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北沈萬三”說明了什么?江蘇省昆山市周莊現存有一部來自湖北省孝感市的澴川沈氏宗譜。據該譜序文介紹,它于清順治戊子年(1648年)創修,又在嘉慶間、咸豐間、民國八年、1995年四次續修。現共28卷(冊),分有“宗祠全圖”、“歷代溯源考”、“先德烈傳”、“行狀墓志”、“藝文志”及各屋各房世系支派表等多個部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該沈氏八十世祖、元末明初巨富沈萬三的家世他的父親、兄弟、兒孫的記載是非常“另類”的該譜載:沈萬三兄弟共六人,父為沈黼朗;沈氏兄弟六人各有不同際遇;沈萬三以次子宗卿出嗣弟弟萬四,并改名承祀,承祀生觀。沈觀即為湖北孝感沈氏始祖。澴川沈氏宗譜有關沈萬三家世的記載有多處,其中最詳細的是卷二溯源考中的“世系表”:沈萬三父,黼朗,為七十九世,下注“子六”。在譜中,此公行狀基本空白,只說了他有沈萬三等六個兒子而已。沈萬三兄弟六人,為八十世。萬一,下注“原名壽一,江同知(原文如此筆者注)”;萬二,下注“洪武元年攻張士誠,駐蹕太湖(原文如此筆者注),迎忠武王(原文如此筆者注)徐達及諸王于家之百尺樓,獻餉萬石,封驃騎將軍”;萬三,下注“洪武欲誅之,馬后諫之,得不死,十四年徒云南,以子宗卿嗣萬四,更名承祀,留江南”;萬四,下注“原名壽四,字世長,洪武以其孫介(應為“玠”筆者注)為戶部員外郎”;萬六、萬七,下注“分居越之烏程、歸安、仁和諸邑”。八十一世共五位。良卿,萬一子;永卿,萬二子;仲卿,萬三長子;傳卿,字承祧,萬四子;宗卿,字承祀,萬四嗣子,洪武辛未以驃騎將軍從慶王出封陜西寧夏衛,開府濰州群牧所,子觀。八十二世共八位。松、柏、俊、清、澄、忠、玠、觀。末位的“觀”,即沈觀,是湖北孝感沈氏始祖。沈觀的簡略行狀在譜中“世系表”有記載,介紹了他生南京、遷寧夏、最后落戶湖北的全過程:“一名官,字光域,洪武二十四年辛未十月初六日子時,生于南京應天府江寧縣水西門外上新河柴家港。從父承祀祖徙居陜西寧夏衛。時孝感徐公諱寅,任寧夏經歷,以女字焉。徐公宦成,遂偕來孝感,住洪樂鄉”從譜中看,沈萬三兄弟六人的遭遇各不相同。該譜卷二溯源考中的江寧世系對此作了簡略交待:“惟萬四獲令終,萬一則走昆山矣,萬二游湖湘間矣,其余或遷浙江,或徙河南,不一其地,而萬三,則明太祖欲害之,儻(倘)非納馬后諫,雖云南之戍不可得也。”這段文字雖不長但很概括,清楚地說明沈萬三兄弟六人,只有萬四在朱元璋手下過得比較滋潤,文中的所謂“令終”,即為結局圓滿,能保持善名而死之意,而其余的沈氏兄弟們的命運就都不太妙了。從該譜的這些記載看沈萬三家世,其敘述表面上似清楚流暢,稱得上是“世次甚詳,血脈甚貫,支派甚嚴,抑揚甚當”。可是,細讀該譜諸文,則從字里行間似乎還可以聽到修譜者們對于沈萬三這樣的家世懷有些許不確定的躊躇不安的心跳聲。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情況,值得探析。該譜實際在明天啟間已成稿,但即使是那時也已離沈萬三時代250余年了,中間還隔有兩個非常時期,因而造成沈萬三確切信息缺失的狀態。始修者對沈萬三家世并不清楚,他在自己的序文中回避了“沈萬三”,而由別人來說事。所以譜中有關沈萬三家世記載的可靠性從開始時就存在著“先天不足”的問題。按始修者沈惟炳自己的說法,他“雅意編輯”澴川沈氏宗譜的時間始于清順治戊子年(1648年),但是實際上他的宗譜撰稿工作早在此時的二十多年前就已基本完成。為什么這樣說?