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鑒賞精選.doc.doc_第1頁
詩歌鑒賞精選.doc.doc_第2頁
詩歌鑒賞精選.doc.doc_第3頁
詩歌鑒賞精選.doc.doc_第4頁
詩歌鑒賞精選.doc.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詩歌鑒賞精選128首1、移家別湖上亭戎昱2、中呂賣花聲懷古二首張可久3、蟾宮曲九日張可久4、觀獵王維5、漢江臨泛王維6、待儲光羲不至王維7、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8、渭川田家王維9、清平樂李清照10、江樓舊感趙嘏11、春夜別友人陳子昂12、蘇武廟溫庭筠13、商山早行溫庭筠14、送人歸東溫庭筠15、昭君怨鄭域16、落日悵望馬戴17、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18、蝶戀花蘇軾19、東欄梨花蘇軾20、海棠蘇軾21、浣溪沙蘇軾22、減字木蘭花已卯儋耳春詞蘇軾23、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辛棄疾24、清平樂.村居辛棄疾25、偶書、姚秀才愛予小劍因贈劉叉26、幽居初夏陸游27、訴衷情陸游28、劍門道中遇微雨陸游29、游山西村陸游30、鵲橋仙夜聞杜鵑陸游31陸游32、小池楊萬里33、水口行舟宋朱熹34、倦夜杜甫35、孤雁杜甫36、日暮杜甫37、恨別杜甫38、蜀相杜甫39、水檻遣心二首(其一)杜甫40、月夜憶舍弟杜甫41、孤雁二首(其二)崔涂42、早梅齊己43、涼州詞王之渙44、客中初夏司馬光45、慶庵寺桃花南宋謝枋得46、北齋雨后文同47、雨過山村王建48、九日齊山登高杜牧49、赤壁杜牧50、江南春杜牧51、渡桑乾劉皂52、甘草子;柳永53、八聲甘州柳永54、踏莎行歐陽修55、畫眉鳥歐陽修56、春興(唐)武元衡57、瀑布李忱58、飲酒陶淵明59、歸田園居(之三)陶淵明60、如夢令嚴蕊61、暮過山村賈島62、題李凝幽居賈島63、望江南李煜64、村行王禹稱65、西樓曾鞏66、夜書所見葉紹翁67、淮上即事寄廣陵親故韋應物68、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bsp;李白69、與夏十二登岳陽樓李白70、月下獨酌李白71、子夜吳歌李白72、登金陵鳳凰臺李白73、夜泊牛渚懷古李白74馮延巳75、題破山寺后禪院常建76、點絳唇屏卻相思王國維77、謝亭送別許渾78、山行即事王質79、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柳宗元80、中夜起望西園值月上柳宗元81、宿建德江孟浩然82、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83、王冕84、楓橋夜泊張繼85、蘭溪棹歌戴叔倫86、次北固山下王灣87、雨晴王駕88、錦薛瑩89、詠風王勃90、秋思張籍91、渡湘江杜審言92、雁兒落兼得勝令退隱張養浩93、梅花王安石94、烏衣巷劉禹錫95、詞劉禹錫96、晚春韓愈97、夏意蘇舜欽98、登鸛雀樓暢當99、暮春回故山草堂錢起100、新年作劉長卿101、碧澗別墅喜皇甫侍御相訪劉長卿102、閨怨王昌齡103、送柴侍御王昌齡104、臺城韋莊105、村夜白居易106、獨不見沈佺期107、宿甘露寺曾公亮108、別董大高適109、落花李商隱110、春山夜月于良史111、春思賈至112、駐馬聽吹白樸113、鄉思李覯114、南園、馬詩李賀115、天仙子送春張先116、征人怨柳中庸117、杳杳寒山道寒山118、咸陽值雨、宿城南亡友別墅119、春夜喜雨(杜甫)、春雨(周邦彥)120、詠赤壁(李白)、赤壁詩(杜牧)121、汴河曲(李益)、汴河懷古(皮日休)122、采蓮曲(王昌齡、白居易)123、柳(李商隱)、詠柳(曾鞏)124、臺城(韋莊)、鹿柴(王維)125、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送元二使安西(王維)126、越中覽古、蘇臺覽古(李白)127、詠柳(賀知章、曾鞏)128、天凈沙秋思(馬致遠)、天凈沙江上(張可久)1、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移家別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1)作者是采用什么樣的藝術手法來表達他對湖上亭依戀難舍的深厚感情?