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診療規范-兒科:泌尿系統疾病_第1頁
臨床診療規范-兒科:泌尿系統疾病_第2頁
臨床診療規范-兒科:泌尿系統疾病_第3頁
臨床診療規范-兒科:泌尿系統疾病_第4頁
臨床診療規范-兒科:泌尿系統疾病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節急性腎小球腎炎

1概述

急性腎小球腎炎(acuteglomerulonephritis,AGN)簡稱急性腎炎,是一類不同病

因所致的感染后免疫反應引起的急性彌漫性腎小球炎性病變。其中,絕大多數是急性鏈球

菌感染后所致的急性腎炎,稱為急性鏈球菌感染后腎小球腎炎(acutepoststreptococc

alglomerulonephritis,APSGN)。本病在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后1?3周急性起病,典型

臨床表現為血尿、水腫、高血壓、腎功能不全。本病是兒科常見疾病之一,占小兒泌尿系

統疾病的第1位。國外報告其發病率為20/10萬人口,國內報告占住院患兒的2%?5%,

占同期住院泌尿系統疾病的53.7%。本病可呈流行性,但多為散發性,四季均可發病。■

般由呼吸道鏈球菌感染后所致者多見于冬春季,而膿皮病后發病者以夏秋季多見,因此,

每年1月、2月及9月、1。月有兩個發病高峰°本病多見于5?10歲兒童,<2歲者少見“

78.6%病人〈10歲。男多于女,男女之比約為1.5~2.5:1。本病發病機制是由D溶血性

鏈球菌A組中的致腎炎菌株感染后引起的免疫復合物型變態反應。

2診斷標準

2.1診斷依據(根據2001年中華兒科學會腎臟病學組方案而定)①急性起病,1?3

周前有前驅感染,如咽炎、扁桃體炎、膿皮病等。②尿常規檢查以血尿為主,伴不同程度的

蛋白尿。離心尿沉淀紅細胞>5個/高倍視野,未離心尿紅細胞>2?3個/百倍視野,白細

胞V10個/高倍視野,蛋白+―+++,一般Vlg/24h。③可有水腫、少尿、高血壓[學齡前兒

童>120/80mmHg(16.0/10.6kPa),學齡兒童>130/901^^(17.3/12.01^3)]和(或)腎

功能不全。④起病6?8周內血清補體降低。有鏈球菌感染的血清學證據,如抗鏈球菌溶血

素O(ASO)升高v

具有上述4項可確診為急性鏈球菌感染后腎小球腎炎。

2.2腎功能的診斷(2001年中華兒科學會腎臟病學組制訂)

2.2.1腎功能正常期血尿素氮(BuN)、血肌酊(Scr)及肌酊清除率(Ccr)正常。

2.2.2腎功能不全代償期血尿素氮、肌酊正常,肌好清除率為5。?80nlL/(min?l.

73m2)。

2.2.3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血尿索氮增高,>10.7mmol/L(30mg/dL);血肌酊增高,

>176pmol/L(2mg/dL);肌酎清除率為30-^50mL/(min-1.73m2)o

2.2.4腎功能衰竭期(尿毒癥期)肌酊清除率為1。?30mL/(min.T.73m2),血尿素氮

>21.4mmol/L(60mg/dL),血肌酢2353.6pnol/L(4mg/dL),并出現臨床癥狀,如疲乏、

不安、胃腸道癥狀、貧血、酸中毒等。

2.2.5終末期Ccr<10mL(min?1.73m2),如無腎功能替代治療,則難以生存。

2.3鑒別診斷

2.3.1腎炎型腎病綜合征見表1。

表1急性鏈球菌感染后腎小球腎炎與腎炎型腎病綜合征的鑒別

項口急性鏈球菌感染后腎小球腎炎型腎病綜合征

腎炎

尿蛋白多為+?+++,常V+++―++++,>

1g/24hmg(kg?24h)

水腫非凹陷性凹陷性,多為高度浮腫

抗鏈球菌溶血多升高正常

素0

血膽固醇正常升高(>5.7mmol兒)

血漿白蛋白正常降低(V30g/L)

