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影像學習題.doc_第1頁
醫學影像學習題.doc_第2頁
醫學影像學習題.doc_第3頁
醫學影像學習題.doc_第4頁
醫學影像學習題.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此文檔收集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刪除醫學影像學習題 第一章總論練習題:【選擇題】(一)A型題1、倫琴發現X線是在( )A、1895年 B、1795年 C、1695年 D、1885年 E、1875年2、影像診斷的主要依據和信息來源是( )A、病史 B、體征 C、圖像 D、病理結果E、檢驗結果3、不屬于X線裝置的是( )A、X線管 B、變壓器 C、操作臺 D、檢查床 E、光學照相機4、X線管是( )A、真空五極管 B、真空四極管C、真空三極管 D、真空二極管 E、真空熒光管5、在X線管內產生X線時,大部分轉換為熱能,其中轉換為X線者僅為( )A、1%以下 B、2%以下 C、3%以下 D、4%以下 E、5%以下6、下列哪項表述是錯誤的( )A、X線不是電磁波 B、X線波長范圍為0.000650nmC、X線居射線與紫外線之間D、X線比可見光的波長短E、X線具有強穿透力7、不屬于低密度的組織結構是( )A、脂肪組織 B、呼吸道腔 C、胃腸道氣體 D、乳突氣房 E、膀胱尿液8、下列哪種說法是不正確的( )A、X線圖像由不同灰度影像構成 B、X線影像不會發生形狀失真C、X線束是錐形整投射的 D、X線影像有一定放大效應E、X線影像可產生伴影 9、下列關于X線檢查的敘述,哪項是錯誤的( )A、缺乏自然對比的組織或順官,可采有人工對比B、自然對比和人工對比是X線檢查的基礎C、軟線攝采用鎢靶管球發射X線D、普通檢查包括熒光透視和攝影E、放大攝影屬于特殊檢查10、下列關于對比劑的表述,哪項是錯誤的( )A、分高、低密度對比劑兩類 B、鋇劑為常用造影劑C、碘劑為常用造影劑 D、水溶性碘對比劑只有離子型E、低密度對比劑多為氣體,如二氧化碳11、關于X線分析與診斷方面,哪種說法不正確( )A、X線診斷是重要的臨床診斷方法之一 B、對X線圖像應進行認真細致地觀察C、密切結合臨床資料,分析推理D、應注意投照技術條件E、強調觀察異常征象,對正常征象可以從略12、關于X線防護,哪種說法不正確( )A、應重視防護,控制輻射量并采取有效措施B、合理使用X線檢查,保護患者與工作人員C、尤其重視孕婦、小兒患者的防護D、屏蔽防護是使用原子序數高的物質作為屏障的措施E、距離防護是利用X線輻射量與距離成反比這一原理,增加X線源與人體間的距離以減少輻射量的措施(二)B型題問題1315A、熒光效應 B、感光效應 C、電離效應 D、生物效應 E、穿透性13、X線成像的基礎基于14、透視檢查的基礎基于15、X線攝影的基礎基于問題1619A、體層攝影B、軟線攝影C、放大攝影D、熒光攝影E、普通攝影16、平片難于顯示重疊較多的部位,為了解病變內部結構,應用( )17、乳腺檢查,應用( )18、顯示細微病變,應用( )19、縮微攝片,集體體檢應用( )(三)C型題問題2023A、密度高,X線照片呈白影B、密度低,X線照乍呈黑影C、兩者均是D、兩者均否20、骨皮質21、脂肪組織22、鈣化灶23、鼻旁竇氣體問題2426A、肯定性診斷B、否定性診斷C、兩者均是D、兩者均否24、經過X線檢查,可以確診25、經過X線檢查,排除了某些疾病26、經過X線檢查,發現了某些X線征象,不能確診,提出了幾種可能性(四)X型題27、現代醫學影像學包括( )A、放射診斷學 B、USG C、CT D、MRI E、ECT28、X線與診斷相關的特性包括( )A、穿透性 B、熒光效應 C、感光效應 D、電離效應 