卷首有葉向高所作的創修譜序稱:“今年七月,高予告歸,將戒行,斗仲來餞,攜族譜一篋,問序于余。”文中“斗仲”者,指的是沈惟炳;“今年”者,看葉向高文末標明的撰文時間是“大明天啟四年”,也就是說早在1624年,這“頭版”沈氏宗譜稿子已經完工,裝了“一篋”,已到了請人作序的階段。葉向高不僅指明了澴川沈氏宗譜始修的撰稿時間,還提到了該沈氏宗譜稿子的結構。他在序中說:“余見其先為舊簡,后系新編,尚未成梓。”由此可見,這部湖北孝感的“頭版”沈氏宗譜稿子的主要內容是由兩個部分舊簡(沈氏老宗譜摘要)與新編(湖北孝感沈氏當時的繁衍狀況)組成。接著葉向高在序末又寫了如下文字:“至黼朗之于萬一,兵燹之際,舊譜未訂,而新編固不登,且若為美,表之章之,若為疵,微之削之,一準輿情,毫無臆斷。”這個信息給人們的印象是:沈黼朗與他的萬一等六個兒子的行狀,老的沈氏宗譜并沒有記載,原因是“兵燹”,即元末明初的戰亂,而這湖北孝感的“頭版”沈氏宗譜稿子,即所說的“新編”,對他們也就不作自己的敘述,只是依照當時人們的看法,作了客觀記錄。這就表明譜中有關沈萬三父子兩代的文字,只是沈惟炳“采訪”“一準輿情”的材料,既不在舊簡又不在新編之中,很可能只是以“附錄”的形式出現而已如現在譜中所能看到的江寧世系那樣的記載。但是,沈惟炳當時與沈萬三父子的時代已經隔開了250余年的時間,且中間還有過元末明初戰亂以及朱元璋打擊江南“戶家”即富戶的兩個特殊時期,而沈萬三又是朱元璋重點打擊的對象,這三點就使得沈萬三父子情況變得非常不明了。對于這最后一點明初人們纂實錄時都憚于當時可怕的抄家殺頭遷徙高壓政策,對于朱元璋猜忌殘忍之跡都采取隱匿回避的態度,作為大明皇朝臣子的葉向高尤其是心知肚明的,但不能提,也不敢提,只好回避,只好單把“兵燹”說事。但實際上確是這三重原因使得有關沈萬三的確切信息留傳下來的自然會較少,后世傳說的相關信息的誤差則會更大,沈萬三最終變成了撲朔迷離的人物。所以,沈惟炳“采訪”的巨富沈萬三情況所得材料的可靠性自然是要打折扣的。也可能是這個原因,沈惟炳在譜中自己的序文中對沈萬三家世事就未置一詞。這個可靠性“打折扣”的問題,我們現在看到了,385年前的葉向高也是意識到的。于是,為了打消人們的這種念頭,葉向高特別指出沈惟炳“采訪”的客觀性:“一準輿情,毫無臆斷”,同時還連帶贊揚了沈惟炳撰族譜體現出的“才、學、識”史學“三長”:“嗚呼,后之讀是書者,可以觀感而興起矣。余喜夫三長并集,而知不獨可以家,并亦可以國也,遂提筆而為之序。”葉向高作文極漂亮,又極具高度:一是為沈惟炳的“采訪”的客觀性鼓掌叫好,表揚他關于沈萬三家世的記載是“實話實說”,二是將沈惟炳的撰譜工作提高到修史態度,號召人們以“實話實說”精神,修家譜、撰國史。在這樣的高調感染之下,加上葉向高其人,官至內閣首輔,還是明萬歷、泰昌、天啟的三朝元老,可謂是“一言九鼎”式的人物,有他這樣地“打保票”,人們還可能對譜中沈萬三家世的可靠性產生“打折扣”的質疑嗎?盡管有葉向高這樣的名人對譜中沈萬三家世事作了“擔保”,并且接下來也有人發表言論支持之,但續修宗譜的沈氏后人們卻還時不時對譜中相關沈萬三家世的記載流露出不踏實之感葉向高的名人效應是相當明顯與持久的。至清嘉慶間澴川沈氏宗譜頭次續修,為這初續譜作序、曾任貴州學政的蕭廣運就很認可沈萬三家世,并在他所作的初續譜序中有進一步的發揮:“君江寧祖八十一世萬三沈公,家富敵國,洪武忌之,將沒其籍,乃以一子出嗣萬四,更名承祀。萬四納糧資餉,太祖大悅,以萬四之本孫玠為戶部員外郎,辛酉十四年以其嗣子承祀從慶王出封陜西寧夏衛。君之始祖為光域公,則承祀公之季子也。”很明顯,蕭廣運在這里解說了沈萬三為何要將次子宗卿過繼給萬四的這樣一個敏感問題。