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從美國英語課程談“教學內容的確定性”鄧維策“教學內容的確定性”包含二個層面的內容:一是確定的根據(jù),根據(jù)是統(tǒng)一性的、普遍性的理由;二是從根據(jù)發(fā)展出來的內容,這個內容包含著據(jù)以存在的根據(jù),或者說,這個內容是從根據(jù)發(fā)展出來的一種樣式。具體地看,教學內容的確定性究竟是什么?現(xiàn)代課程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它包括課程標準、課程規(guī)劃、教材、教學等環(huán)節(jié),因為前三個環(huán)節(jié)是教學的基礎,筆者僅從前三個環(huán)節(jié)比較分析美國英語課程與中國“語文”課程的確定性問題。一課程標準的確定性美國國家英語語言藝術標準的總目標是:“確保所有的學生都能獲得語言學習的機會,并得到鼓勵,使他們形成追求個人生活目標,包括豐富個人生活而發(fā)展語言技巧的觀念,作為有教養(yǎng)的、有生產力的成員充分參與社會生活?!?這個標準規(guī)定這門課程的學習對象是語言,指出了語言學習對個人生活的重要價值。標準還規(guī)定了語言教育的12個方面的內容,從學科方面看,初步說明語言的存在形式和表現(xiàn)形態(tài),從課程方面看,圍繞語言形式和形態(tài),說明了語言學習的活動方式。這些內容都緊扣學科對象語言,都屬于語言應有的內容,沒有逸出語言的邊界。美國的英語課程的學習對象是明確的。語言作為概念,它有確切的內涵。語言是音義結合的符號系統(tǒng),它屬于符號系統(tǒng),歸屬清楚;音義結合是它區(qū)別于其他符號系統(tǒng)的特殊屬性;它是普遍性(符號)與特殊性(音義結合)的統(tǒng)一體。作為一種認識,語言這個概念與它的對象相符合。從表達的方式看,口頭和書面表達出來的,都有相應的語音,都有一定的意義,因而都屬于語言的范疇。從存在的形態(tài)看,句、段、篇,這是語言由簡單到復雜的不同發(fā)展階段的表現(xiàn)形式。篇的樣式又分化為散文、詩歌、小說、戲劇,等等。理解、闡釋、評價和欣賞,書面的、口頭的和視覺的語言,標準中涉及到的這些概念,按照語言的不同原則,都可以有秩序、有層次、合邏輯地納入到語言的體系中。“語文”是什么?自命名以來,圍繞“語文”含義的爭論至今仍未停止。無論把“語文”解釋為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還是解釋為語言和文章,把一個對象同時看作二個對象,這種解釋方法違反了矛盾律,試想:一個人怎么可能是李白,同時是杜甫呢?按照命名者的解釋,語是口頭語言,文是書面語言。統(tǒng)攝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概念,從一般邏輯上說,它應該是語和文的上位概念,語的概念是自身同一的,文的概念也是自身統(tǒng)一的,上位概念同樣是自身同一的,但是,“語文”卻是分裂的、對立的。從認識論方面說,統(tǒng)攝語和文的概念應該是以語和文的共性為本質性內容的普遍概念,它否定了語和文的差異性,抽象出語和文的純粹共性,以這個共性作為普遍概念的本質性規(guī)定?!罢Z文”直接把語和文并列在一起,沒有經過否定、抽象的認識過程,沒有得到新的規(guī)定,也就沒有新含義。早在1993年,李廷揚先生就指出:“語文的外延不清,內涵自然不明,也就難以確定它的研究對象?!?王愛娣先生在比較美國與中國的課程標準時,批評“語文”“內涵不確定,令人費解”3。在本體晦暗的情況下,人們轉向了對“語文”性質的探求,以性質來規(guī)定、限定“語文”的教學內容。我國的課程標準規(guī)定:“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工具性與人文性屬于性質的范疇,在哲學上,與性質對應的概念是本體。本體與性質的關系是:本體是性質存在的基礎、根據(jù),是各種性質的統(tǒng)一體;性質是本體的外在表現(xiàn);本體依靠性質實現(xiàn)出來,性質依存于本體。