾角對著傷側腰部 緊壓傷口敷料上 燕尾底部包繞傷側大腿根部打結 再將兩個燕尾角斜向上拉到對側腰部打結 臀部包扎法 手腳包扎法 將手或腳放于三角巾上 使其對著頂角 將頂角反折覆蓋手或腳 再將兩底邊交叉纏繞手或腳打結固定 手腳包扎法 繃帶包扎法 繃帶包扎的方法較多 但因其包扎胸 腹 會陰部效果不好 容易滑脫 所以一般多用于四肢 頭部的傷口 環行包扎法 將繃帶作環形纏繞 第一圈作環繞稍呈斜形 第二圈應與第一圈重疊 第三圈作環形 然后重復纏繞 最后固定尾端 環形法通常用于肢體粗細相等部位 環行包扎法 螺旋形包扎法 先環行包扎數圈 然后將繃帶螺旋向上纏繞 每圈應壓住前一圈的1 3 2 3 螺旋形包扎法 螺旋反折包扎法 先作兩圈環行包扎 再行螺旋形纏繞 待到漸粗的部位就每圈把繃帶反折一下 蓋住前圈的1 3 2 3 由下而上纏繞 此法主要用于粗細不等的傷口部位 螺旋反折包扎法 8字包扎法 本包扎法是一圈向上 再一圈向下作8字形纏繞 每圈在正面和前一周相交叉 并壓蓋前一圈的1 3 2 3 適用于四肢各關節處的包扎 8字包扎法 回返包扎法 本法多用于頭和斷肢端 先環行固定兩圈 然后從中間開始呈放射性反折包扎 直至將敷料完全覆蓋 最后再環行繞2圈 將所反折的各端包扎固定 此法常需要一位助手在反折時按壓一下繃帶的反折端 回返包扎法 傷口包扎 注意1 腦組織膨出2 胸部傷口紗布填塞3 腹腔內容物脫出腸管破裂4 四肢傷口伴骨折斷端外露包裹殘端5 異物插入不拔出6 殘肢包扎 骨折固定 概述1 骨折 骨或軟骨的連續性和完整性中斷 2 骨折固定 減少疼痛 保護骨折部位 防止骨折斷端再移位而引起血管及神經繼發性損傷 內固定外固定器材 夾板 石膏繃帶 持續牽引 外展架 外固定器等 現場多用 小夾板 真空夾板 高分子材料可塑夾板 外展架 骨折固定 判斷1 畸形局部隆起 成角 旋轉 肢體縮短2 骨擦感 骨擦音 3 異常活動4 局部腫脹 疼痛 出血 休克 發熱 骨折固定 操作基本原則 固定牢固松緊適度緩解疼痛不再移位避免損傷便于轉運 骨折固定 四肢長干骨骨折固定肱骨干閉合性骨折前臂中斷尺橈骨雙骨折股骨干中段閉合性骨折脛腓骨干骨折 肱骨干閉合性骨折 現場復位固定采用兩人分別握住傷者骨折的上臂和前臂 持續用力 向相反的方向對抗牽引 另一人用四塊小夾板以骨折處為中心分別置于上臂前 后 內 外側 用布帶或繃帶捆扎固定 但不能太緊或太松 以布帶能上下移動1 2厘米為佳 屈肘90度用三角巾或繃帶懸吊患肢前臂于胸前 肱骨干閉合性骨折 肱骨干閉合性骨折 前臂中段尺橈骨雙骨折 在現場復位固定采用兩人對抗牽引傷肢肘部及腕部 待肌肉放松后 另一人在前 后 左 右分別置一夾板 用布帶或繃帶捆扎固定 屈肘90度 用三角巾或繃帶懸吊患肢前臂于胸前 前臂中段尺橈骨雙骨折 脛腓骨干骨折 在現場行傷肢踝部牽引 待成角 縮短等畸形消失 肌肉放松后 用四塊夾板分別置于小腿的前 后 內 外側或兩塊夾板置于前后捆扎固定 脛腓骨干骨折 股骨干中段閉合骨折 在現場行小腿牽引 用一塊木板置于大腿后面 木板遠端要超過膝關節 將大腿 膝關節及上段小腿與木板捆扎在一起 便于搬動傷者時不易發生再移位即可 股骨干中段閉合骨折 骨折固定 注意1 首要搶救生命2 先包扎后固定3 斷端覆蓋4 不增加傷者疼痛和引起繼發損害5 特殊部位骨折固定 1 頸椎輕度過伸位 2 脊柱脊柱夾板3人同時托起6 不安全現場先轉移后固定 傷員搬運 概述1 搬運術 利用人力和器具使傷員脫離險境并轉移后送的技術 1 徒手搬運 在搬運傷員的過程中僅憑人力和技巧而不使用任何器械的方法 2 器具搬運 用擔架 包括軟擔架 鏟式擔架 脊柱板 等現代醫用搬運器械 或因陋就簡利用床單 被褥 靠椅 木板等作為轉運工具的方法 傷員搬運 基本原則評估傷者的需求及施救者的能力雙手盡量靠身體以長型肌肉用力保持搬運姿勢平穩 傷員搬運 判斷1 完成止血 包扎 固定處理后進行 2 確認現場環境安全 掌握正確 規范的救護 3 擔架搬運最常用徒手搬運通道狹窄骨折傷員不宜寒冷天氣床單 被褥搬運樓道狹窄或陡直靠背椅意識障礙不宜 傷員搬運 操作1 徒手搬運 1 攙扶病情輕 能站立行走 2 背馱清醒 體重輕 可站立 不能行走 3 抱持 4 雙人搭椅意識清 能配合施救 5 拉車式無骨折 兩人施救 傷員搬運 2 器械搬運 1 擔架搬運搬運至擔架 抱持法脊柱骨折 股骨干骨折 胸部損傷不宜 平移法 整體翻身法抬上擔架后 足向前 頭向后 扣好安全帶 防止翻落或跌落 使傷員抱持水平狀態 入車固定 頭朝前 傷員搬運 2 床單及被褥搬運胸部創傷 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