E、生物效應29、X線影像的形成,基于以下幾點( )A、X線具有穿透力,能穿透人體結構B、被穿透的組織結構存在密度差別C、被穿透的組織結構存在厚度差別D、被穿透的組織結構產生電離效應E、經過顯像過程,形成黑白對比、層次差異的X線影像30、X線與治療相關的特性包括( )A、穿透性 B、熒光效應 C、感光效應 D、電離效應 E、生物效應31、X線對比劑的引入方式包括( )A、口服法 B、灌注法 C、穿刺注入法 D、產生法 E、呃氣法32、水溶性碘對比劑包括( )A、碘化油 B、泛影葡胺 C、碘苯六醇 D、碘普羅胺 E、碘必樂33、使用碘對比劑時,應注意( )A、了解除患者有無禁忌證B、作好解釋工作C、行對比劑過敏試驗D、備好搶救藥品與器械E、遇到嚴重反應應快速檢查完畢34、X線診斷的準確性取決于( )A、對X線影像特點的認識B、對相關解剖結構的認識與分析C、對相關病理基礎的認識與分析D、正確的診斷思維方法E、遵循一定的原則和步驟35、觀察異常X線表現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A、病變的位置和分布B、病變的數目C、病變的形狀D、病變的邊緣E、器官功能的改變【名詞解釋】1. X線對比度2. 自然對比/天然對比3. 人工對比4. 醫學影像學【填空題】14. X線的穿透性決定于X線的波長和被穿透物質的密度和厚度。X線的波長愈 ,穿透力愈強;物質的密度愈厚度愈 X線愈容易穿透。15. 放射線防護的三要素是 、 和 。【簡述題】1.簡述X線是怎樣發生的,臨床應用的X線有哪些特性。2.簡述透視和攝片各有何優缺點。3.試述如何正確書寫X線報告。參考答案【選擇題答案】1.A 2.C 3.E 4.D 5.A 6.A 7.E 8.B 9.C 10.D 11.E 12.E 13.E 14.A 15.B 16.A 17.B 18.C 19.D 20.A 21.B 22.A 23.B 24.A 25.B 26.D 27.ABCDE 28.ABC 29.ABCE 30.DE 31.ABC 32.BCDE 33.ABCD 34.ABCDE 35.ABCDE【名詞解釋】1.X線對比度是指穿過被照體不同部位的殘余X線量之比。2.自然對比/天然對比:不同組織因吸收X線能力不同,在膠片上形成不同灰度影像,這種密度對比就是“自然對比/天然對比”。3.人工對比:人工導入某種物質,使原本缺乏天然對比的組織、結構間形成明顯密度差,從面提高顯示率的方法就是人工對比,導入的物質稱為對比劑。4.醫學影像學:是一門應用醫學影像設備,觀察病人體內器官形態和功能狀況,并對疾病進行診斷和治療的學科。【填空題】14. 愈短、愈低、愈薄15. 使用防護器具、減短曝光時間延長與放射源的距離【簡述題】1.高速運行的電子群突然受阻,便發生X線。X線發生裝置主要有X線管、變壓器和操縱臺。X線管陰極燈絲通電后產生電子群,變壓器向X線管兩端提供高電壓,驅使電子群向陽極高速度運行,并撞擊在陽極靶面上,其動能轉換為99.8%的熱能和0.2%的X線。臨床應用的X線特性是:(1)穿透性:和X線管管電壓有關,管電壓愈高,產生的X線波長愈短,穿透性愈強,這是X線臨床應用的基礎。(2)熒光作用:X線可激發熒光物質,產生肉眼可見的熒光,這是X線透視的基礎。(3)感光作用:X線可使膠片感光,形成潛影,經顯影,定影處理后產生影像,這是X線攝影的基礎。(4)電離作用:X線對人體電離的程度與吸收的X線量成正比,這是X線防護和放射治療的基礎。2.(1)透視的優點:可任意轉動病人進行多軸透視觀察;可觀察活動器官的運動功能;操作簡單、費用低廉;立即可得檢查結果;可在透視監護下進行介入性操作。其缺點是:細微病變和厚實部分不易透視觀察; 不能留下永久性紀錄。 (2)攝片的優點:影像清晰,對比度較好; 適于細微病變和厚密部位觀察; 留有永久性紀錄,供復查對比、會診討論之用。其缺點是:不便于觀察活動器官的運動功能; 技術復雜,費用較高; 出結果時間較長。由上可知,透視的優點是攝片不足處;而攝片的優點正是透視的缺點。二者只有取長補短,配合使用,才能充分發揮其診斷作用。3.一份規范化的X線診斷報告書應當包含以下的內容。