工具性與人文性所依賴的本體是“語文”,現(xiàn)在,“語文”是什么這個根本性的問題尚未厘清,尚未建立穩(wěn)固的基地,工具性與人文性就沒有得以存在的基礎,沒有本體的性質只能是空中樓閣。概念所表達的是認識對象的本質,本質就是一種規(guī)定性,就是根據(jù),某物喪失其本質便不再是某物。課程標準處于概念或理念的階段,美國的課程對象是語言,語言是明確規(guī)定了的概念,是課程的總根據(jù)。我國的課程對象混沌不清,“語文”處于語和文這二個實體性對象的否定關系中,是沒有確定內容的空名,“語文”課程因而缺少統(tǒng)一的根據(jù)。二、課程規(guī)劃的確定性20世紀90年代末,美國有40多個州制定了英語課程標準。紐約州英語語言藝術核心課程前言從四個方面規(guī)定了語言教育目標:1.為獲得信息和理解能力而學習語言。2.為進行文學反應和表達而學習語言。3.為進行批判性分析和評價而學習語言。4.為進行社會交流而學習語言。4獲得信息和理解能力等多方面的課程目標是通過學習語言實現(xiàn)的。學習目標可以有多個方面,學習對象則只有語言。語言是單純的、實在的本體,正是這個單純、實在的本體,卻能承載多重目標,這是因為:“實體性的東西,堅定不移的東西,才是特殊目的的負荷者,并可以促進和實現(xiàn)這些特殊目的?!?有的州把思維與語言并列在一起作為學習對象,這并非說思維在語言之外,之所以把思維特別地提出來,在于突出語言學習中思維的重要性。思維是普遍性的活動,而語言是人的精神的特殊存在,精神的核心是思維,語言是以思維為支撐物的,思維沉沒于語言之中,與語言相統(tǒng)一,與語言相伴而生。強調思維體現(xiàn)了語言認識的深刻性。這里的前言在理念上承續(xù)了國家課程標準,課程對象包含的豐富內容及圍繞其內容的課程活動,在理念階段尚未充分地展示出來,在州的課程規(guī)劃中則得到具體地規(guī)定。加利福尼亞州公立學校K12年級英語語言藝術內容標準是制定得最好的標準之一,在“內容標準和教學實踐”方面,規(guī)定了明確的課程目標和達成內容目標所實施的教學策略。內容標準把語言分解為閱讀、閱讀理解、文學反應和分析、寫作、書面語和口語慣例等五個部分,以語言知識為核心的豐富內容由易到難、有梯度地分布在各年級段,比如“文學反應和分析”板塊,一年級有三項內容:1.識別并陳述故事的情節(jié)、背景和人物,以及開頭、中間和結尾的要素。2.描述作者、插圖作者的作用,以及他們?yōu)槲淖仲Y料作出的貢獻。3.就這一年所讀的書開展回憶、交流和寫作活動。6八年級有七項內容,前三項為:1.確定并說出不同形式詩歌的特點(如:民歌、抒情詩、對聯(lián)、史詩、挽歌、頌歌、十四行詩)。2.評價情節(jié)的結構要素(如襯托情節(jié)、平行篇章、高潮部分)、情節(jié)的發(fā)展、陳述沖突的方式及解決沖突的方式。3.比較在相似的狀況或沖突中,不同歷史時期文學人物的動機與反應。通過上面截取的例子,我們可以管窺到,加利福尼亞州的英語課程內容具有很高的確定性。情節(jié)、背景和人物,以及開頭、中間和結尾的要素,詩歌的特點,情節(jié)的結構要素,等等,這些概念都是對某一對象或對象的某一方面的認識,都有確切的規(guī)定,是某一范疇內的具體知識。在另外一方面看,這些概念是語言發(fā)展出來的內容,都統(tǒng)攝于語言的范疇之內。故事、詩歌等,都是相互區(qū)別的獨立體,現(xiàn)在,它們以語言為根據(jù)進入到語言這門課程內,打破了那種獨立性,由語言把它們聯(lián)系起來。故事、詩歌等,都是語言的外在形式,語言葬身于它的表現(xiàn)形式中,又能夠把它們收回到自身之內,從而構成了具有內在聯(lián)系的、統(tǒng)一的體系。語言是故事、詩歌等表現(xiàn)形式的最高原則,任何一種形式在課程內只能有限地呈現(xiàn)自己的形態(tài),某一形式無限地發(fā)展自己的時候,語言必然要限制它的發(fā)展。每一形式是語言的個別存在,無限地自我發(fā)展則意味著,個別存在脫離了語言這個普遍性原則,成為在語言之外、與語言相對的獨立體,這個時候,故事、詩歌等就不再屬于語言課程。張玉新先生提出“我們中學的新詩教學能否按照大學中文系的專業(yè)課那樣教7”的問題,如果按照“文本體式觀”的觀點,新詩是確定新詩教學內容的根據(jù),那么,大學專業(yè)課的那些新詩的“學理”屬于新詩的范疇,中學教學當然可以納入到新詩的學習中;如果按照課程的統(tǒng)一性原則,新詩的教學內容必須服從于語言,不能無限制地擴充自己的內容,基礎教育就不能過度地引入新詩的“學理”。