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經濟論文-民族貧困地區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幾點思考.doc_第1頁
行業經濟論文-民族貧困地區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幾點思考.doc_第2頁
行業經濟論文-民族貧困地區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幾點思考.doc_第3頁
行業經濟論文-民族貧困地區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幾點思考.doc_第4頁
行業經濟論文-民族貧困地區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幾點思考.doc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行業經濟論文-民族貧困地區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幾點思考【摘要】農業產業化經營對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重要作用,特別是像湘西自治州這樣的貧困地區尤為重要。本文客觀地分析了民族貧困地區農業產業化經營面臨的問題,并對民族貧困地區如何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提出了對策與建議?!娟P鍵詞】民族貧困地區農業產業化問題對策與建議一、民族貧困地區農業產業化進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1.龍頭企業數量少,帶動能力弱。一方面,湘西州工業對農業的反哺能力有限,另一方面,缺乏以農副產品加工為主的大中型骨干企業。湘西州農產品加工企業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遠遠不及省內其它地區?,F階段湘西州的龍頭企業大都處于原始積累的初級階段,有的甚至是小作坊式的生產,家庭式的管理,自我發展壯大能力差,帶動能力弱。2.基地建設滯后,規模效益不明顯。受長期家庭為單位生產經營的傳統模式影響,湘西州農業產業化規模小的問題十分突出。雖然柑桔、獼猴桃等水果產業總面積過百萬畝。但全州人均僅0.37畝,農業人口人均0.45畝;柑桔產量每年約60萬噸,分別只占全省392萬噸,全國1789萬噸的15.3%、3.35%。全州茶葉面積6萬畝,只有全省145萬畝,全國2019萬畝的4%、3,茶葉年產約721噸,分別只有全省10.24萬噸,全國110萬噸的7、0.66。全州烤煙年收購量50萬噸左右,比本省的郴州、永州地區分別要少20萬擔左右,比毗鄰的湖北省恩施州要少70萬擔。藥材等特色產業無論規模、市場、產量都無法與省內外其它地區同類產品相比。3.農產品深加工水平低,產業鏈條延伸不長。目前,湘西自治州農產品市場競爭能力較弱,主要是由于農產品科技含量不高,全州農產品精深加工率不到10%,產品附加值低,名牌產品比例更低,而發達國家農產品精深加工率為80%,國內發達地區達60%以上,全國平均水平為30%,全州90%的龍頭企業僅只從事農產品初加工,特別是柑桔、生豬、蔬菜等大多數農產品還處于賣原料的狀態。全州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產值之比為0.3:1,低于全省0.6:1,全國1.1:1和發達國家2.4:1的水平。粗放的農產品加工直接導致資源浪費、經濟效益低和生產成本增加,使全州農產品在省內和周邊市場缺乏競爭力。4.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開拓銷售市場的力度欠缺。農村公共服務問題比較突出,各類服務機構不健全,鄉鎮農業技術服務機構大多名存實亡,基層技術服務人員處于“青黃不接”狀態。農民要求的服務得不到滿足,農民享受的服務資源配置不合理。至今,全州還沒有成規模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和物流中心,更不要說向外發展農產品批發市場和物流中心。農民組織化程度不高,農產品生產銷售大多處于分散經營狀態,農產品加工與農戶之間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機制亟待建立健全。訂單農業的履約率不高,毀約現象比較普遍。注冊專業中介組織較少,農民經紀人大部分文化層次在初中以下,素質低。銷售渠道不暢通,造成豐產不豐收的現象,不同程度挫傷了群眾發展農業產業化的積極性。5.農業產業化發展機制不完善,扶持政策難以落實。多年來,由于管理主體不明確,職能交叉,職責不清楚,權利義務不相統一,難免出現扯皮、推諉等現象。