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通信網基站配套設備配置標準化方案_第1頁
移動通信網基站配套設備配置標準化方案_第2頁
移動通信網基站配套設備配置標準化方案_第3頁
移動通信網基站配套設備配置標準化方案_第4頁
移動通信網基站配套設備配置標準化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移動通信網基站 配套設備 配置 標準化 方案 ( V1.0) (試行 ) 中國移動通信有限 公司 2007年 10月 目 錄 1 總則 . 1 2 電源設備 . 2 2.1 電源設備配置原則 . 2 2.2 交流配 電箱 /屏配置方案 . 2 2.3 高頻開關組合電源 配置方案 . 3 2.4 蓄電池組 配置方案 . 4 2.5 電源電纜配置方案 . 5 2.6 油機配置方案 . 5 3 空調設備 . 6 3.1 空調設備配置原則 . 6 3.2 空調設備配置方案 . 6 4 傳輸設備 . 9 4.1 傳輸設備配置原則 . 9 4.2 SDH 光傳輸設備基本要求 . 9 4.3 傳輸設備配置方案 . 10 5 天線設備 . 13 5.1 天線設備配置原則 . 13 5.2 天線設備配置方案 . 13 6 監控設備 . 14 6.1 監控設備配置原則 . 14 6.2 監控設備配置方案 . 14 6.3 監控設備 傳輸手段要求 . 15 7 一體化基站機房 . 16 7.1 一體化基站機房配置原則 . 16 7.2 一體化基站機房設備配置方案 . 19 1 1 總則 1.1 基站的電源、空調、 傳輸、天 線、 監控 及機房 等配套設備對移動通信 網絡的正常 、可靠運行 發揮 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為 合理控制配套設備建設成本,提高投資效益,增強配套設備配置方案 的可靠性 和 合理性,特制定本標準化 方案 。 1.2 本標準化方案適用于中國移動 新建的無線宏蜂窩 基站 ,對于 新建的有專用機房的室內分布系統基站 及搬遷基站可參照執行 。 1.3 各省 公司應根據當地情況執行本 標準化方案 。 對于有特殊要求的基站,可 在執行本標準化方案的基礎上進行合理調整。 1.4 本標準化 方案未涉及的內容 ,應 執行 信息產業部 、 中國移動通信 有限 公司的 相 關標準和規范。 1.5 本 標準化 方案 由中國移動通信有限 公司 負責解釋。 2 2 電源設備 2.1 電源設備配置原則 2.1.1 新建基站均配置 1 套交直流供電系統,分別由 1 臺交流配電箱 /屏 、 1 套 -48V高頻開關組合電源(含交流配電單元、高頻開關整流模塊、監控模塊、直流配電單元)和 2 組(或 1組)閥控式蓄電池組組成。 2.1.2 交流配電箱 /屏 容量應按遠期負荷容量配置。 2.1.3 高頻開關組合電源機架容量按遠期負荷配置,整流模塊容量按本期負荷配置,整流模塊數按 n+1 冗余方式配置。 2.1.4 蓄電池組容量應按近期通信負荷配置,并考慮一定的發展負荷需要。 2.1.5 蓄電池組的后備時間應 綜合考慮基站的重要性、市電的可靠性、運維能力 、機房樓板荷載、機房面積等因素 確定。 2.1.6 基站交流電源進線電纜按遠期負荷容量設計;交流配電箱 /屏 至高頻開關組合電源電纜線徑按高頻開關組合電源機架的滿架容量計算;高頻開關組合電源至蓄電池組電纜線徑按照遠期負荷容量,并滿足放電回路電壓降的要求選擇;高頻開關組合電源至無線機架的電纜線徑按照無線機架滿配置的最大用電負荷及供電回路的電壓降要求選擇;交流配電箱 /屏 至空 調機的電纜線徑按照空調機的容量選擇;各種設備的接地線按照通信局(站)防雷與接地工程設計規范( YD5098-2005)中的相關要求選擇。 2.1.7 基站防雷系統的設置應符合中國移動通信企業標準基站防雷與接地技術規范( QB-W-011-2007)的要求。 2.1.8 新建基站地線系統應采用聯合接地方式,即工作接地、保護接地、防雷接地共設一組接地體的接地方式。在機房內應至少設置 1 個地線排。 2.2 交流配 電箱 /屏 配置方案 2.2.1 新建基站要求引入一路三類以上(含三類)的市電電源。鄉鎮 及農村基站交流電源引入容 量建議 為 15kW(自建變壓器的基站,變壓器容量建議按照 20KVA 選定),一般市區、城郊及縣城基站交流市電引入容量建議 為 20kW,特大城市密集市區基站, 3 交流市電引入容量建議 為 25 kW 30kW,各省公司可根據 基站 實際需求對市電引入容量進行調整 。 