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鄉(xiāng)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_第1頁
河南省新鄉(xiāng)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_第2頁
河南省新鄉(xiāng)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_第3頁
河南省新鄉(xiāng)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_第4頁
河南省新鄉(xiāng)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高二期末(下)測試語文考生注意:1.本試卷共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2.請將各題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3.本試卷主要考試內(nèi)容:高考全部內(nèi)容。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文學在其不斷發(fā)展的進程中,歷來崇尚大膽創(chuàng)造,體現(xiàn)創(chuàng)新精神,但并非所有的創(chuàng)新追求都值得肯定和提倡,比如有的盲目追求標新立異、新奇怪異,以至于迷失了根本的文學方向和本體性意義。這就要求文學在高質(zhì)量發(fā)展的征途上,更加注重“守正創(chuàng)新”,堅守文學的本質(zhì)性價值追求。有學者認為,文學寫作不只是一種“行為”,更是一種“行動”。前者體現(xiàn)為一種文本寫作過程,后者意味著要創(chuàng)造思想意義和作用于社會生活。法國作家薩特說過,文學雖然是自由的寫作,但是應當介入生活,起到干預現(xiàn)實的作用。這些都在強調(diào)文學寫作的獨特意義。其實從寬泛理解而言,無論何種寫作行為都會有某種意義,但需要著重提出來討論的是文學的本體性意義,這跟人們對文學特性及其價值功能的理解有關(guān),對此存在不同的理論認識和實踐追求。人們對文學本體特性及其意義價值的認識,大致形成了兩大文學觀念系統(tǒng)。一種是語言藝術(shù)本體觀念,認為文學的本質(zhì)特性是語言藝術(shù)。按照這種文學觀念,文學作為語言藝術(shù),本身就具有形式美學或藝術(shù)美意義。另一種可統(tǒng)稱為人文精神本體觀念,其認為從根本上來說“文學是人學”,即文學以藝術(shù)審美方式反映社會生活和表現(xiàn)思想情感,蘊含豐富的審美意味與人文精神,引人向善向美和引領(lǐng)時代風尚。從歷史觀點來看,文學表現(xiàn)人文精神是不斷演變的。古典人文主義重視表現(xiàn)理性精神,看到文學藝術(shù)可以寓教于樂、凈化人心,可以經(jīng)國濟世、美善教化、陶冶性情,有助于促進人類文明進步;現(xiàn)代人文主義重視社會變革和人的自由解放,張揚啟蒙現(xiàn)代性與審美現(xiàn)代性。俄國作家屠格涅夫說過:“所有的時代都一樣,文學不可能僅僅是藝術(shù),同時存在著比藝術(shù)的要求更崇高的利益。”這就啟示我們,把文學作為藝術(shù)來對待和重視其藝術(shù)性并不錯,然而歸根到底文學不只是藝術(shù)形式,更在于它所承載的真善美價值,這是更值得重視的。當今時代引人關(guān)注的還有現(xiàn)代科技引入文學所帶來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如互聯(lián)網(wǎng)、大數(shù)據(jù)、人工智能等不斷介入文學生產(chǎn),促進網(wǎng)絡文學、多媒介文學等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這當然有不可忽視的積極意義。