近幾年來,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從稅收、土地收費、信貸等多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由于農業產業化發展機制不夠完善,這些扶持政策在基層落實難度非常大,這將嚴重制約農業產業化的快速推進。二、積極推進民族貧困地區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對策與建議1.科學布局民族貧困地區農業產業化建設第一,要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則。就民族貧困山區實際情況看,應以林果、桑蠶、煙葉、稻谷、棚菜、黃牛、育種、藥材為主導產業,實施“遠抓林果,近抓煙菜、基礎抓稻、發展畜禽短平快”的農業發展戰略是十分重要的,要堅定不移地抓好、抓落實。第二,要堅持區域布局規模經營的原則。就是要相對集中連片地安排主導產業、產品生產,實現一村一品、一鄉一業,以優促勢,以優聚勢,向規模要效益。從發展的角度來看,民族貧困地區農業總體布局及其遠景規劃應是:山區果、平地稻、庭院畜、環路菜、山區煙,溝溝岔岔形成良種繁育帶和水果開發帶。第三,要堅持相關產業配套發展的原則。就是要使農副產品深加工業、市場建設、龍頭企業的創辦與農業生產相配套。并在區域布局的基礎上,通過發揮龍頭企業開拓市場、引導生產、擴大經營、提供信息、搞好服務等多種功能作用,促進農業以龍頭為核心的產業化集團企業的形成。第四,要堅持重點突破整體推進的原則。首先,我們要實現三個突破,即民族貧困地區農業區域化布局上突破、創辦深加工龍頭企業上的突破和重點產業、產品率先實現產業化的突破;其次,我們要抓好典型。建立基地,作好示范,全面推開,培育建設農業產業化開發區,以此推進新農村建設。2.正確處理民族貧困地區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相關關系一是要正確處理好推進農業產業化和外向牽動、科技推動的關系。外向牽動、科技推動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農業的一貫方針,兩者一個是戰略方針,一個是戰略途徑,它們的目標和方向是一致的,是相輔相成的。農業產業化追求高科技、高附加值、高市場占有率、高出口創匯能力,而外向牽動、科技推動本是農業產業化課題中應有之義,也只有通過外向牽動、科技推動,農業產業化才能達到更高的水平,否則離開了外向牽動和科技推動興農這兩大主題,推進農業產業化將成為一句空話。二是要正確處理好推進農業產業化與穩定家庭承包經營責任制的關系。雖然家庭承包經營責任制在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轉變過程中表現了種種不夠適應,這是家庭承包經營責任制不夠完善的具體表現,說明家庭承包經營責任制本身也有一個不斷完善發展的過程,而推進農業產業化恰恰解決了家庭生產與社會化大生產的對接問題,是對家庭承包經營責任制改革的繼承和完善。三是要正確處理好培育農業產業龍頭和借助外力牽動的關系。第一,把握關鍵環節,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一方面狠抓市場建設,加快市場體系發育升級。另一方面,興辦多元化的龍頭企業。堅持大(大規模、帶動面大)、高(技術水平高、附加值高)、外(外向型)、新(新產品)、多(多種所有制、多形式)的原則,建立基礎雄厚、輻射能力強的農產品加工銷售龍頭企業。第二,借助外力牽動,加快農業產業代步伐。實施外向牽動是加快農業產業化建設最有效的捷徑,通過引進我們急需的資金、先進的農產品精深加工技術,興辦農產品加工企業,擴大農副產品交換空間,參與國際國內經濟大循環,迅速形成農業產業化的經營體系。第三,依靠科技帶動,增強農業產業化活力。要積極引進推廣優良品種和先進實用技術,開發高產高效種養業;圍繞主導產業開展農業科技集團承包,主要以發展水果生產貯藏經銷、畜禽養殖加工、蔬菜種植經銷等為重點的一體化生產經營;積極發展民間各類專業技術組織,引導他們走產業化之路。四是要正確處理好抓推進農業產業化與抓人的關系。當前農村普遍存在的問題是群眾的眼前利益和干部的短期行為,這是影響推進農業產業化的最大阻礙,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勢必影響農業產業化建設的速度和質量。為此,我們一定要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一要抓解放思想,二要抓激勵機制和約束機構的完善。要通過加強宣傳引導和社會主義現代化農業教育,使廣大群眾從小家小戶、小手小腳、小成則滿、小富即安的觀念中解放出來,振奮拼搏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