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人教版八年級物理暑假作業:簡單機械A(含解析)_第1頁
2024人教版八年級物理暑假作業:簡單機械A(含解析)_第2頁
2024人教版八年級物理暑假作業:簡單機械A(含解析)_第3頁
2024人教版八年級物理暑假作業:簡單機械A(含解析)_第4頁
2024人教版八年級物理暑假作業:簡單機械A(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簡單機械A——八年級物理人教版(2024)暑假作業

1.如圖是小華在勞動教育實踐活動中體驗中國傳統農耕“春稻谷”的示意圖.小華若要更省

力,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支點不動,腳在桿上的位置前移

B.將支點靠近人,腳在桿上的位置不動

C.將支點靠近人,同時腳在桿上的位置前移

D.將支點遠離人,同時腳在桿上的位置后移

2.俯臥撐是一項常見的健身項目,如圖是小明在水平地面上做俯臥撐保持靜止時的情景,地

面對腳的力作用在。點,地面對手的力作用在3點,身體的重心在A點。已知小明的重力為

600N,地面對手的力£與地面垂直,則工的大小為()

型0.9m40.3m,B

A.200NB.450NC.600ND.1800N

3.在圖所示的工具中,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A.青、羊角錘B.2

/食品夾子

IP7

C.核桃夾D.撬棒

4.下列挪動球形石墩的方法中,最省力的是()

5.使用如圖所示的兩種簡單機械將同一重物勻速提起,已知滑輪重、摩擦和繩重不計,關于

所用的力器、F乙大小關系,正確的是()

甲乙

A.^=NB.「〉邑C./〈邑D.無法判斷

6.如圖甲所示是我們生活中常用的壓蒜器,可以看作一個杠桿,圖乙是其結構示意圖,。為

支點,B為阻力,請你在圖乙中畫出阻力工的力臂乙及最小動力耳的示意圖.

甲乙

7.利用如下圖所示的“搬重物利器”搬運大件家具時,先用金屬棒撬起家具,再將帶有滾輪的

底座放入家具底部,便可以輕松移動家具。其中,金屬棒是(選填“省力”“費力”或

“等臂”)杠桿,底座裝有滾輪是為了o

金屬棒裝有滾輪的底座

8.如圖甲、乙所示的汽車方向盤和安裝在井口打水用的轆掠都是輪軸如果要使方向盤的操作

更省力,應該把方向盤做得(選填“大”或“小”)一些;要使通過轆胡打水更省力

些,應該把轆胡上纏繞繩子的軸做得(選填“粗”或“細”)一些.

甲乙

9.在建筑工地上,小明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用25N的拉力使重為300N的物體A沿著

水平地面勻速運動.物體A在運動時受到的地面摩擦力為其所受重力的0.2,若不計繩重及滑

輪組的摩擦,則動滑輪所受重力為N.若增加物體A的重力,仍使物體A勻速運動,則

該裝置的機械效率將(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10.如圖所示,將一個重10N的物體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尸=7.5N勻速拉到斜面的頂端,物

體沿斜面移動的距離s為5m,上升的高度人為3m,則人對物體做的有用功是J,斜

面的機械效率為.在高度相同時,斜面越長越______(選填“省力”或“費力”).

11.如圖,小王在“研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所用的實驗器材有:刻度均勻的杠桿、支架、

彈簧測力計、刻度尺、細線和質量為50克的鉤碼若干個(g取10N/kg)。

甲乙丙

(1)如圖甲所示,實驗前杠桿左側下沉,則可將左端的平衡螺母向(選填“左”或

“右”)調節,直到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圖乙中杠桿平衡時,若在杠桿左右兩邊所懸掛的鉤碼下同時增加一個相同的鉤碼,則

杠桿(選填“左”或“右”)端下沉;

(3)如圖丙所示,在A點懸掛3個鉤碼,在3點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下拉,使杠桿在水平位

置再次平衡,則拉力大小為No若保持杠桿平衡狀態不變,將彈簧測力計由。方向

緩慢轉動到6方向的過程中,其示數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12.小夢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研究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

次數鉤碼重力/N鉤碼升高的高度h/m拉力F/N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m拉力方向