不過它可能給文學生產(chǎn)的速度、數(shù)量、文本容量以及藝術(shù)新鮮感等帶來新突破,卻未必能相應帶來審美意義增值和文學品質(zhì)提升。近來,美學界針對“無人美學”問題進行討論,批評一些文藝審美現(xiàn)象喪失“人的美學”本性和缺少人文關(guān)懷,嚴重背離了美學本體精神。文學界也針對文學中的“情義危機”現(xiàn)象展開討論。我們真切期待堅守“文學是人學”的根本立場,自覺把“堅持追求真善美”作為文學的永恒價值導向,自覺把“有益于世道人心”作為文學的發(fā)展旨歸,這是萬變不離其宗的文學“正道”。(摘編自賴大仁《有益于世道人心是文學的“正道”》)材料二:文學是一種二維的存在。文學除了是個人的,它還是社會的,文學家在用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影響社會。優(yōu)秀的文學,從個人獨特的體驗出發(fā),超越個體,成為面對社會的思想者與發(fā)言者。文學是關(guān)乎世道人心的,它的每個表達,都會或多或少地影響受眾。這是文學與生俱來的品質(zhì),改變不了。文學屬于社會的道理,本來很明白,但這些年變得不那么清晰了。這是對西方現(xiàn)代派文學和藝術(shù)的簡單化理解造成的。19世紀后期以來的西方現(xiàn)代派文學藝術(shù)的確轉(zhuǎn)向了個人化自我,轉(zhuǎn)向生理性的欲望表達,學術(shù)上稱之為“非理性主義思潮”,我們對此應該有正確的評價,而不是簡單模仿。“文學的公共性”是當代中國文化建設中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中國正在迅速發(fā)展,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在邁向現(xiàn)代化。在人的審美經(jīng)驗和文學表達中,一方面,社會的現(xiàn)代化過程所造成的擠壓,導致人與人之間隔膜感的加深和情感焦慮;另一方面,作為社會進步和發(fā)展的重要力量,文學應發(fā)揮出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之間的凝結(jié)和認同的功能,這是在社會的現(xiàn)代化過程中文學最重要的價值。它是個人和社會在情感上實現(xiàn)交流、在文化上和心理上相互認同的最重要的媒介。19世紀,德國著名的藝術(shù)史家格羅塞曾說:“無論什么時代,無論什么民族,藝術(shù)都是一種社會的表現(xiàn),假使我們簡單地拿它當作個人的現(xiàn)象,就立刻會不能了解它原來的性質(zhì)和意義。”這啟發(fā)我們,作家的自我意識中不可能沒有公眾意識,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和深度“包孕天下”。無論他是否愿意,只要他是一個真正的作家,他總是以代言人的身份在場。更應該看到的是,當下中國正處在一個空前巨變的時代。而這場巨變的重要使命之一,還是魯迅所說的“立人”的問題,即造就新型的現(xiàn)代化的中國人。而要造就一代新型中國人,關(guān)鍵的一點,是促成靈魂深處的變革,社會風尚的變革,也就是世道人心的變革,這就需要文學的引導。(摘編自凸凹《文學關(guān)乎世道人心》)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學在發(fā)展過程中需要創(chuàng)新,但在創(chuàng)新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一些與文學的本質(zhì)性價值追求方向不一致的現(xiàn)象。B.從寬泛的角度來說,只要是寫作行為就會有意義,只不過,這種意義體現(xiàn)的不一定是文學的本體性意義。C.