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24歷年中圖版高中生物必修31.2動物穩態維持及其意義練習卷(帶解析)_第1頁
2010-2024歷年中圖版高中生物必修31.2動物穩態維持及其意義練習卷(帶解析)_第2頁
2010-2024歷年中圖版高中生物必修31.2動物穩態維持及其意義練習卷(帶解析)_第3頁
2010-2024歷年中圖版高中生物必修31.2動物穩態維持及其意義練習卷(帶解析)_第4頁
2010-2024歷年中圖版高中生物必修31.2動物穩態維持及其意義練習卷(帶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0-2024歷年中圖版高中生物必修31第1卷一.參考題庫(共25題)1.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細胞的內環境分別是()①血液和組織液②血漿和組織液③淋巴和血液④淋巴和組織液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2.下列屬于人體排出Na+和K+的共同途徑是()①由腎排出②由皮膚排出③由肺排出④由大腸排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①3.穩態的生理意義是()A.使體溫維持相對恒定B.使體液的pH保持相對穩定C.使內環境的滲透壓處于相對平衡D.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4.在下列圖示中,正確表示血漿、組織液、淋巴三者之間的關系的是()5.下圖為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在攝取葡萄糖后血糖含量的變化曲線。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曲線為正常人的,曲線為糖尿病患者的。(2)造成AB段變化的生理活動可能是,該過程可能發生在器官中。(3)在乙的血糖濃度變化中,實現BC段的主要代謝途徑是

,,

。(4)曲線CD段表示乙處在饑餓狀態時的血糖濃度,此時維持血糖濃度相對穩定的代謝途徑主要是。(5)假如在糖尿病患者攝取葡萄糖1小時后,給他注射胰島素,請在圖中繪出他體內血糖含量的變化曲線(表示出大致趨勢即可)。(6)為什么糖尿病人多食仍然總感覺饑餓,多飲仍然總感到口渴?6.較大劑量注射一種激素后,小白鼠漸漸反應遲鈍,活動減少,以致昏睡,該激素是()A.甲狀腺激素B.雄性激素C.性激素D.胰島素7.下列物質中,不屬于內環境的組成成分的是()A.血紅蛋白B.葡萄糖C.二氧化碳和氧D.氨基酸8.當人驟然遇冷時,皮膚表面會產生“雞皮疙瘩”,其直接原因是()A.骨骼肌不自主戰栗B.皮膚血管收縮C.腎上腺素分泌增加D.皮膚立毛肌收縮9.下列調節過程沒有下丘腦參與的是()A.水和無機鹽的調節B.體溫的調節C.血糖平衡的調節D.二氧化碳10.圖中表示兩類動物的耗氧量與環境溫度的關系,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①甲是恒溫動物②乙是恒溫動物③甲是變溫動物④乙是變溫動物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1.正常成年人24小時內可以由大腸排出100毫升水,這部分水的來源是()A.全部來自飲水B.全部來自食物C.全部來自物質代謝D.來自飲食和消化液未被消化道吸收的水分12.血漿中的水來自()A.組織液B.血漿、消化液C.淋巴、組織液D.消化液、組織液、淋巴13.下列屬于哺乳動物和人體的內環境的是()A.肺泡腔內的氣體B.小腸腔內的消化液C.心室腔內的血漿D.膀胱腔內的尿液14.人體組織水腫的原因之一可能是()A.血漿中蛋白質含量少

B.組織液中蛋白質含量少C.血液中尿素含量多

D.血液中無機鹽含量多15.兩種鼠A和B,生活在不同的環境中,從A、B中選擇等量的鼠用于實驗,研究其滲透調節功能,選擇的鼠的重量和年齡都相似,將它們置于相同的環境條件下,喂等量的食物,但不喂水。實驗結果如下表:

物種A物種B代謝得到的水分8180蒸發失去的水分90168糞便含水量220(1)指出哪一種鼠生活在干燥的環境里,給出一種理由,說明作出的判斷。(2)指出鼠得到水分的一種代謝方式:。(3)指出兩種由于蒸發而失水的途徑:,。(4)如果不向實驗動物供水,一段時間后A、B的生存狀況如何?16.班氏絲蟲寄生在人體的淋巴管內后,常造成人體下肢腫脹,這是由于()A.細胞將不能接受氨基酸B.組織間隙積聚液體C.不能消化脂肪D.組織內葡萄糖濃度升高17.下圖為人體體溫的晝夜變動曲線,據圖回答問題:(1)人體體溫的來源是。(2)人體體溫晝夜差別。保持體溫相對恒定,是機體和保持的結果。(3)在炎熱夏季的15點時,人體體溫為,寫出此時體溫調節的反射弧:。18.人體組織液中的O2要進入組織細胞中參與氧化分解有機物,這些O2需要通過幾層由磷脂分子組成的膜()A.1B.2C.3D.619.血液中的每一對緩沖物質的組成都是()A.一種強酸和相應的一種強堿鹽B.一種強酸和相應的一種弱堿鹽C.一種弱酸和相應的一種弱堿鹽D.一種弱酸和相應的一種強堿鹽20.不能對腎小管重吸收水起促進作用的是()A.滲透壓升高B.抗利尿激素升高C.血漿滲透壓升高D.醛固酮升高21.當人體缺鉀時,會引起()A.細胞外液滲透壓降低B.心率正常C.心律失常D.醛固酮分泌增加22.高等多細胞動物的物質交換主要涉及:①體內細胞②細胞外液③血液(或淋巴)④呼吸系統⑤泌尿系統⑥消化系統⑦體外環境(1)氧氣從體外空氣進入體內細胞的正確順序是()A.⑦④③②①

B.⑦③④②①C.⑦③①④②

D.⑦④③②(2)二氧化碳從體內到體外的正確的順序是()A.①②③④⑦

B.③④②⑦C.①③②④⑦

D.①③⑤⑥⑦(3)營養物質消化后進入人體內細胞的正確順序是()A.⑦⑥⑤④③②①

B.⑦⑥⑤③②①C.⑦⑥③②①

D.⑦⑥②①(4)體內細胞代謝的終產物尿素排出體外的順序是()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③④⑤⑥⑦C.①③⑥⑤⑦

