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議論文的寫法_第1頁
高中議論文的寫法_第2頁
高中議論文的寫法_第3頁
高中議論文的寫法_第4頁
高中議論文的寫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中議論文的寫法寫作議論文,要能發表自己的看法,有一定的根據,作一些簡單的分析。也就是說要做到論點明確,有理有據有分析。但是,一般說來,學生喜歡故事性較強的文章 ,喜歡記敘、描寫之類的記敘文,對議論文不大感興趣,對寫作議論文甚至視若畏途;再則,語文教師大都重視記敘文的訓練,忽視學生議論文能力的培養,議論文教學輕描淡寫地帶一下,學生掌握議論文知識寥寥無幾,有些學生不知道什么是論點、論據、論證,更不知道三者之間的關系,這議論文教學帶來了困難 。 議論文寫作教學成了高中階段作文教學中的難點。學生發愁,老師犯難。學生愁的是不得要領,言之不能成理。有的論點不明確,有的論據不充分,有的論證不合理,詞不達意

2、,有的論點與論據不統一,有的根本就 沒有論點,再有的無話可說,無從談起,剛開了頭就結尾了。老師犯難的是,學生寫作議論文的基礎較差,教學議論文往往大講特講論點、論據、論證,學生聽了不管用,寫作議論文的能力沒有多大提高,看著學生那些 疙里疙瘩、不知所云的作文,愁苦便襲上心頭,真有點“不知所措”的滋味。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指導學生寫好議論文,提高學生寫作議論文的能力,我反復研究高中語文教材編排體系,學習系統論、控制論的科學原理,學習分格教學法的精神,并借鑒別人的一些教學實踐和經驗,按照“一課有一得,得得相聯系”的教學主張,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實行議論文寫作教學序列訓練,即把議論文知識 難點分散訓練,

3、一步一步來,步步有新知,步步有所得。高中語文對議論文知識難點大體上作了分布,我根據學生學習議論文的情況,作了相應的補充和調整,經過序列訓練,較之以前的議論文寫作教學有了明顯的提高,學生反映很好。下面談談我的做法和體會。 一、設計序列訓練 1、學習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2、論點的確立與表述 3、學習例證法、引證法、對比法 4、學習因果論證講道理 5、論點型、論題型(范圍型)議論文寫作 以上為高一年級階段著重訓練要點。 6、學習論證的思路和結構 7、學習喻證法、引申法 8、學習辯證分析講道理 用發展的觀點講道理 用聯系的觀點講道理 用一分為二的觀點講道理 9、議論文的語言訓練 10、關系型

4、、材料型議論文寫作 11、學習寫新聞短評、影視評論 12、學習寫讀后感 以上為高二年級階段著重訓練要點。 13、學習議論文中的多種表達方式 14、學習寫作思想評論、文學評論 15、學習寫作雜文 16、學習駁論點、駁論據、駁論證三種方法 17、學習寫作寓意型議論文 18、議論文寫作綜合訓練 以上為高中階段著重訓練要點。 這個序列共18個訓練要點,分三個階段教完,每個訓練要點并不是孤立的訓練,而是互相聯系的。比如論證方法、論證結構、論證語言、講道理的方法等知識點,貫穿整個高中階段的訓練,只不過是在每一個訓練階段強調、訓練、掌握的程度不同而已。 入 格合格作文的寫作思路 議論文要入格,首先要把握好議

5、論文的三要素,即一篇文章要有一個明確的論點,有充分的論據和有力的論證。 一、關于論點 論點是一篇議論文的中心觀點,是文章的靈魂。它統領全文,決定著材料的選擇和論證的方法。論點首先要正確、鮮明,其次要新穎、深刻。 要做到論點鮮明,我們必須在寫作前就有一個明確的立意,這就是意在筆先的道理;要看我們的文章是否觀點明確,就要看讀完后能否用一句話歸納出基本思想。若 做不到這兩點,那論點很難說得上鮮明。有些同學的文章,通篇華麗,但讀后讓人不知用意何在,這肯定是在提煉中心或點示觀點上出了問題。 要做到論點新穎、深刻,基本方法是在扣題的基礎上,回避常規立意。當我們看到一個論題,首先跳出的觀點往往是大家都能想到

