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專業(yè)畢業(yè)論文.doc_第1頁
網絡專業(yè)畢業(yè)論文.doc_第2頁
網絡專業(yè)畢業(yè)論文.doc_第3頁
網絡專業(yè)畢業(yè)論文.doc_第4頁
網絡專業(yè)畢業(yè)論文.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畢業(yè)設計(論文)題目名稱:基于模糊測試的漏洞發(fā)現跨站腳本模糊測試院系名稱:計算機學院班級:網絡072班基于模糊測試的漏洞發(fā)現跨站腳本模糊測試VulnerabilityDiscoverybasedonfuzztestingXSSfuzztesting中文摘要跨站腳本漏洞是Web應用程序中最常見的一種漏洞,廣泛存在于Web應用程序和服務器中,很多計算機病毒、蠕蟲等都是利用了跨站腳本,其危害性甚大。怎樣發(fā)掘Web應用程序中跨站腳本漏洞,成了Web應用程序開發(fā)人員關注的重要問題。本文以Web應用程序跨站腳本為研究對象,研究Web應用程序跨站腳本漏洞模糊測試技術。論文包括以下研究工作。首先,分析跨站腳本漏洞成因,重點研究了HTML,JavaScript。觸發(fā)跨站腳本的原因分為以下兩種:通過閉合標簽觸發(fā)跨站腳本,通過標簽屬性傳遞值觸發(fā)跨站腳本。跨站腳本分為兩種類型:反射型跨站腳本和持久型跨站腳本。然后,使用源代碼分析方法發(fā)掘跨站腳本。在分析跨站腳本成因時,提出了利用源代碼挖掘跨站腳本的方法。用這種方法挖掘跨站腳本是最基礎的一種挖掘方法,用分析源代碼的方法尋找到若干跨站腳本漏洞。再者,重點分析了模糊測試原理,提出了模糊測試功能需求分析和框架設計,研究了實現模糊測試技術的核心算法。研究了模糊測試技術挖掘跨站腳本漏洞的方法技巧,總結了關鍵步驟,使用模糊器挖掘若干未知漏洞。最后應用模糊測試技術,發(fā)掘未知跨站腳本漏洞,并做收集記錄添加在附錄C中。本文研究意義為:能迅速挖掘跨站腳本漏洞,能有效測試Web應用程序中的跨站腳本。這為繼續(xù)研究模糊測試Web應用程序提供了基礎,為構建Web應用程序模糊測試系統(tǒng)探索了思路。III關鍵詞:Web應用程序;跨站腳本;模糊測試技術;模糊器;WebFuzzAbstractCross-sitescriptingvulnerabilityisthemostcommonwebapplicationsandserversvulnerability,whichwidelyexistsintheinternet.Manycomputervirusesandwormsarebasedoncross-sitescripts.Andthecross-sitescriptsharmisveryserious.Sohowtoexplorecross-sitescriptingvulnerabilitieshasbeenthewebapplicationdevelopersimportantconcern.ThemainworkwhatIhavedoneinthispaperisthefollowingresearch:First,whatIhavedoneisanalyzingthecausesofcross-sitescriptingvulnerability.Forthis,ImainlyfocusontheHTML,JavaScriptknowledge.Andasaresult,Idividethereasonsintothefollowingtwosituations:triggeredbyclosingtags,ortriggeredbypassingtagspropertyvalue.AndalsoIfindthatcross-sitescriptingvulnerabilitycanbedividedintotwotypes:ReflectedXSSandStoredXSS.Second,whatIhavedoneisusingthesourcecodeanalysismethodtoexplorecross-sitescriptingvulnerabilities.WhenIanalyzethecausesofcross-sitescriptingvulnerability,Iproposehowtousesourcecodemethodtoexplorecross-sitescripting.ItisthemostbasicmethodtoexploreXSSbythisway.Ihavefoundanumberofcross-sitescriptingvulnerabilitieswithanalyzingthesourcecodemethod.Third,whatIhavedoneisstudyingwebfuzztestingtechnique.Iintroducedthefuzztestingtechnology,whichisthefocusofthispaper.Ialsoanalyzedthetheoryofthefuzztesting,thenIsuggestedtherequirementanalysisandtheframeworkofdesigning.Istudiedthecorealgorithmsagain.AtlastIsummarizedthestepofexploringcross-sitescriptingwithfuzztestingtechnology.Fourth,Iusethefuzztestingtechnologytoexploretheunknowncross-sitescripting,anddocollectintheappendixC.AttheendofthispaperIhavefoundsomeunknownXSSwiththefuzzer.Thesignificanceofthisresearchisthatwecanexplorecross-sitescriptingandtestwebapplicationfastandefficiently.Itprovidesafoundationforbuildingwebapplications,forconstantlyresearchingfuzztestingtechnology.Keywords:webapplication;cross-sitescriptingvulnerability;Fuzzingtestingtechnology;Fuzzer;WebFuzzV目錄中文摘要.IIAbstract.IV目錄.V第1章前言.11.1研究背景.11.2研究內容.21.2.1Web應用程序漏洞.21.2.2模糊測試技術.31.2.3研究現狀、存在問題及應用領域.31.3研究任務.41.4論文結構.5第2章跨站腳本分析.62.1跨站腳本概述.62.2跨站腳本成因.62.2.1超文本標記語言.62.2.2JavaScript.82.2.3跨站腳本產生的原因.92.3跨站腳本的分類.122.3.1Non-persistent(非持久型).122.3.2Persistent(持久型).122.4跨站攻擊與跨站腳本的危害.132.4.1跨站攻擊.132.4.2跨站腳本的利用模式.132.5本章小結.14第3章Web模糊測試技術.153.1HTTP狀態(tài)碼和信息頭.153.2模糊測試原理.153.3模糊器功能需求分析.163.3.1請求.173.3.2模糊變量.183.3.3響應.183.4模糊器框架設計.183.5模糊器設計核心函數.193.5.1生成請求.193.5.2sendRequest類.203.5.3接收響應.213.6本章總結.22第4章跨站腳本漏洞挖掘.234.1源代碼分析方法挖掘XSS.234.1.1正常狀態(tài)記錄.234.1.2返回信息源代碼分析.244.2模糊測試方法挖掘XSS.254.2.1正常狀態(tài)記錄.264.2.2使用Fiddler工具.264.2.3Ping目標主機IP地址.284.2.4在模糊器中輸入信息.294.2.5開始測試.314.2.6驗證準確性.324.3兩種測試方法的比較.334.4本章總結.33第5章結論.345.1模糊測試技術總結.345.2模糊測試發(fā)展前景.35參考文獻.36致謝.37附錄.38附錄A圖目錄.38附錄B主要源程序.39附錄C跨站腳本記錄.501第1章前言隨著計算機通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Web應用程序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Web應用程序的安全性成為了一個復雜性的課題。怎么進行Web應用程序安全測試,怎么進行Web應用程序漏洞挖掘,已經成為Web應用程序開發(fā)者和Web應用程序安全維護者關心的重要議題。本篇論文將用最新的Web應用程序漏洞發(fā)掘技術模糊測試技術,對Web應用程序中跨站腳本漏洞進行挖掘。1.1研究背景2010年8月中國互聯網絡中心CNNIC發(fā)布中國互聯網發(fā)展現狀報告。報告顯示,中國網民規(guī)模持續(xù)增長,互聯網應用深度不斷提升,商務類應用成為新的增長點。其中網上支付、網絡購物、網上銀行增長最為強勁。企業(yè)借助互聯網進行商務活動的價值日益凸顯,企業(yè)利用互聯網的積極性不斷提高,企業(yè)在互聯網上的投入也不斷提高,包括建站、交易平臺入駐、網絡營銷等。由此可見,網絡已經成為發(fā)布信息,獲得信息,資源下載,網絡應用,電子消費,電子政務等等的重要平臺,而建立在龐大、集成的網絡基礎上的多平臺、網絡化、充分集成的Web應用程序已成為上述業(yè)務最流行的處理模式。但與此同時,承載著重要而豐富功能與用途的Web應用和服務器也成為惡意用戶與黑客等攻擊者的主要目標。因此,如何確保Web應用程序的安全已成為企業(yè),政府,特別是金融系統(tǒng)、電子政務和電子購物系統(tǒng)所面臨的主要挑戰(zhàn)。為了防止政府系統(tǒng)、企業(yè)用戶、廣大個人用戶成為Web應用程序安全性問題的受害者,應該關注Web應用程序和服務器的安全性問題。作為普通用戶不應該利用Web應用程序和服務器的安全性問題危害公眾利益,作為技術人員應該維護Web應用程序和服務器的安全性,作為開發(f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