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洱海(古城到喜洲).doc_第1頁
騎行洱海(古城到喜洲).doc_第2頁
騎行洱海(古城到喜洲).doc_第3頁
騎行洱海(古城到喜洲).doc_第4頁
騎行洱海(古城到喜洲).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路向北從德欽坐20小時的汽車臥鋪去到大理,感覺像又回到了天上人間。德欽那邊還是雪漫梅里,大理這邊陽光普照,滿街滿墻的桃花,整個古城讓人心里暖乎乎,酥癢癢的,我們幾個行狀狼狽的背包客大呼安逸,安排好了吃住,尋摸好了租車點,開始期盼早就計劃好的自行車輕松踏青之旅??偟膩碚f,三月份的云南還是看起來不夠“紅杏枝頭春意鬧”,而這里的旅游旺季一般從4月開始,綿延到11月,我們幾個特意避開了人多的時段,圖個難得的清凈。大理古城里,游客飽和度大概在20-30%左右,我們入住的春夏秋冬國際青年旅社,因為地段好,價格低廉的緣故,入住率接近50%。在大理,逛古城,爬蒼山,游洱海,風景高低各不同。對于不想耗費太多體力爬山,又想避開旅行團的常規項目的游客來說,騎車環洱海是個不錯的選擇,至少聽上去就很浪漫,而且無需花錢,扯遠了說,還低碳:LP云南書上講,坐那些旅游公司的游船的話,不僅消費不低,而且機動游船的排污對洱海水質肯定有負面影響。環洱海的公路走一圈是120公里,通常騎行需要兩天時間。不過我們在青旅碰到個來自杭州的年輕小伙,他花一天就騎完了全程,耗時11個小時,代價是皮膚曝曬的變了深紅色澤,甚至開始掉皮。我們幾個不那么年輕的老家伙雖然心里敬佩,無奈沒那么大闖勁跟勇氣了,休閑游而已,又不是玩鐵人三項!所以我們還是堅持了既定的路線:從古城開始,終點設在離城18公里的喜洲。從大理古城一路向北,有兩條公路都通往喜洲:214國道跟大麗公路。大麗公路夾在214國道跟洱海西岸之間,距離上來說更接近洱海。所以我們決定取道大麗公路,盡管LP推薦的是走214國道,理由是沿線可看的地方更多些。騎行那天老天開眼,晴空萬里,氣溫適宜。我們一行四人,兩男兩女,就在青旅隔壁的租車行租了四輛山地車,一車一天15塊錢,普通自行車是一天10塊,古城內的租車統一都是這個價錢,所以我們也沒怎么砍價。我們出發的時候隨身沒帶地圖,因為隔夜預習了一下路線,其實騎行道路分布很簡單,只要大方向正確,基本是不會走錯路的。我們略略吃了點早飯,備好了各自的水補給,魚貫著就出城向北去。公路兩側都是農田村莊,典型的白族民居,也是白墻黑瓦,散落在綠田黃花里,煞是好看。正是農耕時節,當地農民穿著五顏六色的衣服,戴著草帽在田間勞作,也是一道對城里人來說難得一見的好風景。騎行第一次休息的時候,車子停路邊,我驚喜的發現農田里那一片片綠油油的植物是我小時候非常熟悉的東西,像童年的老朋友,快二十年沒見它們了。我下到那塊綠色里,摸索了一把,摘了幾個綠色狹長的果實回來,自己剝了一個,剩下的遞給隊友們讓他們嘗個鮮。這些生的蠶豆,我還沒剝開,腦子里已經反應出小時候經常偷吃它們時的那種味道:脆,嫩,帶甜汁,跟煮熟的蠶豆味道完全是兩樣的風情。2/悄悄的進村沿著公路走了20分鐘,我們突然發現了一個問題:只見農田不見海。左手邊的蒼山一路伴隨,右手邊的洱海卻在一公里以外的地方,視線不能及。我們決定改變策略,偏離公路,抄小路進村看海。沒有地圖指引的情況下,只能靠瞎蒙了。前方不遠處路邊立著一塊大石頭界碑,上寫著:西城尾村。界碑指引著一條嶄新的水泥路,直直通往洱海的方向。后來我們非常慶幸及時選對了這條岔路。沿著它一直騎到頭,柳暗花明又一村:寬闊的洱海第一次這么近的鋪陳在我們的眼前。大概是為了今后發展旅游業的需要,村子在海邊修建了文藝的木頭棧橋,拐了幾道彎,穿行在水邊的樹叢里。那些樹,或疏或緊,根部浸泡在水中,上身舒展出不同的曲線,像一群被定格的自由舞者。大理明媚的陽光曬得湖水清澈見底,讓人似乎能聞到溫暖的水草的味道。我們從西城尾村的棧橋依依不舍的繼續跨上車子,沿著湖邊的村子北進。沒有地圖指示也不影響,只要沿著每個村子里看起來最寬的那條主干道走。