(1)一般項目:病人姓名、性別、年齡、X線號、檢查和報告日期、住院或門診號、申請科室、病室和床位、檢查方法、投照部位和位置、照片順序等均應逐項填寫清楚。(2)敘述部分:應在全面觀察基礎上,分清主次,按順序描述異常X線所見;與診斷有關的陰性結果應加以說明;復查時應與原片進行對比;需要時輔以簡明示意圖。(3)診斷意見:應以X線表現為依據,結合有關的臨床資料,進行綜合分析,邏輯推理,以得出客觀的診斷結論。臨床和X線表現典型者肯定診斷;X線缺乏特征性,可結合臨床診斷;臨床和X線均無特征性而難以下結論時,可提出某種或某些診斷可能性,以及進一步檢查的建議。總之,X線報告書是一份重要的臨床檔案資料,必須認真書寫,要求文字簡潔,語句通順,表達準確,字跡端正,并且要用正楷簽名。骨骼系統【選擇題】(一)A型題1、骨關節影像學檢查最常用的方法是A、MRI B、CT C、X線片 D、超聲成像E、ECT2、X線攝影常規位置是A、正位 B、側位 C、斜位 D、正側位 E、軸位3、關于常引起骨關節改變的病變,下面不正確的是A、外傷 B、炎癥 C、腫瘤 D、營養代謝和內分泌疾病E、以上均不是4、CT檢查優于X線,下面哪項除外A、經濟實惠,簡單易行 B、橫斷分層掃描 C、密度分辨力度D、無影像重疊 E、對骨內病灶和軟組織觀察清晰5、哪項不是MRI檢查比X線和CT檢查的優勢A、可任意平面掃描 B、三維成像 C、觀察鈣化和骨化D、觀察軟組織病變 E、觀察骨髓病變6、X線攝影能清楚顯示骨關節的原因,下面哪項不正確A、骨骼含有大量鈣鹽,密度高 B、周圍軟組織密度低,與骨骼對比鮮明C、骨骼本身骨皮質密度高 D、骨骼本身骨松質和骨髓比骨皮質密度低E、以上均不是7、人體骨骼因形態不同而有不同命名,下面不正確的名稱是A、長骨 B、短骨 C、扁骨 D、不規則骨 E、異形骨8、X線改變反映的是A、臨床癥狀 B、實驗室改變 C、病理變化 D、臨床體征 E、治療效果9、骨關節炎癥X線表現與病理改變和臨床表現出一的時間關系是A、X線表現與臨床表現出現的時間無相關關系B、X線表現與病理改變同時出現C、X線表現與臨床表現同時出現D、X線表現比病理改變出現晚,比臨床表現出現早E、X線表現比臨床表現、病理改變出現晚10、對可疑炎癥、腫瘤的診斷依據是A、X線照片 B、臨床資料 C、實驗室資料 D、家族史E、定期復查X線或行CT、MR11、X線診斷原則是A、根據臨床表現 B、根據X線表現 C、根據實驗室資料D、強調觀察異常征象 E、密切結合臨床資料對X線表現進行綜合分析12、兩側對稱的骨關節疑一側有病變時應A、反復檢查 B、結合臨床資料 C、結合實驗室資料D、攝照對側對照觀察 E、隨訪13、骨骼解部結構較復雜部位的X線片在診斷中具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其主要原因是A、X線穿透力強 B、X線穿透力強 C、影像前后重疊D、攝影位置單一 E、難以兼顧軟組織14、關于骨骼X線攝影位置,不正確的敘述是 A、正、側位攝影 B、包括周圍軟組織 C、長骨包括鄰近的一個關節D、腰椎包括下部胸椎 E、長骨應包括上下關節15、關于骨關節系統所指范圍,不正確的選項是A、頭顱 B、胸部 C、四肢 D、骨盆 E、脊柱16、骨關節血管造影主要經A、頸動脈 B、胸主動脈 C、腹主動脈 D、四肢動脈 E、髂總動脈17、關于血管造影的用途,哪項不正確A、良、惡性腫瘤鑒別 B、急性炎癥 C、脈管炎和斷肢再植D、顯微血管外科 E、四肢燒傷后檢查18、關于CT檢查的主要優勢,不正確的是A、可調節掃描層厚 B、密度分辨力高 C、可軸位和冠狀位掃描D、可調節窗寬、窗位 E、密度分辨力低19、X線片上不能顯示的鈣化與骨化,CT能夠A、很好地顯示 B、也不能很好地顯示 C、大部分顯示D、少部分顯示 E、個別顯示20、CT顯示骨內和軟骨內鈣化及腫瘤內腫瘤骨比X線片A、不敏感 B、部分敏感 C、部分不敏感 D、敏感 E、個別敏感21、關于CT檢查的常見部位,不正確的是A、X線診斷有疑難的部位 B、骨盆 C、脊柱 D、顱底 