6、的,應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開掘,要從自己獨特的視角去認識話題。 在一篇議論文中,只能有一個中心觀點,但為了論證方便,或者為了使文章有層次,再或為了讓文章有厚度,我們可以在中心論點之下設置若干個分論點。 二、關于論據 議論文的第二要素是論據。任何觀點要讓人信服,必須有足夠的支撐材料,這就是論據。論據有事實論據和理論論據之分。事實勝于雄辯,如果能圍繞某個觀點舉出 一些典型事例,那我們提出的看法就容易得到認可。比如2004高考全國卷一篇滿分作文人生旅途自己把握選擇了“海倫凱勒”“跛腳的鄭豐喜”兩個名人事例論述“自信能給予人無窮的力量”的觀點,很能說服人。另外,我們還要看到,崇奉權威,信服真理是人們共同的

7、心理,因此舉出一些名人的言論或大家共同 認可的道理,也能起到佐證觀點的作用。滿分作文一步與一生中使用了“一步錯,步步錯”“一失足成千古恨”等古語,感嘆“這些用血淚寫成的話里包含著多 少深刻的教訓”,這些也能增加文章的論說力度。 對于論據,特別是事實論據,首先的要求是與論點相統一。再好的事例,再有說服力的材料,如果不能與論點緊密結合、相輔相成,作為論據都是失敗的。因此,一定要圍繞論點選擇論據。比如要論證“學習要勤奮”,選擇頭懸梁錐刺骨、車胤囊螢、孫康映雪都很好,但若選比爾蓋茨、陶淵明,那就不妥。 其次則要求論據典型、新穎。有人喜歡用自己或身邊的人為例,若寫得生動、曲折,可信度高,且現實色彩濃厚,

8、那當然可以,但很多同學隨意舉例,泛泛而寫,常 常給人編造的感覺,這當然缺乏說服力。另外,選例不要太老套,人說,一到六月,屈原就跳江了,蘇軾就被貶了,陶淵明就歸隱了,這諷刺的是一些學生喜歡套用 一些經典事例,其實,我們根據文章需要,考慮現實背景,選擇一些新鮮而典型的材料,往往能為文章增色。一位同學在寫話題“聽”時,借用西川在哈爾蓋仰望 星空中的詩句,寫詩人仰望星空,靜聽無聲的蒼穹,這給老師留下了深刻影響,故評分甚高。 在論據使用上的第三個要求是,論據應該點面結合,古今中外相映成輝。用作論據的材料要有普遍性、代表性,要具有充分的說服力,最好能從不同的層面選擇論據(若同類事例很多,可考慮采用排比句式

9、來列舉,這樣也能使文章顯得豐厚)。 比如我們要論述創新的價值,我們可以在舉兩三個典型例子(比如宋詞、袁隆平、背越式跳高等)后,有一段或幾段面上的論述,談創新在歷史進程或在各個領域中 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選擇論據盡量不在同一層面重復,比如講了宋詞創新,再舉元曲、舉新詩,就沒有多大意義,這時我們可以從科學、體育、教育等領域去尋找材料。 三、關于論證 議論文的第三個要素是論證。何謂論證?簡言之,就是從論據推出觀點。因此,我們在議論文寫作中,一定要有一個推斷意識。事實上,使用事實論據論證觀點,從 邏輯上說使用的是歸納推理;而使用理論論據,則采用的是演繹推理。有了這樣一個意識,我們就不至于將議論文寫成

10、觀點加例子的油水分離的文章。 論證說來簡單,但議論文三要素中,最不好把握最難處理也最難做好的就是論證,因為它不像論點、論據那樣明確固定,它要因文而異,實際上是文章寫作中的一個動態過程。它包括觀點、論據的結合方式(具體指由論據推演出觀點的方法、思路、過程等)以及其具體的行文結構模式等。要寫好議論文,必須把握好議論文的論 證。 1學習論證方法 人們在議論文寫作中,逐漸歸納出了一些論證的基本方法,如例證法、引證法、對比論證、比喻論證、類比論證、假言論證、因果分析等。在一篇文章里,若能采用多種論證方法,則文章不單調,論證力度也會大大加強。為此,我們需要熟悉常見的論證方法并能恰當而靈活地使用它們。 這里

11、筆者主要說說例證法,因為它是議論文寫作中使用頻率最高也最有效的方法。 所謂例證法,簡單說就是根據論證需要,從不同側面舉出一些例子來闡釋、證明觀點。我們先來看一段例文: 海于全人類的藝術領域都有巨大貢獻。當藝術家面對大海的時候,他們用獨特的心去感悟海,去感悟人類世界,并為人類留下了許許多多的藝術珍寶。莫奈懷著對自 然的膜拜與對光的獨特認識畫出一片生機盎然的日出之海,海明威筆下的老人與澎湃海洋做著殊死的搏斗,貝多芬聆聽著現實和內心洶涌的海潮聲譜出震撼人心的命 運之曲。無論是印象畫派還是老人與海抑或命運交響曲,它們誕生于海,都源于藝術家從大海中獲得的靈感。 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到例證法一般的程序是:先簡

