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 第03章01(改).ppt_第1頁
化工原理 第03章01(改).ppt_第2頁
化工原理 第03章01(改).ppt_第3頁
化工原理 第03章01(改).ppt_第4頁
化工原理 第03章01(改).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3.1 概述 工業背景(錄像) 3.1.1 攪拌的目的(錄像) (1) 互溶液體的均勻混合 (2) 多相物體的分散和接觸 氣泡分散于液體中 液滴分散于不互溶液體中 固體顆粒懸浮于液體中 (動畫) (錄像) (3) 強化傳熱,第3章 液體攪拌,3.1.2方法 機械攪拌 氣流攪拌、射流攪拌、靜態混合、管道混合 3.1.3 攪拌器的類型 按工作原理可分兩大類: 旋槳式:旋槳(動畫) 、螺帶式(動畫) 、 錨式(動畫) 、框式(動畫) 渦輪式:渦輪(圖) 、平直葉(動畫),3.1.4 混合效果的度量 (1)調勻度 I 當CACA0 平均調勻度 調勻度與取樣尺寸有關,(2)分隔尺度 分散物質微團尺寸(分

2、隔尺度) 的大小與調勻度應同時 作為攪拌效果的描述指 標,對不同的物系,其 可能達到的尺度: 互溶液體: 分子尺度; 不互溶液體或氣液:只能達到微團尺度,攪拌越 激烈微團尺度 越小; 液固系統: 只能大尺度; 對多相分散物系,分隔尺度(氣泡、液滴和固體顆粒的大小和直徑分布)是攪拌的重要指標。,(3)宏觀混合與微觀混合 設備尺度混合總體流動 旋渦尺度混合剪切力場 混合效果的度量與考察的尺度有關的。 引入混合尺度概念。 從設備尺度上考察,兩者都是均勻的宏觀混 合。當考察尺度縮小到微團或最小的旋渦尺度, 兩者有不同的調均度,即宏觀混合有優劣。如從 分子尺度來考察,即微觀混合,兩者都不均勻。 真正的微

3、觀混合只有依賴于分子擴散,才能達到 分子級的均勻。,3.2 混合機理 3.2.1 攪拌器的兩個功能 (1)總體流動 將流體輸送到攪拌釜內各處 大尺度宏觀混合。 (2)強剪切或高度湍動 產生剪切力場或旋渦 小尺度宏觀混合,促進微觀混合。 注意:流體不是靠槳葉直接打碎的,而是靠高剪切力場撕碎的。,射流現象 作用 夾帶 剪切, 脈動,3.2.2 均相液體的混合機理 (1)低黏度液體的混合 總體流動+高度湍動 最小液團尺寸為10m量級 (2)高黏度及非牛頓流體的混合 多處于層流狀態混合機理主要依賴于 充分的總體流動。 3.2.3 非均相物系的混合機理 (1)液滴或氣泡的分散,界面張力是抗力,大不易分散

4、 穩定時,液滴破碎與合并達動態平衡 液滴大小分布不均的原因: 葉片附近剪切強度大、液滴小; 邊角處剪切強度小、液滴大。 措施: 盡量使釜內湍動程度均勻; 加少量保護膠或表面活性劑,使液滴難以合并。 (2)固體顆粒的分散 細顆粒打散顆粒團聚體 粗顆粒全部顆粒離底懸浮 操作轉速應大于懸浮臨界轉速,(3)氣泡尺度的分布 原理基本相同,但氣液界面張力比液液界面 張力為大,氣液密度差大,大氣泡易浮升到液 面,因此分散更加困難。,(3)攪拌器的性能 3.3.1 常用攪拌器的性能 (1) 旋槳式攪拌器(錄像) qV大,H小,軸向流出 葉片端速度515m/s 適于低黏度液體 10Pas (2) 渦輪式攪拌器(

5、錄像) qV小,H大,徑向流出 葉片端速度38m/s 適于中等黏度液體 50Pas,(3) 大葉片低轉速攪拌器(錄像) 錨式、框式、螺帶式 端部速度0.51.5m/s 適于高黏度液體、顆粒懸浮液 能防止器壁沉積現象 (4) 性能綜述(錄像),旋漿式:(工作原理類似軸流泵葉輪) 特點大流量、低壓頭(低剪切,低湍動); 渦輪式:(工作原理類似離心泵葉輪) 特點小流量、高壓頭(強剪切,高湍動); 錨式、框式、螺帶式: 特點適應于高黏度的流體;,3.3.2 強化過程的工程措施 不利因素抑制;有利因素調動 3.3.2.1 不利因素 (1) 打旋 卷入空氣 電機負荷不穩定 液體溢出 (2)流體走短路 qV

6、不足 有死區 (3)阻力不足 能量加不進、打滑,3.3.2.2 工程措施 (1) 提高轉速提高流量qV、壓頭H (2) 加擋板消除打旋,增加阻力 四塊擋板全擋板 (錄像) (3) 偏心安裝 破壞循環回路 的對稱性 (錄像),(4) 裝導流筒避免短路及死區,3.4 攪拌功率 3.4.1 混合效果與功率消耗 功率消耗 P =gHqV 增加功率改善混合效果 能量合理有效利用與槳形、尺寸選擇有關 大尺度:qv大;小尺度:H大;P大 對攪拌器,要求能消耗更多的功率(如設置擋板),以獲得較好的攪拌效果。(與泵不同) 攪拌器設計:不是設法提高效率,而是設法增加功率P。盡管如此,攪拌裝置仍存在能量的有效利用。

7、 如需要快速分布,要有大流量; 如需要高破碎度,要有高湍動。 所以攪拌裝置要針對性地設計。,3.4.2 功率曲線(錄像) (1)影響功率的因素有: 攪拌器直徑d,葉片數,容器直徑D, 液體高度h,攪拌器離底距離,檔板數。 P =f(d, ,n,h,D) 無量綱化,幾何相似條件下,對應邊成同一比例, 都相同, 此時,,(2)功率曲線 功率準數K與攪拌雷諾數ReM的關系 實驗結果為: 應用條件:幾何相似 功率 P=Kn3d5,層流區: 圖38所示的攪拌器,C71。 湍流區: K為常數,與雷諾數無關。 圖39中線1的K6.3。 上述功率曲線是在單一液體時測定的。 對于液液,液固系統要進行校核。,3.

8、4.3 攪拌功率的分配 當P=Kn3d5為一定值時 或 小直徑,高轉速強剪切力場 大直徑,低轉速大流量 轉速與直徑可根據需要而人為調整 在同等功率下,加大直徑降低轉速,更多的功率用于總體流動;減小直徑提高轉速,更多的功率用于湍動。根據混合的要求正確選擇攪拌器的直徑和轉速,否則也會浪費功率。,3.5 攪拌器的放大 3.5.1 放大過程(設計) 小試中試工業設計,逐級放大 設計中要解決: (1) 攪拌器的類型、攪拌釜的形狀 看工藝過程特點 (2) 幾何尺寸、轉速n、功率P 看放大準則 幾何相似放大便于用同一根功率曲線,3.5.2 放大準則 (1) 不變, (2) 單位體積能耗 不變, , (3) 葉片端部切向速度不變, (4) 不變, 具體要看混合效果,可能這四個準則都不適用,須找新的放大規律。,3.6 其他混合設備 (1) 靜態混合器(錄像) (2) 管道混合器(動畫) (3) 射流混合器(動畫) (4) 氣流攪拌器(錄像),本次講課習題: 第三章 13,工業背景 返回,攪拌的目的 返回,攪拌釜 返回,攪拌釜結構 返回,旋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