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7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4章 臨終患者的護理,主要內容,知識目標: 1. 解釋瀕死、死亡的概念 2.敘述臨終病人的心理反應過程、生理變化、死亡過 程的分期及護理措施; 能力目標: 1)會收集確定病人死亡的資料。 2)能正確進行尸體護理操作。 態度目標: 1)理解臨終關懷、尸體護理意義 2)尊重死者人格,關心安慰家屬,生老病死是人生自然發展的規律,死亡是人生旅途的終點站,盡管臨終前盡到了最大努力,死亡仍然是不可避免的。 臨終前的病人不管是心理上還是肉體上都是十分痛苦的,護士應運用各種知識與技能,對臨終病人進行從生理到心理的全面的護理,維護其尊嚴,緩和病人對死亡的恐懼與不安,減輕病人的痛苦,使其平靜、安祥地度過生命的最后階段。,案例,宋某,65歲,直腸癌晚期全身轉移,治療效果不佳,便血,排便費力,呼吸困難,脈搏細速,腹部疼痛劇烈,病人感到痛苦、悲哀,產生很強的失落感。 請思考: 該病人處于什么狀態? 什么是臨終和臨終關懷? 臨終病人的身心會有哪些變化? 在護理上應注意什么?,第1節 臨終患者的身心反應及護理,1.1,1.2,臨終患者的心理反應及護理,臨終概述,1.1 臨終,是臨近死亡的階段 現代醫學不能徹底醫治的疾病 經過一段時間的維持性治療,仍不能好轉,病情逐漸惡化 無效治療時至病人臨床死亡的時間,臨終的原因,目前人類主要死于循環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癌癥 我國年開始,癌癥死亡率城市第一位,農村第二,1.2、臨終患者的心理反應及護理,臨終病人往往 經歷五種心理反應,否 認 期,憤 怒 期,憂 郁 期,接 受 期,協 議 期,(一)臨終患者的心理變化,臨終病人的心理行為改變:,美國的羅斯博士,心理行為改變:五個階段,1.否認期 (1)患者不接受面對死亡是事實不承認自己患了絕癥或病情在惡化,認為這可能是醫生的錯誤診斷,企圖逃避現實,到處詢問,要求復查,整日心神不定。 (2)“不,這不會是我,那不是真的!” (3)否認是一種應付突然不幸的心理 防衛,但也可導致少數人心理突 變而采取自殺行為。,二、臨終患者的心理反應及護理 (二)臨終病人的心理反應 1否認期護理,1)坦誠溝通、耐心傾聽、順勢誘導; 2)醫務人員與家屬口徑一致; 3)多關心、問候、陪伴。,2.憤怒期 (1)已知病情預后不佳,但是不能理 解這種結論,氣憤命運在作弄自 己和即將要失去的健康和生命。 (2)“為什么是我,這不公平” (3)痛苦、怨恨、嫉妒和無助的心理 情緒交織在一起。 (4)病人常以漫罵或破壞性行為對家 人或醫務人員發泄其內心的不滿。,2憤怒期 護理 特點: 1)情緒激動、易生氣、激怒; 2)對他人怨恨、嫉妒; 3)常抱怨、挑剔、斥責家屬和護士及工作人員。,護理: 1)理解、安慰、疏導、不計較; 2)多陪伴、讓其有機會渲泄; 3)治療、護理、交談等場合保護其自尊心。,3.協議期 (1)承認已存在的事實,不再怨天尤 人,而是向醫生提出要求-盡一 切力量想辦法延長生命并期待著 有好的治療效果。 (2)“請讓我好起來,我一定” (3)此時心情時而安靜時而煩惱,但 是能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4)對過去的錯誤行為表示悔恨,希 望能得到寬容,得到較好的治療 與護理。,3協議期 特點: 1)接受患病事實、但存有希望治愈心理,常能主動配 合治療; 2)存有懺悔心理、變得和善和寬容; 3)希望許愿、做善事能解除病痛。,護理: 1)主動關心、了解內心感受; 2)盡量滿足其提出的要求(治療、護理、生活等); 3)適當用藥、緩解其疼痛和痛苦。,4.憂郁期 (1)已認識到自己的病治療無望,而且 身體每況愈下,痛苦日益增長,加 上未完的事業,經濟收入減少,家 庭角色轉變等問題,情緒十分消沉、 抑郁和絕望。 (2)“好吧,那就是我” (3)病人此時變得沉默寡言、極度傷感, 急于向家屬交待后事安排,愿意家 人(特別是至親者)全天守侯床旁。,4憂郁期 特點: 1)抑郁、悲哀、失落感; 2)有輕生念頭、交待后事等。