鏈球菌感染史常有常無

2.3.2病毒性腎炎病毒感染后3?5d發病;以血尿為主,少尿、水腫與高血壓不明

顯;血清補體、抗鏈球菌溶血素0及腎功能正常。

2.3.3急進性腎炎起病與急性鏈球菌感染后腎小球腎炎相似,在病程2?4周,患兒

病情急劇惡化,出現進行性腎功能衰竭,預后差;血清補體多正常;腎臟活檢病理改變為

半月體性腎炎。

2.3.4慢性腎炎急性發作既往多無腎臟病史,常在感染后1?2d出現急性腎炎表現,

貧血、高血壓、氮質血癥叫重;尿比重低而固定。

2.3.5IgA腎病在上呼吸道感染等后1?5d內出現肉眼血尿,不伴水腫、高血壓及

少尿,血尿持續1?5d,如此反復發作。有的患者起病緩慢,偶然發現鏡卜血尿,多無其

他表現。抗鏈球菌溶血素0、補體多正常。

2.3.6乙型肝炎病毒相關腎炎可有血尿、水腫、高血壓等腎炎表現:發病者多V6

歲:可有腎病粽合征或腎病樣蛋白尿,高血壓發生率不高,抗鏈球菌溶血素0正常.補體

正常或下降:病程遷延,癥狀多變}血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核心

抗體(HBcAb)陽性;常有肝腫大,可伴肝功能異常;腎活檢病理改變多為膜性腎病,免疫

熒光檢查有乙肝病毒抗原,

3治療方案

3.1一般治療

3.1.1休息臥床休息1?2周,待水腫消退、肉眼血尿消失、血壓正常,即可下床活

動,以后限制活動1?2個月,3個月內避免劇烈運動。一般2、3個月后,尿常規好轉,

可上學。尿常規正常3個月后可恢復體力活動。

3.1.2飲食一般為高糖、低蛋白、低鹽、適量脂肪飲食。蛋白質lg/(kg-d),如氮

質血癥明顯,蛋白0?5g/(kg?d),食鹽1?2g/(kg?d)。有嚴重水腫、少尿時,限水、限

鹽[60?120nl/(k?d)],尿量恢復、水腫消退后,過渡到正常飲食。

3.2基本藥物治療

3.2.1抗生素青霉素G,5萬?10萬U/(kg?d),分2次肌內注射或靜脈滴注,連

用7?過敏者改用紅霉素或其他大環內酯類藥物等。

3.2.2對癥治療

3.2.2.1利尿用于限水、限鹽、臥床后仍有水腫、少尿、高血壓者。可用氫氯唾嗪

(雙氫克尿塞),2?5mg/(kg?d),口服。嚴重者,用吠塞米(速尿),1?2mg/(kg?次八

必要時,6?8h后重復應用。禁用保鉀利尿劑及滲透性利尿劑。

3.2.2.2降血壓用于限水、限鹽、利尿、臥床后,舒張壓仍>90mmHg(12kPa)考。

首選硝苯地平(心痛定),0.2?0.3mg/(kg?次),3?4次/d口服;卡托普利(開搏通),0.

3mg/(kg?d)起,視療效增量,最大量lmg/(kg?d);腳苯達嗪,1?2mg/(kg?d),分3次

口服:嚴重高而樂者,可肌內注射利血平,0.07mg/(kg?次)(最大可Vl.Smg/次),以后

按0.02mg/(kg?d),分3次口服維持。

3.2.3重癥病例的治療

3.2.3.1高血壓腦病硝普鈉5?10mg加入10%葡萄糖液100mL,靜脈滴注速度1Hg

/(kg-min),監測血壓,防止低血壓;或用二氮嗪,3?5mg/(kg?次),于0.5?Imin內

靜脈注射,必要時30min后重復1次。同時,靜脈注射吹塞米2mg/kg。有抽搐者,應用

地西泮(安定),0.3mg/(kg?次),總量VK0mg,緩慢靜脈注射。輔以吸氧。

3.2.3.2嚴重循環充血嚴格控制水鈉入量。吠塞米,2mg/(kg?次),靜脈注射;酚

妥拉明,0?1?0.2mg/(kg?次),用量V5mg/次,緩慢靜脈注射。伴高血壓者,應用降壓

藥。

3.2.3.3急性腎功能不全保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糾正高血鉀。供給熱量125.

