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醫基礎理論 課程電子講稿 藏 象 藏象學說概論 山東中醫藥大學 中醫基礎理論教研室 孫廣仁 藏象學說的主要內容 第一節 藏象學說概論 第二節 五臟 第三節 六腑 第四節 奇恒之腑 第五節 臟腑之間的關系 第一節 藏象學說概論 藏象學說,是研究藏象的概念內涵,各 臟腑的形態結構、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 與精氣血津液神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臟腑 之間、臟腑與形體官竅及自然社會環境之間 的相互關系的學說。它是中醫學特有的關于 人體生理病理的系統理論,也是中醫學理論 體系的核心部分。 本節主要內容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二、藏象學說的形成 三、藏象學說的特點 四、五臟、六腑與奇恒之腑的生理特點 五、五臟精氣陰陽理論體系概述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藏象,近年來又寫作“臟象”,是指藏 于體內的內臟及其表現于外的生理病理征 象及與自然界相通應的事物和現象。 藏象的概念涵有“藏”和“象”: “藏”,是藏于體內的內臟,包括五臟(肝 、心、脾、肺、腎)、六腑(膽、胃、小 腸、大腸、膀胱、三焦)和奇恒之腑(腦 、髓、骨、脈、膽、女子胞)。由于五臟 是所有內臟的中心,故“藏”之所指,實際 上是以五臟為中心的五個生理病理系統。 “象”,是這五個生理病理系統的外在現象和 比象,其涵義有二: 一是指表現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 二是指內在以五臟為中心的五個生理病理 系統與外在自然環境的事物與現象類比所 獲得的比象。 “藏象”把形與象有機地結合起來,較確 切地反映了中醫學對人體生理活動的認識 方法。 五藏 藏具有不同活動規律的內臟 六府 奇恒之府 藏象 內臟的生理病理征象 象內臟的外現表象 內臟與自然界相通應的 事物和現象 “藏”與臟器的概念不同: “藏”是中醫學特有的概念。中醫學的整體 觀察和“以象測藏”的認識方法,決定了“ 藏”的結構是一個在形態性結構框架的基礎 上賦予了功能性結構的成分而形成的形態功 能合一性結構。 臟器,是西醫學的一個形態學概念,是指機 體內外的器官而言。屬一個純形態學的或實 體性的結構,而其功能是通過直接對該器官 的解剖分析而獲得。 二、藏象學說的形成 (一)古代解剖學的認識 (二)長期生活實踐的觀察 (三)古代哲學思想的滲透 (四)醫療實踐經驗的積累 藏象學說是古代醫家在長期生活醫療實踐 中,以古代解剖知識為基礎,認識了內臟 的某些功能,在此基礎上,運用察外知內 、取象比類、整體觀察等方法,觀察到內 在臟腑反映于外的各種征象,經過概括、 抽象、推理,逐步歸納出來的。 藏象理論正是古人將客觀所見的形態與主 觀推理所得的認識結合在一起而構筑的理 論體系。 藏象學說的形成因素: 藏象的概念源于古代的解剖觀察 內臟的部分功能源于其形態學的認識 藏象學說 內臟的復雜功能通過整體觀察而賦予 的形成 藏象概念的確立得益于哲學思想的滲透 藏象概念由臨床驗證不斷得到修正和完善 三、藏象學說的特點 (一)以五臟為中心的人體自身的整體性 (參見“整體觀念”) (二)五臟與自然環境的統一性 (參見“整體觀念”) 由于整體觀察和類比思辯等思維方法的應用 ,以及古代哲學“重道輕器”、“重無輕有 ”思想的深刻影響,中醫學藏象學說還有從 宏觀、功能、外象來把握臟腑的特點。 1 重宏觀思維 2 重功能聯系 3 重外象推測 4 重整體聯系 中醫藏象理論研究正在向以下方面發展: 1 在宏觀基礎上的微觀研究(如每一功能 的微觀機制的研究); 2 在整體思想指導下的個體差異研究(如 體質研究,精理論的構建); 3 據功能以推測其結構的研究(如肺氣宣 降有行呼吸和水液作用,推測肺氣與肺、 氣管的某些神經遞質、受體、細胞因子等 相關,肝氣的疏泄功能與平滑肌相關)。 四、五臟、六腑與奇恒之腑的生理特點 臟 腑形 態 結 構功 能 特 點 五 臟實體性臟器 藏精氣而不瀉 滿而不能實 六 腑中空有腔性臟器 傳化物而不藏 實而不能滿 奇恒之腑 中空有腔性臟器 藏精氣而不瀉 五臟六腑的生理特點,對臨床辨證論 治有重要指導意義。 一般說來,病理上“臟病多虛”,“ 腑病多實”,治療上“五臟宜補”、 “六腑宜瀉”。 