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答:作者采用擬人化的手法,賦予柳條藤蔓、黃鶯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湖上亭的依戀之情。(或:借景抒情。通過柳條、藤蔓、黃鶯的描寫,表現惜別之情。)(2)古人寫詩很講究煉字,詩中的“系”和“啼”兩個動詞就用得準確傳神,請分別予以簡要分析。答:用“系”字既切合柳條藤蔓修長柔軟的特點,又寫出了柳條藤蔓牽衣拉裾的動作,表現它們依戀主人不忍主人離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黃鶯鳴叫的特點,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別,讓人聯想到離別的眼淚。2、閱讀下列兩首元曲,回答問題。中呂賣花聲懷古二首張可久(其一)阿房舞殿翻羅袖,金谷名園起玉樓,隋堤古柳纜龍舟。不堪回首,東風還又,野花開暮春時候。(其二)美人自刎烏江岸,戰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傷心秦漢,生民涂炭,讀書人一聲長嘆。【注】金谷名園:西晉富豪石崇在洛陽建金谷園以行樂。將軍空老玉門關:指班超投筆從戎的故事。你認為這兩首元曲哪一首的結尾更好?請簡述理由。要求:所答內容不少于80字。評分參考:如果認為以“東風還又,野花開暮春時候”作結好,則從情景交融的間接抒情含蓄特點論,可舉“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等例。如果認為以“一聲長嘆”作結好,則從直接抒情,感情激烈飽滿、愛憎分明角度論,可舉“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等例。3、閱讀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問題。(6分)蟾宮曲九日張可久對青山強整烏紗,歸雁橫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風白發,蝶愁來明日黃花?;厥滋煅?,一抹斜陽,數點寒鴉。注:九日:農歷九月九日,中國人素有登高思鄉習俗。對青山強整烏紗:意為自己勉強登高。烏紗泛指帽子。歸雁橫秋:應為“橫秋歸雁”的倒裝句式。金杯錯落:酒桌上觥籌交錯。這是元曲作家張可久寫的一首被后人稱為“清而且麗”的散曲。張可久終生仕途失意,故終日沉湎詩酒世界,寄情山水之間。你認為這首曲中揭示主題的是哪一句?“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點寒鴉”點染了一種怎樣的氣氛?“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的描寫是否與主題有關?答:從標題“九日”及全文內容看,本文主題應為重陽佳節,倦客思家,所以“倦客思家”應為表達主題的句子。“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點寒鴉”點染了一種凄涼的氣氛,這種氣氛的渲染,有助于思鄉主題的表達?!按湫湟笄?,金杯錯落,玉手琵琶”是作者回憶從前歌舞升平的歡樂景象。用從前歌舞升平的稍縱即逝襯托現實中人老白發的凄涼,告戒游子不再留念他鄉,而是“倦思”故鄉。這恰是主題的最好表達。4、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觀獵王維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回看射雕處,千里暮云平。這首詩頷聯中“疾”“輕”二字用是極為微妙傳神。你對此是怎樣理解的?全詩塑造了一個什么樣的狩獵的將軍的形象?“疾”寫出了獵鷹發現獵物迅疾俯沖的敏捷,“輕”寫出了將軍縱馬馳騁的雄姿。天上地上互為呼應,傳神地描繪出從發現獵物到追捕獵物的過程。全詩借此塑造了一個豪放瀟灑、英姿颯爽、武藝不凡的狩獵的將軍的形象。5、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后面問題。(6分)漢江臨泛王維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都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1)三、四兩句寫出了景物怎樣的特點?(2)頸聯中哪兩個詞用得極妙,找出來并簡析。