5?167.3kJ/(kg?d)[30?40kcal(kg?d)]。多巴胺,3?5ug/(kg?min),靜脈滴注;酚

妥拉明,5pg/(kg-min),靜脈滴注;然后應用陜塞米,1?2mg/(kg?次)。嚴格控制液體

入量。每日液體量=前一日尿量+不顯性失水[10?15社/(1<8?(1)]+吐瀉丟失量?內生水量[1

00mL/(MP)]。達到透析指征時,盡早進行透析治療。

4療效評估

2周左右,患兒水腫消退,血壓正常,尿量正常:4?6周,尿常規檢查基本正常.為

治愈。少數病人鏡下血尿可持續6個月?1年或更久。

5預后評估

本病預后良好,痊愈率90%?95%。嚴重病例病死率1%?2%或更低,轉為慢性腎炎者

<2%o

6評述

在治療中,為徹底清除殘存的鏈球菌感染,可靜脈滴注青霉素,青霉素應用的時間可

延長到2周左右。由于急性腎炎的血壓升高主要由于水鈉潴留所致,應首先通過利尿而降

壓,如效果不佳,可用硝苯地平等。

第二節腎病綜合征

1概述

腎病綜合征(nephroticsyndrome,NS)簡稱腎病,是由各種病因引起的以腎小球毛

細血管通透陛增加為基本病理生理改變,以“三高一低”(高度水腫、大量蛋白尿、高膽固

醇血癥及低蛋白血癥)為臨床特征的一組癥候群。其中,大量蛋白尿為最基本的變化。腎病

綜合征為兒科泌尿系統常見疾病之一,約占兒科泌尿系統疾病住院病人的36.8%。腎病綜

合征的病因多種多樣,據此可將腎病綜合征分為原發性、繼發性、先天.陛3種類型。原

發性腎病綜合征>90%;繼發性腎病綜合征多見于?過敏性紫瘢、系繞性紅斑狼瘡、乙型肝

炎病毒相關腎炎等疾病;先天性腎病綜合征少見。本文只討論原發性腎病綜合征。

原發性腎病綜合征病因不明,病理類型主要有5種,即:微小病變、系膜增生性腎小

球腎炎、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球硬化、膜性腎病及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兒童以微小病變最

多見,其次是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根據腎病綜合征的臨床表現,可將其分為單純型與

腎炎型腎病綜合征兩型。

2診斷標準

2.1診斷依據(20。1年中華兒科學會腎臟病學組制訂)①大量蛋白尿(1周內3次查尿

蛋白定性+++-++++,24h尿定量250mg/kg);②低白蛋白血癥(血漿白蛋白V30g/L):③

血膽.固醉>5.7mmol/L(220mg/dL):④不同程度的水腫。

以上4條中,以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癥為必要條件。

2.2分型診斷標準

2.2.1單純型腎病只具有上述4條特征者。

2.2.2腎炎型腎病除具有上述4條特征外,又具有下列4項之一項或多項者:①2周

內分別3次以上離心尿檢查,尿紅細胞”0個/高倍視野,并證實為腎小球源性血尿;⑦反

復或持續高血壓,學齡兒童血壓2130/90mmHg(17.33/12.00kPa),學齡前兒童血壓2120

/80mmHg(16.00/10.67kPa),并除外使用糖皮質激素等原因所致:③腎功能不全,并排除

由于血容量不足所致;④持續低補體血癥。

2.2.3單純型腎病與腎炎型腎病的區別見表2。

表2單純型腎病與腎炎型腎病的區別

項目單純型腎病腎炎型腎病

好發年齡2?7歲常>7歲

水腫高度中~高度

蛋白尿選擇性非選擇性

尿紅細胞V10個/高倍視野210個/高倍視野

血壓<(120-130)(80-2(120?130)(80?