D.①②③⑤⑦23.正常情況下,當人體局部組織活動增加時,代謝產物增加,此時該組織中的()A.組織液增加,淋巴增加B.組織液減少,淋巴增加C.組織液增加,淋巴減少D.組織液減少,淋巴減少24.人體血液中不可能出現的物質是()A.纖維素B.尿素C.激素D.維生素25.下圖為正常人血糖含量變化曲線,請據圖回答問題:(1)AB段血糖含量劇增是由于。(2)BC段血糖含量下降的調節途徑有。(3)CD段趨于相對穩定是由于。第1卷參考答案一.參考題庫1.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毛細血管是連通動脈和靜脈的血管,毛細血管壁僅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它穿行于組織細胞之間。毛細血管的外側與組織液接觸,內側與血漿接觸,因此它的內環境是血漿和組織液,毛細淋巴管是存在于組織間隙的盲管,其管壁也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淋巴管內部流動著淋巴,外側與組織液接觸,它的內環境是組織液與淋巴考點:內環境點評:本題是一道經典的試題,很好的考查了學生對內環境概念的掌握以及在變化的環境下的應變能力。2.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Na+和K+屬于無機鹽,由腎臟、皮膚、大腸排出考點:內環境的穩態點評:本題簡單,考查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屬于基礎題。3.參考答案:D試題分析:血漿中的緩沖物質只能調節pH的穩態;內環境的溫度、pH、滲透壓不是恒定不變的,而是在正常范圍內波動;正常機體的穩態是指在神經系統、體液、免疫系統的調節下,由各組織、器官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相對穩定的狀態。考點:穩態的生理意義點評:本題簡單,要求學生熟練記憶即可。屬于基礎題。4.參考答案:A試題分析:血漿、組織液和淋巴之間的關系是血漿和組織液之間物種可以進行物質交換,組織液可單向滲透形成淋巴,淋巴通過淋巴循環匯入血液??键c:內環境的概念點評:本題屬于學生必需掌握的知識,可幫助學生辨析概念及相互之間的關系。5.參考答案:(1)乙甲(2)葡萄糖被吸收小腸(3)葡萄糖分解合成肝糖元或肌糖元轉化為脂肪等(4)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進入血液(5)下圖虛線所示(6)糖尿病人血糖濃度高,使得葡萄糖進入組織細胞和在細胞內的氧化利用發生障礙,由于細胞內能量供應不足,患者總感覺饑餓而多食,糖尿病人尿中含糖,所以糖尿病人在排出大量糖的同時,也滲透性地帶走大量的水分,于是會出現多尿、口渴、多飲的現象。試題分析:(1)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含量超過1.6~1.8g/L,所以圖中的甲為糖尿病患者。(2)A點輸入葡萄糖溶液,由于糖類的消化吸收,AB段血糖含量升高。葡萄糖進入小腸上皮細胞的方式是主動運輸。(3)BC段血糖含量下降,促進此過程的激素是胰島素,是由胰島B細胞分泌的。胰島素的化學本質是分泌蛋白,與其合成與分泌有關的細胞器有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線粒體。(4)C點血糖含量低,此時肝糖元水解成葡萄糖進入血液,形成血糖,以維持血糖含量的相對穩定。(5)糖尿病患者血糖含量過高,是因為胰島B細胞受損,胰島素分泌不足。給其注射適量的胰島素,血糖含量應降低,恢復正常??键c:血糖的調節點評:本題要求學生綜合分析問題,鍛煉圖文轉換的能力,進行語言的組織能力,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6.參考答案:D試題分析:胰島素是人體內唯一可以降低血糖濃度的激素,小鼠在大劑量注射胰島素后,血糖濃度會迅速下降,從而表現出反應遲鈍、活動減少甚至休克等癥狀??键c:動物激素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屬于識記層面的知識的考查,屬于基礎題。7.參考答案:A試題分析:內環境指的是細胞外液,有輸送葡萄糖、氨基酸、二氧化碳和氧的作用。血紅蛋白是紅細胞上的一種含鐵的蛋白質,它不可能是內環境的組成成分??键c:內環境的成分點評:本題要求學生準確掌握基礎知識,并靈活運用該知識解決分析問題。8.參考答案:D試題分析:選項中的措施都是在寒冷條件下通過增加產熱或減少熱量散失來維持正常體溫的途徑,但只有皮膚立毛肌收縮,皮膚表面才會產生“雞皮疙瘩”。考點:體溫的調節點評:本題考查本節的基礎知識,要求學生對于體溫的調節過程非常熟悉。9.參考答案:D試題分析:二氧化碳的調節中樞在延髓,不在下丘腦。水和無機鹽的調節、體溫的調節、血糖平衡的調節都與下丘腦有關系??键c:內環境的穩態調節點評:要求學生牢固掌握基礎知識,能進行區分比較。學會學習的方法。10.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恒溫動物體溫恒定,在較寒冷的環境中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氣來氧化有機物,釋放能量,維持體溫。變溫動物則在溫度較低的環境中,代謝較慢,需氧較少。環境溫度高時,則與此相反。所以甲是恒溫動物,乙是變溫動物考點:體溫的調節點評:此題主要考查恒溫動物與變溫動物的呼吸特點,屬于應用層次。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11.參考答案:D試題分析:由大腸排出的水來源于飲水、食物和分泌到消化道中的消化液。考點:排泄和排遺的區別點評:本題簡單,屬于識記層面知識的考查,學生熟記即可。12.參考答案:D試題分析:正確解答此題,應明確內環境中血漿、組織液、淋巴的相互關系及其內成分的根本來源。血漿和組織液之間可以相互滲透,組織液單向滲入毛細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最終還是回流到血漿中,可見血漿中的水可來自組織液和淋巴。另外,水分通過滲透、擴散等方式被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吸收后,經小腸絨毛內的毛細血管直接進入血液循環(即進入血漿)??键c:內環境組成成分的關系點評:本題要求學生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并能靈活運用解決實際問題。13.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內環境是指人體內細胞生活的液體環境,主要由血漿、淋巴和組織液構成。在題目所給的選項中,肺泡腔內的氣體、小腸腔內的消化液、膀胱腔內的尿液都屬于人體細胞的外界液體,不屬于內環境??键c:內環境的概念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于內環境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要求學生深刻掌握和靈活運用。14.參考答案:A試題分析:組織水腫是組織中水分增多的結果,引起組織水腫的原因是組織液滲透壓升高或血漿中滲透壓降低。選項C、D所說的物質能自由通過毛細血管壁,使得該物質在血漿和組織液中保持平衡狀態,但血漿中的蛋白質不能通過毛細血管壁進入組織,當其含量減少時,血漿滲透壓下降,組織液的滲透壓相對升高,所以血漿中的水分可以大量進入組織間隙調節滲透壓平衡,使組織中因水分增多而出現組織水腫??键c:內環境的穩態點評:本題考查知識具有綜合性,要求學生能綜合分析,并進行整理整合,靈活應用。15.參考答案:(1)物種A。因為物種A和物種B得到的水分相同,而物種A通過蒸發失去的水和通過糞便排出的水均較少,失去的水分少(2)鼠得到水分的代謝途徑為呼吸作用或者氨基酸縮合成蛋白質(3)皮膚排汗失水、呼吸失水(4)B鼠先死亡,因為B鼠蒸發失水,糞便失水量大試題分析:通過表格可以看出兩種鼠代謝產生的水分是基本相等的,物種A的水分丟失少,物種B的水分丟失多,物種A的保水能力強,是與干燥環境相適應的特點。產生水的代謝方式有呼吸作用、氨基酸脫水縮合成蛋白質的過程等。因為B鼠蒸發失水、糞便失水量大,因此B鼠因體內缺水而先死亡??键c:水的代謝點評:本題比較簡單,只要學生能在熟練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具備較好的語言組織能力,并較全面的考慮問題即可。16.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班氏絲蟲是我國常見的絲蟲病病原體,病原體的原始寄生部位在淋巴,早期主要表現為淋巴管炎和淋巴結炎,晚期則出現淋巴管阻塞所引起的病癥,如下肢腫脹等,主要原因是淋巴管被阻塞后,組織液中的蛋白質被淋巴液回收受阻,大量蛋白質積聚在組織液中,使組織液滲透壓不斷升高,這樣生成組織液的有效過濾壓增大,組織液的生成增多,使組織間隙積聚液體,造成人體下肢組織水腫。考點:內環境的穩態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以及在教材基礎內容的基礎上進行的延伸,鍛煉了學生在新情景下分析問題的能力。17.參考答案:(1)物質代謝過程所釋放出的能量(2)不超過1℃產熱量散熱量動態平衡(3)約37.4℃