五、五臟精氣陰陽理論體系概述 五臟精氣陰陽理論體系,是研究人體五臟 精氣陰陽的概念內涵、生理功能、病理變 化及相互關系的系統理論,是中醫學藏象 理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五臟生理 功能和病理變化的解釋性模型。 人體各臟的生理功能,雖部分可從觀察其 形態結構來獲得,但主要的是以各臟精氣 陰陽的運動變化來認識的。 (一)五臟精氣陰陽的涵義 1.五臟之精 先天之精與后天之精合化為一身之精,一身之精 分藏于五臟,則為五臟之精。 五臟之精的存在形式不同: 心精、肝精可以與心血、肝血相融合的形式貯存 于心、肝之內。 肺精主要由脾轉輸至肺的水谷之精的輕清部分組 成。 脾精實為水谷之精。 腎精由稟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加之部分輸于腎 的水谷之精的充養而生成。 精 后天 之精 先天 之精 心精、心血 肺精、肺津 肝精、肝血 脾 精 腎 精 2.五臟之氣 五臟之氣,是指分布于五臟之中的無形而 運行不息以推動和調控臟腑生理機能的極 細微物質。 一身之氣分布于五臟,則為五臟之氣。故 臟氣,既可以說是由五臟之精所化生的比 精更細微的運動不息的物質,也可以說是 由一身之氣按其不同的成分構成分布到五 臟而形成不同結構和功能的氣。 先天 之精 后天 之精 一身 之氣 心氣 肺氣 肝氣 脾氣 腎氣 元氣 谷 氣 自然界 清氣 宗氣 五臟之氣,推動和調控著各臟的功能活動。 心氣推動和調控著心臟的搏動、血脈的舒縮 及精神的化生; 肺氣推動和調控著肺的宣發與肅降運動以行 呼吸和輸布水液; 肝氣推動和調控著肝的疏泄功能,以調節血 液和津液的輸布運行、飲食物的消化吸收、 情志心理活動及生殖機能; 脾氣推動和調控著水谷和水液的運化、血液 的生成和運行; 腎氣推動和調控著人體的生長發育與生殖機 能,并主宰水液代謝及攝納呼吸之氣。 3.五臟之陰陽 五臟之陰,是五臟之氣中的具有涼潤、寧 靜、抑制等作用的部分; 五臟之陽,是五臟之氣中的具有溫煦、推 動、興奮等作用的部分。 五臟之陰與五臟之陽皆是五臟之氣中的一 部分,兩者協調平衡,則五臟之氣沖和暢 達,各發揮應有的功能。 五臟之陰虛衰,涼潤、寧靜等作用減退, 陰虛不能制陽,陽氣相對亢盛,則生虛熱性或 虛性亢奮的病證。如心陰虛、肺陰虛、肝陰虛 、脾陰虛、胃陰虛、腎陰虛等,都有低熱、煩 躁等虛熱或虛性亢奮的表現。 五臟之陽虛衰,溫煦、推動等功能減退, 陽虛不能制陰,陰氣相對亢盛,則生虛寒性或 遲滯性病證。如心陽虛、肺陽虛、肝陽虛、脾 陽虛、胃陽虛、腎陽虛等,都有畏寒、肢冷等 虛寒或抑制性表現。 五臟之陰虛與五臟之陽虛,是五臟之氣虛 的不同表現。 (二)五臟精氣陰陽的關系 1.五臟藏精 2.精化為氣 3.氣分陰陽 即五臟之精化生五臟之氣,五臟之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手泵提升電動托盤搬運車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企業數字化轉型下的智能國際匯款實踐分析
- 2024年機械工程師證書考試的前沿視角試題及答案
- 商務禮儀師考試中值得一提的注意事項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中國干栗仁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帶式提升機數據監測報告
- 2025年中國展會條碼管理系統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初中數學人教版七年級上冊1.2.4 絕對值教案配套
- Adobe設計師考試文化創意產業的契機試題及答案
- 堅實基礎的2024年CAD工程師認證考試試題及答案
- 比例尺單元測試卷及答案
- 氬弧焊基本知識課件
- 工程造價咨詢服務投標方案(專家團隊版-)
- 2024年廣東省中考生物+地理試卷(含答案)
- 小小科學家《物理》模擬試卷A(附答案)
- AVL-CRUISE-2019-整車經濟性動力性分析操作指導書
- 《新概念英語》第三冊課文詳解及課后答案
- 全尺寸測量報告FAI
- 幼兒園幼兒花名冊
- 動畫設計3ds max基礎—4-1-7創建復合對象—布爾教案
-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選型及設置要點分析(共5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