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湛江市高考化學模擬試卷(含解析).doc_第1頁
廣東省湛江市高考化學模擬試卷(含解析).doc_第2頁
廣東省湛江市高考化學模擬試卷(含解析).doc_第3頁
廣東省湛江市高考化學模擬試卷(含解析).doc_第4頁
廣東省湛江市高考化學模擬試卷(含解析).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5年廣東省湛江市高考化學模擬試卷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4分)1化學與人類生活、能源開發、資源利用等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聚氯乙烯塑料制品可用于食品包裝bh7n9型禽流感病毒在高溫條件下被殺死的過程是蛋白質變性c高純度的硅單質用于制作光導纖維,光導纖維有導電性d研發使用高效催化劑,可提高反應中原料的轉化率2用na表示阿伏伽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標準狀況下,11.2 l so3中含有0.5na個so3分子b48g o3氣體含有3na個氧原子c在1l0.5molllfecl3溶液中含有0.5na個fe3+d1.5 mol no2與足量水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1.5na3下列有關化學用語正確的是( )aco2的結構式:ocob羥基的電子式:cnh3分子比例模型:dcl的結構示意圖:4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條件下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nh4+、na+、br、so42bal3+、cl、oh、hco3cph=0的溶液中:clo、so42、fe2+、k+d由水電離的c(oh)=1014moll1的溶液中:ch3coo、so42、na+、nh4+5日本茨城大學研制了一種新型的質子交換膜二甲醚燃料電池(ddfc),該電池有較高的安全性電池總反應為:ch3och3+3o2=2co2+3h2o,電池示意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a極為電池的負極b電池工作時電流由b極沿導線經燈泡再到a極c電池正極的電極反應為:4h+o2+4e=2h2od電池工作時,1mol二甲醚被氧化時就有6mol電子轉移6下列裝置或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a除去甲烷中乙烯b從碘的ccl4溶液中分離出碘c檢查裝置氣密性d分離甲苯與乙醇二、雙項選擇題:(每小題6分)7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如圖所示下列有關a、b、c、d、e五種元素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d在過量的b中燃燒的主要產物為db3bc的氫化物的水溶液酸性比e的強ca與b形成的陰離子可能有ab32、a2b42d原子半徑:abc8下列溶液中微粒濃度關系一定正確的是( )a室溫下,氨水與氯化銨的ph=7的混合溶液中:c(cl)=c(nh4+)b向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體,可抑制hco3的水解,使c(hco3)增大c0.1 moll1的(nh4)2so4溶液中:c(nh4+)c(so42)c(h+)c(oh)d常溫下,等體積ph=a的醋酸與ph=b的naoh溶液恰好中和時,a+b=14二、非選擇題9(16分)從樟科植物枝葉提取的精油中含有下列甲、乙、丙三種成分:丙(見下表)分子式c16h14o2部分性質能使br2/ccl4褪色能在稀h2so4中水解(1)甲的分子式為:_(2)由甲轉化為乙需經下列過程(已略去各步反應的無關產物,下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注明反應條件)(3)已知:rchchrrcho+rcho;2chohcooh+ch3oh由乙制丙的一種合成路線圖如下(af均為有機物,圖中mr表示相對分子質量):下列物質不能與c反應的是_(選填序號)a金屬鈉b乙酸 cna2co3溶液d hbr寫出f的結構簡式_d有多種同分異構體,任寫其中一種能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異構體的結構簡式_a苯環上連接三種不同官能團 b能發生銀鏡反應c能與br2/ccl4發生加成反應 