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遵義市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學業水平監測高一語文(滿分:150分時間:150分鐘)注意事項:1.考試開始前,請用黑色簽字筆將答題卡上的姓名、班級、考號填寫清楚,并在相應位置粘貼條形碼。2.選擇題答題時,請用2B鉛筆答題,若需改動,請用橡皮輕輕擦拭干凈后再選涂其他選項;非選擇題答題時,請用黑色簽字筆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答題,在規定區域以外的答題不給分,在試卷上作答無效。一、閱讀(71分)(一)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從世界文學視野觀察,《紅樓夢》不僅與西方現代小說敘事理論有契合,而且標志著中國小說敘事藝術的成熟。在世界文學的發展史上,《紅樓夢》的敘事藝術呈現出超前發育的特點。現代西方敘事學將小說分為“故事”和“話語”兩個層面,也就是故事和敘事兩個層面。故事在底層,是以正常時序排列一系列有因果關系的事件。敘事在表層,經常打亂正常時序,顛倒因果次序,將事件以文本形式藝術地呈現出來。《紅樓夢》完全符合敘事學的兩分法,脂硯齋從一開始就注意到了這一點,在點評中區分出“事”與“敘”兩個層面,并鄭重闡明在敘事層面上的諸多技法,如“事則實事,然亦敘得有間架、有曲折、有順逆、有映帶、有隱有見、有正有閏,以至草蛇灰線、空谷傳聲、一擊兩鳴……”。《紅樓夢》的敘述者設置非常復雜。說出“此開卷第一回也”的“作者”,屬超級敘述者。“作者”之后,說書人出場,召喚“列位看官”,接替此前的超級敘述者。說書人又聲稱石頭為故事的親歷者和記錄者,空空道人、曹雪芹等都參與了抄寫、修改,參與了文本加工。石頭、空空道人、曹雪芹等共同構成復合敘述者。在主敘述層,敘述者主要是“石兄”。“石兄”在小說中多次直接出場,成為戲劇化的敘述者。同時期的西方小說中,敘述者的設置相對簡單。例如,笛福的《魯濱孫漂流記》等5部長篇小說,均以第一人稱回憶錄形式敘述,僅誕生了戲劇化敘述者。直到19世紀,西方小說才將戲劇化敘述者應用到極致,出現了像塞林格《麥田里的守望者》這樣的與作者本人大相徑庭的敘述者。故事空間不僅是小說事件的發生地,而且是展示人物心理活動、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作品題旨的重要空間。人物視角顯現的故事空間既可以是真實的故事空間,也可以是與人物心理活動、價值取向密切相關的想象空間。第一回中,甄士隱與賈雨村中秋對飲,雨村即興賦詩,故事空間既是客觀寫實的,如“當頭一輪明月,飛彩凝輝”;也是人物想象的,如“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紅樓夢》綜合采用多種敘述手法,以世界文學視野觀察,其領先同時期小說的敘述手法主要有預敘和重復敘述兩種。預敘即敘事者在交代故事來歷時,便預先講述了故事結果。在寶玉夢游太虛幻境故事中,小說將金陵十二釵人物命運預敘出來,成為全書總綱。《紅樓夢》中的預敘,主導著我們的閱讀進程,影響著我們的閱讀體驗,讓我們能夠牢記人物的來歷和歸宿,時時走入人物的內心,感受他們的心跳。我們看到黛玉流淚的時候,一定會回想起第一回中一僧一道的對話,想到以淚償情的前世盟誓。重復敘述是指若干次敘述僅對應一個事件。這種敘事手法在現代小說和影視藝術中得到成功應用,頗受推崇,如黑澤明的電影《羅生門》。早于現代小說和影視,《紅樓夢》已經非常嫻熟地使用了重復敘述。金釧兒之死,是典型的重復敘述——先是婆子講述,而后寶釵推猜,再有賈環向賈政報告。之后,還有聾老婆子暗述、金釧兒入寶玉夢中哭訴。重復敘事讓我們對人物有更清醒的認識,對事件有更深入的思考。在這段重復敘述中,眾人各自入戲,依據自己的視角看事,依據自己的邏輯行事,唯有“作者”以上帝之眼觀世,以悲憫之懷容事。小說在西方興起于18世紀,19世紀發展到高峰,20世紀以來又有不少新的嘗試和動向。《紅樓夢》誕生于18世紀中葉,從敘事藝術方面衡量,它比西方大多數小說更早抵達小說創作和傳播的高峰。正如當代紅學家宋淇所言:“環顧世界文壇,倚仗一部未完成的小說而贏取大作家的地位,曹雪芹真可以說首屈一指。”(摘編自楊貴堂《世界文學視野下的中國小說〈紅樓夢〉》)材料二:敘事要引人入勝,就要找到一個好的立足點,從這個立足點去觀察和敘述,也就是要選擇合適的敘述視角。敘事視角一般分為外視角、內視角和交叉視角。外視角就是故事的敘述者不參與故事情節發展,只以“局外人”的身份去講故事;內視角是敘述者從故事中的某個人物的角度去講故事,敘事者參與或目睹故事情節;交叉視角就是內視角和外視角的交叉。內視角的優點是對讀者有親切感,但內視角的敘事者不是故事的操縱者,其視角是有局限性的,這種局限性常常能巧妙地豐富故事內容。外視角敘事者的身份是不確定的,想說什么就說什么,較為靈活,因此人們習慣將外視角稱為全知視角。不同的敘事視角,能夠帶來不同的敘事效果。敘事長文,如中長篇小說,情節曲折起伏的故事往往更能引起讀者興趣,如《水滸傳》里林沖的故事,從“誤入白虎堂”到“刺配滄州道”,從“棒打洪教頭”到“風雪山神廟”,一波三折,扣人心弦,牢牢地抓住了讀者。對于敘事短文來說,要想情節動人,不如聚焦于一點。所謂聚焦于一點,也可以是聚焦于人物的某個側面,或聚焦于某個時間段乃至某個時間點。