(3)從整首詩看,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答:(1)江水的流長邈遠和兩岸青山迷迷蒙蒙、時隱時現的特點。(2)“浮”和“動”?!案 北砻嫔蠈懗枪谒嫔巷h動,實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動,“動”表面上寫天空在搖蕩,實言波濤洶涌,浪拍云天。(意思對即可)(3)對襄陽風物的熱愛之情,充滿了積極樂觀的情緒。6、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6分)待儲光羲不至王維重門朝已啟,起坐聽車聲。要欲聞清佩,方將出戶迎。晚鐘鳴上苑,疏雨過春城。了自不相顧,臨堂空復情。注要欲:好像。了自:已經明了??諒颓椤W远嗲?。(1)作者根據什么判斷友人儲光羲不會再來看望自己?請結合作品作簡要分析。(2分)(2)全詩表達了一種什么樣的感情?作者是通過哪些具體細節來表達這種感情的?(4分)答:(1)天色已晚。下起細雨。(2分,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扣晚鐘鳴上苑或詩中朝、晚二字分析作答??凼栌赀^春城分析作答。只摘抄頸聯而不作分析的給1分。思路不清楚,語句不通順,酌情扣分)(2)盼好友到來的期待之情,或久候好友不至的悵惘之情。(1分。意思對即可。可緊扣詩題中待字或體味全篇詩情回答)清早就已經打開層層的屋門;或立起或坐下都在傾聽有沒有友人車子到來的聲音;以為聽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響聲,正要出門去迎接,哪知卻原來是自己弄錯了。(3分,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三點可分別扣重門朝已啟、起坐聽車聲和頷聯作答。思路不清楚,語句不通順,酌情扣分)7、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后面的問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語言樸素無華而又高度概括,首句用了一個“獨”字,兩個“異”字,渲染出詩人怎樣的情感?答:首句用了一個“獨”字,兩個“異”字,渲染出詩人在異鄉作客的生疏不適的孤獨感。后人評價“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兩句詩在全詩中“曲折有致,出乎常情”,對這一評價請簡要闡述你的鑒賞體會。答:A。“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兩句詩挑選出重陽登高和茱萸插頭兩個意象,抒情一反一二句詩的直抒胸臆,顯得深沉含蓄。B。本為詩人思念兄弟,卻以“遙知”二句翻轉一面,化出幻覺,寫家鄉的兄弟為失落詩人而遺憾不已。詩人把“我思人”的情緒,折射為“人思我”的幻覺,似乎自己“獨在異鄉為異客”的處境并不值得訴說,反倒是兄弟們“少一人”的缺憾更須體貼。這正是這兩句的出乎常情之處,它使情感更加深沉而余味無窮。8、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后面的問題。(6分)渭川田家王維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此詩的核心字是什么?圍繞這個字共寫了幾幅畫面?散文創作有“形散神不散”之說,請用這個說法分析這首詩歌中的“散”與“不散”。答:核心字是“歸”字(也可說是“羨”)。圍繞“歸”字寫了五幅畫面: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野雞喚伴侶、蠶兒造窩、農夫絮語。散:從人物來看,寫了倚杖的老人、荷鋤的田夫,從寫景來看,寫了“墟落”“麥苗”“桑葉”“雉雊”“蠶”等,看上去非常零亂,但是,這一切卻統一在一種情感下,那就是對歸隱、閑逸羨慕之情,從這個角度講,文章并不散。9、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1)(2)兩題(6分)清平樂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注挼,讀ru,“揉搓”之意。(1)這首詞處處跳動著詞人生活的脈搏。詞人對“賞梅”的感受因生活階段不同而不同,請結合詞句說明寫了哪幾個階段的怎樣感受?(3分)。(2)這首詞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法來表現賞梅的不同感受。請選擇其中一種手法來說明。