d遇fecl3溶液顯示特征顏色綜上分析,丙的結構簡式為_10(16分)尿素在農業生產中起重要作用,其合成過程分兩步進行:2nh3(g)+co2 (g)nh2coonh4(l)h=117kjmol1nh2coonh4(l)(nh2)2co(g)+h2o(g)h=+15kjmol1(1)由氨氣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的熱化學方程式是:_(2)第一步反應在11.1mpa、160c的條件下反應較快,轉化率也較高,第二步反應在相同條件下反應速率較慢,轉化率也較低因此,總反應的反應速率和轉化率主要取決于_(填“第一步”或“第二步”)(3)對于第一步反應,能判斷該反應一定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依據是_(填選項編號)a容器中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隨時間而變化b正(nh3)=2逆(co2)c容器中氣體的密度不隨時間而變化d容器中總質量不隨時間而變化工業上合成氨氣的反應為:n2(g)+3h2(g)2nh3(g)h0現將10mol n2和26mol h2置于容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n2的平衡轉化率()與體系總壓強(p)、溫度(t)的關系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反應達到平衡狀態b時,容器的容積10l,則t1時,合成氨反應的平衡常數k=_平衡狀態由a變到c時,對應的平衡常數k(a)_k(c)(填“”、“”或“=”)平衡狀態由a變到b時,對應的平衡常數k(a)_k(b)(填“”、“”或“=”)11(16分)一種含鋁、鋰、鈷的新型電子材料,生產中產生的廢料數量可觀,廢料中的鋁以金屬鋁箔的形式存在;鈷以co2o3coo的形式存在,吸附在鋁箔的單面或雙面;鋰混雜于其中從廢料中回收氧化鈷(coo)的工藝流程如下:(1)為了提高廢料溶浸的效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寫一條即可)(2)過程中采用naoh溶液溶出廢料中的al,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3)過程中加入稀h2so4酸化后,再加入na2s2o3溶液浸出鈷則浸出鈷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產物中只有一種酸根)_在實驗室模擬工業生產時,也可用鹽酸浸出鈷,但實際工業生產中不用鹽酸,請從反應原理分析不用鹽酸浸出鈷的主要原因_(4)過程得到鋰鋁渣的主要成分是lif和al(oh)3,請寫出產生al(oh)3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5)碳酸鈉溶液在過程和iv中所起作用有所不同,請寫出在過程中起的作用是_(6)實驗室模擬生產過程v中,必須使用的儀器,除酒精燈、三腳架外,還需_、_12(16分)空氣中so2含量是重要的空氣質量指標、某工廠so2的排放量規定不得超過0.10mg/(l煙道氣),為測定該工廠排放的煙道氣中so2的含量,某同學某次抽取了30.00l煙道氣緩慢通過1l水,設so2完全被吸收,設溶液體積為1l,用1.0103mol/l的飽和碘水(密度為1g/cm3)滴定,反應為so2+i2+2h2oh2so4+2hi,實驗所記錄數據如下:溶有so2的溶液體積飽和碘水體積指示劑第一次25.00ml6.0523滴淀粉第二次25.00ml7.2023滴淀粉第三次25.00ml5.9523滴淀粉(1)取25.00ml的煙道氣的水溶液所用儀器名稱是_(2)滴定終點標志為_(3)該廠排放的煙道氣中so2的含量為_mg/(l煙道氣)、該同學在實驗室還驗證了so2能否與bacl2溶液反應的實驗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鋇溶液中理論上不產生沉淀,但當他把so2通入裝有1mol/lbacl2溶液的試管中后,出現了白色渾濁物(1)該白色渾濁物為_,產生該現象的原因可能是_(2)為了避免產生沉淀,該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反應開始前,先向制取so2的裝置中通入純凈的n2,其作用是:_該同學認為ba(no3)2溶液與bacl2溶液一樣在理論上與so2也不會反應,請先判斷正誤_(填“正確”、“錯誤”),如不正確則寫出so2與ba(no3)2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2015年廣東省湛江市高考化學模擬試卷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4分)1化學與人類生活、能源開發、資源利用等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聚氯乙烯塑料制品可用于食品包裝bh7n9型禽流感病毒在高溫條件下被殺死的過程是蛋白質變性c高純度的硅單質用于制作光導纖維,光導纖維有導電性d研發使用高效催化劑,可提高反應中原料的轉化率【考點】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和性質;硅和二氧化硅;氨基酸、蛋白質的結構和性質特點 