文學是藝術(shù)形式中的一種,但不應僅限于此,我們更應注重其所承載的真善美價值,這一點毋庸置疑。D.在當代的中國文化建設中,要想造就一代新型中國人,文學引導世道人心的變革是其唯一可行的途徑。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對文學本體性意義的認識,人們有語言藝術(shù)本體和人文精神本體兩種觀念,這使得人們對文學特性及其價值功能理解不同。B.不可否認,現(xiàn)代科技對文學生產(chǎn)有積極促進作用,但這種作用對文學作品的審美意義增值和文學品質(zhì)上的提升或許無能為力。C.文學的二維體現(xiàn)在個性和社會性兩個層面,它們看起來是矛盾的,其實是統(tǒng)一的,創(chuàng)作者會通過個性表達影響受眾。D.當下社會,人們之間的隔膜感加深,情感焦慮,這是我們在當代中國文化建設中要關(guān)注“文學的公共性”缺失問題的原因之一。3.下列說法中,沒有體現(xiàn)材料二所說的“文學的公共性”內(nèi)容的一項是()A.楊獻平的《生死故鄉(xiāng)》呈現(xiàn)了“太行山南麓”鄉(xiāng)域的全部歷史、現(xiàn)實、風俗、人心,以及人性,尤其是那個時代背景下的各色鄉(xiāng)民的迥然而又奇異的命運等內(nèi)容。B.楊曉升的《失獨:中國家庭之痛》將遭受意外傷害的獨生子女家庭的命運這一早已潛存卻尚未被普遍認識和重視的重大人生、社會問題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C.格非榮獲第九屆茅盾文學獎的“江南三部曲”透視時代巨變面臨的多種問題,解讀時代精神疼痛的癥結(jié),以深邃、多元、立體的敘述保證意義的儲存。D.馬識途的《夜譚十記》和《夜譚續(xù)記》每講一個故事就會變換一個敘述者,變換一種視角,故事里的腔調(diào)帶上了不同敘述人的性情性格、語音語調(diào)等。4.請結(jié)合材料一內(nèi)容簡要闡釋加點的“行動”和“更崇高的利益”在文中的含義。5.同是討論文學與世道人心的關(guān)系,兩則材料有許多觀點相同,請簡要分析。(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紅旗譜[注](節(jié)選)梁斌運濤“出走”的那一天,江濤對賈老師說:“我想告假,回家去看看。”賈老師坐在辦公桌前緘默著,抬起頭來問:“他已經(jīng)走了?”江濤說:“唔!”看樣子,賈老師像是知道,又像是不知道。江濤知道運濤常到這里來接頭。因為心急,他也沒深問,就回家了。運濤一走,像缺半家人。江濤心里想著,抬頭看著前方,大堤上,楊樹的葉子,呱啦呱啦響著,響得心上寒冷。江濤心上難過,一個人悄悄走回城里去。到了第二年夏季,他在賈老師的領(lǐng)導下,第一次參加了群眾運動,抵制英國貨、日本貨。進行罷工罷課,反對帝國主義屠殺工人領(lǐng)袖顧正紅。賈老師叫他組織同學們寫標語、散傳單。到了開會的那一天,拿著小旗的人,在大街上來來往往。其中有農(nóng)民、長工、小學教員、學生們……在戲樓上開了大會,就開始游行了。江濤站在隊伍前頭,領(lǐng)導人們喊口號,喊聲像雷鳴,震動全城。市民們都立在大街上看,擁擁擠擠,站滿了一條街。他回頭一看,舉起的拳頭就像樹林一樣多。他被群眾的熱情感動了,眼角含著淚花,腦子里透出一線黎明的熹微的光亮。他想?yún)⒓庸伯a(chǎn)黨,和賈老師更靠近一點。回來,江濤坐也不是,立也不是。走到教室里,拿出一本書來讀,又讀不下去。回到宿舍里,想睡一覺,轉(zhuǎn)著眼珠睡不著。看天黑下來,火燒云照滿了天空,不知不覺走到賈老師屋子那里去。賈老師正在窗前讀書。賈老師窗外有棵馬榕花,正在開著。傘形的花朵上,發(fā)散出濃烈的香氣,離許遠就能聞到。有幾只大蜜蛾,吐出長須在粉色花朵上撲棱著。他幾次想走近去,把心里的事情談出來,又不好意思。走了幾步,又轉(zhuǎn)回來。停了一下,下了個決心,低下頭,硬著頭皮走過去。賈老師聽得聲音,放下書說:“今天你干得不錯!”