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翻開歷史的宏偉畫卷,群星閃耀,他們為了國家獨立,民族解放,毅然決然地投身革命,不畏犧牲,英勇斗爭,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的英雄贊歌。今天,讓我們走進《梅嶺三章》,去感受陳毅元帥在危難之際的壯志豪情與革命信念。學習生字新詞,積累“捷報、血雨腥風”詞語。(重點)理解詩歌內容,體會全詩的意蘊內涵。(重點)感受詩歌的意象,體會詩人獻身革命的豪壯情懷。(難點)213
陳毅,名世俊,字仲弘,四川樂至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他一生酷愛文學,主要著作編為《陳毅詩詞選集》《陳毅軍事文選》《陳毅詩稿》等,被郭沫若尊稱為“元帥詩人”。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紅軍長征后,陳毅和項英率領的部分紅軍,在江西、廣東、福建三省交界的梅嶺山區,與敵人進行了艱苦卓絕的三年游擊戰爭。1936年冬天,陳毅在江西大庾縣(后改稱大余縣)南的大庾嶺(也稱梅嶺)被國民黨四十六師圍困。他傷病伏叢莽間20余日,在形勢極為嚴峻之際,已做好“殺身成仁”的準備。他以詩明志,寫下了《梅嶺三章》這組七言絕句,藏于棉衣內層,以示絕筆。后圍困解除,這組詩得以傳世。
《梅嶺三章》由三首七言絕句構成,既可以獨立成章,也可以連章成篇,主題上前后呼應,內容上相對統一。組詩圍繞“斷頭”構思,扣住“意如何”展開,分別從“追懷往昔”“審視當下”“展望未來”三個角度來回答,表現了作者崇高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高超的藝術想象力。旌
旗jīng閻
羅血
雨
腥
風烽
火捷
報取
義
成
仁yánfēngxuèjiéxīngréndānɡ當yìngxuèjiè血應解dànɡyīngjiěxiě血液流血當家當鋪應該答應解開渾身解數?在書面語和合成詞中,通常讀作xuè在口語和單個字使用時,讀作xiě預習檢查多音字艱(
)垠(
)(烽火)鋒(
)睫(
)jiān崖(
)睚(
)yáyáyá涯(
)天涯山崖睚眥預習檢查形近字fēnɡ烽(
)峰(
)fēnɡ(山峰)(鋒利)跟(
)yínɡēn捷(
)jiéjié(艱苦)(無垠)(跟隨)(捷報)(睫毛)fēnɡ
①【叢莽】叢生的草木。
②【慮不得脫】估計不能脫險。
③【旋困解】不久圍困解除了。旋,不久。
④【意如何】心里想些什么呢?⑤【泉臺】指埋葬死人后地方,也指陰間。⑥【舊部】過去的部下。詩中指為革命犧牲的同志。旗幟的總稱。詩中借指軍士。⑦【閻羅】閻羅王,也稱“閻王”,民間傳說中掌管陰間的神。根據釋義寫出相應的詞語⑧【旌旗】旗幟的總稱。詩中借指軍士。⑨【烽煙】古代邊境有敵人入侵時,在烽火臺上點起的報警用的煙火。后泛指戰火或戰爭。
⑩【捷報】勝利的消息。
?【血雨腥風】血濺得像下雨一樣,風里帶有腥氣,形容殘酷屠殺的景象。也作“腥風血雨”
?【取義成仁】為了成全仁義,不惜犧牲生命。這里指為了人民的解放事業而勇于犧牲。取,選取。成,成全、實現。根據釋義寫出相應的詞語
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格律詩”。是一種講究平仄、對仗和押韻的詩歌體裁。它形成于唐代,有別于古體詩,主要包括絕句和律詩。
絕句分為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六言絕句較為少。律詩通常每首為八句,超過八句則自稱排律或者長律。二、四、六、八句要押韻,三、四兩句和五、六兩句要分別對偶,字的平仄有定規,有五律(每句五字)七律(每句七字)兩種。了解近體詩“梅嶺三章”是詩人被敵人圍困時寫下的三首絕命詩。這三首詩形式上可以獨立成篇,內容上卻是一個整體,每首詩各有側重。梅嶺三章即大庾(yǔ)嶺,在今江西大余和廣東南雄交界處,點明詩歌寫作的地點。
三首,交代了組詩的數量。
1936年冬,梅山被圍。余/傷病/伏叢莽間/二十余日,慮/不得脫,得詩三首/留衣底。旋/圍解。
我自由朗讀小序,讀清停頓,理解小序意思。
多
譯文:一九三六年冬天,“我”在梅山被圍困,“我”受傷病重潛伏在茂盛的草叢間二十多天,考慮到不能脫險,寫了三首詩留在衣服最里面。不久圍困被解除了。
茂盛的草木衣服最里面估計不能脫險不久圍困解除了。旋,不久。
隱伏創作了
1936年冬,梅山被圍。余傷病伏叢莽間二十余日,慮不得脫,得詩三首留衣底。旋圍解。說說小序交代了哪些內容?有什么作用?