90)mmHg90)mmHg

血尿素氮<10.7mmol/L>10.7mmol/L

血清不提正常降低

CH50、C3

血Y球蛋白減少正常或升高

腎活檢病理檢存多為微小病變多為非微小病變

激素療效多為激素敏感型激素耐藥型或激素依賴

2.3并發癥

2.3.1感染可見上感、支氣管炎、肺炎、皮膚瘁腫、蜂窩織炎、原發性腹膜炎、尿

路感染等。

2.3.2低血容量休克表現為煩躁不安、四肢濕冷、皮膚大理石狀花紋、脈搏細速、

心音低、血壓下降。

2.3.3電解質紊亂可發生低鈉血癥、低鉀血癥、低鈣血癥。

2.3.4血管栓塞腎靜脈血栓形成時,可有腰痛、肉眼血尿、腎衰竭,也可有肺栓塞、

腦栓塞等。

2.3.3急性腎功能不全多為低血容量所致的腎前性腎功能不全。

2.4鑒別診斷

2.4.1急性腎小球腎炎腎炎型腎病應與急性腎小球腎炎鑒別(表1)。

2.4.2乙型肝炎病毒相關腎炎多為V6歲發病,可有腎病綜合征或腎病樣蛋白尿,

高血壓發生率不高,補體正常或下降,病程遷延,癥狀多變,血乙肝病毒表面抗原、e抗

原、核心抗體陽性,常有肝腫大,可伴肝功能異常。腎活檢病理改變多為膜性腎病,免疫

熒光檢查有乙肝病毒抗原,原發性腎病綜合征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與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