【專題】化學應用【分析】a聚氯乙烯塑料制品中含有毒物質; b蛋白質加熱會變性;csio2不具有導電性;d催化劑只能加快反應速率,對轉化率無影響【解答】解:a聚氯乙烯塑料制品中含有毒物質,則不能用于食品的包裝,故a錯誤; bh7n9型禽流感病毒在高溫條件下被殺死的過程是蛋白質高溫變性,病毒被殺死,故b正確;csio2不具有導電性,故c錯誤;d催化劑只能加快反應速率,對平衡移動無影響,則對反應中原料的轉化率無影響,故d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物質的性質與用途,側重于化學與生活的考查,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良好的科學素養,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難度不大,注意相關基礎知識的積累2用na表示阿伏伽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標準狀況下,11.2 l so3中含有0.5na個so3分子b48g o3氣體含有3na個氧原子c在1l0.5molllfecl3溶液中含有0.5na個fe3+d1.5 mol no2與足量水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1.5na【考點】阿伏加德羅常數 【專題】阿伏加德羅常數和阿伏加德羅定律【分析】a、標況下三氧化硫為固體;b、臭氧由氧原子構成;c、鐵離子為弱堿陽離子;d、二氧化氮與水的反應為歧化反應【解答】解:a、標況下三氧化硫為固體,故不能根據氣體摩爾體積來計算其物質的量,故a錯誤;b、臭氧由氧原子構成,故48g臭氧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質的量為n=3mol,即3na個,故b正確;c、鐵離子為弱堿陽離子,在溶液中會水解,故溶液中的鐵離子的個數小于0.5na個,故c錯誤;d、二氧化氮與水的反應為歧化反應,3mol二氧化氮轉移2mol電子,故1.5mol二氧化氮轉移1mol電子即na個,故d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了阿伏伽德羅常數的有關計算,熟練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質的結構是解題關鍵,難度不大3下列有關化學用語正確的是( )aco2的結構式:ocob羥基的電子式:cnh3分子比例模型:dcl的結構示意圖:【考點】電子式、化學式或化學符號及名稱的綜合 【專題】化學用語專題【分析】a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兩個碳氧雙鍵;b羥基為中性原子團,氧原子最外層含有7個電子;c比例模型主要體現出各原子的相對體積大小;d氯離子的核電荷數為17,核外電子總數為18,最外層達到8電子穩定結構【解答】解:a二氧化碳分子為直線型結構,分子中含有兩個碳氧雙鍵,其正確的結構式為:o=c=o,故a錯誤;b羥基是電中性的原子團,氧原子周圍多1個電子,羥基電子式為,故b錯誤;c題中為球棍模型,氨氣分子正確的比例模型為:,故c錯誤;d氯離子的核電荷數為17,最外層達到8電子穩定結構,其離子結構示意圖為:,故d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了常見化學用語的判斷,題目難度中等,涉及比例模型與球棍模型、結構式、離子結構示意圖、電子式等知識,注意掌握常見化學用語的概念及正確表示方法,試題培養了學生的規范答題能力4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條件下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nh4+、na+、br、so42bal3+、cl、oh、hco3cph=0的溶液中:clo、so42、fe2+、k+d由水電離的c(oh)=1014moll1的溶液中:ch3coo、so42、na+、nh4+【考點】離子共存問題 