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復習課件-課堂無憂新課標同步核心素養課堂_第1頁
第二單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復習課件-課堂無憂新課標同步核心素養課堂_第2頁
第二單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復習課件-課堂無憂新課標同步核心素養課堂_第3頁
第二單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復習課件-課堂無憂新課標同步核心素養課堂_第4頁
第二單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復習課件-課堂無憂新課標同步核心素養課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時空坐標貳

思維導圖叁

知識梳理(配以命題解析)肆

核心素養提升八年級歷史第二單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單元復習

目錄壹時空坐標洋務運動甲午中日戰爭戊戌變法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貳思維導圖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洋務運動和邊疆危機洋務運動背景:內憂外患目的:維護清朝統治,實現富國強兵口號:自強求富代表人物:中央奕忻;地方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內容:1、軍事工業2、民用工業3、教育4、新式部隊評價:性質、積極性、局限性邊疆危機西北:左宗棠收復新疆西南、東南:①馬尾海戰②劉銘傳抗法③鎮南關大捷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中國狂潮甲午中日戰爭原因:①根本原因:日本蓄謀已久②直接原因:朝鮮東學黨起義過程:①豐島海戰②平壤戰役③黃海海戰④遼東半島戰役⑤威海衛戰役結果: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割三地、賠二億、開四口、允設廠)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瓜分中國狂潮事由:三國干涉還遼手段:搶奪權利、強租海港、劃分“勢力范圍”、美國門戶開放戊戌變法序幕:公車上書;發展:創辦報刊、建強學會;高潮:百日維新;結局:戊戌政變八國聯軍侵華與《辛丑條約》簽訂原因:直接原因:鎮壓義和團運動根本原因:維護和擴大列強在華權益經過:①西摩爾率兵從天津進犯②義和團廊坊大捷③大沽炮臺戰役④義和團圍攻西什庫教堂和東交民巷使館區⑤天津保衛戰⑥八國聯軍攻占紫禁城結果:清政府戰敗,簽訂《辛丑條約》(賠、禁、拆、劃、改)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叁知識梳理知識點一:

洋務運動和邊疆危機洋務運動背景第二次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運動目的利用西方先進技術,強兵富國,維護清王朝的統治代表時間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口號曾國藩

李鴻章恭親王奕?左宗棠張之洞中央地方中央:奕?;地方: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等前期“自強”,后期“求富”叁知識梳理知識點一:

洋務運動和邊疆危機貳思維導圖洋務運動內容①創辦軍事企業時間19世紀60年代起口號自強主要代表②創辦民用企業時間19世紀70年代起口號求富主要代表③創辦新式陸海軍陸軍海軍④新式教育江南制造總局、福州船政局輪船招商局、開平煤礦、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19世紀60年代建立新式洋槍隊。淘汰傳統兵器,采用西式方法練兵①19世紀80年代建成新式海軍:福建、廣東、南洋,北洋(最大)②1885建立海軍衙門統一協調指揮①興辦新式學校(京師同文館是中國第一所新式學堂);②培養翻譯和軍事人才;③設立翻譯館,翻譯外國科技書籍;④派遣留學生出國深造(如:詹天佑)知識點一:

洋務運動和邊疆危機貳思維導圖評價性質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進步性洋務運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近代化的運動,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對

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局限性由于洋務運動的根本目的是維護和鞏固

的統治,再加上其內部的腐敗和外國勢力的擠壓,它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外國資本清政府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及啟示(1)原因①內因:洋務派單純學習西方先進技術,沒有觸動腐朽的封建制度的根基;國內頑固派勢力強大。②外因:列強不希望中國富強,不會讓中國掌握真正的先進技術。(2)啟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下,地主階級不能救中國。知識點一:

洋務運動和邊疆危機叁知識梳理1.西北地區:①1875年

發兵平亂,采取“

,緩進急戰”策略,1878年收復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領土

年在新疆設行省,新疆建省,鞏固了

邊防,加強了新疆與內地的聯系,維護了邊疆穩定和國家統一。2.西南、東南地區背景1883年8月法國控制越南,矛頭直指中國。時間1883年底戰況①馬尾海戰:戰敗,福建水師全軍覆沒。②劉銘傳抗法:1884年法軍進攻臺灣,臺灣軍務大臣

擊退法軍。③鎮南關大捷:1885年3月,

率領清軍取得大捷,法國內閣倒臺。戰果①1885年6月,李鴻章與法國公使簽訂中法《越南條約》,承認法國占領越南。②

年,清政府在臺灣建省,強化管轄,推動臺灣經濟。左宗棠先北后南1884西北劉銘傳馮子材1885年命題解析命題點1:

洋務運動概況1.(20XX·甘肅金昌·統考中考真題)下列圖片反映的是近代中國人為挽救國家頹勢而進行的一場現代化的探索運動。這場運動追求的目標是(

)江南制造總計制炮廠

福州船政局制造的軍艦

中國派遣的第一批小留學生

輪船招商局A.自強求富 B.變法圖強 C.民主共和 D.實業救國A命題解析命題點2:

邊疆危機1.(20XX·江蘇泰州·統考中考真題)“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這幅挽聯哀悼的是甲午中日戰爭中犧牲的(

)A.林則徐 B.左宗棠 C.鄧世昌 D.譚嗣同2.(20XX秋·全國·八年級課堂例題)19世紀60年代以后,英國支持浩罕國首領阿古柏入侵新疆部分地區。俄國出兵占領伊犁地區。中法戰爭爆發。1874年日本侵臺。合適主題是(

)A.邊疆危機 B.瓜分狂潮 C.救亡圖存 D.開眼看世界CA叁知識梳理知識點二:

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中國狂潮甲午中日戰爭時間1894~1895年背景明治維新后,日本國力增強,企圖實現征服朝鮮、侵略中國稱霸世界的夢想主要戰役豐島海戰1894年7月,日軍進攻駐守朝鮮的中國軍隊,在牙山口外豐島海面襲擊清軍運兵船,戰爭爆發。平壤戰役1894年9月,日軍圍攻平壤。清軍將領

犧牲,平壤陷落黃海海戰1894年9月,北洋艦隊與日本聯合艦隊在黃海海面展開激戰,致遠艦管帶

壯烈殉國遼東半島戰役日軍占領了旅順等地,并制造了旅順大屠殺威海衛戰役1895年初,日本陸海軍進攻山東威海衛,丁汝昌自殺殉國,北洋艦隊全軍覆沒結果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

》左寶貴鄧世昌馬關條約叁知識梳理知識點二:

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中國狂潮《馬關條約》時間1895年地點日本馬關內容割地清政府割遼東半島、

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

賠款賠償日本兵費白銀

通商口岸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設廠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

影響對中國:外國侵略勢力進一步深入中國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對世界:刺激了列強的侵略野心,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列強瓜分中國狂潮導火線:三國干涉還遼表現:搶奪利權、強租海港、劃分“

”門戶開放政策:1899年,美國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國提出,反映出美國與其他帝國主義國家在侵華政策上的矛盾簽訂《馬關條約》臺灣2億工廠破壞最大,商品輸出到資本輸出,阻礙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勢力范圍命題解析命題點1:

甲午中日戰爭概況1.(20XX·江蘇鎮江·統考中考真題)2018年,北洋海軍致遠艦部分原廠設計圖紙在英國紐卡斯爾市的一家檔案館首次被發現,該圖紙有助于解釋120多年前鄧世昌率致遠艦沖擊敵艦、受損及嚴重傾斜等一系列細節問題,更好地還原戰爭真相。致遠艦參與抗爭的那場戰爭是()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C命題解析命題點2:

《馬關條約》及其影響1.(20XX·湖南邵陽·統考中考真題)李軍同學喜歡用順口溜方式記憶中國近代史上不平等條約的內容。例如,他將某個不平等條約內容編成“割臺灣、賠兩億、增四口、設工廠”的順口溜。該不平等條約是指(

)A.《南京條約》 B.《望廈條約》

C.《北京條約》 D.《馬關條約》2.(20XX·甘肅金昌·統考中考真題)徐中約在其《中國近代史》中寫道:“1894年的那場"成中國之巨禍的大敗,讓學者、官員甚至是皇帝和皇太后,都認為需要一場更徹底的變革。”這說明,“1894年的那場大敗”(

)A.喚醒了國人挽救國家危亡的意識 B.引起了中國社會風俗發生新的變化C.沖擊了中國傳統的舊式官僚體制 D.推動了社會文化的革新和思想解放DA命題解析命題點3:

瓜分中國狂潮1.(20XX·湖南常德·統考中考真題)如圖《“China”被撕裂》反映的是(

)A.鴉片戰爭后西方列強用武力打開中國的大門 B.第二次鴉片戰爭后侵略勢力由沿海深入內地C.甲午中日戰爭后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狂潮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使清政府淪為列強的工具C叁知識梳理知識點三:

