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板塊對練3-1-3.doc_第1頁
語文板塊對練3-1-3.doc_第2頁
語文板塊對練3-1-3.doc_第3頁
語文板塊對練3-1-3.doc_第4頁
語文板塊對練3-1-3.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板塊一教材對接,基礎回練(一)課本詞類活用對練1鼎鐺玉石,金塊珠礫()2侶魚蝦而友麋鹿()3垣墻周庭()4不能竟書而欲擱筆()5卒不忍獨善其身()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7謹庠序之教()8外連橫而斗諸侯()9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10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11總此十思,弘茲九德()12道芷陽間行()13歷職郎署()14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答案1.鼎、玉、金、珠:名詞作動詞,把鼎、玉、金、珠看作2.侶、友: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伴侶、以為朋友3.垣墻:名詞作動詞,砌墻4.竟: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完畢5.善:形容詞作動詞,完好、完善6.老、幼:形容詞作動詞,尊敬、疼愛7.謹:形容詞作動詞,認真從事8.斗:動詞的使動用法,使爭斗9.崇:形容詞作動詞,高10.固: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穩固11.弘: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光大12.道:名詞作動詞,取道;間:名詞作狀語,抄小道13.職:名詞作動詞,任職,做官14.犬馬:名詞作狀語,像狗馬一樣(二)課本文言句式對練1為仲卿母所遣()2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3秦人不暇自哀()4與使吾先死也,無寧汝先吾而死()5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6無乃爾是過與()7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8謫戍之眾,非抗于九國之師也()9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10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答案1.被動句2.倒裝句3.賓語前置句,否定句中的代詞賓語“自”前置4.固定結構,與使無寧,與其不如5.固定結構,奚以為,表反問6.賓語前置句,固定結構,無乃與,表推測7.定語后置句8.介詞短語后置句9.判斷句10.賓語前置句板塊二基礎鞏固再練(一)句式練習1下面句子,句式不同的一句是()A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B不拘于時,學于余C青出于藍而勝于藍D茍得聞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解析D賓語前置句,“何后之有”即“有何后”。A、B、C均為介詞短語后置句。答案D2從句式看,以下各句分類正確的一項是()甚矣,汝之不惠多于南畝之農夫一夫作難而七廟隳梁,吾仇也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其勢弱于秦痛哉斯言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A/ B/C/ D/解析句為主謂倒裝句;句為介詞短語后置句;句為被動句,其中句為動詞本身表被動;句為判斷句;句為賓語前置句。答案A3下面句式,兩兩相同的是_A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B趙嘗五戰于秦,二敗而三勝C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D而齊人勿附于秦答案A、C同為被動句;B、D同為介詞短語后置句。4下列句子有:A判斷句,B被動句,C賓語前置,D介詞結構后置,E句子成分的省略(即省略句)。請在句后括號內標上序號注明。是省略句的,要補出省略成分。屬兩種句式的,同時寫出。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不拘于時,學于余()師不必賢于弟子()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下圣人也亦遠矣()答案A判斷句;C賓語前置;B被動句,D介詞結構后置;D介詞結構后置;E句子成分的省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巫醫、樂師、百工之人);E句子成分的省略,其下(于)圣人也亦遠矣。