【專題】離子反應專題【分析】a四種離子之間不反應,能夠共存;b鋁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碳酸氫根反應,碳酸氫根離子與氫氧根離子反應;cph=0的溶液為酸性溶液,次氯酸根離子與氫離子、亞鐵離子反應;d由水電離的c(oh)=1014moll1的溶液為酸性或堿性溶液,溶液中存在大量氫離子或氫氧根離子,醋酸根離子與氫離子反應,銨根離子與氫氧根離子反應【解答】解:anh4+、na+、br、so42之間不反應,在溶液中能夠大量共存,故a正確;bal3+與oh、hco3之間發生反應,oh、hco3之間反應生成碳酸根離子和水,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錯誤;cph=0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氫離子,clo、fe2+之間發生氧化還原反應,clo與氫離子反應,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錯誤;d由水電離的c(oh)=1014moll1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氫離子或氫氧根離子,ch3coo與氫離子反應,nh4+與氫氧根離子反應,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離子共存的判斷,為高考的高頻題,題目難度中等,注意明確離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況,如:能發生復分解反應的離子之間;能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離子之間等;還應該注意題目所隱含的條件,如:溶液的酸堿性,據此來判斷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oh;溶液的具體反應條件,如“氧化還原反應”、“加入鋁粉產生氫氣”;是“可能”共存,還是“一定”共存等5日本茨城大學研制了一種新型的質子交換膜二甲醚燃料電池(ddfc),該電池有較高的安全性電池總反應為:ch3och3+3o2=2co2+3h2o,電池示意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a極為電池的負極b電池工作時電流由b極沿導線經燈泡再到a極c電池正極的電極反應為:4h+o2+4e=2h2od電池工作時,1mol二甲醚被氧化時就有6mol電子轉移【考點】化學電源新型電池 【專題】電化學專題【分析】a、燃料電池中,通入燃料的電極是負極;b、電池工作時電流由正極沿導線到負極;c、燃料電池中,通入燃料的電極是正極;d根據電池反應來確定電子轉移的數目【解答】解:a、燃料電池中,通入燃料二甲醚的電極a是負極,故a正確;b、電池工作時電流由正極b沿導線到負極a,故b正確;c、燃料電池中,通入氧氣的電極是正極,在酸性環境下的電極反應為:4h+o2+4e=2h2o,故c正確;d根據電池反應ch3och3+3o2=2co2+3h2o可知,1mol二甲醚被氧化時就有12mol電子轉移,故d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知識,之一電解反應的規律,可以根據所學知識來回答,注意平時知識的積累,難度不大6下列裝置或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a除去甲烷中乙烯b從碘的ccl4溶液中分離出碘c檢查裝置氣密性d分離甲苯與乙醇【考點】化學實驗方案的評價 【專題】實驗評價題【分析】a乙烯能與溴水發生加成反應;b碘易溶于四氯化碳;c檢驗氣密性,可形成壓強差,觀察液面是否變化;d溫度計位置錯誤【解答】解:a乙烯與溴水發生加成反應生成二溴乙烷而使溴水褪色,可用來鑒別,且能除去乙烯,故a正確;b碘易溶于四氯化碳,應用蒸餾的方法分離,故b錯誤;c可關閉止水夾,從長頸漏斗口加入水至水柱高于液面且在一定時間內不變化,可說明氣密性良好,故c正確;d溫度計用于測量餾分的穩定,應位于蒸餾燒瓶支管口,故d錯誤故選ac【點評】本題考查較為綜合,涉及氣密性的檢查、物質的分離等問題,為高考常見題型,側重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實驗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實驗的嚴密性和可行性的評價,難度不大二、雙項選擇題:(每小題6分)7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如圖所示下列有關a、b、c、d、e五種元素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d在過量的b中燃燒的主要產物為db3bc的氫化物的水溶液酸性比e的強ca與b形成的陰離子可能有ab32、a2b42d原子半徑:abc【考點】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綜合應用 