(3分)答:(1)寫了三個階段的生活感受:“常插梅花醉”寫了詞人早年陶醉于賞梅;“贏得滿衣清淚”寫了詞人中年在賞梅時傷心流淚;“故應難看梅花”則寫了詞人晚年沒有心思賞梅。(2)例如:采用了對比的手法,把早年因生活的歡樂閑適而陶醉于賞梅、中年因生活的幽怨而在賞梅時傷心流淚以及晚年因生活的淪落飄零而沒有心思賞梅這三個不同階段的不同感受形成鮮明的對比,表現了詞人生活的巨大變化和飄零淪落飽經磨難的憂郁心情。運用了襯托的手法,上闋寫過去,下闋寫現在,以昔襯今,表現出當時作者飄零淪落、衰老孤苦的處境和飽經磨難的憂郁心情。(今昔之感和家國之憂)10、閱讀下面的唐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江樓舊感趙嘏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唐朝詩人崔護有一首著名的詩篇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闭堉赋鲞@首詩與趙嘏的詩在體裁、內容和寫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處。答:內容:(1)都表達了作者由于見到去年相似的景物而觸發的對人的思念;(2)都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傷。寫法:(1)都是在第三四句點明題旨,深化意境;(2)都拿去年與今年相比。11、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春夜別友人陳子昂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1)首聯“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描繪了一個別筵將盡,朋友分手在即的場景,句中的“吐”字寫出了友人怎樣的神情?(2分)(2)簡要分析“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一聯的表達效果。(4分)答:(1)友人相對無言,只是凝視著銀青煙。(2)精于練字,巧用襯托?!半[”字寫出高高的樹陰遮住了西沉的明月:“沒”字寫出了銀河淹沒在破曉的曙光中,襯托出時光催人離別,難舍難分的心緒。12、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蘇武廟溫庭筠蘇武魂銷漢使前,古祠高樹兩芒然。云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回日樓臺非甲帳,去時冠劍是丁年。茂陵不見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咀ⅰ考讕ぃ簼h武故事載: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錯雜天下珍寶為甲帳,其次為乙帳。甲以居神,乙以自居?!薄胺羌讕ぁ币庵笣h武帝已死。丁年,壯年。茂陵:漢武帝的陵墓;封侯:蘇武持節歸來,漢宣帝賜他爵關內侯,食邑三百戶。這是一首吊古詩,是詩人瞻仰蘇武廟時所寫。詩人見到了些什么?想到了些什么?抒發了什么思想感情?答:詩人見到了蘇武廟的古祠高樹。先是想到了蘇武“魂銷漢使前”的故事,想象當年蘇武驟然見漢使的情景,將其羈留匈奴十九年的種種難以言狀的情感,盡寫入“消魂”二字。頷聯繼而追思蘇武當年,用工整的句子繪成了兩幅畫面:一是望雁思歸圖,二是荒塞牧歸圖,概寫了蘇武幽禁在異域的漫長歲月。頸聯想到蘇武歸來,宮殿樓臺已非,人亦早已衰老。尾聯遙想蘇武歸來后哭悼武帝。本詩“見”是發端,而后全是想象,追思歷史。抒發了對蘇武的崇敬之情和世事變遷的悵惘之情。13、閱讀下邊一首唐詩,完成(1)(2)題。商山早行溫庭筠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檞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注征鐸(du):裝在車馬上的鈴。檞(ji),又讀(xi),樹名。枳:樹名,又稱臭橘、枸橘,開白花。杜陵:古縣名,在今陜西省西安市東南?;靥粒夯丨h曲折的池塘。(1)前人評論“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一聯為“意象具足,始為難得”。請結合全詩對此加以分析。(2)“枳花明驛墻”一句中的“明”用得很妙,請說出妙在何處。答:(1)這兩句詩用十個名詞構成,每字一個物象,合起來有無窮意蘊。