江濤笑瞇瞇的,看了看賈老師。才想說話,覺得口腔里發(fā)熱,嗓子喑啞住了。他啞著嗓子說:“學習著干唄!”幾乎說不上話來。這時,他想開口談,又靦腆地停住。臉上泛出笑意,只是笑。過了一陣,他說:“今天我才明白,運濤為什么參加革命,參加共產(chǎn)黨!”賈老師聽了,又從上到下看了看江濤,說:“受壓迫的人們,參加了共產(chǎn)黨,更好反對黑暗勢力。”他又拍拍江濤肩膀,親切地說:“受苦的人們,要想改變苦難的命運,改變這條舊的道路。”說到這里,他舉起拳頭,“只有斗爭,斗爭,斗爭……”他又問江濤:“將來你想干什么職業(yè)?”江濤說:“我想?yún)⒓痈锩彼阎炖响柕乃馈敔斚铝岁P(guān)東、父親和馮老蘭打了三場官司的事,說了一遍。說著,說著,熱血往上涌,舉起拳頭說:“我想舉起紅旗,帶領(lǐng)千萬人馬,向罪惡的黑暗勢力進攻!”賈老師一下子笑出來,說:“好!人兒不大,口氣不小,看你能干得出來干不出來!”江濤抑制著感情說:“干得,干得出來!”賈老師說:“想干革命嗎?到農(nóng)民里去,到工人里去,去當個礦工吧!真正能幫助他們覺悟過來,組織起來,那就是實際的革命經(jīng)驗……”江濤覺著到了提出問題的時候,他說:“我想?yún)⒓庸伯a(chǎn)黨!”賈老師說:“好嘛!共產(chǎn)黨就是歡迎你們來參加。”江濤臉上一時笑得紅了,像一朵粉紅色的芍藥花。狂熱沿著血管鼓動著他,兩只腳直想跳躍起來,像站在云彩上。他張起兩條胳膊問:“那,我應該怎么辦?”他問的是,要否履行什么手續(xù)和儀式。他還不知道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共產(chǎn)黨員。賈老師從書架上取下一本書來,遞給江濤說:“你的熱情,你的要求,很好。再好好讀一讀這本書吧!你要明白‘社會’,明白‘階級’和‘階級’的關(guān)系……”從此,江濤開始讀起書來。到了第二年秋天,在一個中午,江濤讀著書的時候,父親走到他的眼前。一見江濤,笑花了眼睛,兩手打著哆嗦,解開懷襟,掏出一封信來。江濤拿過一看,嘿!是運濤的家信!他心跳起來,手指頭顫得幾乎拆不開信口。心里一時興奮,用力皺緊眉頭,瞇縫著眼睛,不讓淚水流出來。父親嚴志和看他興奮得不行,笑嘻嘻地說:“孩子,慢著!不要慌!”父親、母親:敬啟者,兒自遠離膝下,即來南方參加革命,到軍官學校學習。學校是官費,連紙筆服裝都發(fā)給。現(xiàn)下,剛從學校畢業(yè),上級叫我當了見習連長。父親!你們會為我高興吧!從此,我要站在革命最前線,去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軍閥政客,鏟除土豪劣紳!南方到處是歡欣鼓舞,到處看得出群眾革命的熱情,勞動人們直起腰來了。你們等著吧,革命軍到了咱們家鄉(xiāng),一切封建勢力,一切土豪惡霸們都可以打倒!離家時,沒告訴老人們家們,請原諒!問奶奶、忠大伯好!此祝闔家均吉!兒運濤謹上1926年7月看著信,他心里還在忽閃。嚴志和看他嘴上只是嘟嘟,也不念出來,就說:“嗯,我在這里聽著哩,你可念出來呀!”江濤猛地抬起頭來笑了。[注]《紅旗譜》以朱(朱老鞏與朱老忠父子)、嚴(嚴志和與嚴運濤、嚴江濤父子)兩家三代農(nóng)民同地主馮老蘭父子兩代的矛盾斗爭為主要線索,真實地反映了從第一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前后到九一八事變時期北方社會錯綜復雜的階級關(guān)系。6.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用“楊樹的葉子,呱啦呱啦響著,響得心上寒冷”的環(huán)境描寫,形象地寫出了運濤“出走”帶給江濤的難過。B.小說節(jié)選部分先從運濤“出走”寫起,然后筆鋒一轉(zhuǎn),延宕一開,轉(zhuǎn)而重點寫江濤的人生經(jīng)歷,使得小說情節(jié)波瀾起伏。C.群眾運動后,江濤找賈老師說心中事,因為怕打擾賈老師,在門口猶猶豫豫,終于下定決心進去了卻又欲言又止。