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DB53∕T 1393-2025 切花非洲菊土栽技術規程_第1頁
(高清版)DB53∕T 1393-2025 切花非洲菊土栽技術規程_第2頁
(高清版)DB53∕T 1393-2025 切花非洲菊土栽技術規程_第3頁
(高清版)DB53∕T 1393-2025 切花非洲菊土栽技術規程_第4頁
(高清版)DB53∕T 1393-2025 切花非洲菊土栽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切花非洲菊土栽技術規程2025-08-09實施2025-08-09實施云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I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DB53/T1393《非洲菊鮮切花生產技術規程》與GB/T18247.1《主要花卉產品等級第1部分:鮮切花》、NY/T3707《非洲菊切花等級規格》菊種苗》、SB/T11098.3《鮮切花拍賣產品質量等級第3部分:非洲菊》、DB53/T1011《非洲菊切花組培苗生產技術規程》、DB53/T1080《切花非洲菊無土栽培技術規程》、DB53/T105《主要鮮切花種苗和種球產品等級》及DB53/T63《主要鮮切花產品等級》等共同構成支撐云南省非洲菊切花的產業標準體系。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由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花卉研究所提出。本文件由云南省花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YNTC08)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花卉研究所、農業農村部花卉產品質量檢驗測試中心(昆明)、國家觀賞園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云南省花卉育種重點實驗室、昆明市花卉遺傳改良重點實驗室、云南省技術創新中心、云南云科花卉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許鳳、王麗花、黃望啟、張麗芳、張藝萍、李紳崇、瞿素萍、王繼華、楊秀梅、曹樺、蘇艷、趙阿香、吳旻、鄒凌、蔣亞蓮。本文件規定了切花非洲菊(Gerberahybrida)的生產的地塊選擇、設施要求、種植前準備、定植、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及生產檔案。本文件適用于切花非洲菊的土壤栽培。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8321(1~7部分)農藥合理使用準則NY/T496肥料合理使用準則通則NY/T1592非洲菊切花種苗等級規格NY/T3707非洲菊切花等級規格DB53/T106花卉運輸包裝用瓦楞紙箱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切花非洲菊cutgerbera指從非洲菊活體植株上切取帶有花、莖且具觀賞價值的植物材料。4地塊選擇宜選擇年均氣溫為16℃~19℃,最低氣溫大于5℃;光照強度為20000lux~50000lux,交通便利,地勢平坦,向陽通風,排灌方便的地塊;且土質肥沃、排水良好、疏松透氣、富含腐殖質的砂性壤土。5設施要求宜選用非洲菊切花生產專用全自動智能溫室、也可選擇日光溫室、連棟大棚及簡易大棚等。溫室周圍應開挖排水溝渠,溝深和溝寬據地勢確定。宜采用滴灌,輔助噴灌系統。工2無明顯病毒癥狀,無明顯藥害、肥害,無損傷。推薦優先選擇優質苗。使用4kg~8kg;或作畦后使用廣譜殺菌劑噴酒畦面,覆蓋5d~7d,后晾7d~10d后栽苗。宜在4月~5月定植,避免高溫季節定植,種每畦種3行,中行與邊行交錯定植,株距30om~35cm,每平方米定植8株~9株;定植深度以莖基b)注意保持棚內適宜的溫濕度,早春時節,早晚要適當保溫:溫度超過28℃時,應及時通風降溫,晴天需適當遮蔭。保持白天溫度20℃~25℃,空氣相對濕度40%~65%;夜間溫度10℃一15℃,空氣相對濕度60%~85%;高溫不超過28℃,低溫不低于7℃;c)定植后應及時扶苗補苗,剔除帶病植株,補栽健壯小苗;對于栽苗過深導致小苗頸部、心葉緩苗后一周薄施1次復合肥(N:P:K=20:20:20),肥料使用應符合NY/T496的規定。