小序交代了寫作的時間、地點、緣由以及當時的環境、背景,這三首“絕命詩”表現出了詩人的從容鎮定和大義凜然。時間地點緣由結果環境背景
一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朗讀詩歌,讀準字音,把握節奏。二南國烽煙/正十年,此頭/須向國門懸。后死諸君/多努力,捷報飛來/當紙錢。三投身革命/即為家,血雨腥風/應有涯。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再讀詩歌,疏通詩意。心里想些什么呢
很多次戰斗。百,多的意思。譯文:今天就要上砍頭了,心里想些什么呢?經歷了無數次戰斗才創立這番事業。這兩句詩運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這兩句詩實寫設問,總領全詩。“斷頭今日”是倒裝,即“今日斷頭”,寫出了詩人的處境險惡,表現出詩人大義凜然的氣概。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再讀詩歌,疏通詩意。指埋葬死人后地方,也指陰間。過去的部下,這里指為革命犧牲的同志旗幟的總稱。借指軍士民間傳說中掌管陰間的神。這里比喻兇惡殘暴革命反動派。這句詩有什么含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精神?譯文:這次去陰間召集犧牲的同志,用十萬大軍
殺死兇惡殘暴的人。
這兩句詩虛寫借代,表述了艱難創業中經歷過的很多戰斗,暗含著對自己面臨死境,尚未徹底打敗敵人的憤恨之情。運用想象的表現手法,寫出了領導者的號召力和革命力量的浩大,表現了作者為革命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古代文學常識:為正義獻身為什么叫犧牲?
現在我們往往用“犧牲”來表示為正義事業而舍棄自身利益或者獻身,其實,“犧牲”在古代指的是用于祭祀的純色全體牲畜。
在古代“國之大事,唯祀與戒”,所以古人對宗廟祭祀非常重視,不但制定了嚴格復雜的禮制規定,對于極品也有著嚴格的規定:用于祭祀的牲畜必須是純色,而且必須是完整的,只有純色完整的牲畜才能叫“犧牲”。
正是由于“犧牲”最初是指用作祭祀的祭品,而這些祭品是在舍棄自己生命為大家祈福,所以“犧牲”一詞后來也就逐漸有了自我奉獻的意思,用來指為正義事業獻身。再讀詩歌,疏通詩意。本句詩中的“去”“招”“斬”用得精妙,說說其表達效果。“去”寫出了詩人視死如歸的氣概。“招“寫出領導者的號召里力。“斬”這個動詞,寫殺敵人干脆利落,筆力千鈞,表現出極大的威力,展示詩人死后的也要奮力殺敵的決心。詩句中運用“泉臺”“閻羅”的傳說有什么作用?“泉臺”指黃泉,陰司。“閻羅”指閻王爺,陰曹地府的冥王。運用“泉臺”“閻羅”的傳說賦予詩歌浪漫色彩,體現出詩人氣貫長虹的英雄氣概,表現出即使自己犧牲了,死后還要召集舊部的陰魂和反動統治著血戰到底的精神。
這首詩主要陳毅身在險境,回憶艱難創業的征戰過程,申明此生若不見革命勝利,死后也必定要召集舊部英魂繼續戰斗,表現了詩人至死不渝、誓與反動派血戰到底的革命精神。簡要概括第一首詩的主要內容。再讀詩歌,疏通詩意南國烽煙正十年,此頭須向國門懸。
我國南方。古代邊境有敵人入侵時,在烽火臺上點起的報警用的煙火。后泛指戰火或戰爭。這里指1927年以后的國內革命戰爭。恰好城門譯文:南方已經打了十年仗了,我死后頭顱要懸掛在城門上。1927年至1936年南國烽煙正十年,此頭須向國門懸