5閱讀下面文言語段,將畫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管仲束縛,自魯之齊,道而饑渴,過綺烏封人而乞食。綺烏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竊謂仲曰:“適幸及齊不死而用齊,將何以報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賢之用,能之使,勞之論,我何以報子?”封人怨之。管仲束縛,自魯之齊。譯文:_適幸及齊不死而用齊,將何以報我?譯文:_如子之言,我且賢之用,能之使,勞之論,我何以報子?譯文:_(2)趙人患鼠,乞貓于中山。中山之人予之貓,善捕鼠及雞。月余,鼠盡而其雞亦盡。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無雞。夫有鼠,則竊吾食,毀吾衣,穿吾垣墻,毀傷吾器用,吾將饑寒焉。不病于無雞乎?無雞者,弗食雞則已耳,去饑寒猶遠,若之何去之貓也?”盍去諸?譯文:_是非若所知也。譯文:_不病于無雞乎?譯文:_無雞者,弗食雞則已耳,去饑寒猶遠,若之何去之貓也?譯文:_(3)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烏在其為明也?客有任目而惡鏡者,曰:“是好苦我。吾自有目,烏用鏡為?”久之,視世所稱美人,鮮當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謂美莫己若。左右匿笑,客終不悟,悲夫!烏在其為明也?譯文:_是好苦我。譯文:_泰然謂美莫己若。譯文:_答案(1)管仲被捆綁著,從魯國押送到齊國。如果僥幸到了齊國不被處死反被重用,你將用什么報答我?果真像你所說的那樣,我將任用有道德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評價功勞(按勞行賞),我用什么來報答你呢?(2)為什么不扔掉(趕走)這只貓呢?這不是你所了解的。我不擔心沒有雞嗎?沒有雞,不吃雞也就罷了,距離饑寒還很遠,像這樣,為什么要扔掉(趕走)這只貓呢?(3)它的明察(表現)在哪里呢?這(鏡子)使我好痛苦(難受)。還安然自得地認為沒有誰比得上自己漂亮(還安然自得地認為沒有像自己漂亮的了)。(二)詞類活用1下列句中都有詞類活用的現象,請你找出來,然后在句后括號內用序號注明活用類別。A名詞作動詞B意動用法C形容詞用作名詞吾師道也()吾從而師之()是故,圣益圣,愚益愚()而恥學于師()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答案師,A.名詞作動詞師,B.意動用法圣、愚,C.形容詞用作名詞恥,B.意動用法羞,B.意動用法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彼童子之師不恥相師B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C吾從而師之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D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解析A名詞;名詞作動詞。B.形容詞作動詞;形容詞作名詞。C.意動用法;名詞作動詞D.均為形容詞作名詞。答案D3下列加點詞,與“余稍為修葺,使不上漏”中“上”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A百年老屋,塵泥滲漉,雨澤下注B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C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雞棲于廳D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解析B項為名詞作動詞,其余為名詞作狀語。答案B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用法不同于其他幾句的一項是()A火尚足以明也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C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D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解析A項為形容詞作動詞,其余為形容詞作名詞。答案A5以下句子中不含意動的一項是()A漁人甚異之B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C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D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解析D項“王”是使動用法。答案D6指出下列成語中的詞類活用現象并解釋。