高明的作者,往往善于把較多的內容、較長的過程壓縮到一霎時間、一個場面中,這不僅使故事更集中,而且便于更好地刻畫人物、表達思想。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要使讀者如臨其境,給讀者以真實感、現場感,離不開生動、具體的細節描寫。典型的富有意味的細節,既可以再現生活,又可以使人因小見大。讓人難忘的細節總是凝聚著人物(或作者)強烈的感情,人們的感情活動總是和事情的具象、生活的細節聯系在一起。《水滸傳》中寫武松殺完張都監等人,“見桌上有酒有肉,武松拿起酒盅子一飲而盡,連吃了三四盅,便去尸身上割下一片衣襟來,蘸著血,去白粉壁上寫下八個大字‘殺人者,打虎武松也’”,就這一處細節描寫,就可以使一個渾身是膽的大丈夫形象站起來了。(摘編自錢春《敘事如何引人入勝》)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脂硯齋在點評里區分出“事”與“敘”,與現代西方敘事學將小說分為“故事”和“話語”兩個層面的理論不謀而合。B.《紅樓夢》由超級敘述者、說書人等共同構建起復雜的敘事體系,而西方小說直至19世紀才出現類似復雜的敘述者。C.《紅樓夢》中甄士隱與賈雨村中秋對飲這一故事空間,既是事件發生地,又是與人物心理活動密切相關的想象空間。D.材料二介紹了敘述視角的類型和特點,由此分析,《祝福》中的“我”屬于內視角,雖有其局限性,但能豐富故事內容。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紅樓夢》中預敘手法影響讀者的閱讀進程和體驗,如黛玉流淚時,讀者會因預敘的前世盟誓而更能體會其情感。B.重復敘述指若干次敘述僅對應一個事件,作者以上帝之眼觀世,運用全知視角敘述故事,如黑澤明的《羅生門》。C.敘事短文“聚焦于一點”可將復雜情節壓縮于某個場面或時間段,如《促織》中“抓促織”“變促織”等場面,使故事情節更集中。D.《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中林沖離開草料場時“將火炭蓋了”“把草廳門拽上”等細致動作的描寫,給讀者以真實感、現場感。3.如果給材料一擬一個標題,最恰當的一項是()A.從敘事學維度看《紅樓夢》的世界文學超前性B.從“故事—話語”兩分法看《紅樓夢》的敘事超前發育C.《紅樓夢》敘述者設置:超越同時期西方小說的藝術探索D.《紅樓夢》:中國小說敘事藝術的成熟標志4.結合材料,簡要分析《紅樓夢》中《林黛玉進賈府》一節的敘事藝術。5.學生寫敘述類文章時或存在“假大空”現象,即內容虛假、空洞、浮夸,缺乏實質性和真實性。請結合材料談談如何避免這種現象。【答案】1.B2.B3.A4.①敘述者設置的復雜性與視角巧妙切換;②故事空間虛與實的完美結合;③預敘手法的隱含運用;④細節描寫與敘事視角聯系緊密。5.①選擇合適的敘事視角,以真實視角切入;②聚焦細節,以小見大,壓縮到具體場景;③運用重復敘述或預敘,增強真實感;④強化故事空間與人物心理的關系,虛實結合。【解析】【導語】這篇閱讀材料從敘事學角度對《紅樓夢》進行了深入分析,通過與西方小說的對比,凸顯其敘事藝術的超前性。材料一重點探討了《紅樓夢》在敘述者設置、預敘和重復敘述等方面的創新;材料二則從敘事視角、情節安排和細節描寫等角度,闡述了敘事技巧對作品真實感和吸引力的重要性。兩則材料互為補充,既展現了《紅樓夢》的文學價值,也為敘事創作提供了理論指導。【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西方小說直至19世紀才出現類似復雜的敘述者”錯誤,由材料一第4段中“笛福的《魯濱孫漂流記》等5部長篇小說,均以第一人稱回憶錄形式敘述,僅誕生了戲劇化敘述者。直到19世紀,西方小說才將戲劇化敘述者應用到極致,出現了像塞林格《麥田里的守望者》這樣的與作者本人大相徑庭的敘述者”,可知,西方小說在18世紀已有戲劇化敘述者,只是不如《紅樓夢》復雜,而非“直至19世紀才出現類似復雜敘述者”,曲解文意。故選B。【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辨析信息的能力。B.“運用全知視角敘述故事,如黑澤明《羅生門》”錯誤,材料一第8段中“重復敘述是指若干次敘述僅對應一個事件。這種敘事手法在現代小說和影視藝術中得到成功應用,頗受推崇,如黑澤明的電影《羅生門》”,可知《羅生門》雖是“重復敘述”的案例,但未提及它使用“全知視角”,無中生有。故選B。【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錯誤,由材料一第2段“現代西方敘事學將小說分為‘故事’和‘話語’兩個層面,也就是故事和敘事兩個層面”以及“《紅樓夢》完全符合敘事學的兩分法”可知,“故事—話語”兩分法,僅是材料一第二段的部分內容,無法概括全文。C.錯誤,由材料一第3段“《紅樓夢》的敘述者設置非常復雜。說出‘此開卷第一回也’的‘作者’,屬超級敘述者”可知,“敘述者設置”僅能概括該段,無法概括全文。D.錯誤,由材料一第1段“《紅樓夢》不僅與西方現代小說敘事理論有契合,而且標志著中國小說敘事藝術的成熟。在世界文學的發展史上,《紅樓夢》的敘事藝術呈現出超前發育的特點”,可知,全文重點是與世界文學對比的“超前性”,而非僅強調“成熟”。