當然遇到似乎要迷路的岔路口,及時向村民問路,以免多走冤枉路。村子里一般都是水泥路,騎車很方便。但是部分連接村與村之間是坎坷的泥石路,顛的厲害了,不如下來推車走。我們路過的村子有大有小,一路上與當地白族民居擦身而過,有新蓋的,也有那些殘破的,荒廢長草了,無人居住,但這些即將被遺忘的老古董在鏡頭里更具表現力。一路看過來,發現白族的民居建筑有點像北京的四合院,為獨立封閉式的住宅。他們喜歡在門樓、照壁建筑和門窗雕刻上大做文章,一般用剔透和浮雕手法,層層刻畫出帶有神話色彩和吉祥幸福的形象圖案,常見的有白鶴青松、鷺鷥荷花、孔雀玉蘭等,以及其他幾何圖案。在到達喜洲鎮的一路,我們大概偶遇了三座古代石橋,其中有古生村的鳳鳴橋,建于明代,全用石頭砌成,是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坐落在村中一個被遺棄的位置,石縫間長滿了草,低調的滄桑著。橋頭兩個黑色校服少年倚著各自的單車在閑聊,從另一頭冒出一個中年絡腮大叔,抽著煙,站在橋上閑看我們幾個人拿著各種相機拍橋,波瀾不驚的樣子讓我一剎那想到了詩人海子,有那么一點神似。古生村是個很文氣的村子,除了石橋,我們還遭遇了村里的老戲臺,建于清同治六年,也是一個重點文保單位。聽村里的老人說那里已經久不演戲了,只是個空臺。正面對戲臺的是一棵300多歲的大青樹,每年特定的月份這里會有很多鷺鷥鳥飛來在樹上棲息。大青樹是古老的白族村莊通常都會有的風水樹。這種樹通常與戲臺一起組成村民們的集體活動中心。古生村往南的磻溪村也讓我們眼前一亮。該村有一個百年歷史的老樓,也就是洱海四大閣之一的珠聯閣,造型巍峨,古色古香,其設計出自亭閣大師韓珠之手。珠聯閣往北幾十米,是磻溪村的一個渡口漁港,安靜的午后,幾十條色彩分明的鐵皮漁船簇擁在一塊,有點野渡無人舟自橫的況味。在磻溪村,幾乎家家都有這么一個鐵皮船。我們還有幸路過了村中專門打造鐵船的一個鋪子,生意不錯。走街串巷騎行的樂趣就在這里,可以像微型探測器一樣,進入到一個有機體最細微血管里,體察他們最本質的生活構成元素。3/金花飯店三個多小時的路程過后,我們終于抵達了目的地喜洲鎮。饑腸轆轆的我們站在喜洲四方街尋覓打食的地方,問了一個賣燒烤的大姐,大姐果斷一指旁邊的金花飯店,說:“那家不錯?!?事實證明金花飯店確實不錯,連老板自己都說他的店是喜洲最有名的飯店。取名“金花飯店”,因為喜洲是電影五朵金花的故鄉。老板姓楊,40多的年紀,喜洲土生土長的白族大叔,經營這家飯店已經20多年。老板的熱情有點讓我們招架不住,他像個自豪的運動員展示獎杯一樣給我們看他過去十多年積攢下來的來自世界各地的顧客留言簿,好幾個本子,上面寫滿了各種國家的語言,各種涂鴉。類似的小資做法一般暢行于文藝的咖啡店酒吧,這樣一間其貌不揚的小鎮飯館也樸素的做著這樣的事,實屬少見。楊老板會先問我們是從哪里來的。聽說有幾個來自北京,楊老板準確的翻到某一頁,給我們講述一位來自北京的署名叫“小強”的游客的故事;我們中有一位女孩來自湖南,他立刻又嫻熟的翻到有湖南游客留言的一頁給我們看。北京的小強是個好酒之人,他來到金花飯店,品嘗了店里自釀的桃花酒,大呼過癮,立馬決定買走50斤回北京。對于賣酒之人來說,這無疑是個好樣本。金花飯店除了傳統的大理梅子酒,還有桃花酒,蘭花酒??吹搅粞员±锖芏嗳藢μ一ň瀑澆唤^口,我們喊老板來了一瓶,典型的土特產包裝:礦泉水瓶子。倒在杯子里,呈現琥珀色。入口甜香,沒品出桃花的味道,倒是有惑人的清新口感,貪杯的話必然有醉意,但肯定不會上頭。連平時不大喝酒的姑娘都顧不得矜持,連喝好幾口。我們吃飯的時候,老板像博物館講解員一樣在一邊熱心的講解喜洲的文化。喜洲是重要的白族聚居的城鎮,這里有著保存最多、最好的白族民居建筑群。最出名的是嚴家大院,為喜洲大商賈嚴子貞建于上世紀20年代,據說現在參觀門票要50。楊老板說喜洲還有其他幾家白族大院可以參觀,不收門票,但是需要他領路才能進去。除此之外,喜洲還有一家由美國人開的客棧頗有名氣,叫喜林苑客棧,英文叫Linden Centre,是由林登夫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