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人地協調-可持續發展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_第1頁
走向人地協調-可持續發展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_第2頁
走向人地協調-可持續發展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_第3頁
走向人地協調-可持續發展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_第4頁
走向人地協調-可持續發展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走向人地協調——可持續發展Locationfactorsandchangesofserviceindustry教學目標1、結合實例,說明區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主要途徑。2、運用實例或資料,理解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內涵、原則。3、運用所學知識和搜集資料,以及切身的考察,能夠提出切實可行的可持續發展措施。4、認識到必須協調人地關系才能持續發展的道理。人地關系思想發展經歷的四個階段謀求人地協調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采集漁獵時代崇拜、依賴自然(人地關系和諧)農業社會

改造自然(人地關系基本和諧)工業社會

征服自然(人地關系空前緊張)后工業文明時代謀求人地和諧,提出可持續發展理念(人地關系得到緩解)人地關系思想發展的歷史演變1.1階段時期生產力水平主要環境問題人地關系思想

崇拜自然原始社會水平低下,發展緩慢改造環境的能力微弱恐懼和依賴改造自然農業文明生產力發展,灌溉和農耕對抗性增強,局部生態破環人地關系思想科學萌芽征服自然工業文明發展速度驚人全面不協調,人地矛盾激化,局部污染演變為公害人類試圖成為環境主宰謀求人地協調20世紀60年代以來人口激增,資源欠缺,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破壞達到較高的水平可持續發展思想得到公認,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相互協調一、人地關系思想發展的歷史演變自我檢測:

材料:某貧困村的村干部為了帶領大家奔小康,想出了一個致富的好方法:決定把本村麥田的土賣給城市建筑公司做工程用土,取土形成大坑,又用收費方式給城市堆放垃圾。這樣他們兩頭進錢,是種麥收入的幾十倍。村民果然手中有了錢,大家都很高興,衷心感謝他們的致富帶頭人。

材料中的方法是否可取?為什么?什么是可持續發展?環境問題是人地關系不協調的突出表現,在解決環境問題的實踐中,人們逐漸認識到,如果單純依靠科學技術和工業文明去修復遭到破壞的環境,是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人類被迫重新審視自己的行為,意識到不能再一味追求經濟的快速增長,必須通過改變發展觀念,協調日漸緊張的人地關系環境問題不斷嚴重和凸顯工業革命不斷發展和推進科學技術和工業文明無法根本解決從根本上改變觀念環境問題不斷嚴重和凸顯工業革命不斷發展和推進科學技術和工業文明無法根本解決從根本上改變觀念人口激增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破壞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要性可持續發展的內涵環境與發展國際大事件20世紀70年代以來,可持續發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認。聯合國召開了一系列環境與發展會議,推動全球的可持續發展。一、可持續發展的內涵2可持續發展的內涵思考:1.什么是可持續發展?2.指出可持續發展系統的組成及關系。3.可持續發展的內涵?4.“人的管理調控”的作用?可持續發展系統《我們共同的未來》一、可持續發展的內涵2可持續發展的內涵1.可持續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滿足其需求能力的發展。2.可持續發展系統由社會系統、經濟系統和生態系統組成,三者相互聯系、相互制約。3.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生態持續發展、經濟持續發展和社會持續發展。4.“人的管理調控”直接影響可持續發展的實現。可持續發展系統一、可持續發展的內涵2可持續發展的內涵生態持續發展是基礎:它強調發展要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協調;經濟持續發展是條件:它強調發展不僅要重視數量增長,更要追求改善質量,改變傳統的生產和消費模式;社會持續發展是目的:它強調發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質量為目的,與社會進步相適應。可持續發展系統經濟可持續發展生態可持續發展社會可持續發展基礎條件目的可持續發展的內涵生產廢棄物環境資源生活廢棄物環境資源物質產品、資金等勞動、科技等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共同組成可持續發展系統。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比較思維拓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不同點提出背景應對因經濟高速發展而引發的全球資源環境問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保護全球氣候關注重點資源的循環利用和高效利用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定位減少資源消耗和廢物產生,強調資源的綜合循環利用提高能源效率、開發利用清潔能源共同點根本目標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發展要求都應貫穿于經濟發展的全過程都以技術創新為支撐,以制度創新為保障基本保障都以技術創新為支撐,以制度創新為保障傳統經濟和循環經濟比較思維拓展項目傳統經濟循環經濟資源利用方式粗放利用資源輸入減量化,集約利用資源利用效率一次性利用,利用率低資源再利用,利用率高廢棄物處置廢棄物大量排放廢棄物再生資源化物質流動物質單向流動物質循環流動結果獲得經濟效益的同時帶來環境問題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結合活動:用可持續發展的原則評價下列行為或觀點。人類的發展不應危及其他動物的生存。“涸澤而漁,豈不得魚,而明年無魚。”發達國家把一些嚴重污染的企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圍湖造田人類應做到合理開發與利用自然資源,保持適度的人口規模,處理好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地關系。2001年,時任美國總統布什宣布美國退出另一份有關氣候問題的協議《京都議定書》。符合公平性原則違背持續性原則違背共同性原則違背持續性原則符合持續性原則違背共同性原則退出全球氣候問題協議竭澤而漁談一談以下行為違背了哪些原則?竭澤而漁違背了人類與其他生物種群間的公平性原則;造成魚類資源枯竭,也違背了持續性原則。污染轉移造成其他國家環境問題,違背了公平性原則;而且,地球是一個整體,地區性問題往往會轉化為全球性問題,因此,這一行為也違背了共同性原則。污染轉移2017年6月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宣布美國退出《巴黎協定》,終止《巴黎協定》的所有條款。而早在2001年,時任美國總統布什宣布美國退出另一份有關氣候問題的協議《京都議定書》。違背了公平性原則3.讀可持續發展復合系統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A代表