E、四肢22、與X線平片相比,CT檢查的優勢哪項除外A、不能顯示石膏遮蓋的骨和軟組織 B、顯示組織結構橫斷解剖關系C、密度分辨率高 D、分清肌內、脂肪組織與少量氣體E、顯示細微鈣化與骨化23、關于CT檢查下肢骨關節的優勢,哪項除外A、患側與對側同時掃描以便對照觀察 B、根據病變調節掃描層厚C、可調節窗寬、窗位觀察 D、軸位掃描可行2D、3D重建E、均能決定病變的性質24、CT對軟組織病變的觀察效果A、優于X線片 B、與X線片相同 C、低于X線片D、部分優于X線片 E、部分低于X線片25、CT增強掃描時,可使用的對比劑是A、40%碘化油(lipoidol) B、碘普羅胺(iopromide)C、30%復方泛影葡胺 D、碘苯脂(pantopaque)E、30%泛影葡胺(urografin)26、多數病例行MRI檢查前應攝X線平片,因為MRIA、不適合于骨組織檢查 B、不適合于軟組織檢查 C、檢查費用過高 D、對鈣化和細小骨化顯示差E、圖像視野受線圈限制27、MRI任何序列為掃描圖像骨組織均表現低信號,這是因骨組織缺乏能發生磁共振的A、氫原子核 B、氧原子核 C、氟原子核 D、水 E、空氣28、MRI對下列組織不能很好顯示的是A、韌帶、肌腱 B、出血、水腫 C、腫塊、壞死 D、鈣化、骨化E、骨髓、軟骨29、MRI檢查脊柱優于CT,不正確的描述是A、能顯示脊椎解剖結構 B、能顯示椎間盤 C、能顯示椎管D、能顯示椎管內軟組織 E、能顯示骨化與鈣化30、MRI分辨力差的組織是A、脂肪 B、肌肉、肌腱、韌帶 C、軟骨 D、骨密質E、骨髓31、骨髓在MRI T1WI、顯示A、高信號 B、較低信號 C、較高信號 D、低信號 E、中等信號32、疑有長骨骨髓內跳躍病灶時,最佳檢查方法是A、超聲成像 B、CT平掃 C、MRI D、CT強化 E、X線片33、檢查全身骨轉移瘤的最佳方法是A、CT B、X線片 C、MRI D、ECT E、超聲成像34、脂肪組織MRI呈高信號,與其他呈高信號組織的鑒別方法是A、采用脂肪抑制序列 B、采用強化 C、采用質子密度成像D、采用T1加權像 E、采用T2加權像35、磁共振血管造影采用的技術是A、MRA B、動脈造影 C、靜脈造影 D、動靜脈同時造影E、介入方法36、磁共振血管造影的對比劑是A、不用對比劑 B、60%泛影葡胺 C、優維顯 D、碘苯脂E、伊索顯37、脊柱外傷檢查應首選A、X線片 B、MRI C、CT片 D、ECT E、超聲成像38、疑有脊髓病變,首選檢查方法是A、CT B、MRI C、X線片 D、脊髓造影 E、超聲成像39、對四肢軟組織病變檢查的首選方法是A、CT B、X線片 C、MRI D、ECT E、超聲成像40、骨骼MRI檢查前應首先行哪項檢查A、CT B、ECT C、超聲成像 D、X線片 E、CTM41、超聲成像的優勢在于觀察A、軟組織病變 B、關節退行性變 C、鈣化、骨化D、骨質增生 E、骨質破壞42、觀察任何影像照片必須首先掌握的是A、被檢查部位的解剖結構和各種病理改變B、MRI掃描機的結構與原理 C、CT掃描機的結構與原理D、X線機的結構與原理 E、超聲診斷儀的結構與原理43、下列哪項不符合正確的影像學綜合分析方法A、了解被檢查部位的解剖結構 B、了解病征大體病理和組織學改變C、對圖像密度和信號變化進行全面、細致的分析D、必須結合臨床表現和化驗結果 E、以上均不是44、骨與軟骨均屬A、肌肉組織 B、結締組織 C、骨組織 D、軟骨組織 E、骨與軟骨組織45、骨與軟骨系由以下何種組織發育而來A、中、內胚層 B、外胚層 C、內胚層 D、內、外胚層E、中胚層間充質細胞演變46、軟骨在X線片上呈A、半透明呈灰色 B、透明呈黑色 C、不透明呈白色D、部分呈黑色,部分呈白色 E、幼兒呈黑色,成人呈白色47、軟骨原質在X線片上呈A、透明呈黑色 B、半透明呈灰色 C、不透明呈白色D、部分透明,部分不透明 E、有時透明,有時不透明48、哈氏系統位于A、骨松質 B、骨皮質 C、骨髓腔 D、骨皮質和骨松質E、骨松質和骨髓腔49、骨的發育開始于A、幼兒期 B、出生后 C、胚胎期 D、兒童期 