“南國烽煙”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烽煙”原指邊境報警的煙火,這里運用了借代修辭手法,借指戰爭,表現出轟轟烈烈革命戰爭。借代是一種修辭手法,指不直接說出所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它密切相關的人或事物來代替。?在這種修辭手法中,被替代的事物被稱為“本體”,而用來代替的事物被稱為“借體”。借代可以使語言更加簡潔、作者可以生動形象地表達思想感情,增強語言的表現力,同時也能喚起讀者的聯想。?南國烽煙正十年,此頭須向國門懸。
“此頭須向國門懸”引用了哪個典故?有什么作用?
引用了吳將伍子胥“眼懸國門”的典故。意思是死不瞑目,忠誠可鑒。表達了詩人關心革命,即使自己犧牲了,也要頭懸城門,親眼看到反動派滅亡,凸顯革命必勝。表現了詩人視死如歸、忠于革命的崇高品質。
頭懸國門”的典故。
春秋時期,吳越爭雄。楚人伍子胥認為吳的敵人是越,而不是齊。多次提醒吳王夫差要警惕越國報仇。夫差聽信讒言,懷疑伍子胥謀反,逼他自殺。伍子胥臨死時,對身邊人說:“抉吾眼懸東門之上,以觀越寇之滅吳也。”后來,吳國果然被越國滅掉。再讀詩歌,疏通詩意后死諸君多努力,捷報飛來當紙錢
也叫“冥幣”。民間燒給死人的紙做的假錢。這里指各位同志。諸,許多。君,對人的尊稱。當做譯文:我死后幸存的同志要多多努力,用勝利的消息來祭奠和安慰我。勝利的消息這句詩中的“正”“須”“多”“飛”用得精妙,說說其表達效果。“正”從時間上表現了往日斗爭的漫長、艱苦,也流露出一個革命者回顧自身戰斗歷程的自豪心情。幸存者3、這句詩中的“正”“須”“多”“飛”用得精妙,說說其表達效果。“須”表現了一個無產階級革命戰士在死亡面前的浩然正氣,把詩人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和為革命獻身的光榮感表現得淋漓盡致。
“多”表達了對同志、戰友的無限希望。
“飛”形象地表現出捷報輕快、頻頻傳來,富有感情色彩,表現出作者對勝利充滿信心。“后死諸君多努力,捷報飛來當紙錢。”讀到這句,你想起了那句詩?說說兩者有什么不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
不同點:首先陳毅詩句中,對革命生涯的無比熱愛,對革命事業的無比熱情,樂觀,輕松,豁達的精神和革命軍事家的氣魄是陸游詩中沒有的。
陸游的情感基調是深沉的,悲憤、悠長的遺憾和滿腔希望的交織,陳毅詩中則沒有如此隆重的,悲、憂、恨。陳毅的詩表達的是激勵同志們英勇戰斗,取得勝利和期盼得到勝利的消息的強烈感情。
第二首詩主要寫十年征戰,大業未成,詩人視死如歸,勉勵同志們努力作戰,以勝利捷報來告慰英魂,表現了詩人關心國家命運、盼望人民解放的崇高愿望,以及對革命必勝的堅定信念。簡要概括第二首詩的主要內容。再讀詩歌,疏通詩意投身革命即為家,血雨腥風應有涯。血色的雨,原指有腥氣的風里,形容殘酷屠殺的景象。這里喻借戰爭,形象地表現出戰爭的殘酷,反應詩人厭惡戰爭。譯文:參加革命就要把革命當做自己的家,反動派的血腥統治總有個盡頭。就,便水邊,泛指邊際,這里指邊際、盡頭。把全部身心獻給,參加進去。應當投身革命即為家,血雨腥風應有涯。“即”表現了投身革命毫不后悔。“應”是對未來的展望,寄托了對未來美好世界的期盼這句詩中的“即”“應”用得精妙,說說其表達效果。再讀詩歌,疏通詩意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舍生而取義”、“殺身以成仁”的縮語,原為孔孟提出的道德標準。這里指為了人民的解放事業而英勇犧牲。借喻革命成功,人民解放。譯文:今天為了人民的解放事業而英勇犧牲,反動派必將失敗,自由幸福的革命理想必將實現。