110.210.2向上

220.22.10.2向下

310.20.60.4向上

420.21.10.4向下

(1)實驗中需要用到的測量工具是彈簧測力計和;

(2)實驗中應沿豎直方向拉動彈簧測力計,使鉤碼上升:

(3)比較1和2兩次實驗可知:使用定滑輪的好處是;

(4)依據杠桿平衡條件分析,使用動滑輪提升物體所用的力是直接提升物體所用力的一半,

但分析第3、4兩次實驗數據卻不符合這樣的關系,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甲乙丙

13.如圖所示,在“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利用圖乙A、B、C三個實驗裝置進行

實驗,測得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鉤碼規格相同、動滑輪個數越多重力越大)

2

Bc

實驗次鉤碼重力提升高度繩端拉力繩端移動距離機械效率

數G/NhlmF/Nstmn

140.10.3

280.13.20.383.3%

380.12.00.580.0%

(1)在實驗中,應沿豎直方向拉動彈簧測力計。

(2)第1次實驗中,如圖甲所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N,機械效率是(精確

到0.1%)O

(3)由1、2兩次實驗數據可得出結論:o

(4)由_____兩次實驗數據可得出結論:使用不同滑輪組提升相同重物,動滑輪越重,機械

效率越低。

(5)在第3次實驗操作的基礎上,如圖乙D所示,改變繩端拉力方向,測得的機械效率將

(選填“偏高”“偏低”或“不變”)。

14.工人用如圖所示的動滑輪提升建材,已知工人的重力是700N,雙腳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是

0.05m2他將800N的建材勻速提升了3m,動滑輪的機械效率是80%,忽略機械的一切摩擦和

繩子的質量,試求:

(1)工人對建材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工人對繩子的拉力是多大?

(3)提升建材時,工人對地面的壓強是多少?

15.一輕質杠桿AB水平放置,在杠桿上懸掛一個西瓜,杠桿長1m,。為杠桿的支點,。4長

0.2m,3點用彈簧測力計豎直提起,其裝置如圖所示.

(1)該杠桿屬于哪種類型?

(2)若西瓜懸掛點距。點0.4m,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8N,求該西瓜的重力.

(3)要使輕質杠桿A3始終處于水平平衡,求西瓜懸掛點與。點的最大距離.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根據杠桿平衡條件44=£6可知,若要省力,可以采取以下方法:①增大動力臂;②

減小阻力;③減小阻力臂.A(X)支點不動,將腳在桿上的位置前移,相當于減小了動力

臂,不能省力;B(X)將支點靠近人,腳在桿上的位置不動,增大阻力臂的同時減小了動

力臂,不能省力;C(X)將支點靠近人,同時將腳在桿上的位置前移,增大阻力臂的同時

減小了動力臂,不能省力;D(V)將支點遠離人,同時腳在桿上的位置后移,減小阻力臂

的同時增大了動力臂,可以省力.

2.答案:B

解析: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得,FixOB=GxOA',即

片=空義6=—”里一x600N=450N,故B正確。故選B。

OB0.9m+0.3m

3.答案:B

解析:羊角錘在使用時,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屬于省力杠桿;故A不符合題意;

食品夾子在使用時,動力臂小于阻力臂,屬于費力杠桿;故B符合題意;

核桃夾子在使用時,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屬于省力杠桿;故C不符合題意;

撬棒在使用時,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屬于省力杠桿;故D不符合題意.

4.答案:A

解析:A(V)圖示方法拉動石墩時相當于使用動滑輪,動滑輪可以省力.B(X)圖示方法

拉動石墩時相當于使用定滑輪,定滑輪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但不省力.CD(X)圖中均是用

繩子直接拉石墩,不省力.

5.答案:C

解析:由圖可知,甲是動滑輪,承擔物重的繩子股數為2,則品=£,乙是定滑輪,不能省

力,則七=G,故當。故ABD錯誤,C正確。

故選C。

6.答案:如圖所示.

解析:由題意可知。為支點,過。點作阻力工作用線的垂線,垂線段即為阻力臂根據

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在阻力和阻力臂不變時,動力臂越大,動力越小,杠桿上離支點最遠

的是點A,所以連接即為最大動力臂,過A點向下作的垂線即可畫出最小動力

小且動力耳的長度要小于工.