E、青春期50、下列何種骨骼屬于膜化骨A、骨盆 B、脊椎骨 C、顱底骨 D、顱蓋骨和骨面 E、肋骨51、單純軟骨內化骨的骨骼是A、軀干骨、四肢骨、顱底骨 B、鎖骨 C、下頜骨 D、額骨E、枕骨52、兼有膜化骨和軟骨內化骨的骨骼是A、顱蓋骨 B、骨盆 C、鎖骨、下頜骨 D、四肢骨E、顱底骨、篩骨53、骨髓腔的形成A、由骨皮質內面骨吸收所致 B、在紅骨髓所在區C、在脂肪所在區 D、在黃骨髓所在區E、系發育的必然54、小兒長骨一般骨化中心有A、1個 B、2個 C、3個 D、3個以上 E、4個以上55、原始骨化中心在胚胎出現的時間是A、4周后 B、5周后 C、6周后 D、8周后 E、12周后56、原始骨化中心位于骨干的A、中央 B、近側端 C、遠側端 D、近側、遠側端E、位于軟骨內57、繼發骨化中心位于骨干的A、中央 B、骨皮質內 C、骨髓腔內 D、遠側端、近側端E、骨松質58、干骺端位于A、骨干內 B、骨干的兩端 C、骨髓腔內 D、皮質內 E、骨松質內59、臨時鈣化帶位于A、原始骨化中心 B、繼發骨化中心 C、骨干 D、干骺端頂端 E、干骺端60、骨骺位于A、近側干骺端 B、遠側干骺端 C、長骨未完成發育的兩端D、骨骺板 E、二次骨化中心61、骨骺板位于A、骨骺與干骺端之間 B、骨骺 C、干骺端 D、骨干E、二次骨化中心內62、二次骨化中心的結構是A、軟骨 B、軟質骨 C、密質骨 D、結締組織 E、皮質骨63、國人男性腕骨骨化中心全部出現在年齡(歲)是A、810 B、67 C、1012 D、1214 E、5664、國人女性腕骨骨化中心全部出現的年齡(歲)是A、810 B、68 C、1011 D、56 E、111265、國人男性橈骨遠側端骨骺與干骺端愈合年齡(歲)是A、1618 B、1415 C、1920 D、2021 E、151666、國人男性股骨遠側端骨骼與干骺端愈合年齡(歲)是A、1517 B、1720 C、1617 D、2021 E、212267、國人女性橈骨遠側端骨骺與干骺端愈合年齡(歲)是A、1617 B、1415 C、1517 D、1718 E、182068、國人女性股骨遠側端骨骺與干骺端愈合年齡(歲)是A、1315 B、1518 C、1617 D、1415 E、182069、成人骨髓腔內含有A、造血組織 B、脂肪組織 C、骨松質 D、骨密質 E、骨小梁70、小兒長骨不斷骨化使之增長的部位是A、臨時鈣化帶 B、骨骺 C、骺板 D、干骺端 E、骨干71、骨骺線的結構是A、臨時鈣化帶 B、骺軟骨 C、骨松質 D、骨皮質 D、結締組織72、脊椎順列曲度只有一個后突曲度時是在A、嬰兒時 B、幼兒時 C、兒童時 D、青少年時E、睡眠狀態時73、脊柱能顯示4個生理彎曲時是在A、青少年 B、出生后 C、幼兒期 D、兒童期E、能站立時74、椎弓骨環位于A、椎體橫突內側 B、椎體中央 C、椎體下方 D、椎體上方E、椎體后方75、骨質疏松是指單位體積內A、有機成分和鈣鹽都減少 B、有機成分減少,鈣鹽正常C、有機成分正常,鈣鹽增多 D、有機成分正常,鈣鹽減少E、有機成分正常,鈣鹽正常76、骨質疏松的主要X線表現A、骨密度正常 B、骨密度減低 C、骨密度增高 D、骨松質密度減低 E、骨皮質密度減低77、關于骨質疏松脊椎骨的改變,不正確的描述是A、椎體內結構呈縱行條紋 B、椎體周圍骨皮質變薄C、椎體變扁,其上下緣內陷 D、椎間隙增寬,呈梭形E、以上均不是78、骨質破壞系由A、局部骨質為病理組織取代所致 B、骨折后所致C、手術后所致 D、營養障礙所致 E、廢用性所致79、骨皮質破壞早期通常發生于A、干骺端 B、骨干 C、臨時鈣化帶 D、骨髓腔 E、哈氏管周圍80、關于骨質破壞的X線表現,哪項不正確A、骨質局限性密度減低 B、局部骨小梁模糊C、局部骨內無骨質結構 D、骨質局限性密度增高E、局部骨小梁消失81、關于骨質破壞的常見病變,哪項不正確A、炎癥 B、肉芽腫 C、腫瘤及腫瘤樣病變D、結核 E、骨折82、骨質破壞的早期X線表現是A、骨松質內缺損 B、骨髓腔內缺損 C、篩孔狀密度減低區D、臨時鈣化內缺損 