【專題】元素周期律與元素周期表專題【分析】由a、b、c、d、e五種元素在短周期中的相對位置可知,a為碳元素,b為氧元素,c為氟元素,d為硫元素,e為氯元素a硫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硫;b氫氟酸為弱酸,鹽酸為強酸;c碳元素與氧元素可以形成碳酸根與草酸根離子;d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徑減小【解答】解:由a、b、c、d、e五種元素在短周期中的相對位置可知,a為碳元素,b為氧元素,c為氟元素,d為硫元素,e為氯元素a硫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硫,不能生成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在催化劑、加熱條件下生成三氧化硫,故a錯誤;b氫氟酸為弱酸,鹽酸為強酸,鹽酸酸性更強,故b錯誤;c碳元素與氧元素可以形成碳酸根離子(co32)、草酸根離子c2o42,故c正確;d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徑減小,故原子半徑abc,故d正確,故選:cd【點評】本題考查元素周期表與元素周期律,難度不大,注意基礎知識與元素周期表的掌握,c選項為易錯點,學生容易忽略草酸根離子8下列溶液中微粒濃度關系一定正確的是( )a室溫下,氨水與氯化銨的ph=7的混合溶液中:c(cl)=c(nh4+)b向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體,可抑制hco3的水解,使c(hco3)增大c0.1 moll1的(nh4)2so4溶液中:c(nh4+)c(so42)c(h+)c(oh)d常溫下,等體積ph=a的醋酸與ph=b的naoh溶液恰好中和時,a+b=14【考點】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 【專題】電離平衡與溶液的ph專題;鹽類的水解專題【分析】a常溫下ph=7的溶液中c(h+)=c(oh),根據電荷守恒可知c(cl)=c(nh4+);b氫氧化鈉與碳酸氫根離子反應生成碳酸根離子和水,導致碳酸氫根離子濃度減小;c銨根離子部分水解,溶液顯示酸性,則c(h+)c(oh),由于水解程度較小,則c(nh4+)c(so42);d常溫下,等體積ph=a的醋酸與ph=b的naoh溶液恰好中和時,則酸和堿的物質的量濃度相等【解答】解:a室溫下,氨水與氯化銨的ph=7的混合溶液中一定滿足:c(h+)=c(oh),根據電荷守恒可得:c(cl)=c(nh4+),故a正確;b向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體,氫氧根離子與碳酸氫根離子反應,使c(hco3)減小,故b錯誤;c.0.1 moll1的(nh4)2so4溶液中,由于銨根離子部分水解,溶液顯示酸性,則c(h+)c(oh),由于水解程度較小,則c(nh4+)c(so42),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為:c(nh4+)c(so42)c(h+)c(oh),故c正確;d常溫下,等體積ph=a的醋酸與ph=b的naoh溶液恰好中和時,則酸和堿的物質的量濃度相等,即c(ch3cooh)=mol/l=10 b14mol/l(01),所以=1014ab(01),整理可得:a+b14,故d錯誤;故選ac【點評】本題考查了離子濃度大小比較,題目難度中等,明確鹽的水解原理、電荷守恒、物料守恒的應用方法為解答關鍵,注意掌握判斷離子濃度大小常用方法,試題培養了學生的靈活應用能力二、非選擇題9(16分)從樟科植物枝葉提取的精油中含有下列甲、乙、丙三種成分:丙(見下表)分子式c16h14o2部分性質能使br2/ccl4褪色能在稀h2so4中水解(1)甲的分子式為:c9h10o(2)由甲轉化為乙需經下列過程(已略去各步反應的無關產物,下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注明反應條件)(3)已知:rchchrrcho+rcho;2chohcooh+ch3oh由乙制丙的一種合成路線圖如下(af均為有機物,圖中mr表示相對分子質量):下列物質不能與c反應的是c(選填序號)a金屬鈉b乙酸 cna2co3溶液d