腎炎區別困難,但后者腎小球免疫熒光檢查有乙肝病毒抗原。

2.4.3過敏性紫瘢性仔炎少數患者可有腎病綜合征表現,但有皮膚紫瘢等其他表現

病史。

2.4.4狼瘡性腎炎有皮膚、關節病變及多臟器損害,血清抗DNA抗體、抗Sm抗體

陽性,易與原發性腎病綜合征鑒別。

3治療方案

3.1一般治療

3.1.1休息高度水腫者宜臥床休息,消腫后可活動,臥床時應經常變換體位,以防

血管栓塞。

3.1.2飲食與維生素水腫者可采用低鹽(1?2g/d)飲食,尿少者應限制入水量。蛋

白質攝入量1.7?2(kg?d)。補充維生素D50?1000U/d,鈣劑400?800mge

3.1.3利尿水腫較重或有腹水時,可用利尿劑。①氫氯哇嗪,2?bmg(kg?d)或螺內

酯3?5mg(kg?d),均分3次口服。②映塞米,1?2mg(kg?次),每6?8h口服或肌內注射。

③低分子右旋糖酊,10?15mg/(kg?次),加入多巴胺0.5?lmg/kg或酚妥拉明0.5?lmg

/kg,靜脈滴注。多巴胺靜脈滴注速度3?5ug/(kg?min)。結束后,再應用吠塞米1?2mg

/kg,靜脈推注。

3.1.4防治感染保持皮膚清潔,防止皮膚感染。常規預防接種應在仔病緩解后停用

激素>3個月再進行。如接觸水痘,則暫停激素治療。

3.2基本藥物治療即糖皮質激素治療(2001年由中華兒科學會腎臟病學組制訂)。

3.2.1糖皮質激素療效判斷①激素敏感型腎病綜合征:以潑尼松足量治療,8周后,

尿蛋白轉陰。②激素耐藥型腎病綜合征:以潑尼松足量治療8周,尿蛋白陽性。③激素農賴

型腎病綜合征:對激素敏感,但減量或停藥1個月內復發,重復>2次。④復發和反復:尿

蛋白已轉陰,停用激素后,尿蛋白又轉陽性并>2周,為復發。如在激素治療過程中,尿

蛋白已轉陰后出現上述病變,為反復。⑤頻復發:指半年內復發22次,1年內復發23次。

3.2.2療程的亍程6個月者,為中療程,多適用于初治病人;②療程9個月者為長療

程,多用于復發病人。

3.2.3劑量與階段

3.2.3.1誘導緩解階段足量潑尼松1.5?2mg/(kg?d)(按身高的標準體重),最大劑

量60mg/d,分3次口服。尿蛋白轉陰后鞏固2周,一般足量24周,最長8周。

3.2.3.2鞏固維持階段以原足量2d量的2/3量,隔口早餐后頓服4周。如尿蛋白

持續陰性,則每24周減量2.5?5mg維持;至。.5?lmg/(kg.次)時,維持3個月;以后

每2周減2.5?5mg,直至停藥。

3.2.4說明

3.2.4.1移行減量方法對于使用足量潑尼松28周者,可于誘導緩解后采用移行減量

方法,再進入鞏固維持階段。移行減量方法為,維持2d量的2/3量,隔日頓服;另將其

余2d量的1/3于次日清晨頓服,并逐漸于2?4周內將此1/3量減完。最大劑量一般£60

mg/do

3.2.4.2拖尾療法對于頻復發者,可酌情在潑尼松0.25?0.5mg/(kg?次)水平選定

一能維持緩解的劑量,較長時間維持不減,總療程1.5?2年。

3.2.5其他類型糖皮質激素上述潑尼松療法療效欠住者,可換用其他類型的糖皮質

激素。

3.2.5.1甲基氫化潑尼松(甲基強的松龍)沖擊療法適用于激素耐藥或頻復發的病例。

甲基氫化潑尼松15?30mg/(kg?次),最大量1g/次,加入10%葡萄糖溶液100?250mL

中,1?2h內靜脈滴注,1次/d或1次/2d,3次為1個療程。后續用潑尼松2mg/kg,隔

R早晨頓服。必要時,隔1?2周重復使用沖擊療法1?2個療程0

3.2.5.2地塞米松對潑尼松治療后頻復發或激素耐藥的病例,可換用地塞米松。用

地塞米松0.75mg取代潑尼松5mg,3次/d口服。在尿蛋白陰轉后2周,再改為潑尼松隔

日早餐后頓服,再逐漸減量至停藥,總療程6個月左右,地塞米松沖擊療法適應證與甲基

氫化潑尼松沖擊療法相同,1.5?2mg/(kg?次),最大量50mg/次,加入10%葡萄糖溶液1

00?250mL中,1?2h內靜脈滴注,1次/d,3d后改為1次/2d,共6次為1個療程。繼

以潑尼松2mg/kg,隔日頓服4周;再逐漸減量至停藥。總療程6?9個月。

3.3細胞毒藥物適用于激素依賴、激素耐藥、頻復發、出現嚴重副作用而不能耐受

糖皮質激素的病例。

3.3.1環磷酰胺

3.3.1.1口服療法環磷酰胺2?2.5mg/(kg?d),分2?3次口服或每日早晨1次頓

服,療程8-12周,復發病例連用8周,激素依賴病例連用12周,累積用量S200mg/kg。

宜飯后服用,以減少胃腸道反應。用藥期間,應多飲水,以預防出血性膀胱炎。本藥可引

起骨髓抑制,治療期間每1?2周查血常規。白細胞總數<4x109時應減少劑量,<3x109/

L時停藥“遠期副作用為件腺受抑制,如總劑量<300mg/kg時.此副作用輕微°

3.3.1.2沖擊療法應用環磷酰胺8?12mg/(kg?d),每2周連用2d;或0.5?。.乃

g/(m2?次),1次/月,連用6?9次,均加入生理鹽水或葡萄糖溶液中,1?2h內靜脈滴

注,隨即給予2000mL/m2葡萄糖溶液,并加入5%碳酸氫鈉靜脈滴注。

3.3.2雷公藤雷公藤多忒劑量為lmg/(kg,d),分3次口服,最大量V45mg/d;12

周后減軟,每月用4d、停3d,用12周停藥。總療程6個月。雷公藤甲素劑最為3.3足/

(kg?d),分3次口服;8周后改為間歇用藥,每周服4d、停3d。總療程34個月。不良反

應主要有:惡心、嘔吐、食欲減退、肝功能損害、血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性腺損害。