溫度保持在20℃左右,超過25℃時,應及時通風降溫,晴天中午需適當遮蔭。幼苗期應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有利于3推薦每隔一周施用一次0.1%復合肥(N:P:K=5:3:2),每隔兩周噴施一次0.01%磷酸二氫鉀和0.01%尿素混合的葉面肥。宜根據氣候條件確定水肥管理,春、秋生長期應保持充足的水分和營養;夏季高溫期或冬季低溫期,應適當控制澆水,并控施氮肥,增加磷、鉀肥比例。肥料使用應符合NY/T496的規定。花期肥水管理以磷鉀肥為主,有限制地搭配施用氮肥。每兩周施一次0.035%尿素、0.06%磷酸二氫鉀、0.06%硝酸鈣和0.03%磷酸銨;每隔20d~30d噴施一次0.1%~0.2%磷酸二氫鉀,或0.1%~0.2%硝酸鈣、0.1%~0.2%螯合鐵、0.1%~0.2%硼酸,交替噴施。肥料使用應符合NY/T496的規定。澆水、施肥時宜用滴灌,避免直接葉叢中心澆水。緩苗后及時中耕除草。8.5花葉調控花葉調控按以下要求進行:a)進入花期后按照花蕾數:葉片數=1:3~4的比例控制蕾葉比,多余的葉片應摘除;b)在確保每一植株叢中的每一分株留3片~4片功能葉的基礎上,及時摘除病葉、黃葉以及老葉,同時摘除進入初花期尚未達到5片功能葉的幼蕾或病蕾、畸形蕾等;c)在盛花期,保留的花蕾應具梯度發育程度,當同一時期同一植株發育程度無梯度的花蕾具有3個以上時,按去劣留優的原則摘除多余花蕾;d)摘葉、摘蕾時注意避免傷及健康小花蕾。9病蟲害防治9.1防治原則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控”的植保方針,優先采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輔助使用化學防治進行綜合治理。非洲菊主要病蟲害及防治方法參照附錄A。農業防治按以下要求執行:a)選用抗病品種,栽植無病種苗;b)清潔生產區域,清潔設施內外雜草,減少病、蟲源;c)及時拔除病、劣、雜株,并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理;做好土壤及設施消毒工作;調節栽培場所的溫度和濕度,減輕病害的發生;d)生產農具、器具應保持清潔;e)進棚人員及時消毒,進出棚隨手關門。物理防治按以下要求執行:a)采用熏蒸法防治病蟲害;4b)放置粘蟲板或者帶粘捕蚜蟲、美洲斑潛蠅、粉虱(黃板)、蚜蟲(黃板)、潛葉蠅(黃板)及薊馬(藍板)等成蟲;c)結合田間作業時摘除卵塊、捕殺幼蟲。宜在清晨或傍晚采收,采收時應從花梗基部與植株短縮莖處掰斷,采后立即將花枝插入保鮮液中。將插入保鮮液中的花枝放入4℃~6℃的冷庫中預冷3h~4h。記錄非洲菊切花生產全產業鏈基本信息(種植地塊,品種名稱,種苗來源,定植時間),環境監測 (溫度,空氣相對濕度,光照強度),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及采收等所有涉及的參數和過程。記錄應5(規范性)非洲菊主要病蟲害及其防治方法非洲菊主要病蟲害及其防治方法見表A.1。表A.1非洲菊主要病蟲害及其防治方法防治方法1病害疫病(1)選擇抗病品種的無病蟲種苗;(2)及時清除病株和周圍病土;(3)實行2年~3年輪作;(4)發病時用殺菌劑噴灑2次~3次,藥劑輪換交替使用。2(1)選擇抗病品種的無病蟲種苗;(2)控制濕度,發現病株及時拔除集中銷毀;(3)上年發病的地塊,在播種前使用殺菌劑消毒殺菌;(4)實行2年~3年輪作;(5)均衡施肥,控制氮肥,花蕾期增施磷肥;(6)生長期定期噴灑或澆灌殺菌劑防治,隔7d~10d灌1次,防治2次~3次。3(1)選擇抗病品種的無病蟲種苗;(2)控制濕度,發現病株及時拔除集中銷毀;(3)實行2年~3年輪作,增施氮、鉀肥;(4)發病初期交替使用不同的殺菌劑防治,7d噴1次,連噴4次~54白粉病(1)選用抗病品種的無病種苗;(2)加強養分管理,均衡施肥;(3)發病初期使用殺菌劑防治,7d~10d噴一次,連續噴施2次~3次;5灰霉病(1)選擇抗病品種的無病蟲種苗;(2)控制溫室內空氣相對濕度≤70%;(3)及時清除病殘體及病土,并消毒處理;(4)使用殺菌劑防治,7d~10d噴一次,連續噴施2次~3次。6蟲害白粉虱(1)用細的紗網封閉門窗或建立隔離門;(2)發生時期用殺蟲劑進行噴殺,5d~7d噴一次,連續噴施2次~3次;(3)使用麗蚜小蜂等生物防治方法防治;(4)使用黃色粘蟲板誘殺成蟲。7(1)及時清除枯葉老葉及田間雜草;(2)澆水后噴施殺蟲劑,3d~7d噴1次,連噴2次~5次;(2)利用捕食螨等生物防治方法進行防治。8(1)及時清除雜草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