2.2.2 鄉鎮及農村基站 交流配電箱 /屏 參考 配置如下 ( 各省公司可根據 基站 實際需求對輸入、輸出分路配置進行調整 ) : (1) 系統輸入:三相 380/220VAC,進線開關容量為 63A; (2) 交流配電輸出分路:三相 40A 2、 25A 2,單相 16A 3、 10A 3。 2.2.3 市區、城郊及縣 城基站交流配電箱 /屏 參考 配置如下 ( 各省公司可根據 基站 實際需求對輸入、輸出分路配置進行調整 ) : (1) 系統輸入:三相 380/220VAC,進線開關容量為 100A; (2) 交流配電輸出分路:三相 63A 2、 25A 3,單相 16A 3、 10A 3。 2.2.4 新建基站建議配置市電 /油機切換開關、移動油機應急接口,油機應急接口配置 為標準插頭式。 2.2.5 穩壓器和智能電表可根據需求選配。 2.3 高頻開關組合電源 配置方案 2.3.1 鄉鎮及農村基站高頻開關組合電源機架容量 建議 按 300A 配置 ,市區、城郊和縣城基站高頻開關組合電源機架容量 建議 按 600A 配置, 整流模塊容量按本期負荷配置,整流模塊數按 n+1 冗余方式配置 , 各省公司可根據 基站 實際需求 對開關電源機架容量進行調整 。 其中: n= 基站設備直流負荷 +蓄電池充電電流(按基站蓄電池組總容量 /10 進行計算) /本期配置單個整流模塊容量,進位取整數。 2.3.2 高頻開關組合電源采用 30A 或 50A 的 整流模塊。 2.3.3 滿架容量為 300A 的高頻開關組合電源 直流配電分路參考配置如下( 各省公司可根據 基站 實際需求 對分路 配置 進行 調整 ) : 一次下電分路 : 100A 4、 63A 10 二次下電分路: 32A 2、 16A 2 2.3.4 滿架容量為 600A 的高頻開關組合電源 直流配電分路參考配置如下 ( 各省公司可根據 基站 實際需求 對分路 配置 進行 調整 ) : 一次下電分路: 100A 6、 63A 12 二次下電分路: 32A 2、 16A 4 4 2.4 蓄電池組 配置方案 2.4.1 新建基站宜配置 2組蓄電池,機房條件有限制或后備時間要求較小的基站可配置 1 組蓄電池。 2.4.2 蓄電池組的容量建議 采用 300Ah、 500Ah、 800Ah 三種容量 。 2.4.3 蓄電池組的后備時間 建議如下( 具體 蓄電池后備時間要求 應 根據 基站重要性、市電可靠性、運維能力 、 機房 條件 等因素 確定 ) : 基站場景 蓄電池組后備時間要求 市區基站 3h 城郊及鄉鎮基站 5h 農村及山區基站 7h 2.4.4 蓄電池組的配置方案建議如下: (1) 后備時間為 3 4h 的基站 近期基站載頻數 直流測算負荷 (A) 蓄電池組配置( Ah) 12 46 1 300 13 24 49 88 2 300( 1 500) 24 88 2 500( 1 800) (2) 后備時間為 5 6h 的基站 近期基站載頻數 直流測 算負荷 (A) 蓄電池組配置( Ah) 6 25 1 300 7 18 28 67 2 300( 1 500) 18 67 2 500( 1 800) (3) 后備時間為 7 8h 的基站 近期基站載頻數 直流測算負荷 (A) 蓄電池組配置( Ah) 6 25 1 300 7 12 28 46 2 300( 1 500) 12 46 2 500( 1 800) (4) 后備時間為 10h 以上的基站 近期基站載頻數 直流測算負荷 (A) 蓄電池組配置( Ah) 4 18 1 300 5 12 21 46 2 300( 1 500) 12 46 2 500 2.4.5 對于 VIP 基站 及 地理位置較偏遠 、 應急發電 不便 的海島、山區和農村基站可適當增加蓄電池組后備時間。 5 2.5 電源電纜配置方案 基站內電源電纜 應采用銅芯非延燃聚氯乙稀絕緣及護套軟電纜,各種用途電纜截面積及顏色選擇見下表: 2.6 油機配置方案 基站用車載油機、便攜式油機及固定油機可根據 實際 需求配置。 