3.3.3苯丁酸氮芥0.2mg/(kg.d),分2?3次口服,療程6?8周,累積用量V:10m

g/kgo苯丁酸氮芥副作用少于環磷酰胺,有性腺損害、骨骼抑制,用藥期間每1?2周檢

查血常規。

3.3.4環抱素A適用于激素敏感,但出現嚴重副作用而不能耐受糖皮質激素的病例,

以及激素耐藥者。5mg/(kg-d),分2次口服,間隔12h,維持血濃度100?200ng/mL,

療程6個月左右。如3個月有效可減量至2.5mg/(kg?d)口服。副作用主要是腎小管間質

的不可逆損害,須定期檢測腎功能。其他副作用有高血壓、高尿酸血癥、高鉀和低鎂血癥、

鈉潴留、多毛、牙齦增生等。

3.3.56■硫鳥喋吟(6-TG)2mg/(kg-d),最大量80mg/d,療程12個月。在開始時,

同時應用潑尼松1.5mg/kg,隔日頓服,4周后停用。6-硫鳥喋吟副作用較輕,無性腺損

害,但有食欲減退、骨髓抑制。第1個月,2次/周查血常規,以后1次/周。白細胞總數

<4X109/L時應減少劑量.V3X109/L時停藥,直至白細胞恢系正常。如血紅蛋白減少,

應立即停藥。

3.3.6霉酚酸酯(MMF)抑制喋吟代謝途徑中的次黃口票吟核甘酸脫氫酶而抑制細胞增

殖。15?20mg/(kg?d)口服,最大量V1.5g/d,可與潑尼松合用,在潑尼松減量至5-7.

5mg時加用霉酚酸酯。霉酚酸酯療程6?7個月。副作用有:誘發感染、胃腸道反應、白細

胞減少、皮疹、天冬門氨酸轉移酶、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面等。

3.3.7鹽酸氮芥0.1mg/(kg-d),口服,連用4d,同時應用潑尼松l,5mg依g,隔

日頓服,直到鹽酸氮芥停用后9d。此為1個療程,可在2?4周后再重復1個療程。不良

反應主要有:惡心、嘔吐,偶有白細胞減少。優點是:療程短,毒性低。

3.3.8長春新堿0.075mg/(kg?次)或1.4mg(m2?次),最大量V2mg/次,加入生理

鹽水100?200n兒靜脈滴注,1次/3?7d;尿蛋白轉陰后,1次/周。10次為1個療程。

長春新堿除有免疫抑制作用外,還有抑制血小板功能的作用,可減少腎病的高凝狀態。不

良反應主要有:惡心、嘔吐,偶有白細胞減少。

3.3.9硫口坐喋吟2mg/(kg-d),分3次口服,療程亂12個月。不良反應主要有:骨

髓抑制、惡心、嘔吐等。

3.4抗凝治療適用于伴有高凝狀態的病例,尤其是膜增生性腎炎等嚴重病理類型。

常用雙喀達莫(潘生丁)5?10mg/(kg?d),分3次口服。也可應用低分子肝素、華法林(雙

香豆素乙脂)、藻酸雙酯鈉、蝮蛇抗栓酶等。尿激酶用于血管栓塞的治療。

3.5降蛋白尿治療常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如卡托普利,0.5?lmg/

(kg-d),分3次口服,也可應用依那普利,2.5-5鳴/(1<8,次),1次/d“療程>6個月。

3.6免疫調節劑用于復發和反復的病例。左旋咪喋2.5mg,隔日口服,用0.5?1.5

年。其他尚有轉移因子、胸腺素、卡介苗等。

3.7靜脈用免疫球蛋白適用于膜性腎病。20。?4O0mg/(kg?次),靜脈滴注,連用

3?5d為1個療程。每3周重復1個療程,共治療10個月。可使尿蛋白轉陰、病理學表

現明顯改善。

3.8聯合療法適用于膜增生性腎炎、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等嚴重病理類型。即聯

合應用潑尼松、環磷酰胺或硫嘎喋吟或其他免疫抑制劑、雙嗑達莫、低分了?肝素或華法林。

以前聯合療法中應用肝素及園跺美辛(消炎痛),前者須查凝血時間而有不便,后者可影響

腎功能而不宜使用。對持續進展的腎小球疾病,應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卡托普

利、依那普利、貝那普利、西拉普利、來星普利、福星普利已有滿意療效。近來,更主張

代之以血管緊張素H受體1拮抗劑(AT1RA),如蘆沙坦、伊貝沙坦、氟綴沙坦等。

4療效評估

4.1近期療效評價即前述的激素療效判斷中的5種類型。

4.2遠期療效評價①未緩解:治療后,尿蛋白2+++。②部分緩解:治療后,尿蛋白仍

+?++。③完全緩解:治療后,尿蛋白轉陰,血常規、生化及尿檢查完全正常,已停藥,但

未達3年者。④臨床治愈:治療后完全緩解,并停止治療>3年無復發。

5預后評估

預后取決于病理類型,對激素治療敏感的病例在微小病變中占>90%,在輕度系膜增

生性腎小球腎炎中占50%:在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球硬化中占10%?20%,在膜增生陛腎小球