hbr寫出f的結構簡式d有多種同分異構體,任寫其中一種能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異構體的結構簡式a苯環上連接三種不同官能團 b能發生銀鏡反應c能與br2/ccl4發生加成反應 d遇fecl3溶液顯示特征顏色綜上分析,丙的結構簡式為【考點】有機物的推斷 【專題】有機推斷;結構決定性質思想;演繹推理法;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及推斷【分析】(1)根據甲的結構簡式可知其分子式;(2)由轉化關系可知y為,發生消去反應生成;(3)根據乙的結構簡式和題干中所給信息,可知a是乙二醛,b是苯甲醛,乙在加熱條件下與新制備氫氧化銅反應生成酸,所d為,則c應為醇,因b為苯甲醛,則c為苯甲醇,e是相對分子質量為76,結合題給信息可知應為ohch2cooh,以此解答該題【解答】解:(1)根據甲的結構簡式可知其分子式為c9h10o,故答案為:c9h10o;(2)由轉化關系可知y為,反應為發生消去反應生成,反應的方程式為:,故答案為:;(3)根據乙的結構簡式和題干中所給信息,可知a是乙二醛,b是苯甲醛,所以d是苯甲酸,苯甲醛易被還原為苯甲醇,苯甲醇和苯甲酸之間能發生酯化反應,所以c是苯甲醇,屬于醇類,能和金屬鈉反應、能和氫鹵酸反應、能和酸之間發生酯化反應,根據題意信息,e是相對分子質量為76的ohch2cooh,本身能發生縮聚反應生成,c是苯甲醇,屬于醇類,能和金屬鈉反應、能和氫鹵酸反應、能和酸之間發生酯化反應,na2co3溶液不能與c反應,故答案為:c;ohch2cooh本身能發生縮聚反應生成,f的結構簡式為:,故答案為:d的同分異構體,能發生銀鏡反應,則含有醛基,能與br2/ccl4發生加成反應,則含有不飽和鍵,遇fecl3溶液顯示特征顏色,則含有酚羥基,能同時滿足各個條件的異構體結構簡式為:,故答案為:; 綜上分析,d為,c是苯甲醇,二者之間可以發生酯化反應得到丙,所以丙的結構簡式為,故答案為:【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推斷,同時考查學生獲取信息、加工信息、推斷能力,根據物質中的官能團確定其具有的性質,注意反應條件的運用,難點是同分異構體種類判斷,題目難度中等10(16分)尿素在農業生產中起重要作用,其合成過程分兩步進行:2nh3(g)+co2 (g)nh2coonh4(l)h=117kjmol1nh2coonh4(l)(nh2)2co(g)+h2o(g)h=+15kjmol1(1)由氨氣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的熱化學方程式是:2nh3(g)+co2(g)(nh2)2co(g)+h2o(g)h=102kjmol1(2)第一步反應在11.1mpa、160c的條件下反應較快,轉化率也較高,第二步反應在相同條件下反應速率較慢,轉化率也較低因此,總反應的反應速率和轉化率主要取決于第二步(填“第一步”或“第二步”)(3)對于第一步反應,能判斷該反應一定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依據是abc(填選項編號)a容器中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隨時間而變化b正(nh3)=2逆(co2)c容器中氣體的密度不隨時間而變化d容器中總質量不隨時間而變化工業上合成氨氣的反應為:n2(g)+3h2(g)2nh3(g)h0現將10mol n2和26mol h2置于容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n2的平衡轉化率()與體系總壓強(p)、溫度(t)的關系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反應達到平衡狀態b時,容器的容積10l,則t1時,合成氨反應的平衡常數k=0.025平衡狀態由a變到c時,對應的平衡常數k(a)k(c)(填“”、“”或“=”)平衡狀態由a變到b時,對應的平衡常數k(a)=k(b)(填“”、“”或“=”)【考點】熱化學方程式;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化學平衡狀態的判斷 