戊戌變法背景甲午中日戰爭后,民族危機加深活動(1)1895年春,康有為、梁啟超等聯合在北京參加會試的舉人,上書光緒帝,請求拒和、遷都、變法,公車上書拉開了變法維新運動的序幕。(2)維新人士在各地組織學會,創辦報刊,其中影響最大的報刊是上海的《時務報》和天津的

開始標志

年6月11日,清政府頒布“

”詔書,宣布實行變法。

內容政治裁撤冗官冗員,允許官民上書言事經濟鼓勵

,發展農、工、商業;改革財政,編制國家預算

文教廢除八股,改試策論,開辦新式學堂(京師大學堂)軍事裁減綠營,訓練新式軍隊結果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發動政變,制造了“(譚嗣同、劉光第、林旭、楊銳、楊深秀、康廣仁)”事件,變法失敗。意義變法在

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思想啟蒙)。

《國聞報》1898明定國是私人興辦工礦企業戊戌六君子思想文化(1)失敗原因:①資產階級政治上的軟弱性,過分依賴沒有實權的皇帝,變法缺乏群眾基礎。②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勢力過于強大。(2)啟示: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行不通。命題解析命題點1:公車上書1.(20XX·廣東廣州·統考中考真題)1890年,已是舉人的梁啟超對康有為布衣上書、力倡變法的行為與見解十分欽佩,于是沖破傳統觀念束縛,拜還是秀才的康有為為師。從此,康有為和梁啟超共同(

)A.走上維新變法之路 B.撰寫《資政新篇》C.創建了中國同盟會 D.提出“扶清滅洋”A命題解析命題點2:戊戌變法過程、結果、影響1.(20XX·山東臨沂·統考中考真題)下圖中殉難的歷史人物所參加的運動(

)A.嚴厲禁止私人興辦工礦企業 B.頒布了廢除科舉制度的詔令C.自始至終一共經歷了一百天 D.在頑固派發動政變之后失敗D叁知識梳理知識點四:

八國聯軍侵華與《辛丑條約》簽訂1.義和團運動(1)背景:帝國主義侵略加劇;外國傳教士活動猖獗。(2)口號:“扶清滅洋”。(3)結果:在中外反動勢力的鎮壓下失敗。(4)評價①積極:是一次反帝愛國運動,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野心。②消極:盲目排外,對清政府的本質認識不清;帶有迷信色彩。2.八國聯軍侵華概況時間1900—1901年原因(1)根本原因:維護和擴大列強在華權益(2)直接原因:鎮壓義和團運動主要戰斗廊坊大捷;圍攻北京西什庫教堂和東交民巷使館區;天津老龍頭火車站爭奪戰;炮轟天津紫竹林租界;天津保衛戰結果1900年8月14日,八國聯軍攻陷北京。1901年,清政府被迫簽訂《

》辛丑條約叁知識梳理知識點四:

八國聯軍侵華與《辛丑條約》簽訂《辛丑條約》內容賠款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以海關稅、鹽稅等稅收作擔保(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造成了中國社會的空前貧困)禁止反帝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各種形式的反帝活動(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洋人的朝廷)毀炮駐兵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外國軍隊駐扎在從北京到山海關的鐵路沿線要地劃使館界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駐守,不準中國人居住(使館界成為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大本營、國中之國)設外務部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影響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叁知識梳理拓展延伸:

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過程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南京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甲午中日戰爭《馬關條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辛丑條約》進一步加深開始淪為大大加深完全淪為命題解析命題點1:

義和團運動1.(XXX·四川攀枝花·統考中考真題)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發布上渝稱:“近畿及山東等省義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數十萬人,執干戈以衛社稷,……人人敢死,張我國威。”材料表明義和團運動(

)A.是一場具有廣泛群眾性的愛國運動 B.具有盲目排外的性質C.自始至終都得到清政府的大力支持 D.使變法圖強成為共識2.(XXX·山東濟寧·統考中考真題)義和團宣稱:“洋鬼子,盡除完,大清一統靖江山。”義和團運動的歷史進步性主要體現在(

)A.推翻清朝統治 B.發展資本主義 C.反抗外來侵略 D.追求民主政治AC命題解析命題點2:

《辛丑條約》1.(XXX·青海·統考中考真題)晚清時期的外交機構經歷了從五口通商大臣到總理衙門,再到外務部的變遷,是社會急劇變化的縮影。規定“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的條約對近代中國社會的影響是(

)A.大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