“文本體式觀”發(fā)現(xiàn)了“散文”、“小說”、“詩歌”等概念的教學價值,這些概念作為確定教學內容的根據(jù),把教學內容限制在相應的概念之中,讓教學緊扣文本,避免脫離文本,這在客觀上讓教學沉浸在活生生的語言中,而不是傳布抽象枯燥的語言知識和馳鶩于文本之上的漫話。但是,“文體體式觀”的缺陷也是顯而易見的,它割斷了文本體式與課程對象的內在聯(lián)系。每一種文本體式都是一個獨立形式,一個文本體式就是一個獨立的根據(jù),它們都堅持自己的獨立性,而把學科的總原則棄置一邊。這樣一來,有多少種文本體式就有多少種根據(jù),各個根據(jù)之間相互排斥,詩歌以自身為根據(jù),就不能把小說作為詩歌教學的根據(jù)。各個根據(jù)在自我肯定的同時,也被其他的根據(jù)否定著,它們之間互相排斥、互相否定,哪一種文本體式都不是課程的最終根據(jù),最終是無根據(jù)。自1950年“語文”命名以來,我國還沒有一部像加利福尼亞州公立學校K12年級英語語言藝術內容標準這樣的課程規(guī)劃。即便是“文本體式觀”所建立的理論,基本上停留于抽象的概念階段,具體內容尚待充實。三、教材的確定性同心出版社于2004年出版的美國語文是一套比較現(xiàn)代化的語言教材。這套教材融入了語言知識及語言學習和教學的策略,課前的“閱讀指導”等和課后的“問題指南”與文本結合為一個個有機的、相對獨立的整體,每一課都是語言學習系統(tǒng)的一個節(jié)點,每一次的“文學聚焦”和“微型寫作”,都堅實地推動著語言能力的發(fā)展;按照思維科學的一般方法不斷地“思考”,思維能力在科學的思維活動中得到了鍛煉和提升。這套美國語文與課程標準和課程規(guī)劃保持了高度的統(tǒng)一性。語言的一個方面是意義,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廣泛閱讀文本,建立對文本意義的理解,運用各種策略方法理解、闡釋、評價和欣賞文本。加利福尼亞的課程規(guī)劃中一年級的內容標準規(guī)定:“對誰、什么、什么時候、哪里和怎么樣這類問題作出反應”,“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確定可作多解的詞句的意思”8,等等;馬薩諸塞州則規(guī)定:“準確識別和理解閱讀材料中碰到的生詞,根據(jù)需要運用各種策略,并在口語和書面語中準確運用這些詞語”,“識別、分析和運用文學主題知識,并從文章中找到支持觀點的證據(jù)”。9美國語文的每一課都有“文學聚焦”,學習一項具體的文本知識,在課文前面解釋這一項文本知識,課文后面的“問題指南”則針對文本設計問題,幫助學生理解這項知識?!皢栴}指南”中的“思考”部分,每一個問題都要求用指定的思維方法或策略來回答問題,通過“推斷”、“分析”、“解釋”、“評價”加深對文本意義的理解。美國語文不存在“教學內容的確定性”問題。語言知識、回答問題的思維方式、解決問題的策略、作文訓練的項目,等等,這些內容在每一課都是確定的,按照閱讀的程序,每一步都有具體說明和要求,一方面保持了與課程標準和課程規(guī)劃的統(tǒng)一性,另一方面,以文本為平臺,在課程理論和教學實踐之間搭建了橋梁,為教師備課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美國語文真正體現(xiàn)了所謂的“教材的教學化”。從宏觀上看,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語言”作為概念始終是教學的總思想、大方向,在這個大方向之下,按照教材的設計完成教學任務,實現(xiàn)課程目標。比較起來看,我國語文教材的學習目標比較模糊,學習活動的設計比較欠缺。練習設計是現(xiàn)代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包含著課程規(guī)定的具體的學科知識,把文本與課程理念和課程規(guī)劃有機地結合起來。