【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①由材料一第3段“《紅樓夢》的敘述者設置非常復雜”結合《林黛玉進賈府》中開篇以“作者”(超級敘述者)引入,如“且說黛玉自那日棄舟登岸時”,奠定全知視角;隨后通過黛玉的視角(內視角)展開敘述,如“黛玉常聽得母親說過”,可知文章體現敘述者設置的復雜性與視角巧妙切換特點;②由材料一第5段“人物視角顯現的故事空間既可以是真實的故事空間,也可以是與人物心理活動、價值取向密切相關的想象空間”對應《林黛玉進賈府》中如實描繪賈府“敕造寧國府”的建筑布局、陳設的真實場景,心理上的“步步留心,時時在意”可知,體現了故事空間虛與實的完美結合的特點;③由材料一第7段“預敘即敘事者在交代故事來歷時,便預先講述了故事結果”結合《林黛玉進賈府》中眾人對她“怯弱不勝”的評價、寶玉“似曾相識”的感覺,暗示其悲劇性結局,可知,文章體現了隱含運用預敘手法的特點;④由材料二“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要使讀者如臨其境,給讀者以真實感、現場感,離不開生動、具體的細節描寫”對應《林黛玉進賈府》中采用黛玉內視角觀察人物,通過她的眼睛描寫王熙鳳“粉面含春威不露”,等內容,既符合人物身份,又通過細節(服飾、語言)刻畫形象,增強真實感,可知呈現細節描寫與敘事視角聯系緊密的特點。【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①由材料二第1段“敘事要引人入勝,就要找到一個好的立足點,從這個立足點去觀察和敘述,也就是要選擇合適的敘述視角”可知,要想寫作時避免“假大空”現象,可以選擇合適的敘事視角,以真實視角切入;②由材料二第3段“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要使讀者如臨其境,給讀者以真實感、現場感,離不開生動、具體的細節描寫”和“高明的作者,往往善于把較多的內容、較長的過程壓縮到一霎時間、一個場面中,這不僅使故事更集中,而且便于更好地刻畫人物、表達思想”可知,寫作時注重真實性還要注意聚焦細節,以小見大,壓縮到具體場景;③由材料一第8段“眾人各自入戲,依據自己的視角看事”和材料一第7段“《紅樓夢》中的預敘,主導著我們的閱讀進程,影響著我們的閱讀體驗,讓我們能夠牢記人物的來歷和歸宿,時時走入人物的內心,感受他們的心跳”可知,運用重復敘述或預敘,可增強寫作內容的真實感;④由材料一第5段“故事空間不僅是小說事件的發生地,而且是展示人物心理活動、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作品題旨的重要空間”可知,將環境描寫與人物情感結合、虛實結合,可以強化故事空間與人物心理的關系,使故事更有實質性和真實性。(二)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黃泥街殘雪這條街上的人們都記得,在很久以前,來過一個叫作王子光的東西。為什么說他是一個“東西”呢?因為誰也不能確定王子光是不是一個人,勿寧說他是一道光,或一團磷火。這道光或磷火從那些墨綠色的屋檐邊掉下來,照亮了黃泥街人那窄小灰暗的心田,使他們平白地生出了那些不著邊際的遐想,使他們長時期地陷入苦惱與興奮的交替之中,無法解脫。六月二十一日凌晨齊婆去上廁所,第一次發現男廁那邊晃動著一道神秘的光。據她自己說,當時那些灰白的星子一下就從茅屋頂上落下去了,屋瓦嘩嘩亂響,像有什么東西在上頭跑過。她想抬起頭來看,但脖子軟綿綿的,她竟身不由己地在廁所邊上坐了下來。然后她便進入了一種意境,在那種意境里,無數匹黑狗在廝咬,太陽緊貼著一蓬冬茅。她閉著眼,恍恍惚惚地想了一上午。當人們發現她的時候,她正把兩只鞋脫下,用繩子穿好吊在耳朵上,圍著廁所繞圈子。在同一個時候,一個叫作王四麻的有絡腮胡子的男人在門口的苦楝樹上掛了一個很大的糞桶,自己爬上樹,坐進那糞桶里蕩起秋千來。蕩到中午,繩子終于磨斷,糞桶砰的一聲落到地上,他自己也摔斷了一條腿。這一來他索性不起來,就在樹下打起了鼾。鼾聲如遠方大炮隆隆,震得整條街居民心神不定,一串一串地打噴嚏。事后他說,他爬上樹之前有一具無頭尸體在敲他家的后門,他一聽見那響聲就認定好事情已經到來,所以才坐進那只糞桶。他在糞桶里面的時候,聽見外面鞭炮聲響成一片,看見頭頂上硝煙滾滾。后來他在夢里吸吮一個很大很大的桃子,不知不覺地喚出那個玫瑰紅色的名字:“王子光?!”最初有關王子光的種種議論,也就是由此而來。那當然是一種極神秘,極晦澀,而又絕對抓不住,變幻萬端的東西。老孫頭則大言不慚地向人宣布:“王子光的形象是我們黃泥街人的理想,從此生活大變樣。”他說這話時順手拍死了大腿上停留的一個蠅子。如果在半夜,黃泥街人從窗口探出頭來看,就可以看到酒店門口的那棵枯樹上吊著一個黑糊糊的大家伙,像一只猿猴,那便是老孫頭。老孫頭從來不睡死,但老孫頭也從來不完全清醒。他在S廠傳達,從未出過差錯,卻每天都將瘋狗放進廠內來,瘋狗一咬一叫,他就鼓著掌在廠內兜圈子,吹口哨,逗引激怒那些狗們。奇怪的是狗并不咬他。要是兩三天沒有狗來,他就趕好遠去找,再沒有,他便病倒了,蠟黃著臉,懨懨的,頭上包一塊濕毛巾打瞌睡,說:“頭疼,倒不如死了的好。”自從黃泥街出現王子光的陰魂以來,這老頭忽然脫掉身上那件污跡斑斑的爛棉襖,打起赤膊來,并且頓時就變得雙目生光,精神抖擻,儀表堂堂了。他還提一桶涮碗水站在酒店的閣樓上,等候良久,然后胸有成竹地對準某個路人,朝他劈頭澆下。“閃閃紅星,光芒萬丈。”