為何要解說?是不是因為那時就已經有人質疑了譜中的沈萬三家世,且譜中也確沒有為“出嗣”一事給出理由,就由作序者出面解說“補臺”,以確保其正確性?但是,蕭廣運作序,雖說是在證明沈萬三家世的正確性,但他的行文卻與譜中記載出現了自相矛盾或者說他有對沈萬三家世并不明了的毛病。一是他把沈萬三的輩份搞混了:從譜中世系看,沈萬三父,黼朗,是“七十九世”,沈萬三是“八十世”,而蕭廣運卻在文中說是“君江寧祖八十一世萬三沈公”,弄錯了一個輩份!二是承祀赴寧夏的時間,這是一個更大的毛病:蕭廣運說是“辛酉十四年”(1381年筆者注),而譜中承祀行狀卻寫明是“洪武辛未”(1391年筆者注),兩者相差10年,孰是孰非?當然,對于頭個毛病也許是會有解說的。例如說,乾隆時的蕭廣運已是相當古的古人了,比現在的我們更靠近沈萬三的時代,應該不會搞錯,恐怕只是一時的“筆誤”。那末這“筆誤”在編輯時為何沒有糾正而成了“刊誤”?特別是之后清咸豐間、民國八年、1995年該譜三次續修為何都沒有發現這個錯誤,反而成了一錯再錯三錯四錯的“筆誤”?而對于第二個毛病,不知又會出現怎樣的解說因為譜中兩種時間的說法都是錯的。查明史、明太祖實錄可知,慶王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只是受封而已,至二十六年(1393年)才“出封”至寧夏!如果這種錯誤也是“刊誤”,人們面對如此離奇的“刊誤”,不禁要提問:湖北孝感的沈氏修譜者們對沈萬三家世究竟是不是非常清楚?另一方面,該譜為證明沈萬三家世的可靠性,除了蕭廣運的說法外,譜中還有其他一些“論證”。如在卷二江寧世系中我們可以看到如下的話“乙未歲大悟公自鎮江歸,雅意編輯,會有吳興宗人諱峨者,攜其族兄大司寇演公引文及其追遠譜牒,自浙之楚來議宗親,與大悟公所編舊譜,彼此勘合,并所訪于江寧者無不畫一。今舊譜尚在也,觀其文,乃知吾族所自始,并悉吳興之世次矣。”上文中的“大悟公”,為沈惟炳子沈宜,曾任鎮江推官。據譜中介紹,他與父一同創修“頭版”沈氏宗譜,也曾“采訪”過沈萬三家世。這段文字說明,湖北孝感“頭版”沈氏宗譜有關家世的記載與吳興沈氏的譜牒記載完全一致。此話目的很明顯,就是要證明沈惟炳父子有關沈萬三家世的“采訪”材料是可靠的,接下來的邏輯就是譜中相關沈萬三父子的記載也應該是可靠的。筆者對上文中“今舊譜尚在也”這句話很有興趣,因該文未標出撰寫時間,此處的“舊譜”似可有兩種理解:一是指“吳興宗人諱峨者”帶來的沈萬三祖籍地沈氏“追遠譜牒”。這可是給我們現在的沈萬三研究帶來的一條重要線索,今后我們尤要注意在“吳興”今湖州一帶地區搜索沈氏宗譜,以求證內中有沒有如此這般的沈萬三家世。一是指“大悟公所編舊譜”。如真是這樣,就很可惜了。因為,比蕭廣運稍晚、參與頭次續譜的沈氏族人沈明陟在嘉慶五年(1800年)所作的序文中就稱:“惜少宰公(指沈惟炳筆者注)書成晚歲,未及授梓,是以族間未得人有其書,迄今距修譜之年,百有五十余歲。”才隔了150多年,到清嘉慶時,沈惟炳父子修的“頭版譜”在沈氏族人間就已缺失了!所以,譜中盡管羅列有若干“確證”的說法,湖北孝感沈氏后人對沈萬三家世的可靠性始終是流露出疑慮的心情的。如盡管蕭廣運已在初續譜的序文中明明白白地宣稱“君之始祖為光域公,則承祀公之季子也”,即沈觀是沈宗卿的小兒子,或者說是第四個兒子,可在譜中的“世系表”“宗卿”條下又只寫“子觀”,似乎沈宗卿只有一個兒子。由于存在這樣的抵牾,卷二溯源考中的秦楚之際中只好憂心重重地提出了“始祖(即指沈觀筆者注)兄弟,不知幾人,亦不知始祖行次第幾”的疑問。對自己始祖的情況就已有不明之處,對始祖的祖父、曾祖父情況能夠更加清楚嗎?