(1)安居樂業()(2)華而不實()(3)蠶食鯨吞() (4)好高騖遠()(5)抱殘守缺() (6)抱頭鼠竄()(7)草菅人命() (8)標新立異()(9)車載斗量() (10)扶老攜幼()答案(1)安、樂: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安(樂)(2)華、實:名詞作動詞,開花、結果(3)蠶、鯨:名詞作狀語,像蠶蟲、鯨魚一樣(4)高、遠:形容詞作名詞,高處、遠處(5)殘、缺:形容詞作名詞,殘破的東西(6)鼠:名詞作狀語,像老鼠一樣(7)草:名詞作狀語,像割草一樣(8)新、異:形容詞作名詞,新的東西、奇異的東西(9)車、斗:名詞作狀語,用車裝、用斗量(10)老、幼:形容詞作名詞,老年人、幼小的人7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魯朱家者,與高祖同時。魯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俠聞。所藏活豪士以百數,其余庸人不可勝言。然終不伐其能,歆其德,諸所嘗施,唯恐見之。振人不贍,先從貧賤始。家無余財,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乘不過車句牛。專趨人之急,甚己之私。既陰脫季布將軍之厄,及布尊貴,終身不見也。自關以東,莫不延頸愿交焉。楚田仲以俠聞,喜劍,父事朱家,自以為行弗及。(選自史記游俠列傳,有刪改)(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而朱家用俠聞 用:因為。B所藏活豪士以百數 活:生存。C其余庸人不可勝言 勝:盡。D然終不伐其能 伐:夸耀。(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歆其德 歆:欣喜,自我欣賞。B振人不贍 振:通“賑”,救濟。C專趨人之急 趨:奔赴。D自以為行弗及 行:行走速度。(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活用現象的判斷,正確的一項是()既陰脫季布將軍之厄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父事朱家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A與相同,與相同B與不相同,與相同C與相同,與不相同D與不相同,與不相同解析(1)B項,活:使活下來。(2)D項,行:品行,德行。(3)與中的加點詞都是形容詞的使動用法,“脫”為使得以解脫,“弱”為使變弱;與中的加點詞都是名詞用作狀語,“父”為像對待父親一樣,“目”為用眼睛。答案(1)B(2)D(3)A【參考譯文】魯國的朱家與高祖是同一時代的人。魯國人都用儒學教化百姓,而朱家卻因為是俠客而聞名。(朱家)所藏匿和救活的豪杰有幾百個,其余(被救的)普通人說也說不完。但(他)始終不夸耀自己的才能,不自我欣賞對別人的恩德,對那些曾經給予過施舍的人,(他)唯恐再見到他們。(他)救濟生活不富足的人,首先從貧賤的開始。(他)家中沒有剩余的錢財,衣服破得連完整的花紋都沒有,每頓飯只吃一樣菜,乘坐的不過是個小牛拉的車子。(他)一心奔赴別人的危難,比辦自己的私事還著急。(他)已經暗中使季布將軍擺脫了(被殺的)厄運,待到季布將軍地位尊貴之后,(他卻)終身不肯與季布相見。從函谷關往東,(人們)莫不伸長脖子盼望(同他)交朋友。楚地的田仲因為是俠客而聞名,(他)喜歡劍術,像服侍父親那樣對待朱家,認為自己的品行趕不上朱家。8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天下合從。趙使魏加見楚春申君曰:“君有將乎?”曰:“有矣。仆欲將臨武君。”魏加曰:“臣少之時好射,臣愿以射譬之,可乎?”春申君曰:“可。”加曰:“異日者,更羸與魏王處京臺之下,仰見飛鳥。更羸謂魏王曰:臣為王引弓虛發而下鳥。魏王曰:然則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間,雁從東方來,更羸以虛發而下之。魏王曰:然則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對曰:其飛徐而鳴悲。飛徐者,故瘡痛也;鳴悲者,久失群也。故瘡未息而驚心未至也,聞弦音引而高飛,故瘡隕也。今臨武君嘗為秦孽,不可為拒秦之將也。”(選自戰國策,有刪改)(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天下合從 合從:即“合縱”。B仆欲將臨武君 將:任命為將軍。C臣少之時好射 好:喜歡。D臣為王引弓虛發而下鳥 下:下面的,下方的。(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此孽也 孽:傷痛,這里指大雁受傷。B故瘡未息而驚心未至也 息:痊愈。C故瘡隕也 隕:落下。D今臨武君嘗為秦孽 孽:生病的。解析(1)D項,下:名詞的使動用法,使落下。(2)D項,孽:形容詞用作動詞,打敗。答案(1)D(2)D【參考譯文】(戰國時期,齊、楚、韓、趙、燕、魏等諸侯國)以合縱政策來對抗秦國。趙國派遣使臣魏加去見楚國的春申君,魏加說:“您安排了帶領軍隊的大將嗎?”春申君說:“是的。我想任命臨武君為將領。”魏加說:“我年少時喜歡射箭,我想用射箭打個比方,可以嗎?”春申君說:“可以。”魏加說:“有一天,(擅長射箭的)更羸和魏王站在高臺下,抬頭看見天上的飛鳥。更羸便對魏王說:我可以替大王只拉弓不放箭就讓天上的飛鳥落下來。魏王說:射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