他拉住酒店的每一個顧客說,直說得自己容光煥發,鼻頭上長出一個小癤子。為了顯示自己精神面貌大改變,他還從那天起堅持每日吃一個爛梨子,而且當許多人的面專選有蟲眼的那個地方下口,很清脆的格嘣一聲,吃完之后便向圍觀的人揚言:“已經發現了王子光的某些蹤跡”,這種事與“一種虎紋花貓有直接的聯系”,事實真相“不堪設想”等等。如果沒有王子光這類事情,我們黃泥街也許永遠是一條灰暗無光的小街,永遠是一條無生命的死街,永遠被昏黃的小太陽靜靜地曝曬著,從來也不會發生哪怕一件值得永久紀念的小事,從來也不會出一兩個驚世駭俗的大英雄。然而從齊婆在廁所邊進入那種太陽和冬茅草的意境那一瞬間起,黃泥街的一切都改變了。矮小破敗的茅屋蠕動起來,在陽光里泛出一種奇異的虎虎生氣,像是彌留之際的回光返照,屋頂上枯萎的草向著路人頻頻點頭,宛如里面灌注了某種生命的汁液。黃泥街新生了。為了慶祝這種新生,每人都在額頭上貼起了兩塊太陽膏藥,而且都壓抑著內心跳躍著的狂喜之情,一下子成為了一些性情文雅、語言含蓄的人。如有人問:“在天氣方面有些什么新動向?”回答的人便諱莫如深地說:“從剛下過雨的泥土里鉆出蚯蚓這種有靈性的小動物,看者該是何等的賞心悅目啊!”諸如此類。終于在一天中午,袁四老娘腰纏一塊猩紅色的綢子出現在馬路上。當她跑起來的時候,成群結隊的大小妖鼠從山上向這條街道俯沖下來,腳步如石子落地嘣嘣作響。小屋里的人都戴上黑色眼罩探出頭來,偏著頭聽了一會兒,忽然就嗚嗚地哭泣了,聲音響徹天宇……[注]殘雪被譽為先鋒派文學的代表人物,開創了以夢境邏輯重構現實的敘事體系。其代表作《黃泥街》通過荒誕意象展現人性異化。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開頭將王子光描寫為“一道光,或者一團磷火”,暗示了王子光不僅具有超現實性,還是黃泥街人內心欲望的投射。B.老孫頭在王子光出現后精神變得亢奮,行為變得荒誕不羈,帶動黃泥街人陷入集體癲狂,成為了黃泥街變革的推動者。C.本文中的王子光和《裝在套子里的人》的“套子”都具有象征意義,王子光象征虛幻的希望,套子象征禁錮的思想。D.本文中的齊婆和《祝福》中的祥林嫂都因環境而異化,齊婆的異化側重表現為行為的荒誕,祥林嫂則為精神的分析。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本文用密集的意象營造超現實氛圍,如黑狗在廝咬、太陽緊貼著冬茅,這些寫實的意象,是人物心理真實的投射。B.本文敘述視角獨特,采用多視角碎片化的敘述方式,通過不同人物,如齊婆、王四麻、老孫頭等人的視角拼湊事件。C.本文運用了鮮明的對比手法來表現王子光到來前后黃泥街人集體心理的變化:到來前壓抑無望,到來后狂喜盲目。D.文中多用荒誕的細節描寫,如齊婆將鞋吊在耳朵上、王四麻坐在糞桶里蕩秋千等行為,反映了黃泥街人行為的荒謬。8.聯系上下文,從修辭角度賞析文中畫線句子。9.本文與卡夫卡的《變形記》都以荒誕手法表現現實,請比較兩篇小說在環境設置上的異同。【答案】6.B7.A8.①比擬,“茅屋蠕動起來”“枯萎的草頻頻點頭”賦予無生命的物體以物和人的動作,使靜態的破敗景象呈現出動態的荒誕感。②比喻,將茅屋泛出的生氣比作“彌留之際的回光返照”,生動表現其虛假的生機,暗示這種新生本質上是瀕死的幻覺。③夸張,“灌注生命的汁液”以夸張語言表現死物復活的荒誕,強化文本的超現實主義風格。9.同:都主要是社會環境描寫。異:①《變形記》主要為家庭環境,家庭空間狹窄、封閉、壓抑。②《黃泥街》主要為街道環境,骯臟、混亂,充滿腐朽感。【解析】【導語】本文以荒誕筆法,構建了一個超現實的寓言世界。小說通過“王子光”這一虛幻意象,展現黃泥街人集體心理的異化過程。作者運用密集的荒誕意象和碎片化敘事,揭示人性在壓抑環境下的扭曲變形。茅屋“回光返照”的生機與居民癲狂行為形成強烈反差,暗喻虛假希望對人性的侵蝕。這種以夢境重構現實的敘事,呈現出獨特的現代主義美學特征。【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成為黃泥街變革的推動者”錯誤,老孫頭和其他人一樣陷入了集體癲狂,并沒有“推動黃泥街的變革”。故選B。【7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A.“這些寫實的意象”錯誤,“黑狗撕咬”“太陽緊貼冬矛”等意象,是齊婆幻想出來的,并不是“寫實的意象”。故選A。【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的能力。①“茅屋蠕動起來”“枯萎的草頻頻點頭”運用了比擬的修辭手法,將矮小破敗的茅屋賦予了“蠕動”這一動物的動作,把屋頂上枯萎的草擬人化為會“頻頻點頭”。茅屋和枯萎的草本來是靜態的、無生命的物體,而被賦予了動態和人的行為,這種動態的呈現產生了一種荒誕感,打破了現實世界的常規認知,增強了小說的奇幻色彩和表現力。②“像是彌留之際的回光返照”把茅屋泛出的奇異生氣比作人在彌留之際的回光返照,“回光返照”是指人在臨死前短暫的清醒和精神好轉,本質上是生命即將結束的一種虛假表現,這里將茅屋的生氣比作回光返照,生動地表現出黃泥街表面上的生機是虛假的、短暫的,本質上只是一種瀕死狀態下的幻覺。