面對生死考驗,革命者坦然面對,表現出堅定的革命信仰和視死如歸的革命精神。詩人用梅花的形象象征革命者的堅貞不屈,表達了對革命事業的忠誠和堅定信念。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于后繼者的期望和鞭策,希望他們能夠繼續為革命事業奮斗。簡要概括第三首詩的主要內容。
“血雨腥風”運用了借喻的修辭手法,借喻在反動派統治下,戰爭無比殘酷。
“取義成仁”“舍生而取義”、“殺身以成仁”的縮語,原為孔孟提出的道德標準。這里運用了引用的修辭手法,表明詩人決心為解放事業獻身。
“自由花”虛構的花名,運用了借喻的修辭手法,借喻革命成功,人民解放的美好前景,表達了歡欣、豪邁之情。這首詩中的“血雨腥風”“取義成仁”“自由花”各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這三首詩形式上相對完整獨立,內容上相互關聯。第一章首句設問,總領全文。按時間順序從追憶過往、面對現在、展望未來,三個角度回答首句的問題。從眼前寫到未來,從現實是寫到理想,從個人寫到同志,層層深化,層層擴大,塑造了一個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形象。
這三首詩之間有什么內在聯系?
第一章寫自己。追憶過往,死后也要召集犧牲的戰友與反動派斗爭到底,表現了至死不愈的革命精神。
第二章給同志。勉勵幸存者努力作戰,用勝利的消息告慰英靈。表現了作者心系革命,盼望早日勝利的革命精神。
第三章盼未來。展望未來,堅信革命必將勝利。表現了作者堅定樂觀的革命精神。
三首詩各側重寫了什么?
1.感情真摯:組詩感情真摯、寓意深長、形象鮮明、聲韻鏗鏘,充分展現了陳毅同志慷慨就義、視死如歸、以身殉國的堅強決心。
2.寓意深刻:作者圍繞“斷頭”構思,扣住“意如何”展開,通過藝術想象和借喻等手法,展現了革命者的樂觀主義精神和崇高的革命理想。
3.語言凝練:組詩語言凝練、簡潔明快,不飾雕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個人網絡研修數字化轉型計劃
- 保險行業人力資源管理業務流程
- BIM在智能電網中建模流程及心得體會
- 瑜伽教練暑期特別活動總結范文
- 客戶服務個人總結范文
- 西安酒吧體育管理辦法
- 擔保風險控制管理辦法
- 皮帶托輥潤滑管理辦法
- 律師人才資金管理辦法
- 工業蒸汽營銷管理辦法
- 中醫治療失眠課件
- 初中英語時間表達法省公開課金獎全國賽課一等獎微課獲獎課件
- 消防改造工程技術標書樣本
- 數字化轉型數據架構設計方法論及案例
- 足球教練員管理制度范文
- 無人機技術在消防救援中的應用
- 《項目回款管理》課件
- 農產品包裝與運輸技術
- 大學美育(第二版) 課件 第十三單元:數字媒體藝術 課件
- that,whether if 引導的賓語從句
- 《通訊稿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