12、明扼要地敘述事例,此環節切忌拖泥帶水,過于詳細。舉例是為了證明觀點,不是為了弄清事實;事例列舉之后要簡 短分析,不能將例證法變成事例列舉;若舉了幾個事例,還需要簡單歸納,即對這些論據比較分析后,找出共同點,進而扣合要證明的觀點。 例證法運用得好與否,關鍵在于論點和論據能否很好地粘連在一起。要粘連在一起,必須解決好三個問題敘述什么,分析什么,怎樣與觀點扣合。很多同學在議 論文寫作中出現的觀點加例子(或稱油水分離)的現象,就是這三個問題沒有解決。要解決這三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就是尋找論據和論點之間的共同要素。找到了 共同要素,敘述時就只涉及這些要素的內容,分析時就是點出敘述內容中的這些要素,總結時

13、,就是借這些要素將論據與觀點連接起來。比如“勤奮出天才”這個觀 點,其要素有三個:勤奮與否、勤奮的結果是否超越一般人、勤奮者原本狀況。我們敘述、分析時,只要扣住了這些要素,論說一定很成功。 看一個學生所寫的論勤奮中的一段: 愛迪生為了研究出理想的白熾燈絲,進行了上千次的實驗,幾乎所有的金屬都被他試驗過了,正是憑著這種勤奮刻苦的精神才取得了白熾燈的成功,成為世人仰慕的 發明大王。我國古代偉大醫學家李時珍在三十五歲時就讀了古代醫書八百多種,單是摘下的筆記就裝滿了好幾柜子,這些為他后來寫出本草綱目奠定了堅實的基 礎。可以說,幾乎所有取得突出成就的人都有一部勤奮的歷史,絕少有靠投機取巧取勝的。 這一段

14、基本上就是按我們的做法將材料與觀點粘連在一起的。 例證法外,引用論證和比較論證也是使用頻率較高的論證方法。我們應盡量在議論文中引用一些名言警句、詩文名句、經典著作、科學常識、社會真理等內容,由于 這些內容是世人公認的思考結晶,它的權威性可以產生巨大的說服力。需要注意的一點是,若我們選用的內容比較艱澀,則需要加以解說,在解說或評析時,我們應 將自己的傾向顯現出來,從而有利于證明觀點。另一個常見的論證方法是比較論證,含對比和類比兩種。對比,就是把正反兩方面的論點和論據加以剖析對照,達到 否定錯誤觀點,樹立正確論點的目的;類比,就是借助某個或某幾個類似的故事、實例進行由此及彼的推理,從而推演出觀點的

15、方法。 此外, 比喻論證和假言說理也是兩種好方法。喻證法是用設喻來論證論點,它往往形象、生動,易于人接受。而假言說理就是用假設性的語言進行假設性的分析,以此來闡述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假言說理往往能使讀者更清楚地看到問題的實質,從而使文章更深刻。 2安排論證結構 (1)概說 議論文的結構,大而言之,是由“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三大塊構成,它們分別解決“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三個問題。提出問題即在開頭提出 中心論點或論述的話題,此部分要明確而簡潔,不宜在這一部分就開始論證,否則論得要生不熟,既與后面內容重復,又顯得層次不清楚,這是費力不討好的事。分 析問題即在文章的中間圍繞中心論點展

16、開分析論證,它是文章的主體內容,中間最好有分論點。分論點應該從大的思路上來選定,不宜在一些細節問題上糾纏。比如 觀點是“要學會傾聽”,就應該論述“傾聽”的重要,“不傾聽”的危害以及論說該怎樣“傾聽”。若我們老是分析什么是傾聽,或者傾聽表現在哪些地方,那就價 值不大。解決問題即在文章的結尾部分或者得出綜合性結論, 或者提出前瞻性希望等。 (2)常見結構 除去文章的開頭結尾外,文章的主體論證結構一般來說,有并列式、遞進式和對照式三種。 并列式就是圍繞中心從同一個緯度列出幾個分論點,逐一論證。如果僅僅圍繞一個緯度(比如“是什么”或“為什么”)寫,那么大多采用并列式結構,有時可以采用小標題的形式來結構