③“宛如里面灌注了某種生命的汁液”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灌注生命的汁液”夸大了枯萎的草獲得生機的程度,用極其夸張的語言描繪出死物復活的荒誕場景,現實中枯萎的草不可能因為某種原因就像被灌注了生命的汁液一樣獲得生機,這種夸張的描寫強化了文本的超現實風格,讓讀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者所營造的奇幻、荒誕的氛圍。【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體裁特征和表現手法的能力。(1)相同點:《變形記》雖然故事場景多集中在格里高爾的家庭內部,但這個家庭是社會的一個縮影,反映了當時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自私和功利,展現了社會的現實問題;《黃泥街》通過對黃泥街這條街道的描寫,包括街上人們的怪異行為、荒誕事件以及街道破敗的景象,反映了整個社會環境的壓抑、混亂和病態,體現出社會底層人民生活的困境和精神的空虛。所以二者都主要是社會環境描寫。(2)不同點:①在《變形記》中,格里高爾居住的房間原本就不大,變形后他只能在這個有限的空間里活動,房間里堆滿了各種家具,使他的活動更加受限;其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也如同這狹窄的空間一樣,充滿了壓抑感,如他父親對他的變形感到憤怒和恐懼,不斷地驅趕他、傷害他;母親因為害怕他而不敢接近;妹妹一開始還會照顧他,但后來也逐漸變得不耐煩和冷漠。這種家庭環境狹窄、封閉、壓抑。②《黃泥街》描繪的是一條街道的環境,街道上的茅屋矮小破敗,齊婆在廁所邊經歷神秘事件,王四麻在苦楝樹上坐糞桶蕩秋千摔斷腿,老孫頭的怪異行為等,這些場景都展現出街道生活的混亂無序;街道上還彌漫著一種腐朽的氣息,如矮小破敗的茅屋、枯萎的草等,暗示著社會的衰敗和人民精神的墮落。整個街道就像一個病態的社會角落,骯臟、混亂,充滿了腐朽和絕望。(三)閱讀Ⅲ(本題共5小題,21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夫君子之去小人,惟能盡去,乃無后患。惟陛下思宗廟社稷之重,與天下之可畏,既去之,又去之,既疏之,又疏之。刀鋸之余,必無忠良,縱有區區之小節,不過韓閩掃灑之勤,無益于事。惟能務絕其權,使朝廷清明,而忠言嘉謨①易以入,則天下無事矣。惟陛下無使為臣之所料,而后世以臣為知言,不勝大愿。董臣所著二十篇,略言當世之要。陛下雖以此召臣,然臣觀朝廷之意,特以其文采詞致稍有可嘉,而未必其言之可用也。天下無事,臣每每狂言,以迂闊為世笑,然臣以為必將有時而不過闊也。賈誼之策不用于孝文之時,而使主父偃之徒得其余論,而施之于孝武之世。夫施之于孝武之世,固不如用之于孝文之時之易也。臣雖不及古人惟陛下不以一布衣之言而忽之不勝越次憂國之心效其所見。且非陛下召臣,臣言無以至于朝廷。今老矣,恐后無由復言,故云云之多至于此也。惟陛下寬之。臣向誠惶誠懼,頓首頓首,謹書。(節選自蘇洵《嘉祐集卷第九》,有刪減)材料二: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節選自蘇洵《六國論》)[注]①忠言嘉謨,特指臣子進獻的忠誠諫言與周全策略。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對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臣雖不及A古人B惟陛下C不以一布衣之言D而忽之E不勝越次F憂國之心G效H其所見。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以迂闊為世笑”與《齊桓晉文之事》中“百姓之不見保”一句,都是被動句。B.固,意為確實、本來,與《六國論》中“固不在戰矣”的“固”字意思相同。C.暴,意為暴露,與《勸學》中“雖有槁暴”的“暴”字,字音和字義都相同。D.舉,意為拿取,與《阿房宮賦》中“戍卒叫,函谷舉”的“舉”字意思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材料一指出,受過刑的小人必無忠良,縱有瑣碎小節,不過灑掃之勤,無益國事,必須剝奪權柄,方能實現朝政清明。B.材料一以賈誼之策未被漢文帝及時采納,反由主父偃在武帝時期得以實施為例,勸諫君主應及早采納良策,勿蹈覆轍。C.材料二對各國割讓行為的描寫,簡潔而生動,抒發了作者對他們賂秦茍安做法的強烈蔑視,從而有力地證明割地必亡。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以對比論證為主,觀點犀利、氣勢雄健,同為針砭北宋時弊的典范之作,展現了蘇洵散文的雄辯特色。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曩臣所著二十篇,略言當世之要。(2)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14.材料一與材料二均是針砭時弊之作,體現了蘇洵的憂患意識,但情感基調迥異。請結合文本,概括二者的不同之處。【答案】10.BEG11.C12.D13.(1)從前我所寫的二十篇文章,簡略地談論了當代的關鍵事務。(2)殘暴的秦國的欲望沒有滿足,諸侯送給他的土地越多,他侵犯諸侯就越急切。14.材料一:懇切憂慮,以忠言進諫的迫切感,呼吁君主去除小人、采納良策,充滿拳拳憂國之心。材料二:激憤警示,借六國割地亡國之史,批判北宋妥協政策,以強烈的諷喻表達對國家危局的擔憂。