,護理: 1)鼓勵家屬多陪伴; 2)安慰、滿足病人需求; 3)加強安全保護(多巡視、危險藥物、用物等加強保管),5接受期 (1)認為自己完成了人生的一切,重 要的事情均已安排妥當,等待著 與親人的最終告別-準備面對接 受死亡。 (2)此時,病人對死亡不再恐懼和悲 傷,顯得平靜、安詳。 (4)病人不再呻吟,同時也要求陪伴 的親人和來訪者保持安靜。,5接受期 特點: 1)身心均極度衰弱,常處于嗜睡狀態; 2)表情淡漠,對周圍事物無反應、平靜、安詳。,護理: 1)提供安靜、舒適環境;尊重其選擇、并給予適當支 持; 2)繼續陪伴、保持溝通(手勢、握手、觸摸、耳語式 等) 鏈接(三) 臨終病人的權利,病人接受即將面臨死亡的事實,情感平靜,庫勒羅斯博士同時指出,以上五個階段不一定按順序發展,不一定互相銜接,有時交錯、有時缺如;各階段時間長短也不盡相同。總之,臨終病人心理過程的各個階段可以依個體差異而有所變化。,臨終患者的生理、心理變化及護理比較,一、臨終關懷,(一)、臨終關懷的概念 臨終關懷 向臨終病人及家屬提供一種全面的醫療與護理照顧,包括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面,使臨終患者的生命得到尊重,癥狀得到控制,生命質量得到提高,家屬的身心健康得到維護和增強,使患者能舒適安詳有尊嚴地度過人生最后的時期。因此,臨終關懷不僅是一種服務,而且也是一門以臨終病人的生理心理發展和為臨終病人提供全面照料,減輕病人家屬精神壓力為研究對象的一門新興學科。,臨終關懷的理念,以治愈為主的治療轉變為以關懷為主的照護 以延長病人的生存時間轉變為提高病人的生命質量 尊重臨終病人的尊嚴和權利 注重臨終病人家屬的心理支持,我國第一所臨終關懷醫院 南匯護理院,現代臨終關懷創始于20世紀60年代,創始人為桑得斯博士,臨終關懷的興起和發展,(二)、現代臨終關懷的起源和發展,現代臨終關懷的創始人是英國的桑德斯博士。她是一名護士,在工作中發現許多老年病人在得知疾病無法治愈、生命即將結束不能被收住醫院時心情極度悲傷。她決心為臨終病人創造一種舒適、安寧的修養環境和進行良好的善前善后服務,讓這些病人安詳地度過人生的最后階段。于1967年在英國倫敦創辦了世界第一家臨終關懷機構圣克里斯多福關懷院。1974年,美國首家臨終關懷醫院建立。1988年我國第一個研究死亡機構天津臨終關懷研究中心成立。之后,全國的臨終關懷機構正在不斷增加。,知識拓展,臨終關懷的發展現狀,是一門邊緣性交叉學科,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標志。 “臨終關懷”一詞的正式應用,始于1988年天津醫學院臨終關懷研究中心的建立 香港:“善終服務” 臺灣:“安寧照顧,年,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建立了全國首家免費上門為晚期癌癥病人提供鎮痛治療、心理輔導和生命倫理等方面照顧的臨終關懷機構“寧養院”(李嘉誠倡導和資助下) 目前我國大約有100多家臨終關懷機構,(二)、現代臨終關懷的起源和發展,臨終關懷的組織形式和理念,組織形式 專門的機構: 綜合性醫院內附設臨終關懷病房 居家照料,理念 以治愈為主的治療轉變為以對癥為主的照料 以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轉變為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 尊重臨終患者的尊嚴和權利 注重臨終患者家屬的心理支持,三、死亡過程的分期 死亡不是生命的驟然結束,而是一個逐漸進展的過 程,一般分為三個階段,即瀕死期、臨床死亡期、生 物學死亡期。,(一)瀕死期(臨終狀態) 又稱臨終狀態,各種跡象顯示生命即將結束,表現出明顯的中樞神經系統腦干以上功能處于抑制狀態,各系統功能嚴重紊亂和衰竭癥狀。 此期要嚴密觀察病情變化,配合搶救工作,加強生 活護理,保持室內空氣新鮮,環境安靜,注意保暖。 多用語言和觸覺與病人保持聯系。通知病人家屬及單 位,允許家人陪伴,并做好安慰工作。,(二)臨床死亡期: 主要指標為心跳、呼吸停止,各種反射消失,延髓處于深度抑制狀態,但各種組織細胞仍有微弱的代謝活動,持續時間極短。