E、骨干內缺損83、骨質增生硬化是指單位體積內A、礦物質增多 B、有機質增多 C、骨量增多D、有機質減少 E、骨量減少84、關于骨質增生硬化的X線表現,不正確的是A、骨質密度增高 B、骨小梁增粗,密度增高C、骨皮質增厚致密 D、長骨骨干增粗,骨髓腔變窄E、長骨骨骼易彎曲變形85、骨質增生硬化多數表現為A、局限性 B、普遍性 C、對稱性 D、中心性 E、外圍性86、骨質增生硬化少數表現為A、局限性 B、普遍性 C、對稱性 D、中心性 E、外圍性87、骨膜增生通常表示A、有病變存在 B、正常表現 C、骨質疏松征象D、骨質硬化征象 E、骨質軟化征象88、骨膜增生是因A、骨膜外層纖維層增生 B、骨膜內、外層纖維層增生C、骨松質增生 D、骨皮質增生E、骨膜內層成骨細胞活動增加89、正常骨膜X線表現是A、與骨皮質平行的細線陰影 B、與骨皮質垂直的細線陰影C、呈黑色不顯影 D、呈放射狀陰影 E、呈層狀陰影90、骨膜增生的早期X線表現是A、與骨皮質平行、長短不一的細線狀陰影 B、與骨皮質垂直的線狀陰影C、放射狀陰影 D、層狀陰影 E、花邊狀陰影91、骨膜增生最明顯的部位是A、扁骨 B、長骨骨干 C、不規則骨 D、掌、指骨E、跖、趾骨92、哪項不是引起骨膜增生的常見病A、惡性腫瘤 B、外傷 C、結核 D、炎癥 E、長骨肉芽腫93、隨著病變的好轉與愈合,骨膜增生最終可變為A、致密 B、與骨皮質融合局部致密 C、骨皮質局部增厚D、骨骼塑形,骨膜被吸收 E、骨膜增生可終生伴隨94、骨內與軟骨內鈣化的典型X線表現是A、顆粒狀、小環狀無結構致密影 B、顆粒狀、小環狀有骨小梁結構C、大片狀無結構致密影 D、大片狀有結構致密影E、小環狀有結構致密影95、死骨是指A、骨組織局部代謝停止 B、發炎的骨質C、長良性腫瘤的骨質 D、長惡性骨腫瘤的骨質 E、手術后的骨質96、骨質壞死最早出現的X線征象是A、局限性骨密度增高 B、局限性骨密度減低C、無異常表現 D、大片狀密度增高 E、大片狀密度減低97、礦物質主要沉積于A、干骺端 B、骨松質 C、骨皮質 D、扁骨 E、不規則98、礦物質沉積骨內的X線表現是A、骨彌漫性密度增高 B、骨彌漫性密度減低C、干骺端相互平行、厚薄不一的致密帶 D、干骺端杯口狀凹陷E、干骺端臨時鈣化帶密度增高99、氟骨癥引起骨質結構變化最明顯的部位是A、軀干骨 B、上肢骨 C、頭顱骨 D、下肢骨 E、全身骨100、四肢骨骼骨髓腔CT表現是A、低密度 B、高密度 C、水樣密度 D、中等密度 E、不均勻密度101、CT顯示骨內和軟骨內鈣化及腫瘤內瘤骨比X線平片A、敏感 B、不敏感 C、部分敏感 D、部分不敏感 E、個別敏感102、CT觀察軟組織病變與X線相比A、優于X線 B、與X線相同 C、低于X線 D、部分優于X線 E、個別優于X線103、CT增強掃描的目的是A、掃描常規程序 B、幫助確定病變范圍和性質C、僅為診斷血管性病變 D、僅為診斷囊性病變E、僅為診斷惡性病變104、軟組織內急性血腫的CT表現是A、高密度 B、低密度 C、水樣密度 D、等密度 E、混雜密度105、椎管側隱窩的前后徑不小于A、2.0mm B、3.0mm C、2.5mm D、3.5mm E、4.0mm106、椎管黃韌帶的厚度是A、1.01.9mm B、2.02.5mm C、2.63.5mmD、3.64.5mm E、2.04.0mm107、下列哪項不是椎管骨環的組成部分A、左側椎弓根 B、右側椎線性根 C、左側椎弓板D、右側椎弓板與椎體 E、椎間盤108、下列哪項不是脊柱生理曲度A、頸椎前突 B、胸椎后突 C、脊柱后突 D、腰椎前突 E、骶尾前、后突109、關于椎間隙的組成,哪項不正確A、椎體下部椎間盤纖維軟骨板 B、椎體上部椎間盤纖維軟骨板C、髓核 D、髓核周圍纖維環 E、以上均不是110、下列哪項不參與椎間孔的組成A、骨性椎管骨環 B、相鄰椎弓 C、椎體D、關節突 E、椎間盤111、下列哪項不屬于骨肌系列的軟組織A、肌肉 B、血管神經 C、骨骼 D、關節囊 E、關節軟骨112、關于假骨折線的X線征象,不正確的描述是A、骨折線與皮質垂直 