【專題】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化學平衡專題【分析】、(1)依據熱化學方程式和蓋斯定律計算得到所需讓化學方程式;(2)總反應的反應速率和轉化率主要取決于飛樂速率慢的;(3)判斷該反應一定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依據是正逆反應速率相同,各組分濃度保持不變;、依據圖象平衡轉化率和化學平衡三段式列式計算平衡濃度,結合平衡常數概念計算得到;反應是放熱反應,溫度越低平衡正向進行,氮氣轉化率增大,t1t2,溫度升高平衡常數減小;化學平衡常數只受溫度的影響,溫度不變,則k不變【解答】解:、(1)2nh3(g)+co2(g)nh2coonh4(l)h=117kjmol1nh2coonh4(l)(nh2)2co(g)+h2o(g)h=+15kjmol1依據蓋斯定律+得到2nh3(g)+co2(g)(nh2)2co(g)+h2o(g)h=102kjmol1;故答案為:2nh3(g)+co2(g)(nh2)2co(g)+h2o(g)h=102kjmol1;(2)第一步反應在11.1mpa、160的條件下反應較快,轉化率也較高,第二步反應在相同條件下反應速率較慢,轉化率也較低,總反應的反應速率和轉化率主要取決于第二步;故答案為:第二步;(3)對于第一步反應,2nh3(g)+co2(g)nh2coonh4(l)h=117kjmol1,能判斷該反應一定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依據是正逆反應速率相同,各組分濃度保持不變;a反應前后氣體質量變化,物質的量變化,所以容器中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隨時間而變化,證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故a正確;b依據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方程式計量數之比,表示的是正反應速率之比,正(nh3)=2逆(co2),說明二氧化碳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同,故b正確;c反應生成液體,氣體質量變化,體積不變化,容器中氣體的密度不隨時間而變化,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故c正確;dnh2coonh4(l)是液體,密閉容器中容器中的總質量守恒,容器中總質量不隨時間而變化,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故d錯誤;故答案為:abc;、反應達到平衡狀態b時,氮氣的轉化率為20%,容器的容積10l, n2(g)+3h2(g)2nh3(g)起始量(mol/l) 1 2.6 0變化量(mol/l) 120%=0.2 0.6 0.4 平衡量(mol/l) 0.8 2 0.4k=0.025,故答案為:0.025;n2(g)+3h2(g)2nh3(g)h0,反應是放熱反應,溫度越低平衡正向進行,氮氣轉化率增大,圖象分析判斷t1t2,衡狀態由a變到c時,溫度升高平衡常數減小,所以平衡常數k(a)k(c),故答案為:;化學平衡常數只受溫度的影響,溫度不變,則k不變,故答案為:=【點評】本題考查了熱化學方程式和蓋斯定律的計算應用,化學平衡影響因素分析,平衡常數計算應用,圖象分析是解題關鍵,題目難度中等11(16分)一種含鋁、鋰、鈷的新型電子材料,生產中產生的廢料數量可觀,廢料中的鋁以金屬鋁箔的形式存在;鈷以co2o3coo的形式存在,吸附在鋁箔的單面或雙面;鋰混雜于其中從廢料中回收氧化鈷(coo)的工藝流程如下:(1)為了提高廢料溶浸的效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攪拌、適當提高溫度、粉碎、適當提高溶液濃度等(寫一條即可)(2)過程中采用naoh溶液溶出廢料中的al,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al+2oh+2h2o=2alo2+3h2(3)過程中加入稀h2so4酸化后,再加入na2s2o3溶液浸出鈷則浸出鈷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產物中只有一種酸根)4co2o3coo+na2s2o3+11h2so4=12coso4+na2so4+11h2o在實驗室模擬工業生產時,也可用鹽酸浸出鈷,但實際工業生產中不用鹽酸,請從反應原理分析不用鹽酸浸出鈷的主要原因co2o3coo可氧化鹽酸產生cl2,污染環境(4)過程得到鋰鋁渣的主要成分是lif和al(oh)3,請寫出產生al(oh)3反應的離子方程式2al3+3co32+3h2o=2al(oh)3+3co2(5)碳酸鈉溶液在過程和iv中所起作用有所不同,請寫出在過程中起的作用是調整ph,提供co32,使co2+沉淀為coco3(6)實驗室模擬生產過程v中,必須使用的儀器,除酒精燈、三腳架外,還需泥三角、坩堝【考點】物質分離和提純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綜合應用 