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1課《過秦論》《五代史領官傳序》群文比較閱讀(教案)教學目標教學目標1.比較本課所選的兩篇文章,概括文章觀點;2.學習、歸納文章論述的方法和技巧;3.學習借古諷今的論證方法;教學課時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活動一內容比較:《過秦論》《五代史伶官傳序》《過秦論》主要內容:《過秦論》是賈誼政論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全文從各個方面分析秦王朝的過失,故名為《過秦論》。此文旨在總結秦速亡的歷史教訓,以作為漢王朝建立制度、鞏固統治的借鑒,是一組見解深刻而又極富藝術感染力的文章。課本選取的是《過秦論》上篇,先講述秦自孝公以來逐漸強大的原因:具有地理的優勢、實行變法圖強的主張、正確的戰爭策略、幾世秦王的苦心經營等。之后則寫陳涉雖然本身力量微小,卻能使強大的秦國覆滅,在對比中得出秦亡在于“仁義不施”的結論?!段宕妨婀賯餍颉分饕獌热荩骸段宕妨婀賯餍颉肥撬未膶W家歐陽修創作的一篇史論。此文通過對五代時期的后唐盛衰過程的具體分析,推論出:“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和“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結論,說明國家興衰敗亡不由天命而取決于“人事”,借以告誡當時北宋王朝執政者要吸取歷史教訓,居安思危,防微杜漸,力戒驕侈縱欲。文章開門見山,提出全文主旨:盛衰之理,決定于人事。然后便從“人事”下筆,敘述莊宗由盛轉衰、驟興驟亡的過程,以史實具體論證主旨。全文緊扣“盛衰”二字,夾敘夾議,感染力很強,成為歷來傳誦的佳作?;顒佣懽鞅尘氨容^:《過秦論》《五代史伶官傳序》《過秦論》西漢文帝時代,是漢代所謂的“太平盛世”,即“文景之治”的前期。賈誼以他敏銳的洞察力,透過表象,看到了西漢王朝潛伏的危機。當時,權貴豪門大量侵吞農民土地,逼使農民破產流亡,苛重的壓迫剝削和酷虐的刑罰,也使階級矛盾日漸激化。國內封建割據與中央集權的矛盾、統治階級與勞動人民的矛盾以及民族之間的矛盾都日益加劇,統治者的地位有動搖的危險。為了調和各種矛盾,使西漢王朝長治久安,賈誼在文章中向漢室提出了不少改革時弊的政治主張。本文就是以勸誡的口氣,從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的角度出發,分析了秦王朝政治的成敗得失,為漢文帝改革政治提供借鑒?!段宕妨婀賯餍颉窔W陽修進入政界后,正是北宋王朝開始由盛到衰的時期,社會上的各種矛盾日趨尖銳,政治上的一些弊端越來越嚴重,社會危機越來越令人不安。到了仁宗慶歷初年,以王倫、李海等為首的人民暴動接踵而起,西夏又侵擾西北邊境,屢敗宋軍。歐陽修、范仲淹等人針對當時的敝政,力圖實行政治改革,以挽救北宋王朝的危機卻接二連三地遭到當權派的打擊。在這種情況下,歐陽修憂心忡忡,很擔心五代慘痛歷史即將重演。而宋太祖時薛居正奉命主修的《舊五代史》又“繁猥失實”,無助于勸善懲惡。于是歐陽修自己動手,撰成了七十四卷的《新五代史》?;顒尤龤v史事實比較:《過秦論》《五代史伶官傳序》《過秦論》秦孝公與商鞅變法,歷代親王勵精圖治,才有秦始皇統一六國。秦王統一以后,不愛惜百姓,以殘暴之法待天下,融天下之金鑄十二金人。還修建阿旁宮和長城,不納忠言,以至于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天下反者云從,而使秦朝滅亡!《五代史伶官傳序》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間的五個朝代,即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是我國歷史上的動蕩時期。在這短短53年間,先后換了四姓十四個國君,篡位、弒君現象屢見不鮮,戰亂頻繁,后唐莊宗就是被殺的一個。后唐莊宗李存勖稱帝后,迷戀伶人,“常身與俳優(雜耍藝人)雜戲于庭,伶人由此用事”。被敗政亂國的伶官景進、史彥瓊、郭從謙等人所惑,后叛亂四起,擁有重兵的伶官拒不發兵。而莊宗親征又告敗北,眾叛親離之期,伶官又乘危作亂,用亂箭射死了莊宗?;顒铀膶懽鹘嵌取⒎椒ū容^:《過秦論》《五代史伶官傳序》同是史論性質的文章,賈誼《過秦論》與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在陳述歷史的角度、方法等方面存在異同,請你依據對文本的理解,填寫完成下面表格?!哆^秦論》《五代史伶官傳序》我的體會陳述歷史的角度陳述歷史的方法得出結論的方式語言風格學生活動:①學生個人先獨立思考,填寫表格。②填寫完成后,小組間討論交流,完善表格。③小組推選代表上前投影展示。④其他小組成員或質疑,或補充,或評價。