沈萬三家世可靠性的問題,總是這樣無情地折磨著湖北孝感沈氏后人,讓他們一直懷有不踏實的感覺!如橫向比較其他記載,該譜所描述的沈萬三家世就存在更大的疑問,在筆者統計的記載沈萬三事的126種明清著作中就未見過有類似的記載。而該譜關于沈萬三父子情況的一些文字存在的明顯悖謬歷史的內容,也從一個側面證實了譜中沈萬三家世的可靠性存在著疑義。沈萬三家世,在一些明清著作中是有記載的,但是其中有相互傳抄的,也有記錄口頭傳聞的,可靠性大都存在著一定的“折扣”,引用時尤要當心,宜深加考證后再定取舍。在筆者統計的載有沈萬三事的126種明清著作中,未見有與澴川沈氏宗譜相似的沈萬三父子情況記載。但是,在這126種明清著作中,有2書關于沈萬三家世的記載卻是比較可靠的:一是明劉三吾的坦齋劉先生文集,一是清陶煦的周莊鎮志。為什么說這2書中的相關記載比較可靠?筆者經過考證認為:前者關于沈萬三家世的信息是目前所能看到的時間最早的記載之一,明清不少著作有關沈萬三家世的內容都是抄自或轉抄自該書的;后者雖已是清光緒間所作,但它關于沈萬三父子的記載是出土的墓志銘,而該墓志銘又是作于明洪武二十一年,比劉三吾披露相關信息的時間還早數年,且兩者能夠相互印證,當然更寶貴可靠。在坦齋劉先生文集中,劉三吾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所作的故吳興處士沈漢杰墓志銘文中,介紹了沈萬三父子情況:“漢杰之先,吳興人,家南潯。其大父祐始徙今姑蘇長洲之東蔡村,愛其水田膏沃、土俗忠仆,因家焉。恒謂二子:樂莫如兼濟。二子世遵先訓,益大厥家。長諱富,字仲榮,即萬三公;次諱貴,字仲華,即萬四公。仲華二子,德昌其長,漢杰其次。”墓主沈漢杰是沈萬四次子、沈萬三親侄。該墓志銘表述的沈萬三家世比較清楚。而且作者劉三吾是洪武年間老儒,曾為翰林學士,受朱元璋指令刪去孟子一書中85條冒犯君上的言論,編成孟子節文。值得注意的是,他在故吳興處士沈漢杰墓志銘的開頭就作了自我介紹“自予備官春坊詞垣以來,日于班次拱聽圣訓,恒錢谷所暨,必首稱吳中沈氏。國初有萬三公、萬四公兄弟,率先兩浙戶家,輸其稅石者萬,玉音嘉嘆久之”,可見他不僅是沈萬三同時期的人,且還是較為了解沈萬三事內情的人。因此,劉三吾對沈萬三父子情況記述的權威性、可靠性是無容置疑的。更重要的是沈萬三的這一家世得到了清道光間在周莊東北杏村沈氏墓地出土的另一篇墓志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車位合同和認購協議
- 轉讓房屋貸款合同協議
- 追回欠款協議書范本
- 水電開孔協議書
- 車輛免責協議書范本
- 送菜防疫協議書模板
- 車安全合同協議
- 車輛買賣中介合同協議
- 跟物業合作合同協議
- 郵政快遞外包合同協議
- 專利法全套ppt課件(完整版)
- 八年級英語15篇完形填空(附答案)
-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課件第四講 社會矛盾研究方法
- 會寶嶺選礦廠集中控制技術方案
- 2021譯林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四單詞表
- 第13講巧解弦圖與面積
- 畢業設計(論文)-CK6150總體及縱向進給和尾座部件的設計
- 初中物理新課程標準學生必做的20個實驗
- 天津市公路工程工地試驗室管理規定
- 小學心理健康《欣賞我自己》教學設計
- Triz矛盾矩陣 48行48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