7.答案:省力;減小摩擦力

解析:由圖可知,中間墊的物塊處為杠桿的支點,手在把手處向下撼動杠桿過程中,動力臂

大于阻力臂,為省力杠桿。

底座裝有滾輪,在壓力和粗糙程度不變的情況下,變滑動為滾動,減小摩擦力。

8.答案:大;細

解析:使用輪軸時根據幺=二可知,動力施加在輪上時,輪的半徑越大,軸的半徑越小,輪

F2R

軸越省力.要使操作更省力,應該將方向盤做得大一些,轆粉的軸做得細一些.

9答案:15;增大

解析:物體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0.2G=0.2x300N=60N,因物體A勻速運動,繩子對

物體A的拉力和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滑輪組對物體A的拉力

鳥立=/=60N,由圖知〃=3,不計繩重及摩擦,由E=L(G動+%)可得動滑輪受到的重力

G動=〃尸-絳=3x25N-60N=15N.滑輪組的機械效率〃=』xlOO%=———xlOO%,使

%叫r+%

用此滑輪組水平拉動物體A時,克服物體A與地面間的摩擦力做的功為有用功,增加物體A

的重力,則摩擦力增大,克服物體與地面間摩擦力做的有用功增大,機械效率將增大.

10.答案:30;80%;省力

解析:克服物體的重力所做的功為有用功,則有用功%用=G〃=10Nx3m=30J.拉力做的總

功%=R=7.5Nx5m=37.5J;斜面的機械效率〃=^^=22L=80%.

心唯37.5J

11.答案:⑴右

⑵右

(3)2;變大

解析:(1)如圖甲所示,實驗前杠桿左側下沉,說明左端重,則可將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調

節,給右端增重,直到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2)每個鉤碼重力為

G=mg=0.05kgxION/kg=0.5N

設杠桿上一格長度為L則若在杠桿左右兩邊所懸掛的鉤碼下同時增加一個相同的鉤碼,則

杠桿左端為

4xO.5Nx2£=4£

右端為

3xO.5Nx3L=4.5£

右端較大,所以右端下沉。

(3)如圖丙所示,在A點懸掛3個鉤碼,在5點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下拉,使杠桿在水平位置

再次平衡,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則有

3xO.5Nx4£=Fx3£

解得尸=2N,即拉力大小為2N。

若保持杠桿平衡狀態不變,將彈簧測力計由。方向緩慢轉動到b方向的過程中,阻力、阻力

臂不變,拉力的力臂變小,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測力計示數變大。

12.答案:(1)刻度尺;(2)勻速;(3)可以改變力的方向;(4)動滑輪有重力

解析:(1)實驗中要具體測量物體提升的高度與繩端移動的距離,因此還需增加刻度尺。

(2)當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時,由二力平衡可知,其示數才與繩子拉測力計的力大小相等,

因此,需勻速拉動。

(3)1和2兩次實驗是使用的是定滑輪,由表格數據可以看出使用的是定滑輪不省力,但可

以改變力的方向,因此比較1和2兩次實驗可知:使用定滑輪的好處是可以改變力的方向。

(4)依據杠桿平衡條件分析,使用動滑輪提升物體所用的力是直接提升物體所用力的一半,

但分析第3、4兩次實驗數據卻不符合這樣的關系,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動滑輪有重

力,在提升重物的同時提升了動滑輪。

13.答案:(1)勻速

(2)1.8;74.1%

(3)使用同一滑輪組,物重越大,機械效率越高

(4)2、3

(5)偏低

解析:(2)圖甲中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指針所指示的刻度值為1.8N;第1次實驗

M士卡斗缶%用Gh4NxO.lm...

1的Vl機械效率〃=——=——=----------~74.1%o

唯Fs1.8Nx0.3m

(5)在圖乙D中,拉力口向右傾斜,則與圖乙C相比拉力變大,總功變大,有用功不變,

故測出的機械效率將偏低。

14.答案:(1)2400J(2)500N(3)2.4xlO4Pa

解析:(1)提升建材所做的有用功

%==800Nx3m=2400J

(2)由圖可知,n=2,則繩端移動的距離

s=nh—2x3m=6m

由〃=或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