【解析】【導語】蘇洵二文皆具針砭時弊之銳度。材料一以臣子赤誠直諫君主“盡去小人”,言辭懇切,憂國之思溢于言表;材料二借六國賂秦亡國史,以“抱薪救火”之喻痛陳割地之害,論證雄辯,諷喻北宋納幣之弊。兩文或直抒政見,或借古諷今,均顯其以史為鑒、心系國運的士人擔當。【1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我雖然比不上古人,希望陛下不要因為一個平民的話而忽視它,我懷著難以抑制的越職憂國之心,進獻自己的見解。“臣”是主語,“不及”是謂語,“古人”是賓語,語意完整,B斷開。“惟陛下不以一布衣之言而忽之”為獨立祈使句,E斷開。“效其所見”為動賓結構,與“不勝……之心”并列,G斷開。故選BEG。【1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的一詞多義現象的理解能力。A.正確。“為”表被動/“見”表被動。句意:因為迂腐疏闊被世人嘲笑。/百姓不被愛護。B.正確。都是“確實、本來”。句意:本來不如在漢文帝時實施容易。/本來不在于戰爭。C.錯誤。二者字音相同,都是“pù”,但意思不同,暴露/曬干。句意:暴露在霜露之中。/即使又曬干了。D.正確。拿取/被攻占。句意:拿來送給別人。/戍邊的士卒(陳勝、吳廣)起義吶喊,函谷關被攻占。故選C。【1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以對比論證為主”錯誤。由材料一“賈誼之策不用于孝文之時,而使主父偃之徒得其余論”可知,材料一主要運用舉例論證,以賈誼之策為例勸諫君主,并非都以對比論證為主。故選D。【1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曩”,從前;“略言”,簡略談論;“要”,關鍵事務。(2)“厭”,通“饜”,滿足;“彌”,更加;“急”,急切。1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概括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①材料一:從“惟陛下思宗廟社稷之重”“惟陛下無使為臣之所料”等祈使句可見,蘇洵以布衣身份上書,言辭懇切,反復呼吁君主“盡去小人”“務絕其權”,字里行間充滿對朝政清明的憂慮,以及作為臣子進諫的忠誠與迫切感。②材料二:“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等句,以強烈的批判語氣揭露六國割地之愚;借“抱薪救火”的比喻和史實對比,將批判矛頭直指北宋向遼、西夏納幣的妥協政策,情感激憤,警示意味強烈,具現實諷喻力度。參考譯文:材料一:君子去除小人,只有徹底清除,才沒有后患。希望陛下考慮宗廟社稷的重要性,以及天下人心的可畏,既然要去除他們,就徹底去除,既然要疏遠他們,就徹底疏遠。受過刑罰的人,必定沒有忠良之輩,縱然有微小的小節,不過像仆人灑掃一樣的辛勞,對國事沒有益處。只有致力于斷絕他們的權力,使朝廷政治清明,這樣忠誠的諫言和周全的策略才容易被采納,天下就不會有禍患了。希望陛下不要讓事情如我所預料的那樣,而讓后世認為我是有先見之明的人,這是我最大的心愿。之前我所撰寫的二十篇文章,簡略地談論了當代的關鍵事務。陛下雖然因此召見我,但我觀察朝廷的意思,只是認為我的文章文采詞藻稍微值得贊許,而未必認為我的言論可用。天下無事時,我常常發表狂妄的言論,因為迂腐疏闊被世人嘲笑,但我認為這些言論必將有不被認為疏闊的時候。賈誼的策略在漢文帝時未被采用,卻讓主父偃這類人得到他的余論,在漢武帝時實施。在漢武帝時實施,本來不如在漢文帝時實施容易。我雖然比不上古人,希望陛下不要因為一個平民的話而忽視它,我懷著難以抑制的越職憂國之心,進獻自己的見解。如果不是陛下召見我,我的言論無法傳到朝廷。如今我老了,擔心以后沒有機會再進言,所以說了這么多。希望陛下寬恕我。臣往日誠惶誠恐,頓首頓首,恭敬地寫下這些。材料二:秦國除了用戰爭奪取土地之外,(還受到諸侯的賄賂),小的就獲得城鎮,大的就獲得城池。比較秦國受賄賂所得到的土地,與戰勝別國所得到的土地,實際多百倍;諸侯因賄賂秦國所喪失的土地,與戰敗所喪失的土地,實際也多百倍。那么秦國最想要的,諸侯最擔憂的,本來就不在于戰爭。回想他們的祖輩父輩,暴露在霜露之中,披荊斬棘,才得到很少的土地。子孫對待土地卻不珍惜,拿來送給別人,就像丟棄小草一樣。今天割讓五座城,明天割讓十座城,這樣才能睡一夜安穩覺。起床一看四周邊境,秦國的軍隊又來了。既然如此,那么諸侯的土地有限,殘暴的秦國的欲望沒有滿足,諸侯送給他的土地越多,他侵犯諸侯就越厲害。所以不用作戰,強弱勝負已經確定了。以至于滅亡,按道理本來就應該這樣。古人說:“用土地侍奉秦國,就像抱著柴去救火,柴不燒完,火不會滅。”這話對極了。(四)閱讀Ⅳ(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岳飛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兵安在?膏鋒鍔①。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②。卻歸來、再續漢陽游,騎黃鶴。【注】①鋒鍔:敵人的武器。②河洛:黃河、洛水一帶,即指中原。