B、邊緣清晰無硬化 C、邊緣稍硬化致密D、寬12mm透明線 E、最常見于股骨、恥骨、肱骨113、不屬于假骨折線最常見部位的是A、顱骨 B、恥骨支 C、肱骨 D、股骨 E、脛骨114、關于骨質破壞的X線表現,不正確的敘述是A、局限性密度減低 B、骨小梁模糊消失而形成骨質缺損C、骨內出現無骨質結構區 D、局限性密度增高或正常E、骨皮質破壞呈蟲蝕狀或篩孔狀改變115、哪項不是引起骨質破壞的常見病A、炎癥 B、骨折后 C、肉芽腫 D、腫瘤 E、腫瘤樣病變116、關于骨質增生硬化的X線表現,不正確的描述是A、骨質密度增高 B、骨小梁增粗,密度增高C、骨皮質增厚、致密 D、長骨骨干粗大,骨髓腔變窄E、長骨骨骼易變形彎曲117、哪項不是常見骨膜增生的X線表現A、平行的線狀 B、層狀 C、花邊狀 D、團塊狀E、垂直狀或放射狀118、關于軟組織腫脹的X線表現,不正確的描述是A、局部軟組織腫脹 B、密度增高 C、肌間隙模糊或消失D、皮下組織與肌間隙模糊 E、看到軟組織塊影119、在正常骨骼X線片上,可顯示周圍軟組織影,不正確的描述是A、可顯示肌肉 B、可顯示肌纖維 C、可顯示皮下脂肪層D、可顯示皮下脂肪層與肌間隙 E、可顯示肌間隙120、關于軟組織腫塊的X線表現,不正確的描述是A、局部密度減低 B、局部密度增高 C、腫塊邊界模糊不清D、腫塊邊界清晰 E、肌間隙局限性模糊或消失121、骨折的直接征象是A、骨小梁模糊、紊亂 B、骨骼變形 C、局部致密帶D、邊緣銳利的不規則透亮線 E、局部骨痂形成122、下述各項是骨折的X線診斷基礎,指出錯誤的一項A、骨折是指骨的連續性中斷 B、骨骺分離也是骨折C、骨折線是骨折的直接X線征象 D、當X線中心線通過骨折斷面時骨折顯示清楚E、只要看到骨骼內透亮線即可診斷骨折123、關于嵌入性骨折,哪項不正確A、以股骨頸多見 B、骨皮質與骨小梁斷裂相互交錯C、可造成骨骼縮短和變形 D、可見透亮的骨折線E、可見局部密度增高的條帶狀影124、完全性骨折是指A、線性骨折 B、螺旋性骨折 C、骨折貫穿全徑 D、T形骨折E、Y形骨折125、不完全性骨折是指A、星形骨折 B、橫行骨折 C、撕脫性骨折 D、骨折線不貫穿全徑 E、嵌入性骨折126、確定長骨骨折移位是以A、骨折近端為準 B、骨折遠端為準 C、骨折近端和遠端為準D、骨折斷端成角為準 E、骨折遠端移位程度為準127、易發生青枝骨折的人群是A、老年多病者 B、絕經后婦女 C、兒童 D、壯年 E、青年128、骨折對線不良是指A、骨折端內外移位 B、骨折端上下移位 C、骨折端成角移位D、骨折端分離移位 E、骨折端重疊移位129、骨折的X線征象不包括A、骨折線 B、骨小梁嵌插和紊亂 C、骨皮質凹陷或皺起D、骨骼變形 E、軟組織積液130、下列哪項不是根據骨折線的形態分型的骨折A、線形骨折 B、星形骨折 C、橫形及斜形骨折D、嵌入性骨折 E、螺旋形骨折131、關于骺離骨折的X線表現,不正確的是A、骺線增寬 B、骺與干骺端對位異常 C、橫行骨折線D、可見骨骺撕脫性骨折 E、可見干骺端撕脫性骨折132、青枝骨折的X線表現不包括A、骨皮質和骨小梁扭曲 B、透亮的骨折線 C、骨皮質皺折D、骨皮質凹陷 E、骨皮質隆突133、關于Colles骨折的X線表現,不正確的是A、橈骨遠端23cm內橫行或粉碎性骨折 B、橈骨遠端23cm內斜形骨折C、遠側段向背側、橈側移位 D、遠側段向掌側移位E、可合并尺骨莖突骨折134、骨折的愈合分為4個階段,下列哪項是錯誤的A、肉芽組織修復期 B、纖維骨痂形成期 C、骨痂形成期D、骨性愈合期 E、塑形期135、易繼發缺血性骨壞死的骨折是A、克雷骨折 B、內踝骨折 C、肱骨髁上骨折D、股骨粗隆間骨折 E、股骨頸囊內骨折136、骨挫傷的首選檢查方法是A、超聲成像 B、X線片 C、CT D、MRI E、DSA137、椎體爆裂骨折是指A、椎體垂直方向的粉碎骨折 B、椎體橫向的粉碎骨折C、椎體壓縮骨折 D、椎體椎管骨折E、椎體和椎間小關節骨折138、椎體爆裂骨折的首選檢查方法是A、X線片 B、超聲成像 C、MRI D、CT