腎炎中極少。對激索治療敏感者中,約3。%初發后不再發,4。%在初發后有1?3次復發,

30%有頻復發。頻亞發與、.列因素有關:①初發年齡V4歲;②初治療程結束后3個月內復

發;③人類白細胞抗原HLA-DR9型小兒易曳發,HLA-DR7型小兒對激素敏感,但即使應用

細胞毒藥物也不能減少復發;的盲理類型為非微小病變者。頻復發小兒可轉化為激素耐藥。

激素耐藥或非微小病變型小兒預后不良,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球硬化及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

的患兒中有50%在10年內發展為終末期腎病,轉化為成人期的慢性腎衰竭。

6評述

仔炎型仔病與急性仔小球仔炎的鑒別較為重要,兩者均有水腫,但病理生理特點不同:

后者有循環充血狀態,應用吠塞米可減少嚴重水腫并利尿;前者為有效循環血容量不足,

單獨應用吠塞米時,消腫利尿作用差,反而可加重有效循環血容量不足,誘發低血容量休

克。

潑尼松是治療腎病綜合征的首選藥物,潑尼松中、長程療法是治療腎病綜合征的首選

療法。如該療法療效欠佳,再考慮改用其他藥物。難治性腎病一般是指激索耐藥、激素依

賴、復發的腎病,臨床類型多為腎炎型腎病,病理類型多為非微小病變,如灶性節段性腎

小球硬化及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等,是兒科臨床治療上最棘手的疾病之一。環磷酰胺沖擊