電纜用途 電纜截面積選擇 顏色選擇 備注 交流市電引入電纜 4 16mm2 (市電引入容量為 15kW) 外護套為黑色,內絕緣層分別為 A 相黃色、 B 相綠色、 C相紅色、中性線黑色 若采用 五芯電纜 引入,要求 :外護套為黑色,內絕緣層分別為 A 相黃色、 B相綠色、 C 相紅色、中性線蘭色,地線為黃線相間色 當市電引入距離 200m 時,應相應增大電纜線徑,室外采用鎧裝電纜 4 25mm2 (市電引入容量為 20kW) 4 35mm2 (市電引入容量為 25 30kW) 高頻開關組合電源交流引入電纜 4 16mm2 (滿架容量為 300A) 4 25mm2 (滿架容量為 600A) 空調機電源電纜 5 4mm2 ( 3HP 或 5HP 三相空調機) 蓄電池組電纜 1 70mm2 正極電源線采用紅色,負極電源線采用蘭色 95 無線設備機架電纜 一般 由無線設備廠家提供 地線引入電纜 1 95mm2 黃綠色 高頻開關組合電源工作地線 1 70mm2 蘭色 交流配電箱 /屏 保護地線 1 16mm2 黃綠色 高頻開關組合電源保護地線 1 16mm2 無線設備機架保 護地線 1 16mm2 一般可由無線設備廠家提供 走線架的接地線 1 16mm2 電池鐵架的接地線 1 16mm2 6 3 空調設備 3.1 空調設備配置原則 3.1.1 根據無線設備和傳輸設備對機房環境的要求,基站室內溫度范圍為 1030,濕度范圍為 15% 80%。 夏季空調室內計算溫度為 28,計算相對濕度為 50%。 3.1.2 考慮到通信設備擴容的需要,基站空調機應根據遠期的設備散熱量配置。 3.1.3 嚴寒 地區、寒冷地區的 基站 宜選擇熱泵型舒適性空調機 , 夏熱冬冷地區、夏熱冬暖地區和溫和地區的 基站 ,宜選擇冷風型舒適性空調機。 此外, 為了 降低空調運行成本, 各省公司 可根據當地室外空氣環境情況選擇基站節能型 空調 機 ( 包括基站通風、換熱節能系統或 一體化節能型空調機 ) 。 3.1.4 空調機 應滿足基站監控系統的要求,采用智能空調監控接口 。 3.2 空調設備配置方案 3.2.1 基站機房空調設備的配置方案 建議如下(各省公司可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基站重要性等對空調配置方案進行合理調整) : 7 氣候分區 機房面積 ( m2) 無線設 備的載頻配置 (N:個 ) 空調機配置 空調機類型 嚴寒地區 A 15 N 24 3HP 機 1 臺 熱泵型舒適性空調機 25 N 36 5HP 機 1 臺 15 1000kg/m2。 7.1.8.2 在樓頂安裝一體化 基站 機房,采用六面體機房, 工字梁架空,將機房固定在工字梁上。 ( 1) 機房地面鋼構支架要求: 3mm 厚鋼板折彎成型,熱鍍鋅處理,田字型結構,加強間距不 大 于 600mm,整體焊接,表面承重 1000kg/m2。 ( 2) 工字 梁 要求:梁跨度 3m 時,使用 16 號工字鋼,梁跨度在 3m 6m 之間時,使用 20 號工字鋼,梁跨度超過 6m 時中間需 增加支撐。 18 7.1.9 防盜門 防盜門相關要求如下表,未規定項目可根據各省具體情況進行選擇 項目 規格 等級 工業 尺寸 (高 寬 ) 2050 960mm 防火等級 甲級 門鎖 防火等級 工作溫度 -35 80 開啟方式 向室外開 啟 防護等級 IP55 7.1.10 走線架 7.1.10.1 室內走線架采用 扁鋼 或鋁合金材料 ,表面 需 經過抗氧化噴塑或鍍鋅烤漆等處理 。 7.1.10.2 室內 走線架底部距 地板 高度 2.4m。 7.1.10.3 室內 走線架寬度 0.4m 0.6m。 7.1.10.4 室內 走線架承受電纜荷載能力 0.5N/m,固定點間距 1.5m。 7.1.11 地面材料 7.1.11.1 在地面 上安裝一體化基站機房,機房地面采用地面磚,地面磚采用 400400mm 或 500 500mm 淺色防滑磚 。 7.1.11.2 在樓頂上安裝一體化基站機房, 當采用工字梁架空安裝時, 機房地面采用600 600 30mm 或 600 600 45mm 防靜電地板,地板與地板鋼架之間采用 2mm 鋼板。 7.1.12 接地銅排 接地銅排 規格為 400 100 5mm。 7.1.13 機房外觀 一體化基站機房外墻板為內外雙白,屋頂板為內白外藍。 各省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7.1.14 在樓面建設一體化基站機房,必須由有資質的設 計院對原樓面進行承重勘察,并出具承重報告。承重不符合要求的樓面,嚴禁建設一體化機房。 7.1.15 一體化基站機房的抗風、抗震等措施必須由有資質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