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鐵學畢業設計論文.doc_第1頁
煉鐵學畢業設計論文.doc_第2頁
煉鐵學畢業設計論文.doc_第3頁
煉鐵學畢業設計論文.doc_第4頁
煉鐵學畢業設計論文.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唐山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成)畢業設計(論文)第1頁共30頁摘要本設計論述了方坯連鑄在國內外的發展現狀及趨勢。設計中詳細地計算和選擇了連鑄機的工藝設備參數、生產工藝流程以及車間工藝布置。為提高連鑄機生產率和提高產品質量,在設計中采用了一些新技術、新工藝和先進的設備。設計中選用弧形結晶器弧形連鑄機、鋼包回轉臺、大容量和深熔池的中間包,以及結晶器四連桿式振動、水噴嘴冷卻、五輥拉矯裝置等先進技術。本次設計題目為年產300萬噸鋼方連鑄車間的設計,為更好地實現熱送熱裝工藝,更有利于高溫鑄坯的快速輸送和提高生產率,設計的兩臺八機八流的現代化方坯連鑄機在車間內為橫向布置,連鑄機長度為27.5m,端面尺寸為165165mm,定尺長度為1200mm。所鑄的鋼種包括普碳鋼、優碳鋼、低合金鋼、硅鋼等關鍵詞:方坯連鑄機、熱裝熱送、工藝參數、橫向布置、高效連鑄唐山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成)畢業設計(論文)第2頁共29頁1概述早在十九世紀中期H.貝塞麥(H.Bessemer)就提出連續澆注液態金屬的設想。隨后還有其他人對此項技術進行過研究。但由于當時科學水平的限制,并未能用于工業生產。直到1933年,現代連鑄的奠基人S.容漢斯(S.Junghans)提出并發展了結晶器振動裝置之后,才奠定了連鑄在工業上應用的基礎。1950年容漢斯和曼內斯曼(Mannesmann)公式合作,建成世界上第一臺能澆注5t鋼水的連鑄機。60年代后,連鑄進入穩步發展時期。機型方面,70年代以來,連鑄生產技術圍繞提高連鑄生產率,改善鑄坯質量,降低連鑄坯能耗這幾個中心課題,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80年代連鑄技術的進步,主要表現在對鑄坯質量設計和質量控制方面到一個新的水平。已逐步實現連鑄坯熱送和直接軋制,由于這一新工藝能夠大幅度地降低能耗,縮短生產周期,因而已成為目前連鑄發展的主要方向。中國是世界上開發和應用連鑄技術較早的國家之一。上世紀50年代就進行過連續鑄鋼方面的試驗研究。進入20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以來,寶山鋼鐵公司和鞍鋼鋼鐵公司分別在1989年和1990年投產了從日本引進的大型雙流板坯連鑄機。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對發展連鑄技術一直予以高度重視,大力發展連鑄生產和建設成為我國鋼鐵技術發展中的重要政策。唐山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成)畢業設計(論文)第3頁共29頁2主要設計原則和規劃2.1連鑄機型的選擇和特點2.1.1連鑄機設計原則(1)充分利用新廠房的總體設計選擇連鑄機機型。(2)連鑄機要實現高效化,能連續穩定的生產合格鑄坯。(3)連鑄機裝備水平按先進、實用、可靠、經濟的原則考慮。(4)連鑄機主要設備要能整體更換,離線檢修。(5)采用的工藝、技術、設備做到投產后的一定時間內,工藝流程、裝備水平和主要技術經濟指標保持同類機組的先進水平。2.1.2連鑄機機型的選擇原則(1)滿足鋼種和端面規格的要求;(2)滿足鑄坯質量的要求;(3)節省投資和環保2.1.3連鑄機機型的確定本設計采用的是弧形結晶器弧形連鑄機、五輥矯直裝置、水噴霧冷卻、鑄坯斷面尺寸165mm165mm方坯。2.2連鑄車間生產規模2.2.1鋼水供應條件轉爐:(1)氧氣頂底復吹轉爐2座(2)平均出鋼量130噸(3)最大出鋼量140噸(4)平均冶煉周期35分鐘LF精煉爐2座2.2.2生產規模兩臺八機八流方坯連鑄機生產規模為年產合格連鑄坯300萬噸。