明確:《過秦論》通過宏大的歷史事件去分析影響王朝更替的因素,《五代史伶官傳序》則從極細微的角度切入縱說天下大事;《過秦論》以賦為文,《五代史伶官傳序》則以散體寫史論;兩篇史論都采用了行文上的先揚后抑,對比論證層層遞進的表現方法,都以先敘后議的方式得出結論;《過秦論》的文風一氣貫注,氣勢充沛,鋪張揚厲,《五代史伶官傳序》則平易曉暢,簡潔生動,感慨遙深。其他方面,還需注意引導學生明白:《過秦論》是典型的史論,而《五代史伶官傳序》既是史論,也是史傳中的一篇書序?;蛘邔W生有其他的體會,皆可適時討論交流、探討評價。活動三文章觀點比較:《過秦論》《五代史伶官傳序》本單元的兩篇史論,分別探討秦和后唐滅亡的歷史教訓。你是否認同作者的觀點?他們的論證是否有可商榷之處?結合所學知識,參考相關資料,說說你的看法。學生活動:①梳理觀點與論證;②小組成員間討論交流;③各小組間展示、補充。篇目觀點論證思路寫作意圖《過秦論》“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卒章顯志。先極寫秦吞滅六國,統一天下的威勢,可謂盛極一時。接著寫陳涉起義,天下云集響應,秦朝迅速滅亡。最后拒題立意,因敘而議,點明緣由,得出結論。都用了借古諷今的手法,借歷史的經驗教訓來諷諫當朝統治者?!段宕防涔賯餍颉穱遗d衰成敗在于“人事”開門見山。先提出中心論點,繼而寫莊宗接受其父遺志和執行遺命,得天下和失天下來論證成敗由人的道理。明確:①兩篇文章都表現出封建士大夫的憂患意識,且見解深刻,論述充分,富于現實意義。從讀者角度來看,其論述加上語脈的充沛,材料的豐富性,具有很強的說服力。②兩篇文章的觀點可能存在偏頗,并不全面。比如秦朝的滅亡,固然有不施行仁義的原因在,其暴政最終逼使民眾反叛,其原因是復雜的,不能歸結為一點。而李存勖亡身滅國的原因,固然有寵信伶人、貪圖享樂的一面,實際上也很復雜。③更主要的是,文章的論證也存在一些漏洞。《過秦論》僅僅通過史實的列舉和兩組對比,只能讓讀者發現“攻守之勢異也”,實際上并不能導出“仁義不施”這一結論,史實和結論之間缺乏邏輯關聯。且作者為了論述的方便或者文采的暢達,多采用概括式敘述,并有意改造歷史事實,忽略了細節的真實性與時代的復雜性,《過秦論》可以說是一篇非常好的文學作品,卻并非一篇典范的議論文?!段宕妨婀賯餍颉返恼撌錾下┒瓷僖恍瑥那f宗得天下與失天下的史實中,確實能夠印證盛衰興亡多由人事的道理,但文章最后落腳到“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固然不錯,但也是一家之言。從論述的角度看,同樣的對比,同樣的史實,我們也可以得出“不辨忠奸而致覆亡”“上下齊心,其利斷金”等觀點,也就是說,史實與觀點之間并不具有必然的聯系。小結:歷史上有一些朝代,“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如秦朝,如五代之后唐,其勃興而速亡的歷史教訓聚焦了后人的目光,分析其興亡的文章層出不窮。論秦亡,以《過秦論》最為著名;論后唐,則以《五代史伶官傳序》為佼佼者。我們在閱讀時既要體會文章論述的合理性,理解中國人傳統的思維方式和說理方式,也要注意發現文本論述中的局限與不足,形成思辨性閱讀的思維習慣。活動四藝術特色的比較分別概括兩篇文章的藝術特色并結合文本加以解說《過秦論》:善于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地鐵上學生做數學試卷
- 富平縣中考二模數學試卷
- 肌膚護理流程課件
- 福州中學半期考數學試卷
- 輔仁高級中學數學試卷
- 高青一中數學試卷
- 肉牛養殖技術課件
- 2024年11月河南省內黃興福村鎮銀行招考9名工作人員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黔南貴定縣“雁歸興貴?才聚麥溪”人才引進考試真題2024
- 典中點蘇教數學試卷
- 2025年春國家開放大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期末終考試卷1參考答案試卷1
- 2025年供應鏈管理專業考試題及答案
- 2023衡水市事業單位考試歷年真題
- 金鏟鏟教學課件
- 2022包頭職業技術學院招聘筆試真題及答案詳解1套
- 2025年湖北省工業建筑集團有限公司人員招聘筆試模擬試題附答案詳解
- 能源站運營管理制度
- 2025年高考真題-化學(廣東卷) 含答案
-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質量分析報告
- 竹制品企業可行性報告
- 四川省金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巴洞鐵礦開采工程環評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