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上闋以“想當年”引出汴京繁華,用“到而今”轉寫金兵鐵蹄下的慘痛景象。B.下闋兩問直陳將士血刃、百姓填壑之慘,痛訴戰禍之悲,情感張力十足。C.“何日”兩句,化用“終軍請纓”的典故,道出了作者肅清敵人,收復疆土之志。D.全詞以客觀冷峻的筆調對戰爭景象進行刻畫,結構層次分明,語言洗練明快。16.清代劉體仁評價本詞“卻歸來”三句是“忠憤之上的光明收束”,請結合全詞分析此三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答案】15.D16.①壯志未酬的悲憤:在“千村寥落”的現實中,收復河洛的壯志與“何日”的焦慮形成強烈反差,只能將凱旋后的“再續漢陽游”作為精神寄托。②勝利信念的堅守:“直渡”展現軍事自信,“卻歸來”設想凱旋場景,在悲憤中透出希望。③家國情懷的升華:將個人抱負(騎黃鶴)與民族命運結合,超越單純忠憤,展現精神境界的升華。【解析】【導語】這首《滿江紅》以黃鶴樓為視點,通過今昔對比展現中原淪陷之痛。上闋鋪陳汴京昔日繁華與今日鐵騎蹂躪的強烈反差,下闋以血淚詰問直指戰爭殘酷,終以“請纓”“渡河”的壯語彰顯收復之志。結句“騎黃鶴”的想象,在悲憤中透出理想主義光輝,體現了岳飛“忠憤填膺卻心懷光明”的精神境界。全詞跌宕起伏,剛健中含深婉,堪稱愛國詞典范。【1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D.“全詞以客觀冷峻的筆調對戰爭景象進行刻畫”錯誤,上闋對昔日繁華的追憶飽含眷戀,對如今戰亂的描寫充滿痛心;下闋的設問直擊人心,抒發的收復之志激昂慷慨,整體情感濃烈熾熱,而非客觀冷峻。故選D。【1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①壯志未酬的悲憤:上闋中,詞人先描繪了中原淪陷前的繁華景象——“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昔日的歌舞升平與如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的戰亂現實形成尖銳對比。下闋進一步直擊殘酷現狀:“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士兵戰死、百姓流離,“千村寥落”的慘狀令人痛心。“何日”二字既飽含收復中原的迫切,也暗藏對現實的焦慮——壯志凌云難以即刻實現。而“卻歸來”的設想,恰恰反襯出當下“未歸來”的無奈:收復山河的理想尚未達成,只能將凱旋后的“再續漢陽游”作為精神寄托。②勝利信念的堅守:盡管全詞充斥著對山河破碎的痛心,但“卻歸來”三句并未陷入絕望,“一鞭直渡清河洛”中的“直渡”二字,展現了詞人對軍事行動的自信與果決,仿佛已預見大軍踏破敵營、收復中原的場景;而“卻歸來”的“卻”字,帶有“終會如此”的肯定意味,并非虛無縹緲的空想,在悲憤中透出堅定的勝利信念。③家國情懷的升華:“騎黃鶴”的意象極具深意。黃鶴樓本是文人墨客登高抒懷的勝地,而詞人將“騎黃鶴”的個人閑逸與“提銳旅”“渡河洛”的民族大義相結合,使情感超越了單純的“忠憤”。詞人的理想并非僅僅是收復山河的功業,更包含著對“再續漢陽游”的和平生活的向往——這種向往不僅是個人的,更是對百姓能重返家園、國家重歸安寧的期盼。將個人抱負融入家國命運,使情感從對現實的憤懣升華為對未來的光明展望,展現出更闊大的精神境界。綜上,這三句以看似輕松的設想作結,實則蘊含著深沉的悲憤、堅定的信念與升華的家國情懷,既回應了前文的忠憤之情,又以“光明”收束,讓全詞的情感更顯厚重與有力。(五)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中“__________”和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中的“__________”均運用比喻的手法表現江水(湖水)之美。(2)孔子教學態度溫和,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對于曾皙的回答,表明他贊成態度的一句是:“__________。”(3)杜牧在《阿房宮賦》中論述六國滅亡的原因時說,如果六國當年能善待百姓,那么“__________”,就不會被秦國滅掉。(4)古人認為猿極具靈性,猿類的叫聲,常被詩人借用來抒發悲傷的情感,如唐代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千里澄江似練
②.玉鑒瓊田三萬頃③.吾與點也(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④.則足以拒秦⑤.風急天高猿嘯哀⑥.渚清沙白鳥飛回(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錯字有:澄、練、鑒、瓊、嘯、渚、淥、漾。二、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遵義老城湘江河畔,一幢灰白相間的二層小樓靜靜矗立,一棵高大刺槐樹歷經風雨,守護在旁。1935年1月,紅軍長征途中,關乎命運的抉擇在這里發生,持續三天的會議,終于撥云見日,重新校準航向,點燃中國革命從挫折中奮起、從困境中突圍的希望之光。歷史在遵義繪就了一部融入國家民族血脈的傳奇。