唐山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成)畢業設計(論文)第4頁共29頁3連鑄車間的平面布置3.1主要工藝參數的確定3.1.1拉速的確定連鑄機的拉速的確定主要取決于以下幾個原則:選取連鑄機的拉速必須在所澆鋼種的允許范圍之內,確保產品質量。以滿足鋼種產量的要求為前提,選取的拉速考慮和冶煉設備的生產周期匹配。連鑄機拉速要考慮鑄坯斷面尺寸、弧形半徑、冶金長度和鑄機結構特性等因素。理論拉速:理論上所能達到的最大拉速。按照結晶器出口處鑄坯最小坯殼厚度計算,根據本設計的鋼種鑄坯斷面尺寸最小坯殼厚度選取為10mm。結晶器出口處最小坯殼厚度:式中:Km-結晶器內鋼液凝固系數mm/min1/2;取20;Lm-結晶器有效長度m,0.85;計算得出:Vmax3.4mmin工作拉速根據經驗為理論拉速的85,確定工作拉速為2.8mmin3.1.2冶金長度的計算:冶金長度為連鑄機的機身長度,指從結晶器鋼液面到拉矯機最后一對輥子中心線的長度。min10maxLmKmmmV唐山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成)畢業設計(論文)第5頁共29頁式中L鑄機的冶金長度,mmaxD最大的設計鑄坯厚度,mmmaxV最大的設計拉坯速度,mminK綜合凝固系數,/minmm取30計算出冶金長度L=25.71m3.1.3作業率的確定(1)日歷時間:365(d)x24=8760h(2)鑄機計劃年檢時間:一年1次,共10d(240h)(3)鑄機計劃定期檢修時間:每周1次,共8h,全年400h年計劃工作時間:8760-240-400=8120h(4)非計劃檢修時間:連鑄機:90h(5)工序干擾停工時間:轉爐及前工序:150h連鑄機:120h加熱爐:80h連軋機:80h小計:430h(6)鑄機有效作業時間:8120-90-430=7600h(7)鑄機有效作業率:7600/(24x365)x100%=86.7%3.1.4收得率的確定收得率=澆注收得率(%)精整收得率(%)2maxmax2.4DVLKm唐山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成)畢業設計(論文)第6頁共29頁=合格板坯量/鋼水量100%=294.9/300100%=98.3%式中:鋼水量為鋼包內的鋼水量。3.1.5鋼包允許的最大澆注時間maxlog0.270.2min0.3Gtf式中:maxt-鋼包最大允許澆注時間,minG-鋼包的容量,130tf-質量系數,取113.1.6連鑄機流數的確定連鑄機流數計算公式:式中G-鋼包容量,t,130t;t-鋼包澆注時間min,一般tmaxt,t取32min;F-鑄坯斷面面積2m,0.02722m;V-此斷面下的工作拉速,m/min,2.8m/min;-鑄坯密度,7.6t/3m.本設計中N取8,車間共兩臺八機八流的方坯連鑄機。3.2連鑄機生產能力的計算3.2.1連鑄機與轉爐的匹配計算本次設計要求合格鑄坯為300萬噸。則所需鋼水量:7.012GNtFv唐山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成)畢業設計(論文)第7頁共29頁300000030518810.983Qt式中:A-鋼水收得率,0.983根據轉爐車間的生產能力:設轉爐座數為n,轉爐的公稱容量為q:3651440nqQT36514400.836305188136nq可得:nq=250t,可取n為2,q為125t。其中T為轉爐的冶煉周期,36min。所以本次設計與120噸的轉爐相匹配。3.2.2連鑄機生產能力計算1)連鑄機作業率:根據前面計算,連鑄機作業率為86.7%。2)每爐鋼水量G:本設計與公稱容量為120t的轉爐相匹配,連鑄用鋼水量平均按每爐130t計算。3)鑄坯收得率A:據連鑄設計技術規格書中經濟指標可知鑄坯收得率為98.3%。4)連澆爐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