這十個名詞所表現的都是具有特征性景物,都表現出“早行”之“早”;寫早行的情景,繪聲繪色,如在目前。(“雞聲茅店月”,寫旅人在茅店中聞雞鳴而起身看天色,看見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裝出門趕路;“人跡板橋霜”,原以為自己“早行”,誰知板橋上所積之霜上已有人的足跡更有早行人)(2)“明”原為形容詞,這里用作動詞,為“照亮”之意。枳樹白花照亮驛墻,襯托出拂曉前的暗,突出了行之“早”。14、閱讀下面唐詩,回答后面的問題。送人歸東溫庭筠荒戍落黃葉,浩然離故關。高風漢陽渡,初日郢門山。江上幾人在,天涯孤棹還。何當重見日,尊酒慰離顏。注首聯“戍”字,名詞,堡樓。頷聯“漢陽渡”系長江渡口(舊址屬今武漢市),由此向西北千里,南岸有“郢門山”。清朝有位文學批評家稱這首詩的首聯“起調最高”;其意思是,起筆便顯露了不凡的格調。請參考這一評價,寫出你對首聯(“荒戍落黃葉,浩然離故關”)的理解和評價。答案舉例:送友人東歸,但見荒廢的古堡,凋零的黃葉。這本是充滿別愁離緒的場景。殊料,友人心志高遠,既不悲秋也不傷離別,于是詩人便以“浩然離故關”奏響了昂揚的主旋律。起筆寫深秋送別,卻意氣洋洋,確實格調不凡,正所謂“起調最高”。15、閱讀下面的詞,完成后面的問題。(6分)昭君怨鄭域道是春來花未,道是雪來香異。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籬茅舍,富貴玉堂瓊榭。兩地不同栽,一般開。(1)這首詞上闋吟誦的具體是什么?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的?(2)這首詞下闋,用了什么手法?表現了什么思想?答:(1)梅。兩個“道是”句寫花開的季節在冬春之際,花色如雪,香氣高雅不同一般,花枝旁逸,花栽種在農家院內。(2)用對比的手法。明寫梅花不擇環境“一般開”,暗贊貧賤不移、富貴不淫的高潔品格。16、閱讀下面唐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落日悵望馬戴孤云與歸鳥,千里片時間。念我何留滯,辭家久未還。微陽下喬木,遠燒入秋山。臨水不敢照,恐驚平昔顏。(1)本詩以“落日悵望”為題,從全詩內容看,作者惆悵的原因是什么?(2分)(2)請從語言、表達技巧方面任選一個角度,寫一段50字左右的鑒賞文字。(4分)答:(1)A客中久滯、思鄉情切,可從頷聯得到答案;B年華漸老、感時傷逝,可從尾聯得到答案。(2分,每點1分)(2)角度舉例:A、作者見景生情,由“孤云”“歸鳥”疾速飛去,想到自己的久滯不歸;由夕陽落山,想到自己年華老去。聯想自然,抒情真切感人。B、對比,云、鳥行去之快于自己留滯之久形成對比,表達對家鄉的深深的思念。C、比興,首聯、頸聯既興且比,“孤云”“歸鳥”既引起鄉情,又是自比;由夕陽引出年老,又是以夕陽自喻。表現了自己離家的孤寂與老去的傷感。D、煉字潛詞形象傳神,“孤云”“歸鳥”“微陽”“秋山”營造了秋日傍晚的蕭瑟與清冷,寄托著作者的傷感之情。“燒”字的使用,是靜中有動;“遠”字又寫出了意境的空闊,增強了對孤寂之情的表現。E、“不敢照”的心理描寫,明抑暗揚。照了才愁,是原本無愁;不照已知,表明愁思深重。F、情景分寫,層次鮮明。一、三句景,二、四句情,相間寫來,詩情就被分成兩步遞進:先是落日時云去鳥飛的景象勾起鄉“念”,繼而是夕陽下山回光返照的情景喚起遲暮之“驚”。有曲達其意之妙。(角度選對2分,結合詩句分析到位2分)17、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1)“老夫聊發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詞中有何作用?(3分)(2)“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出了怎樣的形象?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態?(3分)答:(1)“狂”字是總起,且貫穿全篇。上片寫出獵神情舉止之“狂”;下片由實而虛寫由打獵激發的壯志豪情(即“狂”)。(2)勾勒出了挽弓勁射、英武豪邁的英雄形象,表達了作者希望帶兵征討西夏,為國立功的心志。18、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6分)蝶戀花蘇軾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1)在詞史上,蘇軾是豪放派的代表作家,但在這首詞中,作者把兩種風格融合在一起。