系統、B代表

系統、C代表

系統、D代表

。(2)可持續發展是一個涉及多領域、多層次的復雜的系統工程,其實質是

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3)可持續發展強調

性,因而提出“著眼全球,從區域著手”的口號,其決定因素是圖中

(字母)代表的能力。(4)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的是

(字母)所代表的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堅持

原則。社會經濟生態人的管理調控人口資源環境全球DA公平性持續性共同性【判斷正誤】1.可持續發展追求的最終目的是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2.過度放牧行為違反了可持續發展的公平性原則。()課堂檢測隨著我國電商的興起,快遞業也迎來了飛速發展。但快遞包裝不環保的現象也頗為突出,推動快遞包裝物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刻不容緩。下圖顯示某快遞分揀點的部分快件。實現快遞包裝物資源化的關鍵措施是(

)A.簡化包裝 B.分類回收 C.集中儲存 D.及時消毒B【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廢棄物資源化即對廢棄物再利用,對有利用價值的廢棄物進行分類回收再利用,故B正確;簡化包裝,目的是為了減少廢棄物,即減量化,沒有體現資源化,故A錯誤;集中存儲和及時消毒,都沒有做到再利用,故C、D錯誤,故選B。課堂檢測圖左示意我國某熱帶雨林地區人工多層經濟林模式,圖右示意我國某地區“豬沼果”模式,二者均為生態農業模式。與圖右模式相比,圖左模式的環境效益凸顯在(

)A.減少土壤污染 B.減少水污染 C.減少大氣污染 D.減少溫室氣體D【解析】與右圖模式相比,圖左模式中植被覆蓋率高,環境效益凸出表現為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減少二氧化碳溫室氣體,D正確;左圖模式比右圖模式,可能用到的化肥農藥較多,右圖為生態農業模式,化肥農藥少,因此圖左模式土壤污染和水污染可能要較大,AB錯誤;二者中大氣污染都較少,C錯誤;故選D2020年9月1日,太湖結束了長達7個月的封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