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中國歷史期末總復習題.docx_第1頁
七年級上冊中國歷史期末總復習題.docx_第2頁
七年級上冊中國歷史期末總復習題.docx_第3頁
七年級上冊中國歷史期末總復習題.docx_第4頁
七年級上冊中國歷史期末總復習題.docx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七年級上冊中國歷史期末總復習題一、人、民、部落首領和夏商周三代(15課)1、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是 人,位于 省2、 人還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使用 火,山頂洞人懂得 火3、 原始居民生活在陜西省 市種植 住著半地穴式房子,還會制作彩陶河姆渡原始居民種植 住干欄式 房子,為后世樓房提供了范例4、 為后世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礎。被尊奉為 。5、 治水有功,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 朝,從此 制代替了 制6、商朝:又叫 朝,建立者是 (任用 ),是我國 文化的燦爛時期。著名的有司母戊鼎。商朝的文字是 7、 通過牧野大戰建立西周,為鞏固統治實行 制8、導致商周興盛的和諧君臣是湯與伊尹、周文王與姜尚。導致夏商滅亡的暴君是 桀、 紂 給我們的啟示是統治者要勤政愛民、任用賢人二、春秋戰國:特點是: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69課)9、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是 稱霸的主要原因是任用 積極改革,還提出“ ”號召擴充勢力。10、公元前7世紀后期 通過 大戰成為中原霸主。出現成語 戰國時期,晉國被 三家瓜分。11、齊國和晉國稱霸的共同原因是積極改革,富國強兵;春秋戰國時期的著名戰役有 、 、 、 12、都江堰:戰國時期、秦國、李冰、防洪灌溉、天府之國、“三星堆文化”13、商鞅變法:根本原因: 的使用和推廣(農業史上的革命是 )人物:商鞅( 家、 階級)秦孝公,特點: 內容:土地制度的變化:由土地國有制到土地私有制最能觸犯貴族利益的是 反應中央集權思想,加強君主權力的是 作用:秦國發展成為 為 14、孔子、儒家、“仁”、論語、封建文化的正統思想遠古時期,人類改造自然的成功事例是種植粟和水稻、人工取火、大禹治水;戰國時期,協調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成功典范測定出一年的24個節氣、修筑都江堰三、秦漢王朝:(1015課)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國家的建立和封建大一統1、秦統一六國:時間 _年,人物 ,都城_。基礎是 2、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一秦統一六國后,建立起 制度,實踐了戰國時期 家 的思想最高統治者:稱 總攬全國 在中央:設立 分管 在地方:推行 對后世影響深遠加強全國經濟交流和文化發展的措施 嚴重破壞文化教育事業發展的措施 目的是 鞏固北疆采取的措施 溝通中原與嶺南的措施 秦始皇在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貢獻是 秦長城的起止點在 目的是 秦始皇的暴政突出表現在 第一次農民起義 決定秦朝興亡的兩次決定性戰役是 、 3、漢武帝的大一統基礎 。漢武帝接受 的建議,實行“推恩令”,削弱_的勢力,加強中央集權,在 實現了大一統。漢武帝接受_提出的“ _”建議。在 實現了大一統。_思想成為我國封建社會正統思想。“秦皇漢武”被人相提并論,請你用一兩句話分別概括他們對中國歷史發展的最大貢獻。秦始皇: 漢武帝: 秦漢王朝與匈奴的關系:根本原因 和: 戰: 4、張騫通西域和絲綢之路西域是指現在 地區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時間 目的 意義 傳入中原西域物產有 為保證“絲綢之路”暢通西漢于 年設置了 其意義是從此 漢武帝時期開通的中西交通的重要通道,被稱作“_”。它是以_為起點的。_兩次出使西域,為開辟這條重要通道作出了重要貢獻。當時生活在北方的少數民族 _ _ “絲綢之路”的意義 現代絲綢之路的意義 四、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1820課)1、200年,曹操通過 戰勝 ,奠定了 208年,曹操對孫劉聯軍的 失敗 ,奠定了 220年 建立 ,定都 ;三國時期著名的歷史人物有 。2、實現三國兩晉南北朝短暫統一的朝代是 3、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發生在 時期,江南地區得到開發發生在 時期,開發的主要原因是 深遠影響 啟示: 4、北魏孝文帝改革南北朝時期出現民族大融合的原因 鮮卑族、北魏、北魏孝文帝、洛陽改革措施 對待儒家的措施 作用 我們應學習孝文帝順應歷史潮流、堅持改革、積極進取、以身作則的進取精神和品質。六、儒家思想、春秋時期,孔子創立儒家學派,提出“仁”的學說。、戰國時期,孟子主張“仁政”治國。、為加強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議“”、漢武帝接受_提出的“ _”建議。在長安舉辦太學。在 實現了大一統。_思想成為我國封建社會正統思想。、北魏孝文帝改革,尊崇,五、科技文化(5、8、9、16、17、21、22課)1、青銅文化: 朝是我國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著名的有 鼎,成都平原還有 文化遺址2、文字: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 朝 開始的。秦朝把 作為全國規范文字,東晉的 被稱為“書圣”,代表作是、農業: 時期人們測定出一年的24個節氣,鐵農具從開始使用是我國農業史上的一次革命。我國第一部農業科學著作、填表人物貢獻醫學望、聞、問、切華佗張仲景文學屈原司馬遷數學九章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