【專題】物質的分離提純和鑒別【分析】操作利用了鋁能溶解在氫氧化鈉溶液的性質,將鋁從廢料中分離出來,過濾后得到含co2o3coo的鈷渣,再用酸溶解過濾后得到含co3+及al3+、li+的濾液,通過調整溶液的ph得到al(oh)3和lif沉淀,再過濾得到含co3+的濾液,再滴加na2co3溶液得到coco3沉淀,經過濾、洗滌沉淀,最后將coco3進行加熱分解可得coo粉末,(1)升高溫度、攪拌、減小固體的顆粒等均能加速固體的溶解;(2)鋁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偏鋁酸鈉和氫氣;(3)co3o4和na2s2o3在酸性條件下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coso4、na2so4和h2o,鹽酸具有還原性,能被co2o3coo氧化生成有毒的氯氣而污染環境;(4)鋁離子能與碳酸根離子發生雙水解生成氫氧化鋁和二氧化碳;(5)碳酸鈉溶液在過程中鋁離子能與碳酸根離子發生雙水解生成氫氧化鋁和二氧化碳;碳酸鈉溶液在過程中調整ph,提供co32,使co2+沉淀為coco3;(6)過程v為加熱固體,常用儀器有酒精燈、三腳架、泥三角、坩堝等【解答】解:操作利用了鋁能溶解在氫氧化鈉溶液的性質,將鋁從廢料中分離出來,過濾后得到含co2o3coo的鈷渣,再用酸溶解過濾后得到含co3+及al3+、li+的濾液,通過調整溶液的ph得到al(oh)3和lif沉淀,再過濾得到含co3+的濾液,再滴加na2co3溶液得到coco3沉淀,經過濾、洗滌沉淀,最后將coco3進行加熱分解可得coo粉末,(1)升高溫度、攪拌、減小固體的顆粒等均能加速固體的溶解,所以為了提高溶浸工序中原料的浸出效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適當升高溫度,攪拌,研磨礦石,適當提高稀硫酸的濃度,故答案為:攪拌、適當提高溫度、粉碎、適當提高溶液濃度等;(2)鋁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偏鋁酸鈉和氫氣,反應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2al+2oh+2h2o=+2alo2+3h2,故答案為:2al+2oh+2h2o=2alo2+3h2;(3)co3o4和na2s2o3在酸性條件下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coso4、na2so4和h2o,反應方程式為:4co3o4+na2s2o3+11h2so4=12coso4+na2so4+11h2o,所以加入na2s2o3的作用是還原co3+,鹽酸具有還原性,能被co2o3coo氧化生成有毒的氯氣而污染環境,所以不能鹽酸,故答案為:4co2o3coo+na2s2o3+11h2so4=12coso4+na2so4+11h2o;co2o3coo可氧化鹽酸產生cl2,污染環境;(4)鋁離子能與碳酸根離子發生雙水解生成氫氧化鋁和二氧化碳,水解的離子方程式為:2al3+3co32+3h2o=2al(oh)3+3co2,故答案為:2al3+3co32+3h2o=2al(oh)3+3co2;(5)碳酸鈉溶液在過程中鋁離子能與碳酸根離子發生雙水解生成氫氧化鋁和二氧化碳;碳酸鈉溶液在過程中調整ph,提供co32,使co2+沉淀為coco3,故答案為:調整ph,提供co32,使co2+沉淀為coco3;(6)過程v為加熱固體,常用儀器有酒精燈、三腳架、泥三角、坩堝等,故答案為:泥三角、坩堝【點評】本題借助利用鈦鐵礦制備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流程,考查了化合價判斷、離子方程式書寫、電極方程式書寫、化學計算等知識,涉及的內容較多,綜合性較強,充分考查了學生的綜合能力,本題難度中等12(16分)空氣中so2含量是重要的空氣質量指標、某工廠so2的排放量規定不得超過0.10mg/(l煙道氣),為測定該工廠排放的煙道氣中so2的含量,某同學某次抽取了30.00l煙道氣緩慢通過1l水,設so2完全被吸收,設溶液體積為1l,用1.0103mol/l的飽和碘水(密度為1g/cm3)滴定,反應為so2+i2+2h2oh2so4+2hi,實驗所記錄數據如下:溶有so2的溶液體積飽和碘水體積指示劑第一次25.00ml6.0523滴淀粉第二次25.00ml7.2023滴淀粉第三次25.00ml5.9523滴淀粉(1)取25.00ml的煙道氣的水溶液所用儀器名稱是酸式滴定管(2)滴定終點標志為滴入最后一滴試液時,溶液變為藍色,并半分鐘內不褪色(3)該廠排放的煙道氣中so2的含量為0.512mg/(l煙道氣)、該同學在實驗室還驗證了so2能否與bacl2溶液反應的實驗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鋇溶液中理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