在危急時刻,遵義會議(),奠定了遵義在黨和國家奮斗史上的重要地位,遵義成為國家民族命運一個極富象征意義的轉折坐標。“遵義會議會址”這幾個金燦燦的毛體,是毛主席親筆題寫的,是全中國紀念館、陳列館中的唯一。徜徉在“遵義會議會址”的金色光環中,凝視著這個地方的每一件陳列品,每一件文物,用心傾聽,靜謐詳和中,我們仿佛聽到了那金戈鐵馬的鏗鏘之聲,感受到了波瀾壯闊與槍林彈雨的戰爭場景。長征,在遵義留下了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紅軍縱橫萬里,最關鍵的會議、最重大的轉折、最神勇的戰斗都發生在遵義。強渡烏江、鏖戰婁山、二占遵義、四渡赤水,這片紅色的土地締造了一個個奇跡,創造了“歷史轉折、出奇致勝”的不朽豐碑,確立了“實事求是、獨立自主、民主團結、堅定信念、務求必勝”的遵義會議精神。90年后的今天,遵義會議的重要啟示和精神力量,依然激勵著我們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18.填入文中第三段括號內的詞語,不恰當的一項是()A.力挽狂瀾 B.撥亂反正 C.臨危受命 D.扭轉乾坤19.下列句子中引號用法與第四段加點的“遵義會議會址”的用法相同的是()A.作為世界公認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客觀分析了現階段培育的雜交水稻的缺點。B.它們第一次意識到有一位鯉魚“科學家”從它們的宇宙中消失了。C.我們有些同志歡喜寫長文章,但是沒有什么內容,真是“懶婆娘的裹腳,又長又臭”。D.還有幾位“大師”們捧著幾張古畫和新畫,在歐洲各國一路掛過去,叫作“發揚國光”。20.選文第五段畫線部分句子有一處語病,一處錯別字,請找出并加以改正。語病修改可適當增刪語句,不得改變句子的原意。21.《鄉土中國》解釋“倫”字的含義為“從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發生社會關系的那一群人里發生的一輪輪波紋的差序”,并引用潘光旦的理論闡釋:“凡是有‘侖’作分母的意義都相同,共同表示的是條理、類別、秩序的一番意思。”依據這一詞義推理的方式,根據“尊”的字義,說說你對“遵義”這個地名的理解。尊:敬重、遵從——《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遵義:22.為全方位、多層次宣傳推介遵義旅游資源,提升旅游品牌整體形象,遵義市文旅開展了以“紅色圣地,大美遵義”為主題的形象標識設計大賽。下圖是獲獎作品之一,請分析它的設計要素與寓意。【答案】18.C19.A20.這片紅色的土地創造了一個個奇跡,創造了“歷史轉折、出奇制勝”的不朽豐碑。21.“遵義”的“遵”有“尊”作分母,與“尊”意義相同,表示敬重、遵從的含義。故“遵義”意為“敬重、遵循道義”,彰顯此地對正義與真理的堅守,與遵義會議堅持正確路線、撥亂反正的歷史精神高度契合。22.①設計要素有五星紅旗、山、和平鴿、五角星、遵義會議會址建筑、交匯的河流。②寓意:交匯河流象征著名戰役地點烏江、赤水與遵義會議會址湘江,山為著名戰役地點婁山,既表明遵義有自然山水之美,也有紅色歷史。五星紅旗、五角星與遵義會議會址建筑點明紅色文化,和平鴿代表和平發展之意,點出遵義傳承紅色精神,致力和平發展的時代追求。【解析】【分析】【1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結合本句前文“在危急時刻”與后文“重要地位”“國家民族命運一個極富象征意義的轉折”,可知所填句主語為遵義會議,此處要填描述遵義會議的重要意義的成語,結合上一段對遵義會議“關乎命運的抉擇”“撥云見日”“重新校準航向”“從困境中突圍”的描述,可知,遵義會議有從錯誤道路走向正確道路,從危機走向生機的重要意義。A力挽狂瀾,意為比喻盡力挽回危險的局勢。符合“從困境中突圍”的描述。B撥亂反正,意思是消除混亂局面,恢復正常秩序,扭轉亂象,歸于正道。符合“重新校準航向”“從困境中突圍”的描述。C臨危受命,意思是在危難之際接受任命。主語一般是人,與“遵義會議”主語類別不同。且文章里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風電技能培訓課件圖片大全
- 基于新型自注意力-卷積的結構振動數據綜合恢復與降噪方法研究
- 風機安全培訓課件
- 達芬奇下搭橋護理配合
- 護理安全與質量持續改進
- 頸椎病中醫教學課件
- 肺炎診療教學大綱
- 內科學的歷史
- 2025年山東省煙臺市中考招生考試數學真題試卷(真題+答案)
- 預防燒傷安全課件
- 廣東省茂名市各縣區鄉鎮行政村村莊村名明細
- 企業培訓5W2H分析法(31P PPT)
- 2022年新高一入學分班考試數學試卷03(含答案)
- 初中數學北師大七年級上冊(2023年修訂)綜合與實踐探尋神奇的幻方教學設計4
- QC080000有害物質過程管理體系內部審核檢查表
- 勝動燃氣發電機組基本構造與工作原理課件
- 七年級數學下冊一元一次不等式組說課稿人教新課標版
- 校長專業水平測試題
-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護理查房
- 配電架空線路驗收規范表
- 壓力分散型錨索張拉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