17、文章。 2006年四川卷(話題“問”)的滿分作文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在提出問題“成功為何不青睞我的人生港灣”后,通過“問名人”“問偉人”“問英雄”三個部分來尋找生命的答案。再例如2006年全國卷高考滿分作文做真正的自我開篇以“即使世俗的圍墻擋住你萬丈豪情,但擋不住你鏗鏘的步伐,做 真正的自我,那是陶潛的五斗詩魂;即使厚重的夜幕擋住你滿天星斗,但擋不住你心中的燈火,做真正的自我,那是文天祥的零丁絕唱;即使歲月的樊籬擋住你堅強 的身軀,但擋不住你忠貞的信念,做真正的自我,那是屈平的水中離騷”總起全篇,后文主體內容中的三個板塊五斗詩魂、零丁絕唱、水中離騷都是在同一個緯 度(什么是做真正的自我)來平

18、列地論述這一個話題,文章顯得清晰而又豐厚。 遞進式是幾個分論點是逐層遞進的關系,遞進型論證不是在一個緯度上思考,它往往使文章的論述比較深刻。 2006年全國卷高考滿分作文在追求中認清自我價值首先從“三百年不死,三百年不倒,三百年不朽”的胡楊寫起,寫它“在不屈信念的追求中,保持了最 真的自我,認清了自我價值的真正所在”,然后以一句“人生亦如此”轉入對人的論述(這里是第一層轉進)。緊接著文章論述了第一個分論點人應該有所追 求,但不是盲目地追求,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認清自我,才能更好地實現人生的價值。在這部分中,作者主要通過寫“屈原”來論說觀點。第二個分論點是:“人 生的追求應該是多種多樣的,就像婀

19、娜多姿的楊柳向往多姿多彩的春天,但應永遠記住自己最真實的身份,認清自我價值,而不可以超越這個極限,去做不自量力的 事。”在這部分中,作者以“李白、陶淵明”為例來闡述觀點。最后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價值取向,才能更好地體味人生的情趣”做第三個小論點,用蘇東坡做例。 全文層層深入,將觀點論述得很清楚。 對照式就是常說的正反論證,這是考試作文最常見也是最容易上手的一種結構方式。其基本方法就是從論題的正反兩個方面入手,進行正反對比論證得出結論,其優點是結構簡潔,論證充分。 高考滿分作文幸福之花開在感恩枝頭在論述中先論述“因為懂得感恩,他們擁有了一顆金子般的心,因為懂得感恩,他們創下了人世間溫馨的傳奇。 因

20、為懂得感恩,這世界才會如此美麗。幸福之花,在感恩的枝頭美麗綻放”,然后以“忠則出師表孝則陳情表”過渡,分別論述了諸葛亮以“鞠躬盡瘁,死 而后已”之心報答劉備三顧茅廬的恩情,李密冒死上諫以報祖母養育之恩,這些屬正面論證。此后,作者用“感恩之心,是我們維系這個世界的根本,擁有感恩的 心,才能稱之為有靈性的人,然而一旦失去后果不堪設想”轉入反面論證,文章用馬加爵來與諸葛亮、李密形成鮮明的對比,無可爭辯地說明了“因為懂得感恩,世 界才會如此美麗”的道理。 (3)拉出層次 文似看山不喜平。為了論述深刻,行文豐厚,我們要考慮增加文章的層次,論說中要在圍繞話題、緊扣中心的基礎上多轉換。 多問幾個為什么是拉出

21、文章結構的基本方法。有人曾說,要問議論文怎么寫,就是多問幾個為什么。這句話雖然很簡單,但論及了議論文的本質,因為這實際就是議 論文行文的基本思路。議論文的觀點和論據之間是因果關系。我們若能針對中心論點問為什么,我們就知道如何去深入論證;我們若能針對分論點去問為什么,我們 就容易找尋到具體的論據,并能方便地找到論據和觀點之間的關系。 3使用論證語言 議論文語言的基本要求是簡潔,較高的要求有深刻、犀利等。具體說,論說要清晰,敘事要簡潔,結論性的語言要鮮明。另外,為了辯證,我們要考慮語言的嚴密,不要用一些絕對性的語言。當然,在論說中,如果能夠適當地點示情感,那也是很好的。 議論文的論證方法:1. 歸

22、納法 從分析典型,即分析個別事物入手,找出事物的共同特點,然后得出結論。 2. 推理法 從一般原理出發,對個別事物進行說明、分析,而后得出結論。 3. 對照法 對所有事實、方面進行對照,然后加以分析,得出結論。 4.駁論法 先列出錯誤的觀點,然后加以逐條批駁,最后闡明自己的觀點。 舉例論證法例舉確鑿的事例來證明論點. 道理論證法以闡述道理的方式來證明論. 比喻論證法用淺近的并為人們熟識的事物作比喻來證明論點. 對比論證法將正反兩種情況進行對比分析來證 議論文有關知識: 1、議論文是議論說理表達作者的見解和主張的文章。 2、議論文的三要素包括論點、論據和論證。 3、寫簡單的議論文,努力做到有理有