E、ECT139、椎間盤突出最常發生的部位是A、頸椎 B、上胸椎 C、腰椎 D、骶椎 E、下胸椎140、肌腱、韌帶損傷最理想的檢查方法是A、MRI B、CT C、X線片 D、超聲成像 E、關節造影141、膝關節半月板撕裂最理想的檢查方法是A、X線片 B、MRI C、超聲 D、膝關節充氣造影 E、CT142、椎間盤突出最敏感的檢查方法是A、脊柱過伸過屈位X線攝影 B、高頻超聲C、增強CT D、MRI E、放射性核素掃描143、椎間盤突出的CT表現不包括A、椎體后緣局限性軟組織影 B、椎管內硬膜外脂肪層受壓變形消失C、椎管內一側神經鞘受壓 D、側隱窩狹窄 E、椎間孔縮小144、化膿性骨髓炎系指什么組織的化膿性感染A、骨皮質和骨膜 B、骨髓 C、骨髓、骨皮質和骨膜D、骨髓和骨皮質 E、骨骺和骨髓145、長骨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多首發于A、骨骺 B、干骺端 C、骨干 D、骨皮質 E、骨膜146、急性化膿性骨髓炎的特征性X線表現是A、斑片狀骨質破壞 B、軟組織膿腫 C、骨膜反應廣泛D、軟組織竇道形成 E、死骨形成147、化膿性骨髓炎的常見致病菌是A、鏈球菌 B、大腸埃希菌 C、金黃色葡萄球菌 D、綠膿桿菌E、白色葡萄球菌148、化膿性骨髓炎最常發生的部位是A、脛骨與股骨 B、腓骨和肱骨 C、跟骨和髂骨 D、尺骨和橈骨E、脛骨和腓骨149、急性化膿性骨髓炎出現骨骼改變需在發病后A、5 d B、10 d C、1周 D、2周 E、以上都不是150、急性化膿性骨髓炎發病2周后的X線表現不包括A、干骺端松質骨內出現局限性骨質破壞 B、骨皮質內出現蟲蝕樣破壞C、可有病理性骨折 D、骨膜增生 E、竇道形成151、關于急性化膿性骨髓炎,不正確的說法是A、好發于長骨干骺端 B、全身中毒癥狀明顯C、骨質破壞邊緣不清 D、局部骨膜反應明顯E、骨質增生硬化152、硬化性骨髓炎的X線表現不包括A、骨皮質增厚 B、骨干增粗 C、有死骨存在 D、骨髓腔變窄E、骨輪廓邊緣不整153、急性化膿性骨髓炎CT掃描最優越處在于A、顯示軟組織腫脹 B、顯示小的骨破壞和小死骨C、顯示骨皮質破壞 D、顯示骨膜增生 E、確定死骨的存在154、關于Brodie膿腫的X線表現,不正確的是A、骨質破壞呈圓形或卵圓形 B、脛骨上下端和橈骨下端多見C、破壞周圍骨質硬化帶明顯 D、很少有死骨形成E、病變周圍有明顯骨膜反應155、急性化膿性骨髓炎MRI檢查的優勢是A、確定髓腔和軟組織波及范圍 B、確定骨皮質破壞C、確定松質骨破壞 D、確定骨膜反應 E、確定死骨的存在156、軟組織感染的最佳影像學檢查方法是A、MRI B、X線片 C、超聲 D、CT D、ECT157、關于慢性化膿性骨髓炎,不正確的說法是A、骨質增生硬化明顯 B、見不到死骨 C、仍可見骨質破壞D、骨髓腔變窄,骨干增粗 E、骨內膜和骨外膜明顯增生158、關于Brodie骨膿腫,不正確的敘述是A、是一種低毒力感染 B、好發于長骨干骺端C、局部骨髓呈圓形或卵圓形骨質破壞,邊緣硬化D、多無骨膜增生 E、常并發瘺管形成159、下列哪項不是硬化性骨髓炎的X線表現A、骨干增粗 B、骨髓腔密度增高或閉塞 C、骨皮質增厚D、死骨、死腔多見 E、骨外形不規則160、關于長骨結核,不正確的說法是A、多繼發于肺結核 B、始發于干骺端,可跨越骺板,累及骨骺C、骨膜反應顯著 D、死骨較小 E、病變以骨質破壞為主161、關于長骨結核的X線表現,不正確的是A、病變位于干骺端 B、松質骨中邊緣清楚的圓形骨質破壞C、鄰近骨有明顯骨質增生硬化 D、骨膜反應少見E、破壞區內有碎屑樣死骨162、脊柱結核最常發生的部位是A、椎弓 B、橫突 C、腰椎 D、胸椎 E、頸椎163、關于脊柱結核,不正確的說法是A、是最常見的骨結核 B、多繼發于肺結核C、椎體骨質破壞伴椎間隙變窄 D、椎旁膿腫可有鈣化E、頸椎結核無椎旁膿腫164、下列哪項不是脊柱結核的X線征象A、椎體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