,(三)生物學死亡期 是死亡過程的最后階段。,3尸體腐敗 : 一般死亡24小時后發生(氣溫高時發生較早),主要是在酶的作用下,使組織發生分解、自溶。,2尸冷 : 尸體溫度逐漸下降, 體表溫度經過68小時同室溫接近。,1尸斑 : 呈暗紅色斑塊或條紋,出現在尸體的最低部位,一 般在死亡24小時后出現。,死亡過程的分期,安 樂 死,患不治之癥的患者在危重瀕死狀態時,由于精神和軀體的極端痛苦,在患者及親友的要求下,經過醫生的認可,停止無望的救治或用人為的方法使患者在無痛苦狀態下渡過死亡階段而終結生命全過程。分為主動安樂死和被動安樂死兩種。,安樂死 安樂死一詞來源于希臘語,意為舒適、無痛苦地死亡。安樂死有兩層基本含義: 其一,是一種無痛苦的死亡的狀態; 其二,是一種死亡方法,指為結束不治之癥病人的痛苦所采取的無痛致死術。 其形式可分為主動與被動兩種: 主動安樂死指由醫務人員或其他人采取措施,以結束病人的痛苦或加速死亡過程; 被動安樂死是指停止對病人采用的一切醫療措施,任其自然死亡。,知識拓展,第節 臨終患者的身心護理,一、臨終患者的生理變化及護理,評估生理變化 循環衰竭 呼吸困難 胃腸道功能紊亂 肌張力喪失 感知覺、意識改變 疼痛 臨近死亡的體征,促進患者舒適:皮膚、口腔護理,臥位舒適等 增進食欲,營養支持 促進血液循環 改善呼吸功能 減輕感知覺改變的影響 減輕疼痛,二、護理措施-生理方面,控制疼痛 若為晚期腫瘤病人,臨終前常伴有疼痛。護理中應注意觀察疼痛的性質、部位、程度及持續時間。協助病人選擇減輕疼痛的最有效方法。若選擇藥物止痛,把握好用藥的階段,達到控制疼痛的目的。,三階梯療法控制疼痛,知識拓展,WHO建議用三階梯療法控制疼痛: 第一階段:選用非麻醉性鎮痛藥,如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等; 第二階段:選用弱麻醉藥,如可待因、美沙酮等; 第三階段:選用強麻醉性鎮痛藥,如嗎啡、哌替啶。,二、瀕死及死亡定義,(一)瀕死:瀕死即臨終。因患各種急、慢性疾病或遭受意外事故,使人體主要臟器的功能衰竭,生命活動趨向終止、瀕 臨死亡,但尚未死亡(時間長短不一,一般半年以內)稱臨終。,二、瀕死及死亡定義,(二)死亡 死亡是人生旅途的終點站,是生命的一個自然階段。 死亡是指個體生命活動和新陳代謝的終止。,臨床死亡判斷標準: 1.呼吸停止; 2.心跳停止,心電波平直; 3.瞳孔散大固定; 4.各種反射消失。,腦 死 亡 標 準,1968年美國哈佛大學在世界第22次醫學會上提出的腦死亡標準: 對刺激無感受性及反應性 無運動、無呼吸 無反射 腦電波平坦,目前醫學界主張以腦死亡作為死亡的診斷依據。其標準沿用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特設委員會提出的腦死亡四條標準: 1.不可逆的深度昏迷:對任何刺激無反應,全身肌肉松馳,R不規則,P下降,大小便失禁。 2.自發呼吸停止:無任何輔助機器的支持下R停止。 3.腦干反射消失:大腦、小腦和脊髓的傳導功能喪失,調節心跳和R的生命中樞抑制。 4.腦電波消失 由于現代醫學的發展及人們普遍的知識結構的更新,腦死亡已被認識。植物狀態給家庭及社會帶來的負擔,使越來越多的人們不得不面對現實,重新思考死亡問題。死亡的概念和腦死亡的診斷逐步被人們接受。,第3節 死亡后的護理 尸體護理:是臨終關懷的重要內容。能使死者整潔,姿勢良好,易于辨認;不僅是對死者人格的尊重,而且有利于家屬心靈上的安慰,體現了人道主義的精神。,尸體護理,患者死亡,由醫生開具診斷書后,進行尸體護理 【目的】(1)維持良好的尸體外觀,易于辯認。 (2)安慰家屬,減輕哀痛。,尸體護理,【評估】 1. 病人診斷、治療、搶救過程、死亡原因及時間。 2. 尸體清潔程度、有無傷口、引流管等。 3. 死者家屬對死亡的態度。,尸體護理,【計劃】 1護理目標 尸體整潔,表情安詳,姿勢良好,易于辨認。 2準備 (1)護士的準備 衣帽穿戴整潔、洗手、戴口罩。 (2)用物準備齊全 3環境準備 關閉門窗,屏風遮擋,尸體識別卡,尸體護理,操作準備,【實施】,撤去用物,安置體位,整理遺容,填塞孔道,包裹尸體,運送尸體,終末消毒,整理病歷,處理遺物,操作后處理,步驟 用物準備,環境準備 尸體仰臥,墊枕,大單遮蓋 有傷口者更換敷料 洗臉,維持自然面容 以不脫脂棉花塞住身體孔道,清潔軀體,傷口包扎封閉 穿衣褲,右手腕部系一張尸體識別卡,尸單包裹尸體(足、左右、頭部),在胸、腰、踝部用繃帶固定,在胸前系第二張尸體識別卡 移送太平間后在第三張尸體識別卡放于尸屜外 整理消毒床單位,遺物交家屬 整理記錄,尸袍 尸單,穿尸袍、尸體鑒別卡,第一張識別卡,尸體包裹法,第二張識別卡,2注意事項,4)若系傳染病者,死后料理 應按隔離技術進行,3)尸體識別卡要填寫清楚,便于辨認。,2)病人死亡后,應立即護理其尸體,以防僵硬。,1)病人經搶救無效,由醫生證明確已死亡,方可進行尸體護理。,5)清理死者遺物交給其家屬或單位,如家屬不在,應 由二人清點后,列出清單交護士長妥為保管。,臨終患者家屬的護理,.滿足家庭照顧患者的需要(erszt Houck) 2.鼓勵家屬表達感情 .指導家屬對患者的生活照顧 .協助維持家庭的完整性 .滿足家庭本身的生理需要,臨終患者家屬的壓力,個人需求的推遲或放棄 家庭中角色與職務的調整與再適應 壓力增強,社會性互動減少,喪親者的護理,喪親者的護理(安格樂理論) 1、震驚與不相信 2、覺察 3、恢復期 4、釋懷,喪親者的護理,做好尸體護理 鼓勵家屬宣泄感情 心理疏導 盡力提供生活指導、建議 喪親者隨訪,【評價】,1尸體整潔、外觀良好、表情安詳、易于辨認。 2家屬對尸體護理表示滿意。,病室及用物處理 1關閉病室內門窗,打開壁柜、床頭柜抽屜、柜門, 用乳酸薰蒸或用1過氧乙酸溶液噴霧消毒,12小時 后開門窗通風。 2被褥類曝曬6小時(每面曬3小時),布單類洗滌消 毒。 3其它用物用消毒液浸泡,擦拭或刷洗后煮沸消毒。 如器械類浸泡消毒,門、窗、病床、桌椅等用0.2% 0.5%過氧乙酸溶液擦拭,茶杯、痰杯、碗與湯匙等刷 洗后煮沸消毒,地板用3氯胺溶液(或消毒液)擦 洗。,小結,臨終是人的生命必經的發展階段,臨終關懷在于讓瀕死者安詳地、舒適地、有尊嚴而無憾地走到生命終點。護理人員要了解死亡的判斷標準及死亡過程,并掌握臨終病人的生理和心量變化,為能正確評估病人,幫助臨終病人接受現實,進入角色,安詳地度過生命的最后階段,做好尸體護理,使亡者安息,家屬安慰。,A1型題 1.臨終患者經歷的五個心理反應階段是: A.否認期、憂郁期、協議期、憤怒期、接受期 B.否認期、憂郁期、憤怒期、協議期、接受期 C.否認期、憤怒期、協議期、憂郁期、接受期 D.憤怒期、否認期、憂郁期、協議期、接受期 E.憤怒期、憂郁期、否認期、協議期、接受期,C,2.臨終病員最早出現的心理反應是: A.否認期 B.憤怒 C.協議期 D.憂郁期 E.接受期 3.瀕死期患者的心理反應,第三階段是: A.否認 B .憤怒 C . 憂郁 D.協議 E.接受,A,D,4.瀕死患者的心理護理應做到的內容,錯誤的一項是: A.要理解瀕死患者的心理 B.用親切的語言、倍加關心體貼 C.盡量滿足其最后愿望 D.尊重患者個人的意愿 E.必須如實告知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咨詢公司加盟協議書
- 合同設備更改協議書
- 臺球愿賭服輸協議書
- 商品合作分成協議書
- 印制試卷保密協議書
- 地皮無償出讓協議書
- 口腔門診退股協議書
- 合作產品寄送協議書
- 衛浴工作合同協議書
- 華為取消就業協議書
- 高中政治必修四思維導圖
- 機關食堂整體服務方案范文
- 廣東省深圳市2024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調研考試英語試題含解析
- 中國茶文化與茶健康 知到智慧樹網課答案
- 紅色知識競賽題庫小學生
- 駕校安全生產應急演練方案
- 2024年寧波市奉化區農商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小學語文教師招聘考試語文專業知識考試模擬試題及答案(共四套)
- 應急管理與突發事故處理
- 螺桿泵工作原理課件
- 中醫護理方案實施難點與優化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