蘇教版語文“文本研習”是一個固定的板塊,針對二個文本的內容設計了34個題目,相當于美國語文“問題指南”中的“閱讀理解”板塊。這僅僅是學習的開始,學習什么的問題,即“課程規(guī)劃”的內容尚未展示出來。美國語文在“思考”板塊中,采用具體的思維方式提問,在思維訓練中認識文本,加深對文本的理解。“文學聚焦”板塊把一項具體知識與文本聯(lián)系起來,借助具體知識理解文本,在理解文本過程過程中學習知識?!拔⑿蛯懽鳌卑阎R運用于實踐,在實踐中掌握知識。蘇教版語文的“文本研習”剛剛進入學習便終止了腳步。以必修二為例,可以看出,大多數(shù)課后練習題沒有確定的知識。必修二在四個單元后面設計了“積累與應用”板塊,共有15個題目,涉及知識的題目有4個,分別是“歐亨利筆法”、文言實詞的活用、“疊詞和通感”,等等,這些知識還僅僅是名詞,它們是什么,有著怎樣的表現(xiàn),知識的內容和形態(tài)在教材中都未規(guī)定、說明?!皯谩钡膯栴}雖然具有明確的知識意識,部分篇目設計了“活動體驗”,有的設計從文本出發(fā),一步步導向一項確定的知識,比如涉及到“意境”、“環(huán)境”、“細節(jié)”等,但是,由于設計簡單,可操作性差,往往得不到落實。像美國語文那樣,每一課的教學目標已經確定下來,并且,通過對文本的閱讀、科學地思考,進入圍繞某一知識的實踐活動,從感性認識進入到理性認識,學習者的精神經歷一段艱苦的勞作,知識不再是一種觀念、表象,而是在精神活動過程中與精神相結合的具體的語言能力。“語文”課“教什么”的問題長期困擾著一線教師,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課程理念混亂,課程規(guī)劃闕如,教材編寫簡單。課程系統(tǒng)的各環(huán)節(jié)都有自己的確定職責,如果把其他環(huán)節(jié)的職責一股腦推到教學這個環(huán)節(jié),由教師開發(fā)課程內容,那么,教學出現(xiàn)無序、隨意的現(xiàn)象就在所難免。由此看來,解決“教學內容的確定性”的急迫任務是課程的各環(huán)節(jié)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各自種好自己的責任田,在自己的環(huán)節(jié)上,建立真正意義的確定性。2011-9-14于星楓苑1王愛娣美國語文教育,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13頁。2李廷揚語文:一個沒有靈性的混沌符號,畢節(jié)師專學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門窗保潔服務標準操作培訓
- 職工入場安全培訓課件
- 安徽省宿州市墉橋區(qū)2025-2026學年三上數(shù)學期末綜合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玩滑梯有秩序
- 口腔頜面部腫瘤護理
- 水電工程空間位置關系分析試題及答案
- 設計公司案例分析
- 經濟法??普n程試題及答案分析
- 多元化工程經濟復習試題及答案
- 超市店長管理營銷
- 2025年護士考試心理健康試題及答案
- 旅游法規(guī)教程試題及答案
- 工程測量學概述
- 農村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策略研究:數(shù)字化教學資源與實踐應用
- 2025-2030中國學生校服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分析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DB11 T 411.8-2007 體育場館等級劃分及評定 第8部分:籃球館
- 滴滴管理制度
- 貨車掛靠協(xié)議合同
- 規(guī)?;B(yǎng)豬場非洲豬瘟生物安全防控策略研究
- 2025屆天津市十二區(qū)重點學校高三下學期畢業(yè)聯(lián)考(一)英語試題(含答案)
- DB44-T 2623-2025 道路工程高韌超薄磨耗層技術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