D.小說將人物活動置身于廣闊的革命歷史環(huán)境之中,其革命的“話語”具有特殊的審美氣質(zhì),使得人物具有崇高感。7.關(guān)于江濤第一次參加群眾運動的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夏季”交代事件發(fā)生時間,“反對帝國主義屠殺工人領(lǐng)袖顧正紅”等點明時代背景。B.當時的革命活動主要是罷工罷課、寫標語、散傳單、游行示威……革命者以此鼓舞民眾。C.“喊聲像雷鳴”“拳頭就像樹林”,這兩個比喻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革命運動參與人員多,聲勢浩大。D.“眼角含著淚花”雖體現(xiàn)了殘酷斗爭帶給江濤的痛苦,但又讓其內(nèi)心的選擇無比堅定。8.請簡要分析運濤的來信在小說中的作用。9.有人說:“一部《紅旗譜》,把‘革命’二字鐫刻進多少人的記憶之中啊!”選文中江濤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革命的?請簡要說明。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太古之人,不與禽獸朋①也幾何?圣人惡之也,制作焉以別之。下而戾②于后世,侈裳衣,壯宮室,隆耳目之觀,以囂天下,君臣、父子、兄弟、夫婦皆不得其所當然,仁義不足澤其性,禮樂不足錮其情,刑政不足綱其惡。蕩然復與禽獸朋矣。圣人不作,昧者不識所以化之之術(shù),顧引而歸之太古。太古之道果可行之萬世,圣人惡用制作于其間?必制作于其間,為太古之不可行也。顧欲引而歸之,是去禽獸而之禽獸也,奚補于化哉?吾以為識治亂者,當言所以化之之術(shù),曰歸之太古,非愚則誣!(選自王安石《太古》,有刪改)材料二:《春秋》之道,奉天而法古。是故雖有巧手,弗修規(guī)矩,不能正方圓;雖有察耳,不吹六律,不能定五音;雖有知心,不覽先王,不能平天下。然則先王之遺道,亦天下之規(guī)矩六律已。故圣者法天,賢者法圣,此其大數(shù)也。得大數(shù)而治,失大數(shù)而亂,此治亂之分也。所聞天下無二道,故圣人異治同理也。古今通達,故先賢傳其法于后世也。《春秋》之于世事也,善復古,譏易常,欲其法先王也。然而介以一言曰:“王者必改制。”自僻者得此以為辭,曰:“古茍可循,先王之道何莫相因。”世迷是聞,以疑正道而信邪言,甚可患也。答之曰:“人有聞諸侯之君射③《貍首》之樂者,于是自斷貍首,縣而射之,曰:‘安在于樂也!’此聞其名而不知其實者也。今所謂新王必改制者,非改其道,非變其理,受命于天,易姓更王,非繼前王而王也。若一因前制修故業(yè)而無所改是與繼前王而王者無以別。受命之君,天之所大顯也。事父者承意,事君者儀志,事天亦然。今天大顯己,物襲所代而率與同,則不顯不明,非天志。故必徙居處,更稱號,改正朔,易服色者,無他焉,不敢不順天志而明自顯也。若夫大綱,人倫、道理、政治、教化、習俗、文義盡如故,亦何改哉?故王者有改制之名,無易道之實。”(選自董仲舒《春秋繁露》,有刪改)[注]①朋:倫比;相近。②戾:同“蒞”,至,到。③射:演奏。10.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若一因前A制B修C故業(yè)D而無E有所改F是與繼前王G而王者H無以別。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囂,使……喧囂,與“外連衡而斗諸侯”(《過秦論》)中的“斗”用法相同。B.顧,反而,與“顧視無可置者”(《項脊軒志》)中的“顧”意思不同。C.“奚補于化哉”與“外欺于張儀”(《屈原列傳》)中的“于”意思相同。D.縣,同“懸”,懸掛,與成語“明鏡高懸”中的“懸”意思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王安石認為,圣人通過一些制造發(fā)明以區(qū)別人與獸,但隨著人們過度追求享樂,正常的社會秩序又會蕩然無存。