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下冊教科版科學知識點_第1頁
五年級下冊教科版科學知識點_第2頁
五年級下冊教科版科學知識點_第3頁
五年級下冊教科版科學知識點_第4頁
五年級下冊教科版科學知識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科版科學五下第一單元知識點

1.許多植物的新生命是從獨工發芨開始的。

2.我們可以誦過對比實崎來驗證種干發芽所必需的條件。在實驗中只能改變

一個條件(我們要研究的條件),同時保證其他條件不變。

3.※綠豆種子(植物)發芽需要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三

個條件要同時具備。陽光和土壤不是種子發芽必需的條件。

4.綠豆種子(植物)發芽可以不需要也生,但綠豆苗的生長需要陽光。

5.※光合作用:在光照條件下,植物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綠色

葉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養料,并釋放出氧氣。

6.不同環境里的植物對陽光、水分等條件的需求不同。植物能適應環境,降

水量大的地區生長的植物的葉片會很大(如芭蕉),降水量小的地區生長

的植物的葉片會很小(如松樹),有的甚至會退化成剌(如仙人掌)。

7.植物還具有向光性、向水性等特性。

8.蚯蚓適宜生活在黑暗、潮濕的環境中。

9.動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環境條件,不同的動物對環境有丕回的需求。動物在

長期生活繁衍的過程中也形成了適應環境的特征。.當環境改變的時候,動

物會努力適應新環境;為適應環境的變化,動物會有一些特殊的行為。

10.青蛙在不同的季節會有不同的行為。春:腥化夏:捕食秋挖洞冬:

冬眠

1L青蛙具有冬眠行為,青蛙冬眠主要是為了適應冬季寒冷、缺少食物等惡

劣環境。蛇、熊等也會出展。

12.四季的田野

季節氣候草木蝴蝶青蛙

春溫暖發變由卵孵化成幼蟲由卵孵化成蝌蚪

夏炎熱茂盛幼蟲f蛹f成蟲蝌蚪f青蛙

秋涼爽枯落產卵、死亡挖洞

冬寒冷凋零以期的形式越冬冬眠

13.丹頂鶴具有遷徙行為,丹頂鶴遷徙主要是為了適應氣候、日照及食物等

因素的變化。大雁、燕子等也會遷徙。

14.食物是動物的必要需求,動物消耗食物而獲得能量。

15.^(1)生物之間因為食物關系,構成很多的“鏈條”狀的聯系,像這樣

的食物關系,叫食物鏈。(2)一般用箭頭表示食物鏈中“誰被誰吃”的關

系。箭頭方向也表示能量流動的方向。(3)食物鏈從綠色植物開始,到囪

猛的肉食動物終止。(4)食物鏈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日遣。直接

或間接以生產者為食物的生物叫消費者。

16.生物之間因為食物關系相互聯系在一起呈現出的網狀結構,叫食物網。

17.群落里的各種生物與環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構成了一個

整體,我們把這個整體叫生態圣統。

18.群落是一定范圍內(如池塘)的所有生物,而生態系統是一定范圍內(如

池塘)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

19.生態瓶(1)放入順序:沙子一水植物f動物。(2)生態瓶中的非生

物:水、沙、陽光、空氣等。

20.改變生態瓶里的生物數量和非生物條件,生態瓶會發生變他。如果拿掉

部分水草或加入兩條小魚都會導致小魚跳量而浮到水面。

教科版科學五下第二單元知識點

1.獨木舟存在裝載量小,不穩定等不足。我們可以采用增寬船體等方法使其保持

稔定。

2.船在水中行駛時,會受到水的阻力。船首采用流線型(尖形),可以減小船在

行駛中的阻力。

3.竹筏通過加大船體,增加底面積,比獨木舟更穩定、載重量更大。竹筏的不足

之處:容易謾水、不牢固。

4展櫓木船和寶船解決了容易逡水的問題,而且出現了“搖櫓”“風帆”等動力

系統。

5.生產生活的需求推動了造船技術的進步。

6.有的材料在水中是浮的,有的材料在水中是沉的。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沉的材

粒也可以造船。

7※物體在水中會受到豎直向上托起的力,像這樣的力是電1。橡皮泥和鋁箔是

在水中會下沉的材料,把它們做成船型后,它們浸入水中的體積增大,在水中受

到的浮力增大,因而能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

8.為了讓船型橡皮泥和鋁箔穩定地漂浮在水面上,我們可以增加船的寬度、使船

體均勻不偏方U

9.渡船的底部特別寬闊,可以提高船的穩定性。雙體船是一種帶有兩個平行船體

的船,這樣做的優點是提高船的穩定性。

教科版科學五下第三單元知識點

1.地球是我們唯二的家園,要珍惜我們的地球家園。

2.我們的地球(1)平均半徑約為6400千米。(2)大氣層平均厚度約為1000千

米。(3)海洋平均深度約為4千米。(4)巖石圈平均厚度約30千米。

3.※地球為生命存在提供必要條件:丞、合適的空氣、適宜的溫度、穩定的氣候。

4.火星大氣基本不含氧氣,氣偃會短期內反復地劇烈變動,不能提供生命必要條

件。火星大氣中也基本沒有氧氣。

5.八大行星中唯有地球的大氣中有大量的氧氣,地球距離太陽不遠不近,保證地

球上有液態水。

6.豐富的海洋資源(1)海洋為人類生存提供了生物、的二、能源等多種資源。

(2)海洋生物對維持海洋生態系統起著重要作用,同時也是大氣中二氧化碳的主

要吸收者之一。

7.有些環境問題是由人類活動引發的。

8.地球面臨著多種環境問題,包括:大氣污染、水資源短缺、水污染、固體映棄

物污染、全球變暖、光污染、噪聲污染等。霧霾會引起呼吸道疾病。氟利昂的使

用會破壞臭氧層。

9.水體富營養化和赤潮會導致大量水生生物死亡。

1L地球上的水很多,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資源卻很緊缺。我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丕

多,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12.我們擔憂水資源問題的原因(1)水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質。

(2)可利用的淡水資源總量少且短缺。(3)自來水來之不易,要珍惜。(4)水

被污染。

13.水資源問題的主要解決措施(1)水污染防治。(2)在全社會大力推進節水措

施。(3)采用先進的農業灌溉技術。滴灌是目前農業灌溉技術中最為節水的灌溉

技術之一。

14.解決垃圾問題的方法(1)減量化:盡可能避免產生額外的垃圾,從源頭上減

少垃圾。(2)資源化:將回收的垃圾再利用,變廢為寶。(3)無害化:在垃圾

管理的全過程,避免對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15.※電能是家庭生活中最常用和最為廣泛的能源。我國的電能組成水電主要有水

蟲、太陽能發電、風電、核電和火電(煤燃燒發出的電)。

16.溫室效應:人類過度消耗化石能源增加的二氧化碳,使地表附近的大氣溫度上

北,被稱作溫室效應。

17.※功率為1千瓦的電器使用1小時所消耗的電能就是1度電。

18.解決能源問題的方法:節約能源、開發新能源。

19.石油、煤、天然氣是不可再生能源,終有用盡的一天。.可再生能源是指太陽能、

風能、地熱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形式。

20.地球上的有些資源被消耗就不可再生,如煤、而油、天然氣等。有些資源是出

以再生的,如塑料、玻璃和紙。(區別19,19是能源,20是資源)

21.我國古代的造紙技術(蔡倫改進了造紙術)

蒸煮一舂搗一制漿一抄紙一晾紙一揭紙

22.一張再生紙的制作過程:

撕碎一攪拌一平鋪一擠壓吸水一通風晾干

23.生活中常見的“生紙產品有紙板和紙箱、包裝紙袋、衛生紙等。

24.環境問題是復雜.的,各種因素是相互關聯的。

25.人們的行為可能破壞環境,也能夠通過努力區疊坯境。

26.環境問題是很復雜的,依據人們居住的地域和所從事工作的不同,在看待某個

污染問題時,人們會持有不同的態度。為了達成可行的解決辦法,需要學會協調

和放棄。

教科版科學五下第四單元知識點

1.物質通常以固態、液態、氣態的形態存在,物態變化取決于溫度等。

2.執是能量的一種表現形式,熱量變化導致了物體溫度變化。

3.※觀察水加熱時的變化現象(1)水沸騰后,停止加熱,水會停止沸騰,水的溫

度會降低。(2)水沸騰后,繼續加熱,水會持續沸騰,水的溫度上戀。

(3)水沸騰時的溫度,叫水的邂直,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水從液

態變成氣態,稱為汽化。

4.水沸騰的條件:達到狒點且持續吸熱。

5.水結冰時的溫度,叫水的凝固點,標準大氣壓下,水的凝固點是因。水從液態

變成固態,稱為凝Ml。

6.水在吸收或放出一定熱量后,會發生物態變化。

7.水的蒸發過程吸收熱量,水蒸氣凝結成水的過程放出熱量。

8.水蒸氣凝結成水:浴室鏡面上形成的水滴、水燒開時冒的白氣(小水滴)、清

晨草葉上的露珠。

9.自然界中水的形態多種多樣,常見的有玄、霧、雨、露、霜、雪等,他們的形

成都與水蒸氣的凝結有關。

10.熱通常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向溫度低的物體。

11.在實驗中,我們測量物體的溫度通常使用溫度計,生活中還有更多可以感知溫

度的方法,比如使用感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