療法療效較好。新近開發的高效低揖免疫抑制劑,如霉酚酸酯、FK506等,有良好的應用

前景。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H受體1拮抗劑、低蛋白飲食在延緩腎小球

石化方面有重要作用。靜脈用大劑量免疫球蛋白療法,對膜性腎病有一定療效。聯合應用

多種藥物,如細胞毒藥物、糖皮質激素、抗凝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或血管緊張素

II受體1拮抗劑對膜增生性腎炎等有一定療效。

第三節泌尿道感染

1概述

泌尿道感染(urinarytractinfections,UTHs)筒稱尿路感染,是小兒時期常見的

感染性疾病之一。女孩較多見,感染可累及尿道、膀胱、腎盂及腎實質。泌尿道感染根據

感染部位可分為上尿路感染(腎盂炎和腎盂腎炎)與下尿路感染(膀胱炎和尿道炎)。根據臨

床表現可分為癥狀性與無癥狀J陛(無癥狀性細菌尿)兩類,根據病程可分為急性泌尿道感

染與慢性泌尿道感染。小兒易發生泌尿道感染的內在因素包括生理解剖特點、先天畸形、

尿路梗阻、臍胱輸尿管反流、女孩的蟒蟲感染等。致病原多為細菌,其中大腸桿菌占S

0%?90%,其他少見的有支原體、真菌及病毒。感染途徑多為上行感染,新生兒及小嬰兒

多由血行感染所致,而淋巴感染及直接感染較少見。

2診斷標準

2.1診斷依據①新生兒期可有發熱、體溫不升、拒乳、腹瀉、煩躁、嗜睡、體重不增。

②嚶幼兒期可有發熱、嘔吐、腹瀉、腹痛?、腹脹、食欲減退、生K發育遲緩。可有排尿時哭

鬧、尿惡臭、因尿頻而致頑固性尿布皮炎,可有排尿中斷或夜間遺尿。③兒童期下尿路感染

時有尿頻、尿急、尿痛(膀胱刺激癥狀)。年長兒可有排尿困難、尿液混濁、一過性血尿。

上尿路感染時,有發熱、寒戰、腰痛、腹痛,體檢有腎區叩擊痛、肋脊角壓痛等。④離心尿

白細胞25個/高倍視野,或白細胞成堆,或見白細胞管型。尿白細胞排泄率為20萬?3。

萬/h時,為可疑;>30萬/h時,有診斷意義。⑤尿液細菌學檢查:新鮮尿液涂片革蘭染

色,細菌21個/高倍視野,有診斷意義。治療前清潔中段尿細菌培養:菌落計數>1x108/

L,,可確認為尿路感染;菌落計數1X107?1X108/L,為可疑;菌落計數V1X107/L,為

污染。如癥狀明顯,兩次培養為同?細菌,雖菌落計數為可疑,仍可確診。

具有上述第①?③項中之?項,同時有第④項者,可擬診為尿路感染,同時有第⑤項中

之?者,可確診。

2.2病變性質判斷

2.2.1年長兒上尿路感染與下尿路感染鑒別見表3。

表3年長兒上尿路感染與下尿路感染的鑒別

癥狀及實驗室檢查上尿路感染下尿路

感染

發熱等全身癥狀有無

膀胱刺激癥狀少有

血沉增快正常

血C反應蛋白增加正常

尿液中抗體包裹細菌陽性陰性

尿沉渣閃光細胞>2萬?4V2萬

萬個/h個陽

尿濃縮功能降低正常

尿白細胞管型可有無

尿液溶菌酶、乳酸脫氫萌增加正常

等防

尿陷微球蛋白增加正常

腎臟B超或X線檢查腎影增大正常

2.2.2復發是指經治療后菌尿轉陰,停藥后4?6周內原有致病菌又再次出現,癥狀

再現。

2.2.3再感染是指一次感染已治愈,停藥較長時間(通常>6周)后,由另一種致病

菌侵入尿路引起感染。

2.2.4慢性感染指病程>6個月遷延不愈者。輕者可無明顯癥狀,也可有間歇性發

熱、腰酸、膿尿或菌尿。病程久時,可有貧血、乏力、消瘦、發育遲緩、營養不良,最終

出現腎衰竭。

2.3鑒別診斷

2.3.1急性腎小球腎炎病初由于少尿、血尿,有時可出現輕宦膀胱刺激癥狀;尿常

規檢查中有少量白細胞,須與尿路感染區別。急性腎小球腎炎患者有水腫、高血壓,尿常

規檢杳中紅細胞增多,尿培養陰性,有助于區別兩者。

2.3.2腎結核腎結核累及膀胱時,可出現膀胱刺激癥狀、膿尿、血尿,易誤診為尿

路感染。腎結核多見于年長兒,有結核接觸史,起病緩慢,有低熱、盜汗等結核中毒癥狀;

結核菌素試驗陽性,尿沉渣可找到結核桿菌,常規尿培養陰性,靜脈腎盂造影可見腎孟、

仔盞破壞明顯。

2.3.3出血性膀胱炎可作為尿路感染的特殊類型,在成人多由大腸桿菌引起,兒童

多由腺病毒11型、21型引起。急性起病,男性多見,有嚴重的肉眼血尿和膀胱刺激癥狀;

膀胱區有壓痛;尿常規檢查有大量紅細胞、少量白細胞,尿培養陰性。癥狀在3?4d內自

然緩解,病程47d,B超檢查腎臟正常,膀胱壁不規則增厚。

2.3.4白日尿頻綜合征乂稱日間尿頻。多為精神因素所致的神經陛尿頻。白日尿頻,

每次尿量少,或有尿意而無尿液排出,睡眠后尿頻消失;有時尿道口輕微充血,尿常規檢

杳無明顯異常,尿培養陰性。癥狀多在1?3個月后自然消失。

3治療方案

3.1一般治療多飲水,注意外陰清潔衛生,根治蟒蟲。對發熱、頭痛、腰痛者,可

對癥處理。對膀胱刺激癥狀明顯者,可口服山蕉若堿等抗膽堿藥、碳酸氫鈉;嚴重者,可

應用鎮靜劑。

3.2基本藥物治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