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在歷史教學中引入新思維[文檔資料]_第1頁](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12/13/766102b2-5311-4648-af01-615d31968d45/766102b2-5311-4648-af01-615d31968d451.gif)
![怎樣在歷史教學中引入新思維[文檔資料]_第2頁](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12/13/766102b2-5311-4648-af01-615d31968d45/766102b2-5311-4648-af01-615d31968d452.gif)
![怎樣在歷史教學中引入新思維[文檔資料]_第3頁](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12/13/766102b2-5311-4648-af01-615d31968d45/766102b2-5311-4648-af01-615d31968d453.gif)
![怎樣在歷史教學中引入新思維[文檔資料]_第4頁](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12/13/766102b2-5311-4648-af01-615d31968d45/766102b2-5311-4648-af01-615d31968d454.gif)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怎樣在歷史教學中引入新思維 本文檔格式為 WORD,感謝你的閱讀。 時代的發展,教育的改革,學生生活、思想、思維的改變,使傳統的教學方法越來越不能適應新的教學要求。傳統教學方法的弱點也因此越來越突出,甚至扼殺了學生的新思維。探討新的教學思維,適應新的教學要求,是新時期迫切需要解決的教學問題。 傳統教學思維一般是從原因到結果,并以此為中心形成了一套定格的思維模式。它把學生的思維框定在機械性的思維界域內,使他們的思維失去了活性。這種思維方式看 起來很 “ 穩 ” ,但一旦遇到較為復雜的事物、現象,他們便會束手無策,不知其解。遇到這種情況,該如何突破這種傳統思維的弊端呢?我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就要引入新的思維方式了。求異思維、逆向思維、雙向思維,這三種思維方式是我現在要談的新思維。 1、求異思維 所謂求異思維指的是一種非常式的創造思維,其特征是用不同于常規的角度和方法去觀察分析客觀事物而得出全新形式的思維成果。正如前面所提,比如對因果關系的分析,傳統方法是從原因到結果,把學生的思維框定在機械性的因果關系思維界域內,使他們的思維失去了活性 、異性。求異思維則突破這種因果關系,在對事物的分析上,在因果關系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向四面八方去思考,以尋找各種各樣解決的方法,提出各方面大膽的設想,以求得到光芒四射的智慧。求異思維常常表現為打破框框的、別出心裁的、超乎尋常的思考,因而易產生標新立異的成果。 2、逆向思維 嚴格的說,逆向思維也是求異思維的一種分支,我們這里將它單獨談,因為這種思維方式在教學思維中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逆向思維,就是在思維過程中,反其思路而行。例如,教材中講隋煬帝是怎樣的一個暴君,在列舉這些暴行時,我 們可以反其思路而上,可以分析這些暴行中客觀的、正面的一方面,因為凡事都是一分為二的,既然它有負面的一面,那肯定也會有正面的一面。把這樣的思維方式引入到教學中,對于學生來講,得到的不僅僅是新鮮感,更是看問題的全面辨證的思維方式。 歷史是客觀的,而問題才是主觀的,這樣的例子在教材中還有很多,作為教師,我們要引導學生的這種思維方式,讓他發現問題,思考問題。 3、雙向思維 任何事情都要一分為二地看。同樣的一個問題,除了正向逆向之外,同一個方向,也可以有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和結果。 歷史這門人文學科的可知性、過去性強,且層次交迭,意象遠,而且只有當教、學過程中思維的輻射與聚合協同共振時才能奏出一曲和諧悅耳的新樂章。雙向思維就是要讓學生在思考問題時,考慮得更全面、更周到,不只從歷史的角度,還要從地理,人文,社會等各方面去思考。分析問題也不能只運用一種方法,還要思考更角色的方法,從中掌握了事物的現象、本質和某些結論的來龍去脈。 我們培養學生的新思維能力主要在于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讓學生變消極被動為積極主動;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開拓學生的創造思維。以上的思維方式只僅僅到這些目的,教學方法上,也要做到一些創新。 教學思維方法的創新 上面講的是主要是新思維方式,下面,主要探討一下思維方法的創新。 1、裂變創新 歷史不是單獨存在的,它與政治、地理學科的都有著很強的內在聯系,歷史是時間、地理是空間,政治是意識,這三個維度構成了社會科學的主體框架。歷史教學中若以歷史學科為主體,聚合其它學科,將達到課堂教學的匠心獨運。這就是所謂的裂變,把一個學科問題裂開來,用多個學科的知識來說明它。 2、挖掘、轉移創新 我們這里說的挖掘、轉移實際上是 指挖掘課本隱性知識、實現知識遷移,以便使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起到積極的作用,俗話說是 “ 舉一反三 ” 、 “ 聞一知十 ” 。 任何問題都不是單獨存在的,問題和問題之間總有一些內在的聯系,將一個問題轉移到另一個問題中,分析出結果后,再轉回來,這時就會出現一個更清晰的結果了。這和成語中說的 “ 觸類旁通 ” 是同樣的道理。 如何創新 要做到以上這些,當然不是我們老師的努力就可以達到的。更重要的學生的配合,而要讓學生配合,就要讓學生有主動性和創新欲望了。 1、增強學生主動性 我們大力 提倡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但由于種種原因,學生的主體性沒有得到充分體現。主體性教學是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前提,讓學生在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中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得到全面發展。在教學中應科學設立主體教學目標,誘發學生學習心向,引導學生自主活動,發展學生自主能力,發揚教學民主,創造良好的教學心理環境,有利于創造思維的培養。 2、激發學生創新欲望 要創新,首先要有創新的欲望和需求,有了不斷創新的欲望,才能進行有意識、有意義的創新活動,也才有可能達到創新的目的。 歷史知識豐富多彩,中國古代的文明輝煌燦爛、世界戰爭風云變幻,這些學生都充滿好奇,通過學習了解,他們會提出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也許幼稚、也許無意義,但這卻是他們的一種發現、一種探尋、一種創新,我在實踐中注重及時肯定他們的做法,鼓勵這種敢于發問、敢于探討、敢于創新的精神。 3 增強教學的互動性 教學活動不是個體進行的,不能只是教師講,學生聽,學生問,教師答。更重要的是做到教與學的互動參與性。這些問題不同的教學探討中都已談到很多,這里就不再一一細舉了。 4、要走出歷史思維能力培養的誤區。 一是切莫拋開課本,一味追求高、深、難。 二是切莫忽視非智力因素(如興趣、愛好、信心、人際關系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基礎》課件
- 汽車沖壓生產線操作工中級模擬題及答案(附解析)
- 藤編家具行業人才培養與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研究分析報告考核試卷
- 植物油加工過程中的清潔生產考核試卷
- 《super-intuitive音標講解》課件
- 職業中介服務的移動互聯網應用考核試卷
- 營銷策略實施與評估考核試卷
- 腈綸纖維的激光切割技術在紡織品的運用考核試卷
- 空調器結構強度分析考核試卷
- 貨運火車站項目管理與施工組織考核試卷
- 醫療信息平臺資源規劃及數據庫設計方案
- 銀行安全保衛知識培訓--ppt課件
- 農村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及策略探究
- -綠化安全技術交底
- 支局一點一策PPT通用課件
- 國防科大暗室屏蔽部分標書
- 國家開放大學《電工電子技術》章節自測題參考答案
- 建筑工程一切險投保單
- 波峰焊作業指導書
- 伍德里奇計量經濟學中文答案(共175頁)
- SPC控制圖的系數和公式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