請你結合此詞上闋的內容作簡要的賞析。(4分)(2)作者平時所說大略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不可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答謝民師書)。請你結合此詞下闋的內容分析作者采用何種表達技巧體現這一藝術特色的。(2分)答:(1)此詞的上闋用曠達之語寫暮春景色和傷春情緒。(2分)起句花褪殘紅青杏小既寫了衰亡,也寫了新生,反映了自然界的新陳代謝,給人幾分悲涼之感;二三兩句把視線移向廣闊的空間,心情自然舒暢;四五句先一跌,后一揚,絮飛花落令人傷感,但結句又是何等的曠達。(2分,意思相近即可)(2)詞的下闋運用頂真格使詞意一氣呵成。(1分)一二句的墻外與三四句的笑首尾相連。(1分)19、閱讀下邊一首詩,完成(1)(2)題。東欄梨花蘇軾梨花淡白柳色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1)詩人為什么見“東欄一株雪”而“惆悵”?請聯系全詩作簡要分析。(2)有人認為“梨花淡白”與“一株雪”相重復,主張將“梨花淡白”改為“桃花爛熳”。你對這一主張有什么看法?答:(1)詩人見梨花而“惆悵”是因為他感到春光易逝,人生短促。(梨花盛開、柳色深青遠是春末夏初之景,已暗含傷春之感;“人生看得幾清明”便是直接感嘆人生短促)(2)不能改為“桃光爛熳”,因為“梨花淡白”是緊扣詩題寫景,如果改為“桃花爛熳”本詩就變成寫桃花了。“花滿城”也就成了“桃花滿城”了。20、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后面的問題。海棠蘇軾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1)詩歌的開頭兩句的景物描寫,有何作用?答:詩歌的開頭兩句的景物描寫有兩點作用:A、作者用正面和側面結合的方法烘托渲染了一種空蒙迷離的境界和氣氛?!把U裊”寫其微風吹拂的動態,崇光是高潔美麗的;B、暗示出作者幽寂孤獨的心理。(2)古人對于后兩句詩曾有“造語之奇,構思之巧”的評價,請結合三、四兩句詩來賞析一下。答:“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被譽為“造語之奇,構思之巧”,“奇”在古人常常以人喻花,而作者卻以花喻人且兼用移情手法。在詩人的想象里,海棠花也和人一樣,會在深夜睡去,因此,特地點燃高燭,使海棠打起精神,真是癡語。同時,也化用了李商隱的“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紅燭照殘酒”(花下醉)卻又無斧鑿之跡。故這首絕句流傳千古。21、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6分)浣溪沙蘇軾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注:子規:杜鵑鳥;黃雞:白居易詩有“黃雞催曉”句,用以感嘆人生易老。有古人在評價這首詞時認為“門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運用得十分巧妙。你同意這樣的觀點嗎?為什么?請結合全詞進行簡要賞析。答:同意。蘭芽溪水,沙路無泥,蕭蕭暮雨中傳來杜鵑的啼叫,作者來到一個遠離塵世、潔凈如洗的地方。這里的“溪水西流”給作者極大的啟迪:水尚能西流,人生就不能再次年輕嗎體現了作者不因為年老而消極悲觀的態度。通過富含哲理的這一句,全詩體現了作者樂觀向上的精神。22、閱讀下面宋詞,完成(1)(2)題(6分)減字木蘭花已卯儋耳春詞蘇軾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春幡春勝,一陣春風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楊花似雪花。注這首詞作于宋哲宗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是時蘇軾謫居海南島儋耳(今儋縣)。古時立春日習俗,耕夫持犁仗鞭打耕牛,謂之“打春”。下闋“春幡”,指旗幟;春勝,剪紙圖案,以示迎春。(1)對這首詞的理解,不恰當的兩項是A蘇軾被貶至蠻瘴僻遠的“天涯海角”,填詞描繪故鄉春日習俗以排遣愁緒。B“便丐春工”,乞得春神之力。詩人將春神人格化,天人相知,浪漫親切。C“春幡”立于田頭,“春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