→→→→→試題分析:下丘腦是人體體溫調節的中樞,當人體外部環境溫度發生變化時,機體通過下丘腦調節機體的體溫并使之保持相對穩定,當外部低溫時,機體通過神經調節(皮膚毛細血管的收縮、立毛肌收縮、汗腺分泌減少以及骨骼肌戰栗)和體液調節(腎上腺素、甲狀腺激素的分泌增多,使機體的代謝能力增強,產熱增多)來維持體溫的穩定;當外部高溫時,機體主要通過神經調節(皮膚毛細血管的舒張、立毛肌舒張、汗腺分泌增多)使體溫保持穩定。人體散熱的方式有對流散熱、輻射散熱和蒸發散熱三種方式,其中蒸發散熱是高溫環境中機體散熱的主要方式??键c:體溫的調節點評:本題比較簡單,考查學生對教材知識的掌握程度,屬于基礎題。18.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據題意,O2要進入組織細胞中需穿過細胞膜,參與氧化分解有機物則需穿過兩層線粒體膜進入線粒體??键c:內環境的定義點評:本題要求學生在掌握內環境的概念的前提下,對生物體的生理結構非常清楚。19.參考答案:D試題分析:人體血液中緩沖物質構成了血液的緩沖系統,測定表明,每一緩沖對都是由一種弱酸與相應的強堿鹽組成的??键c:血液的酸堿平衡點評:本題屬于基礎題,要求學生準確記憶即可。20.參考答案:A試題分析:當細胞外液(包括血漿)滲透壓升高時,由下丘腦合成、垂體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進腎小管對水的吸收,使細胞外液的滲透壓趨于正常。這說明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可間接促進腎小管對水分的重吸收。醛固酮的作用是保Na+、保水、排K+,即在促進腎小管重吸收Na+和分泌K+的同時,間接地促進腎小管對水的重吸收。而滲透壓升高指向不明,沒說明是細胞內液滲透壓升高,還是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因此,無法判斷考點:水的平衡點評:本題綜合考查激素和細胞外滲透壓在調節水的平衡過程中的作用。有一定的難度。21.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鉀不僅能維持細胞內液的滲透壓,而且還能維持心肌舒張,保持心臟正常的興奮性。當血液中鉀含量過低時,心肌自動節律性異常,導致心律失??键c:無機鹽離子的平衡點評:本題要求學生對基礎知識熟練記憶,屬于基礎題。22.參考答案:(1)A(2)A(3)C(4)D試題分析:外界空氣中的O2進入組織細胞,需經呼吸系統進入血液,再經循環系統的運輸到達組織處的毛細血管,然后經過擴散作用進入組織細胞,而二氧化碳的排出與氧氣的進入是相反的過程。營養物質須經消化系統的消化,而尿素則需經過排泄系統排出。尿素由細胞產生后先排到組織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