23、據。 4.議論文的三要素 每一篇議論文,都離不開論點、論據和論證。因此,鮮明的論點,確鑿的論據,嚴密的論證,是議論文的三個基本要素。 寫議論文時,要注意把中心論點和分論點交代清楚。中心論點是議論文的基本觀點,它是全文的主旨和核心,在文章中起主導作用。從屬論點是說明中心論點的論據,是為中心論點服務的。 提出論點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一般大致有以下四種:一是開頭提出論點。二是結尾提出論點。三是篇中提出論點。四是論點貫穿在全文中。通常的寫法,以兩種為主,習作議論文也應以這兩種方式為主,然后進而學習后兩種寫法。 (2)論據,是用來證明論點的事實和道理。因此,論據包括事實材料和道理即理論材料。事實材料中又

24、包括正面和反面事實材料,另外,數據材料也是其中一種。選擇事實材料和理論材料要遵循哪些原則呢? 對于正面的事實材料,首先是真實性原則。論據真實,論點就可*;論據不真實,論點就可疑。其次 是典型性原則。就是要求選用那些能夠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質,亦即具有廣泛代表性的材料作論據。一個論點,往往有許多論據能夠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來證明它。 但是在可以論證它的眾多論據中,總有一些是最恰當最有說服力的論據,就是典型的論據。此外,還要遵循新穎性原則。人們在閱讀文章時,容易被新穎的材料所吸 引,也容易對陳舊的材料產生厭惡。因此,對事實論據的選擇,也必須遵循新穎性這一原則,重新輕舊,求近舍遠,在“新”字上下功夫。

25、對于反面事實材料應以有襯托作用為原則。議論文為了把道理講深講透,需要多角度地分析、論證論 點,這就要求我們從不同角度去選擇論據,既要選擇正面的材料,從正面闡述事理;也需要選擇反面材料,從相反角度剖析事理,正反對照,以反襯正,突出中心論 點。反面材料補充不能說透的結果。 對于數據材料應遵循科學的原則。從表面上看,數據只是幾個簡單的數字,其實它有豐富的內涵,往往是眾多勞動的結晶、輝煌成績的表現、不懈努力的反映,或者是浪費破壞的記錄,將科學的數據引進議論文,能增強論證的效果,具有無可辯駁的說服力。 理論材料就是選用通過實踐證明是正確的經典理論家的名言,科學上的公理、定律以及盡人皆知的道理等等來作論據

26、,以證明論點的正確性。引用理論材料作論據,必須遵循以下幾條原則:首先是可信性原則。作為論據的依據,被引用的理論材料一定要確鑿可信, 不論是引用名人的原話,還是引用大意,首先應搞清作者是誰,不可張冠李戴,把孔子的話當作他人的話來引用。如果是引用原文,一定要核對原文不要抄錯;如果 是引用大意,一定做到對原文內容能夠正確概括,做到準確可。其次是針對性原則。引用理論材料的目的是為論證某個觀點服務的,切切不可牽強附會,無的放矢,架空議論。再次是引伸性原則。這是說在引用精當的材料作論據后,不能就此完事,不作分析,這樣有引無證,不能充分發揮論據的作用。正確的做法是在引用理論材料之后,緊跟著就要對理論材料進行

27、科學的推論,從中推導出新的含義,生發出新的思想,進而推動文章的論證。此外,還有簡明性原則。引用理論材料作論據,目的是證明觀點的正確,對觀點的進一步闡述和推導,還要自己去論證。如果引用過多的理論材料,以引帶論,效果會適得其反。 (3)論證,就是用論據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使論據與論點之間有機地聯系起來,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論證的方法,一般都是先提出論題,經過論證、分析后得出結論。論證的過程和方法,有的逐層剖析,有的邊分析邊作結論,有的用設問引出問題進行論證。 寫議論文要求做到層次清楚,推理嚴密,合乎邏輯,說理透辟,不論立論還是駁論都要具有說服力。 5、立論和駁論 議論文從論證方式看,一般分為立論和駁論兩種。 (1)立論 立論是對一定的事件或問題從正面闡述作者的見解和主張的論證方法。寫立論性的文章,必須做到: 論點要正確、鮮明。正確就是論點本身要符合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符合客觀實際,并經得起實踐的檢驗。鮮明就是說作者必須旗幟鮮明地表示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贊成什么,反對什么,決不可含含糊糊,模棱兩可。 論據要真實、充分。就是說,必須舉出足夠的事實或公認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