B.王安石認為,引導人們回歸去效仿遠古時代人又會將人類引回到禽獸時代,這種方法不是愚昧就是欺騙。C.董仲舒認為:《春秋》的原則就是遵從自然,效法古人;而圣人效法大自然,賢人效法圣人,干什么事都要講究規(guī)矩。D.董仲舒以有人聽到諸侯演奏《貍首》之樂卻不得其法為例,闡明“改制”只是徒有虛名而沒有實際意義的看法。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仁義不足澤其性,禮樂不足錮其情,刑政不足綱其惡。(2)《春秋》之于世事也,善復古,譏易常,欲其法先王也。14.兩則材料都圍繞“道”展開論述,兩則材料的觀點有什么不同?請簡要說明。(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西澗種柳韋應物宰邑乖所愿,黽勉①愧昔人。聊將休暇日,種柳西澗濱。置鍤②息微倦,臨流睇歸云。封壤自人力,生條在陽春。成陰豈自取,為茂屬他辰。延詠留佳賞,山水變夕曛。[注]①黽勉:勉勵,盡力。②鍤:一種掘土的工具。1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能夠治理一方是詩人的心愿,詩人勉勵自己,要盡力而為,不愧對前人。B.詩人閑暇之余前往西澗種柳,與黃庭堅《登快閣》“了卻公家事”有相似之處C.種柳過程中,詩人放下掘土的工具,稍作休息以緩解疲倦,臨溪凝視著歸云。D.末句以黃昏暮色收束全詩,既營造了寧靜氛圍,又暗含對時光流逝的惆悵。16.詩中“封壤自人力,生條在陽春。成陰豈自取,為茂屬他辰”蘊含著怎樣的哲理?請結(jié)合詩句簡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浙江文旅為了吸引游客,選用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________,________”兩句,配在天姥山直上云霄、遮天蔽日的圖片旁,以吸引更多游客參與登山活動。(2)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中的“________,________”兩句,描寫官府差役到村里召民集會的情景,把俗吏來鄉(xiāng)、雞犬不寧的景象描繪得淋漓盡致。(3)古詩中常通過“人生短暫”與“自然永恒”的對比寄寓感慨,如“________,________”兩句。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初夏,在阿勒泰生活的最大樂趣,就是走出家門,踏上通往牧草地深處的小徑。搜尋野生小草莓是戶外漫步的一件樂事。在牧草地上,野草莓是一年中最早收獲的果實。不經(jīng)意間俯身,撲面而來的是草地因受熱而釋放出的暖烘烘的泥土氣息。將及膝深的草叢撥開,只見野草莓像紅寶石一般團團簇簇,在鋸齒形的綠葉間閃耀——牧草地進入了野草莓旺季,而“野草莓日”也正是在六月的上半月。信手采摘一捧,嘗上一口,來自大自然的甘甜瞬間在口腔里漫溢,在舌尖融化,讓你忍不住來上第二口、第三口……然而,牧民們絕不會貪心到將所有的野草莓都采下,夠吃了就行,剩下的,留給天上的飛鳥和草叢里的昆蟲。這是牧民們代代相傳的生活哲學。牧草地里有很多花、草、樹,是牧民婦女提取天然染料的來源,用來給手工花氈染色。牧場氈房里的花氈,是真正意義上的純天然手工產(chǎn)品,從剪羊毛開始,到分揀羊毛、洗羊毛、打羊毛、搟氈子、染毛線,原材料都出自羊和植物。游牧民族為毛氈染色,不只是為了美觀,來自植物的天然染料還有消毒殺菌、預防蟲蛀的作用。染色就像是魔術(shù),每種植物都被賦予了特殊的魔力。18.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以改寫成“牧民婦女從牧草地里的花、草、樹里提取用來給手工花氈染色的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